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氏最親密的夏侯氏後人為何投靠蜀國?
2024-10-09 00:54:01
作者: 醉罷君山
諸葛亮死後,蜀國大將魏延與楊儀交惡,兩人最後都死於非命,經此一亂,蜀國元氣大傷,北伐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倘若魏明帝曹叡能充分利用蜀國的內部矛盾,果斷髮動南征,蜀國能否抵擋得住大成問題。當時吳國皇帝孫權乾脆在吳、蜀邊界陳兵一萬,只等蜀國崩潰時便能迅速搶占地盤。只是這時的曹叡熱衷於搞建築,沒心思南征,這才讓蜀國有了喘息之機。
蔣琬與費禕是諸葛亮生前指定的接班人,公元235年,蔣琬出任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出任尚書令,兩人共同執掌權柄。魏明帝曹叡死後,新上台的曹芳乃是傀儡皇帝,國家實權落到曹爽手中。蔣琬覺得伐魏的機會來了。考慮到之前數次北伐失利,蔣琬認為諸葛亮的路線選得不好,道路艱險難行,運輸跟不上。那麼要從哪下手呢?他認為應該走水路,順漢水、勉水東下,攻取魏興、上庸。
這一戰略遭到蜀國高級將領的一致反對。從戰略角度看,魏興、上庸兩城的重要性完全不能與涼州、關中相提並論,況且順流而下雖有利於進攻,但一旦受阻,不方便撤退。這一戰略方向,完全是徒勞無益。尚書令費禕特地拜訪蔣琬,強調涼州對蜀國的重要性,涼州羌胡人聚居,多心向蜀漢,若能占據,進可攻,退可守。蔣琬同意費禕的分析,並以姜維為涼州刺史。
此時蔣琬身體狀況很差,經常得病,虛弱的身體也影響到他的戰略決策。在諸葛亮時代,蜀軍重兵集結於漢中,是一種積極進取的部署。蔣琬做了重大改變,把兵力重點集結在距離成都較近的涪縣,整個漢中的兵力僅剩下三萬。漢中不僅是蜀軍進攻的橋頭堡,也是天然的防禦屏障,絕對不能丟失。蔣琬的這一調整,幾乎壞了大事。
公元244年,曹爽、夏侯玄以十萬之眾大舉入侵漢中。漢中太守王平兼任前監軍、鎮北大將軍,是漢中最高軍政長官,他手上只有三萬部隊,如何應戰呢?自諸葛亮殞命五丈原,蜀國幾乎十年沒打過大仗,將士們無不驚恐,大有末日來臨之恐慌,紛紛認為應堅守城池,等待援兵。
王平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在蜀國大將中,他的戰功僅次於魏延,曾是驍勇善戰的「無當軍」的統領。面對敵軍的囂張氣焰,他沒有自亂陣腳,而是冷靜地判斷說:「漢中距涪縣將近一千里,魏軍若搶先一步攻下關城,便可長驅直入,到時災難就沒法控制了。」他果斷派護軍劉敏進屯興勢,阻止魏師,自己則充當後衛,率一千人作為機動部隊。王平的主動出擊為援軍到來爭取到寶貴的時間,被任命為大將軍的費禕(蔣琬改大司馬)馬不停蹄地向漢中挺進。
這裡有個小插曲。
費禕出發前,光祿大夫來敏前來相送。這時蜀軍已經整裝待發,前方軍情十分吃緊,來敏卻提了一個奇怪的要求:要與費禕下一盤棋。同樣奇怪的是,費禕居然為了他奇怪的要求,置軍隊於不顧,安然坐而弈棋。看到費禕從容不迫的表情,來敏佩服地說:「我是故意試試您的,您果然不同凡響,定可破敵。」
三國時代清談思潮盛行,所謂的名士,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風度,不能慌亂,越是危急越要超脫,要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質。這種風氣不但魏國盛行,吳、蜀亦不例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孔融,當年他據守北海,袁譚率部猛攻時,他仍風度翩翩,對箭雨視若無物,從容坐在案幾前讀書,談笑自若。演是演得不錯,只可惜演砸了,他的從容不迫沒能退兵,甚至連妻子兒女都被俘虜了。