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奪取益州:這只是個開始

2024-10-09 00:52:13 作者: 醉罷君山

  益州牧劉璋如同一個冤大頭,好心請劉備入蜀,豈料請來的卻是個瘟神。

  劉璋殺了與劉備勾結的張松,而劉備也殺了劉璋的大將楊懷、高沛,並揮師向成都進軍。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益州由是戰火迭起。

  面對虎狼劉備,劉璋如何應戰呢?

  益州從事鄭度獻策道:「劉備孤軍深入,遠道來襲,據我所知,他的兵力不到一萬人,而且有些士兵未必真心歸附他。他的弱點在於缺乏軍隊輜重補給,只有收羅沿途田野里的莊稼為糧食。最好的辦法,是把巴西(郡名)、梓潼等地的老百姓盡數遷往內水、涪水以西,把糧倉及田野里的糧食焚燒一空,我們則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等敵人前來挑戰時,我們堅守不出,只要拖上一段時間,他們的糧食就會耗盡,用不了一百天的時間,必定要撤退。等他們撤退時,我們再發動掩襲,定可把劉備手到擒來。」

  行軍打仗,沒有糧食可不行,鄭度這一著,著實點中劉備的死穴。

  劉備在成都安插有耳目,聽到鄭度的建議後,他心裡「咯噔」了一下,不由得暗暗叫苦,便喚來法正,商討對策。

  法正對劉璋相當了解,他拍拍胸脯說:「放心,劉璋一定不會採納鄭度的策略。」

  果不其然,劉璋不以為然地說:「我只聽說過要抵抗敵人以保護百姓,沒聽過把百姓遠遠遷走以躲避敵人。」

  劉璋這個人才能平平,沒有雄心壯志,統御力不強,但他不是昏君、暴君。後世史學家對他也頗有同情之心,譬如晉代史學家張璠(fán)說:「劉璋愚弱而守善言,斯亦宋襄公、徐偃王之徒,未為無道之主也。」宋代葉適也說:「劉璋雖暗懦,然國富民盛,守之以恩,無所得罪也。」

  不採納鄭度的計策,只能硬拼了。

  可劉璋確實不是打仗的料,他派部將冷苞、張任、鄧賢等人出戰,結果都被劉備打得落荒而逃,只得退守綿竹。他不甘心失敗,又派李嚴、費觀督綿竹守軍出戰,豈料李嚴、費觀早看出劉璋不是劉備的對手,索性舉旗投降了。

  收羅眾降兵後,劉備更加強大,分兵略取綿竹附近諸郡縣。

  張任收攏殘兵敗將,退到雒(luò)城。劉備尾隨而至,張任擺開決戰的架勢,雙方在雁橋展開大戰。此役益州兵團大敗,張任戰死。劉備兵圍雒城,牢牢控制了戰爭的主動權。

  雒城包圍戰持續了一年之久。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終於攻破雒城。在這場艱難的戰事中,劉備麾下重要謀臣,外號「鳳雛」的龐統在戰鬥中被流矢射中而死,時年三十六歲。

  能否奪取益州,關係到劉備集團的生死存亡,劉備必須全力以赴。為了加強攻勢,劉備把一支戰略預備隊投入戰鬥,這支預備隊就是留守荊州的部隊。

  諸葛亮親率張飛、趙雲等人,走水路沿長江逆流而上,進入益州;荊州的防衛則交給猛將關羽。這支精銳的荊州部隊勢如破竹,先是攻陷巴東郡,緊接著又襲取江州,俘獲巴郡太守嚴顏。

  嚴顏被帶到張飛面前,張飛頗為傲慢地說:「我大軍兵臨城下,你為什麼不投降,還負隅頑抗?」

  「呸——」嚴顏雖被五花大綁,仍然倔強不屈,「明明是你們無緣無故進犯,侵占我們的土地。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

  張飛一聽,不由得大怒,命人把嚴顏推出去砍了。嚴顏神色自若,還是那麼從容不迫,只是淡淡地說:「砍頭便砍頭,你有什麼好發火的呢?」

  正所謂英雄惺惺相惜,張飛這個人,向來是服硬不服軟,嚴顏死到臨頭,卻仍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這種人,張飛太欣賞了。欣賞了,就下不了手了。張飛收起臉上的怒氣,笑呵呵地走到嚴顏跟前,親自給他鬆綁。你不投降,那當上賓總可以吧,於是嚴顏便成了張飛的座上賓。

