蚍蜉
2024-10-09 01:00:53
作者: 任超
公元前385年,吳起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魏國,投奔了楚國。他長期經營的西河郡,也在數十年後被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增的秦國一舉奪回。
吳起來到楚國時,楚國在位的國君是楚悼王熊疑。他接手的實在是一個爛攤子。楚國王室姓羋、氏熊,而手底下大臣們不氏熊,但是也都姓羋,是和楚王有血緣關係的公族。楚國屬於整個公族所有,楚王只是公族的帶頭大哥。
而楚悼王雖然是帶頭大哥,可是下面老羋家人都不聽他的,甚至對楚悼王吆五喝六,因為這些人各自都是封君。
封君制度從戰國時出現,一直延續到秦漢時代。春秋時,國君把土地和地上的人民分封給大夫,大夫有了地,有了人,就可以建立自己獨立的小王國。有實力的大夫如果看國君不爽,完全有能力正面幹掉國君。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意識到這種分封制危害太大了,於是搞起了職業經理人制度,大夫就變成只拿工資的中層幹部。可是有的人業務能力太強,有的人甚至還是國君的親戚,國君只給點工資就打發人家,也過意不去。所以很多國君想出了封君制這個辦法。
對於親戚、功臣,國君可以給他們土地,允許他們在土地上經商、放高利貸、享受賦稅收入,但是土地上的行政權和兵權依然屬於國君。相當於國君分給你了一套臨街的旺鋪,你可以出租,也可以自己做買賣,不過你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還得接受國家的管理。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大多數諸侯國對封君制管得很嚴,三晉、齊、秦等國很少有世襲的封君。可是楚國的封君幾乎都是世襲的,有的封君輩分比楚悼王都大,楚悼王見了還得喊聲叔。最要命的是,楚國封君的領地非常大,不亞於一個小諸侯國。而且楚國的封君不同於其他諸侯國的是,楚國封君在領地里擁有絕對的司法權、行政權,可以魚肉百姓,肆意妄為,儼然一個個土皇帝。
楚悼王對這些封君很頭疼。國家大部分土地都被他們占了,自己想給功臣分封塊土地都沒有。雖然楚悼王手裡有兵權,但是他沒有解決這些土皇帝的方法。
聽說吳起來投奔,楚悼王笑得合不攏嘴。
楚悼王在朝堂上接見了遠道而來的吳起。吳起步入楚國朝堂時,所有大臣都以好奇的眼光看著這位叱吒戰國的戰神。
楚悼王見到吳起,就像病人遇見神醫一樣,直接問了起來:「請教先生,該如何治理楚國?」
吳起細想了一番。來郢都的路上,他看到楚國的老百姓遭到封君的壓迫,貧困不堪,甚至流離失所。如果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尊嚴受到踐踏,那麼國家的基石必然受損。
「楚國的土地非常富足,不足的是人口。楚國封君的數量太多,而封君領地占有太多的百姓。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他們將上逼君王,下迫百姓,必然造成國柄失衡。這也是楚國國窮兵弱,在與魏國對抗中不堪一擊的原因。」
在場大臣一片譁然,他們都是有著數百年家族歷史的老貴族,凡是官居高位的,哪一個不是封君?吳起公然說楚國的問題在於封君,這是在赤裸裸打他們的臉。
楚國最大的封君陽城君站了出來,對著吳起怒吼道:「過去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不會改變國家過去的傳統!」
陽城君向原本已怒火中燒的朝堂又澆上了一大桶汽油,瞬間爆燃了。有人甚至按捺不住地想要上前毆打吳起。
「王卒何在?」楚悼王怒喊道。
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安靜了。
楚悼王眼見朝堂安靜了,於是接著說:「我任命吳起為令尹。」
楚悼王此言一出,大臣們立即汗如雨下,他們知道自己後面的日子不好過了。
「吳起,你從魏國來,就按照你在魏國的經驗,對楚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誰要不從,你可以帶領我的王卒進行彈壓!」
吳起有些受寵若驚,要知道他是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而楚國之前的令尹可都是由本國貴族擔任。