來敏這種試探方式的有效性值得懷疑,把費禕換作孔融,能否建功立業,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由於王平的出色表現,魏軍在興勢一線的攻勢遇阻,加上糧草供應不上、費禕率蜀軍主力來援等因素的影響,曹爽被迫撤退。在撤退途中,魏軍遭到費禕的截擊,傷亡慘重。這次伐蜀之戰,魏國最終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此時蔣琬已是重病纏身,無法主持政局,他依諸葛亮遺命,把大權交給費禕。費禕身兼大將軍、益州刺史二職,成為蜀國政壇的一號人物。
在諸葛亮生前,費禕的地位並非特別高,何以能被指定為第二代接班人呢?這主要是由於費禕有過人的才華,這些才華甚至連諸葛亮都自愧弗如。他有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本領:其一,悟性過人。在審閱公文時,他只要掃視一眼,就可抓住中心思想,理解速度比平常人要快上幾倍,而且過目不忘。其二,工作效率驚人。他可以同時做好幾件事,邊辦公,邊接待賓客,邊吃飯喝酒,邊下棋,好像很忙,卻井井有條,絲毫不亂,公事一點也沒耽擱。費禕升任大將軍後,尚書令一職由董允接替。董允想學他的辦事風格,不料才十來天,沒批完的公文積了一堆,他不由得感慨自己的能力遠不及費禕。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諸葛亮已死,蜀國的政治傳統並沒有太多變化,實際權力掌握在權臣之手。諸葛亮、蔣琬、費禕三任政府首腦都時常駐軍於外,朝廷的重要決定,比如賞賜、懲罰、誅殺、慶典等大事,都要先向他們請示。故而蜀國皇帝劉禪之權力,著實有限。然而蜀國並沒有出現魏國司馬氏一家獨大的情況,這與這幾位執政大臣的品格有直接關係。
除了費禕之外,姜維也日益成為蜀國軍政巨頭之一。蜀國只有一個益州,費禕兼任益州刺史,姜維的頭銜是涼州刺史,這不是實職,而是遙領。也就是說,以後若攻克涼州,姜維就是正式的涼州刺史。公元246年,姜維被任命為衛將軍,與費禕共同「錄尚書事」,成為帝國的權力頂層人物之一。
在諸葛亮去世後的十幾年裡,蜀國表現平平。內政還算穩定,北伐基本停止,蜀國儘管在漢中之役擊敗了魏國的入侵,但也實屬僥倖。依此情形看,蜀國能自保就不錯了,要想打敗魏國、北定中原,機會似乎越來越渺茫。
然而,世事難料。
公元249年,魏國司馬懿發動政變,血洗曹爽集團,震動天下。
這一變故,令魏國內部人心惶惶,特別是與曹爽親近的人,誰也不知司馬懿的屠刀何時會落下。在經歷了內心的痛苦掙扎後,魏國大將夏侯霸決定扯起叛旗,投降蜀漢帝國。
夏侯霸投降蜀漢,令所有人意外。大家都認為,誰都可能降蜀,夏侯霸不可能降蜀。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老爹夏侯淵便是死於蜀軍之手,他與蜀漢實有血海深仇。打從父親死後,夏侯霸便發誓為父報仇,每次提到蜀漢帝國,都咬牙切齒。夏侯霸曾擔任魏國右將軍,為了替父報仇,他自告奮勇駐紮前線,屯兵於隴西,在征西將軍夏侯玄麾下任討蜀護軍。你說像夏侯霸這樣的人會投降蜀國,誰信呢?
然而,歷史就是如此波譎雲詭。
夏侯家與曹家關係親密,夏侯霸本人與曹爽的交情也不錯。如今曹爽被誅,株連甚廣,連征西將軍夏侯玄也被召回洛陽,生死未卜。夏侯玄的位置被雍州刺史郭淮接替,不巧的是,夏侯霸與郭淮的關係很差。夏侯霸心裡盤計,郭淮一來,自己肯定沒有好日子過,搞不好要斷送性命。
這是生死攸關的時刻。
他總以為蜀漢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敵人,然而,殺父之仇是過去時,而司馬懿放出的暗箭卻是現在進行時。隴西與蜀漢近在咫尺,要逃離司馬懿的魔掌,夏侯霸沒得選擇,只有一條路:降蜀!