  在《三國演義》「張翼德義釋嚴顏」這一回中,嚴顏知恩圖報而歸降,後來成為劉備麾下的一員大將。真實的史書里,只寫張飛推嚴顏為上賓,並沒有寫嚴顏歸降。倘若嚴顏投降了,那麼那句「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的慷慨激越,也要大打折扣。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在著名的《正氣歌》中有一句「為嚴將軍頭」,用的就是這個典故,若是嚴顏喊完口號就投降,文天祥怕是不會如此歌頌他的。

  攻克江州後,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由趙雲指揮,平定江陽、犍為;另一路由張飛指揮,略定巴西、德陽。

  雒城失守、諸葛亮入蜀,益州牧劉璋大勢去矣。

  可他還在頑抗。

  法正寫了一封信給劉璋,分析益州強弱形勢,勸他放棄抵抗,並說:「左將軍劉備起兵以來,仍然很懷念舊情,實在沒有藐視您的意思。在下以為您應該改變立場,這樣仍可保住榮華富貴。」

  放屁!劉璋一肚子火,把法正的信撕個粉碎。

  勸降不成,只有訴諸武力了。

  劉備由雒城向成都挺進,與此同時,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也陸續抵達成都外圍。不過,想攻克成都,顯然不是易事。作為益州首府,成都有堅固的城防,城內有三萬名精兵,糧食足夠支撐一兩年。更重要的是,成都軍民的抵抗意志很強,在他們看來,劉備就是個忘恩負義之輩。大家摩拳擦掌,要與劉備一決死戰。

  說實話,劉備並不想大開殺戒,他更希望能和平解決問題。只要劉璋下台,他就是益州的統治者、成都人民的父母官。倘若強攻,勢必死傷無數,到時成都百姓,誰肯服他呢?於是劉備只圍不攻。

  雖然不攻,但心理戰術還是要實施的。

  一個重要的人物出場了。

  他就是馬超。

  馬超投奔張魯後,鬱郁不得志,劉備趁機派人遊說。馬超寫信給劉備,請求歸降。這時劉備正兵圍成都,聞訊大喜,秘密地撥了一支軍隊給馬超,讓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成都北郊。

  城北突然之間冒出一支軍隊,成都守軍傻眼了,再細細看時,那支軍隊竟然打著馬超的旗號。大家心裡不由得寒意襲來——馬超居然投降劉備了,還帶來了剽悍的涼州騎兵!

  這消息一傳開,頓時流言滿天飛,城內百姓惶惶不安。涼州騎兵簡直就是恐怖的代名詞,當年董卓手下的那些涼州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令人記憶深刻。

  馬超確實是投降了,那支軍隊卻不是涼州騎兵,而是劉備的部隊。這就是劉備的攻心戰術,我不攻城,但嚇嚇你總是可以的。在攻心戰的同時,劉備又派人進城勸降劉璋。

  益州牧劉璋真的被嚇住了。

  劉璋算是三國時代的一個悲情人物,他與劉備之間上演了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劉璋就是善良的農夫,劉備便是那忘恩負義的蛇。儘管劉璋內心怨氣難消,但性格決定命運,他本就是個性格懦弱之人,在壓力面前,最終還是要服軟的。

  劉璋對眾人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對百姓沒有恩德。如今益州戰亂三年,百姓暴屍荒野,全是因為我一人的緣故,我怎麼能安心?」

  劉備殺楊懷、高沛是在公元212年,這也是益州之戰的起點,到包圍成都時,已是公元214年,前後三年時間。劉璋本質上不是個太壞的人,雖沒雄才,也基本算是稱職。他所說的,雖有幾分官樣文章的口吻,但能把老百姓當回事,也算是不錯的官了。