一心想恢復楚國昔日榮光的楚悼王具有強烈的進取心,他絕不允許別人破壞自己的意志。楚悼王對初次見面的吳起給予了充分信任,希望吳起能像神醫一樣施行變法,讓楚國藥到病除。
然而,吳起在楚國變法的難度遠超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楚國滿朝都是混吃等死的貴族,地方百姓都被封君管著,楚王難以插手。面對這樣一個病重的國家,唯有下一服猛藥,才能讓楚國起死回生。而吳起的變法恰巧就是這麼一服猛藥,藥性猛,副作用強,把封君都毒死了。可是這服藥療效也很明顯,它讓眾多百姓脫離了封君的迫害,讓楚國開始再次走向輝煌。
國家的財富就像一塊蛋糕,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其實是優先解決如何把蛋糕做大的問題。而楚國可以說是全天下地皮最大、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本身已經是塊巨型的蛋糕,不需要再做大了,所以楚國變法的核心就是如何劃分蛋糕。
針對如何劃分蛋糕,吳起簡單粗暴地頒布了三條法令。
第一條法令:「衰楚國之爵而平其制祿,損其餘而綏其不足。」
這條法令對楚國封君來說如同晴天霹靂,就像兩把鉸刀直插他們的心臟,鉸得他們如同煉獄般煎熬。每個封君都哭天喊地,恨不得把吳起生吞活剝。
這條法令前半句的意思是降低封君的爵位,爵位只能傳到孫子輩,之後國家要收回爵位與領土了。法令後半句殺傷力更大,大致意思是說楚國地皮很大,人口太少了,有的地方需要人去開荒,不能有那麼多貴族不幹活,浪費糧食。
任何一個封君都不可能接受這條法令。自己作為幾百年的老貴族,突然有一天被告知自己的領地以後不能傳給子孫,不光如此,自己一家還得去開荒種地,這誰受得了啊?
就在封君哭天喊地的時候,吳起的第二條法令又頒布了。
第二條法令:整頓吏治。即罷黜無能的官員,不准官員徇私舞弊走後門,還禁止縱橫家來楚國遊說。
封君原本想著,子孫沒了爵位,但好歹自己還能渾渾噩噩度過一輩子,沒想到吳起又來這麼一招!要是干不好,自己的官也保不住!
這條法令中最有遠見的是禁止縱橫家來楚國遊說。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說好聽點是諸子百家之一,說難聽點就是一群大忽悠。後來縱橫家張儀來到楚國,把智商堪憂的楚懷王騙得血本無歸,把原本好好的楚國忽悠得瘸了一條腿。
第三條法令:整軍經武。即將爵位授給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百姓,加強軍隊建設。
吳起變法的核心就是要把蛋糕從世卿世祿的貴族手中搶過來,多分給老百姓,並給他們提供上升的階梯。楚國經過吳起變法,有了巨大起色,國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提高,軍隊戰鬥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最慘的就是以封君為首的貴族,他們一夜回到解放前,自己的領地被剝奪,爵位被取消,甚至還要被發配到邊遠地區開荒種田。萬一開荒過程中遇到什麼猛獸,就算他們為楚國變法事業捐軀了。
可是他們又能怎麼辦呢?吳起手裡有兵,背後有楚悼王支持,如果自己不聽話,馬上就會被法辦了。
隨著吳起疾風驟雨般地搞變法,楚國再度富強起來,於是開始了開疆拓土。吳起因此也干起了老本行,帶領楚軍大殺四方,讓天下諸侯聞之色變。
吳起先是帶兵向南征服了百越(今湖南省地區),為楚國擴大了戰略縱深。隨後,公元前383年,大腦短路的魏武王破壞了三晉同盟,與趙國連續打了三年,吳起趁機率領楚軍北上伐魏。
吳起的舊老闆魏武侯萬萬沒想到前員工吳起會突然起兵。吳起率領楚軍吞併陳、蔡兩國,接著以凌厲的兵鋒橫掃中原,準備進入魏國腹地,飲馬黃河。
魏武侯此時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他終於意識到頂尖人才的流失對魏國造成了多大的傷害。魏武侯不得不趕緊從趙國撤軍回家救援。吳起對魏國的一切了如指掌,倘若魏軍撤晚了,老家就要被一鍋端了。趙國也就因此得救。
吳起「圍魏救趙」是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敵人在攻打他的敵人時,我方就可以趁機攻打敵人空虛的老家。
天下諸侯也從中看到,貌似無敵的魏國其實也是有軟肋的。魏國處在四戰之地,當它從一個方向去攻打別國時,很容易被人從另一個方向偷襲。曾經那些被魏國欺負的諸侯,反覆使用「圍魏救趙」這個萬金油戰術來對抗魏國,魏國還就吃這一套,始終無法攥緊拳頭與對手進行戰略決戰。