於是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夏侯霸竟然扯著叛旗,投降蜀國去了。這對蜀國來說,實在是天大的喜訊。皇帝劉禪親自接見夏侯霸,並向他解釋說:「你的父親是在兩軍交戰時陣亡的,並非我父親劉備親手所殺。」意思是說,夏侯淵乃是軍人,軍人死於戰鬥,這無關個人恩怨。如今夏侯霸只圖保住性命,哪裡還顧得上報父仇喲。
得到夏侯霸,等於得到一份重要的軍事情報。
衛將軍姜維詢問說:「司馬懿已經大權在握,他會不會發動征伐呢?」
夏侯霸答道:「他正忙著自立門戶,還顧不上對外征伐。不過有一個人你們得擔心,他名喚鍾會,雖然年紀尚輕,倘若能得到重用,將會是吳、蜀兩國的心腹之患。」後來發生的事證明了夏侯霸的遠見,只是此刻姜維關心的是能否趁魏國內亂謀取關西。
既然司馬懿忙著清理門戶,此刻不出兵,更待何時?
姜維親自率軍出征,進攻魏國雍州,在麴山築了兩座城堡,稱為麴城,由句安、李歆兩人駐守。雍州是從涼州分割出來的一個州,羌人、胡人比較多,且都驍勇善戰,一直是蜀、魏積極爭取的對象。姜維在這一問題上採取的措施簡單粗暴,他的辦法是擄掠羌、胡的婦女兒童為人質,逼迫男人充當馬前卒,襲擾附近郡縣。這種政策短時間內有一定效果,長期來看,徒令羌、胡人懷恨在心,著實得不償失。
魏國方面,夏侯玄已被解職,由郭淮出任征西將軍,陳泰為雍州刺史。姜維大舉入侵雍州,郭淮與陳泰面臨巨大壓力。如何應敵?陳泰提出一個方案:攻打麴城。麴城距離蜀地遙遠,糧食必須遠距離運輸,而羌胡人害怕被姜維奴役,未必肯俯首聽命。他對郭淮說:「今圍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
郭淮大喜,遂依其策,令陳泰率領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進逼麴城,先斷其糧道,又切斷城外水源。麴城守將句安大驚失色,一座城,若是沒吃的沒喝的,不用戰就崩潰了。他親自領兵出城,欲與魏師決一雌雄。然而陳泰掛出免戰牌,只守不攻。句安沒有辦法,只得回到城裡,收集雪水,把糧食配給降到最低量,以便持久固守,等待姜維的救援。
姜維接到求援信後,不敢怠慢,急忙率部翻越牛頭山,直奔麴城。眼看姜維的部隊臨近,陳泰毫不慌亂,他笑著對部下說:「兵法最推崇的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我們只要抄截牛頭山,斷了姜維的退路,他必定要被我生擒。」於是下令各營壘堅守勿戰,同時派快馬飛報征西將軍郭淮,請他出兵奪取牛頭山,截斷姜維退路。
郭淮行動迅速,渡過洮水,直插牛頭山。若是後路被抄截,姜維將陷入敵人前後夾擊的危險之中,他不敢戀戰,急忙後撤。至於句安與麴城全體官兵,姜維只能遠望而嘆氣了。麴城孤立無援,句安被拋棄了,他心灰意冷,選擇向郭淮投降。
兵不血刃奪取麴城後,郭淮四面出擊,掃蕩叛亂的羌胡。南安太守鄧艾心思縝密,認為姜維有可能捲土重來,必須分兵以備不測。陳泰認同鄧艾的看法,留下一部分兵力交給鄧艾,駐營於白水北岸。
果然不出鄧艾所料,三天後,姜維派部將廖化在白水南岸集結。鄧艾非常心細,他想,自己兵力單薄,姜維既然捲土重來,理應渡河來戰,為何只是安營紮寨呢?他判斷,白水南岸的蜀軍並非負責主攻,那麼姜維用意何在呢?鄧艾攤開地圖研究,目光落在洮城上。對,姜維的真實意圖,定是攻取洮城,以報丟失麴城之恥。
洮城距離鄧艾駐地約六十里,鄧艾即刻啟程,在夜幕掩護下悄悄地抵達洮城。第二天,姜維大軍果然兵臨城下。然而,洮城早有防備,蜀軍發動幾次進攻,未能攻下,只得悻悻而去。
這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發動的一次規模較大的北伐。姜維未能打破僵局,北伐依然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司馬懿來說,他並不把蜀國的威脅當回事,他的敵人不在千里之外,而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