  成都掛起白旗,城門打開了。

  神情憂傷的劉璋出城投降,他的部屬、沿途的百姓無不失聲而哭,可見他還是得到不少士民的擁戴。《後漢書》的作者范曄這樣評價他:「璋能閉隘養力,守案先圖,尚可與時推移,而遽輸利器,靜受流斥,所謂羊質虎皮,見豹則恐,吁哉!」范曄把劉璋說成是「羊質虎皮」,意思是劉璋想借劉備來完成大業,可他自己終究只是一隻羊罷了。《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乾脆說:「璋才非人雄,而據土亂世,負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見奪取,非不幸也。」弱肉強食,對劉璋來說,敗給劉備也不算不幸,倘若換作別人,恐怕劉璋已經死無葬身之地。

  劉璋被劉備安置到荊州公安,仍保持朝廷授予的「振威將軍」頭銜,他的財產也陸續送往公安。說白了,劉璋是被軟禁了。

  在奮鬥數十年後,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

  劉備這幾十年的歷程著實令人感慨噓唏,他從北流落到南,從東流落到西,寄人籬下,壯志難酬。雖說在奪取益州之前,他已有了荊州之地,但荊州之地大部分是借來的。所謂借,就是有使用權,卻沒所有權。

  如今得到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不僅有使用權,還有所有權,劉備再也不用四處流浪了。他要以益州為基地,與曹操分庭抗禮,爭奪中原。當然,當務之急是要在益州站穩腳跟,贏得士民之心,消除忘恩負義帶來的負面影響。

  劉備首先提拔了一批正直的官員。董和本是益州太守,為人公正廉明,不管在漢人還是在蠻夷中都有極高的威望,劉備將他升遷為掌軍中郎將兼署左將軍府事。左將軍府實際上是益州最高權力機構,為什麼叫「左將軍府」呢?在劉備投靠曹操時,曹操以朝廷的名義,授劉備為「左將軍」,這個頭銜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後來劉備自己弄了許多頭銜,包括什麼大司馬、司隸校尉之類的,都是有名無實,沒有人承認的。只有這個左將軍是名副其實,因此劉備開府便稱為「左將軍府」,董和成為左將軍府的主管,權力很大。

  為了收買人心,劉備還重用了一批曾經反對過他的人。劉巴就是其中之一。此人本是荊州人氏,曹操奪取荊州後,他便投降曹操,後來又投靠劉璋。劉璋欲迎劉備入蜀時,劉巴跳出來反對說:「劉備乃是梟雄,他一來必定要害人。」劉備入蜀後,劉璋派他討伐張魯,劉巴又跳出來反對說:「讓劉備去討伐張魯,這是放虎歸山。」對這個人,劉備深惡痛絕。但宰相肚裡能撐船,何況劉備有帝王的胸懷,在包圍成都後,他特地下了一道命令:「進城後誰若敢傷害劉巴,誅其三族。」這道命令給成都的士人吃了一粒定心丸——連劉巴這樣跟劉備作對的人都沒事,其他人更不必害怕了。除了劉巴之外,對於益州地方官員中抵抗最久、投降最晚的黃權,劉備也毫不吝惜地將其提拔為偏將軍。

  當然,對平定益州的有功之人,劉備也是大加封賞,他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兼益州太守,馬超為平西將軍,法正為蜀郡太守,黃忠為討虜將軍,糜竺為安漢將軍,簡雍為昭德將軍。

  不過,劉備很快就發現,建立一個政權的難度,並不亞於行軍作戰。

  他遇到第一個尷尬問題便是:沒錢。

  巴蜀本是天府之國,劉焉父子經營數十年,怎麼會沒錢呢?原來劉備圍攻成都時,為了鼓舞士氣,曾許諾將士:「倘若攻破成都,府庫里的所有財物,你們可以隨意拿,我絕不干涉。」黑老大出身的劉備深諳「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此約定一出,將士們果然士氣高昂。奪取成都後,劉備信守承諾,將士們入了城,撒腿便沖向官府倉庫,為了跑在前頭,什麼干戈甲衣統統扔掉了,很快各倉庫都被一搶而空。

  現在麻煩事來了。府庫空虛,新政權如何運作?官員不要薪水嗎?軍隊不用花錢嗎?各官署不要辦公費用嗎?百廢待興,要花的錢太多了。當然,新政府有稅收來源,只是救不了急。

  關鍵時候,一個人給劉備指點迷津。這個人就是曾與劉備作對、卻被重用的劉巴。劉巴的妙策是鑄新幣。新幣的幣值高,值百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發行大面值的貨幣。這是一個臨時經濟政策,目的是讓政府渡過難關。增發貨幣是有風險的,可能會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為了應對風險,劉巴又提出一個建議:置辦官市,以平抑物價。