公元前381年,吳起從中原得勝還朝。然而,他剛一進入郢都,城門就被關上,兵權也立刻被收走。他得到了一個噩耗:「楚悼王死了!」
吳起的榮辱都與君王捆綁在一起,支持自己的君王在,自己就是橫掃中原、威風八面的令尹,反之則一無所有。楚悼王死了,被奪了兵權的吳起在楚國毫無根基,又變回一隻蚍蜉。
狼狽的吳起帶著自己為數不多的親兵走向王宮,儘管他知道那裡隱藏著兇險,自己可能一去不復返,但他還是想與曾經給予自己無比信任和尊敬的楚悼王做最後的道別。
吳起剛步入王宮,宮門立刻緊閉了起來。周圍全是身著素服的封君,他們滿懷仇恨地看著吳起,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塊。他們被吳起發配到偏遠山區,在那裡除了開荒就是種地。曾經錦衣玉食的封君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了鋤頭、糞叉,甚至還可能會被豺狼當點心。
楚悼王死了,對於封君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吳起沒了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封君組了個還鄉團,打著為楚悼王弔喪的名義趕回了郢都,目的就是要手刃吳起。
吳起沒有理會曾被自己整慘的封君,而是徑直走向被裝扮成靈堂的大殿。楚悼王的遺體靜靜地躺在棺材裡,吳起對著棺材磕頭行禮,做最後的告別。
突然,吳起發現了一絲蹊蹺,楚國的權貴都在王宮內為楚王治喪,唯獨少了一個重要人物——太子。
「太子去哪裡了?楚王的喪事,不應由太子主持嗎?」吳起心中疑惑地問道。
可是楚國封君不會為吳起答疑解惑,他們怒喝道:「吳起,你把我們害得好苦!楚王已去世,太子又不在,沒人能救得了你,今天你就拿命來吧!」
說完,封君或拔出劍,或拿出弓,向吳起發起了攻擊。吳起雖然有親兵保護,可是人數太少。眼看親兵抵擋不住,吳起跑向大殿,趴在楚悼王身上。封君朝吳起射箭,有的箭射在了楚悼王的遺體上。有的封君衝過來拿劍砍吳起,躺在棺材裡的楚悼王遺體也挨了幾刀。
吳起此時已然成了血人,流血過多的他已經沒了知覺。吳起感覺自己變成一隻蚍蜉,飛走了,從這個紛亂的世界中徹底解脫了。
而這一切,被宮內的守衛全程記錄了下來。
數日之後,太子繼位,他就是楚肅王。
楚肅王完成繼位大典後,所有封君都在等候新王封賞。他們認為,自己殺了吳起,對新王來說是大功一件。
每個人均以企盼的眼神看著新王。
看著滿朝大臣,楚肅王大喊道:「王卒何在?」只見黑壓壓的王卒進入大殿內,如同一道巨牆傾倒,壓迫著在場的諸位大臣。在場的每個人都蒙了,新王繼位是件喜事,為什麼要讓王卒入殿內?
「按照楚國法律,凡是兵器碰到楚王屍體者,一律處死,夷滅三族!」
七十多人被當場拿下,這也意味著有七十多個家族將被一鍋端了。封君們終於明白,他們命中的克星不是吳起,而是楚肅王。楚肅王故意躲起來,借封君之手除掉了功高震主的吳起,同時也借著老爹的屍體把封君們集體消滅。
楚肅王的手段實在是高。
有人說,吳起死了,楚國變法失敗了。這完全是錯誤的。吳起被人分屍,楚肅王替吳起報了仇;而商鞅被五馬分屍,則是新任的秦王與貴族合夥乾的。所以我們不能以變法者本人的生死榮辱來衡量一個國家變法的成功與失敗。
吳起用短短九年時間,就讓楚國強盛起來了。四十多年後的楚威王時期,不斷擴張的楚國成為當時天下第一強國。彼時所有人都認為,統一天下的國家,很有可能是楚國。
戰國時期,楚國努力變法,但是後來仍然扛不住開掛的秦國。秦國之所以能開掛,就是因為它的變法是最徹底的。人才是國家富強的核心,變法是否徹底,要看人才是否能像活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湧入國家高層。經過商鞅變法,各國平民湧入秦國成為高官,商鞅、張儀、范雎、李斯都是布衣卿相。
吳起雖然像蚍蜉一樣死了,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陽城君是參與殺害吳起的眾多兇手之一,而他提前得知楚肅王要下手的消息,提前逃走,不知所蹤。楚肅王得知陽城君逃跑的消息後,立刻派大軍收回陽城君的封地。
然而,楚軍沒能輕鬆地收回陽城君的封地,因為有一個威震戰國時期的學派會與楚軍對抗。這個學派就像是一個宗教騎士團,連儒家弟子遇到他們也要繞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