  這個政策對穩定劉備的蜀政權起到重要作用,幾個月後,政府收支逐漸平衡,而且開始有了盈餘,空蕩蕩的府庫慢慢充實起來。

  這時又有人提出來,應該給諸位有功將領分田分地。封了那麼多官,有名無實,得給點實惠才行。劉備手下有不少將士跟著他四處流浪,如今好不容易有個棲身之地,大家巴不得能過上富裕日子。

  這個提議遭到趙雲的迎頭痛擊。趙雲是義薄雲天的英雄人物,他跟著劉備出生入死,不是為了給自己撈好處,而是為了國家,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他進言道:「霍去病曾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如今曹操竊國,其危害遠非當年的匈奴可比,國賊未除,我們切不可貪圖安樂。等天下平定了,讓將士們回到家鄉,有自己的田地耕作,這是可以的。如今益州人民剛剛遭受兵災戰禍,怎麼可以奪了他們的田宅來獎勵給自己寵愛的將領呢?應該把所有侵占的田宅歸還給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樣才可以獲得他們的好感,以後才能順利地徵發兵役、收取租稅。」

  這一番話讓胸懷大志的劉備大為讚嘆。偉大的人物不應當滿足於小小的成就,創業艱難,這只是開端,而非結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於是劉備拒絕了封地賞宅的建議。

  一個新政權要有新政權的氣象。前文說過,劉璋其實不是一個很壞的統治者,他只是「暗弱」,統御無方。在這種亂世里,不進取就意味著要被消滅。劉備把治理蜀地的重任交給臥龍諸葛亮,大家印象中的諸葛亮是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其實真實的諸葛亮是很有霹靂手段的。他一反劉璋寬鬆的做法,推行嚴刑峻法,許多蜀民不習慣受法網約束,報怨頗多。

  法正對諸葛亮說:「以前漢高祖入關中,只是簡單地『約法三章』,秦地百姓無不感恩戴德。現在您藉助武力手段,據一州之地,初有國家規模,還未對百姓施以恩惠安撫。對於蜀人來說,您是外來的客,應該放低姿態,放寬刑律法禁,這樣才能符合當地人的意願。」

  法正的這些話,是在傾吐他對新政策的不滿。

  法正屬於法律觀念淡薄的人。他是性情中人,別人對他有恩,他一定會報恩;別人跟他有仇,他也一定會報仇。法正幫助劉備出謀劃策奪取益州後,被任命為蜀郡太守,大權在握的他立刻對仇敵展開打擊報復,擅自殺死了一些曾經與他結仇的人。有人便跑去對諸葛亮說:「法正肆意妄為,您應該向主公稟告,抑制他作威作福。」但諸葛亮並沒有告到劉備那裡去,他認為沒有法正,劉備就不可能奪取益州之地。這個功勞是其他人比不了的,若是馬上處置法正,不免會讓別人認為劉備刻薄寡恩。

  諸葛亮採取嚴刑峻法,不僅是要約束百姓,也是要讓法正這些有功之臣慢慢接受法制觀念。針對法正的發難,他回答說:「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國暴虐無道,政苛民怨,只要有人出來振臂一呼,天下立刻土崩瓦解。在這種情況下,漢高祖採用寬大的政策就可以了。現在則不同,劉焉父子一味以恩寵籠絡臣下,導致德政不舉,威刑不肅。法令過於寬鬆,就會有野心家專權,君臣之道於是被破壞殆盡。只用官位、恩惠迎合臣下,一旦主上施不了恩,誰還看得起主上呢?蜀地的混亂,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於今之計,首先要樹立法律權威,一切按法律辦事,臣民才會知道政府的恩德;限制爵位的數量,加爵時才會感到光榮。治國之精要,正在於此。」

  聽到這裡,法正也無言以對。

  西蜀政權有了雛形,不過,能不能站得住腳還是個問題。

  曹操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理,他加強了對關西、漢中的打擊,窺視益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