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軍閥的割據與混戰 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龍爭虎鬥
2024-10-09 00:49:01
作者: 醉罷君山
朝廷失去權力,地方諸侯坐大之勢不可阻擋。
關西的故事固然驚心動魄,關東的故事同樣跌宕起伏。
天下人的眼光都聚焦在兩個強人身上:袁紹與公孫瓚。
袁紹引劉表為外援,公孫瓚拉袁術助陣,兩大梟雄在戰場上鬥勇,在外交上鬥智,目的只有一個:致對方於死地。
誰的拳頭更硬,只能打一場架來決定。
兵強馬壯的公孫瓚先出拳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公孫瓚出動三萬精兵,殺氣騰騰地進抵界橋(今河北清河東)。袁紹不肯示弱,率軍迎戰。
看上去袁紹勝出的機會很小。雖然他打從占據冀州後,就收編了韓馥舊部,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但在兵力上,他與公孫瓚尚有差距。
首先,公孫瓚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士兵多來自幽州,堪稱精銳中的精銳,兵力上居於絕對優勢;其次,公孫瓚的勢力如日中天,不僅吞併了冀州的一些郡縣,同時還向青州、兗州擴張,可謂春風得意,士氣旺盛。
但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數字對比,否則人數少的一方根本犯不著應戰,舉旗投降得了。影響戰爭的因素很多,其中統帥的指揮藝術至關重要。
公孫瓚作為主帥,有個致命弱點:過於自負。
當然,他有自負的本錢。他鎮守邊關,令烏桓等遊牧部落聞風喪膽;他以兩萬之眾,力克三十萬黃巾軍,震驚天下。自皇甫嵩後,沒有一個將領的戰績可與公孫瓚相媲美。
然而,自負過了頭,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公孫瓚眼中,袁紹是徒有虛名的公子哥。袁紹當上關東協主,無非是出身高貴罷了,並非有真才實學。更重要的是,袁紹壓根兒就沒打過仗。什麼狗屁盟主,遇到涼州軍便畏縮不前;奪取冀州是靠卑鄙的手段,若不是他公孫瓚向韓馥施壓,袁紹豈能得逞?
公孫瓚有理由蔑視袁紹,但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兵家大忌:在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必須重視敵人。
戰鬥沒有結束,任何掉以輕心的行為,勢必都要付出代價。
兵力居於劣勢的袁紹充分地利用了公孫瓚的弱點,巧施妙計。
當公孫瓚遠遠望見袁軍一支數百人的小部隊衝上來時,他的嘴角浮現出輕蔑的冷笑:呸,袁紹果然無人可用,區區數百人當先鋒,那好,我就先把這些人給滅了。他一揮手,傳令「冀州刺史」嚴綱率數千騎兵,猛撲過去。這架勢,如惡狼沖向羊群。
勝負似乎已是彈指之間的事了。
難道袁紹腦袋撞牆了嗎?
當然不是。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是迷惑敵人。這支先鋒部隊八百人,均是武藝高強的壯士,由沙場悍將麴義親自指揮。
麴義本是韓馥部將,早年效命於涼州,頻頻與羌人作戰,為一時之良將,其部眾以驍勇精銳而聞名。董卓奪權後,群雄並起,冀州牧韓馥既無才幹,亦無大志,庸才一個,麴義遂起兵背叛,投靠袁紹。
麴義雖是良將,也不是鐵金剛,他敢以八百人對抗三萬人,是因為在他左右兩翼,早已各埋伏了一千弓箭手,在他身後,還有袁紹親自統領的大部隊。
嚴綱的數千騎兵直衝過來,馬蹄揚起滾滾塵埃,遮天蔽日,幾千匹戰馬如洪流直奔而來。只見麴義的步兵陣形收縮,士兵們蹲在地上,用大盾牌擋住身體,紋絲不動,盾牌構築成一道銅牆鐵壁。當騎兵衝到距麴義陣列前十幾步遠時,步兵陣的兩翼人影聳動,埋伏在左右的弓箭手突然冒出來,張弓搭箭,矢如雨下。衝鋒在前的騎兵紛紛中箭倒地,馬匹受傷後四處亂竄。
幾陣箭雨過後,騎兵已傷亡慘重。麴義大喝一聲,八百壯士一手持盾,一手持矛,從地上一躍而起,沖入敵陣。嚴綱被打得暈頭轉向,剛想重整軍隊,不料一支長矛忽地刺來,他躲閃不及,當即被刺身亡。
嚴綱一死,軍心大亂,麴義趁機反撲。幽州騎兵此番出擊陣亡一千餘人,其他人不敢戀戰,掉轉馬頭逃回。
騎兵乃是公孫瓚軍隊中的精銳,剛一交手就大敗而回,全軍上下無不震動。
本以為穩操勝券,哪想損兵折將,公孫瓚心中不禁一怔。袁紹見麴義得手,親率大部隊壓了上去,向公孫瓚的陣地發起猛攻。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當一方的士氣打出來後,總是越殺越勇,士氣低迷的一方,很容易心理崩潰。
幽州兵團全線潰敗,公孫瓚雖驍勇,卻無法阻止士兵的逃跑。袁紹奮起直追,追了二十里。公孫瓚狼狽不堪,他心裡還不服氣,收拾殘軍,勒馬與麴義再戰。麴義不愧為悍將,再次大破敵軍,搶下公孫瓚軍隊的大旗。
一向無敵的公孫瓚難以挽回敗局,只得灰溜溜地撤退。
這是袁紹興衰成敗的關鍵一戰。
此役的勝利,確保了冀州的安全,同時也保住了袁紹的名聲。
公孫瓚在界橋吃了敗仗,他的盟友袁術因孫堅戰死而放棄進攻劉表。
這就叫禍不單行。
心高氣傲的公孫瓚當然不能忍受這樣的失敗。幾個月後,他又一次發兵攻打袁紹。雙方在龍湊(今山東平原縣境內)遭遇,公孫瓚再嘗敗績,只得悻悻地退回幽州。
作為群雄的領袖人物,袁紹不滿足於冀州一地,他把目光瞄向鄰近的青州。這是袁紹與公孫瓚戰爭的延續。在此之前,公孫瓚任命部將田楷為青州刺史,袁紹拒不承認,他任命兒子袁譚為青州刺史。一個州出現兩個刺史,雙方打得昏天黑地,誰都無法取勝。
這場戰爭漫長而沉悶,可苦了青州百姓。
青州本就兵災深重,黃巾軍幾度洗掠,百姓生活得異常艱辛。袁、田戰爭令青州人民雪上加霜,雙方都毫無節制地勒索民財以支援前線戰鬥。戰爭的破壞力巨大,大量平民要麼餓死,要麼死於兵亂,要麼背井離鄉,遠走他方。青州曾經是東漢帝國比較富裕的一個州,以往每年都要輸送糧食物資支援幽州,如今餓殍遍野,實為人間慘劇。
這就是軍閥戰爭的惡果。
青州戰爭持續了一年多,無論是袁譚還是田楷,都打得精疲力竭,雙方士兵們忍飢挨餓。田楷曾試圖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勢,把冀州兵團趕出去,最終功虧一簣,雙方維持僵持局面。
這個時候,朝廷來人了。
太僕趙岐奉旨前往關東,安撫諸軍。
袁紹與公孫瓚都為陷入戰爭泥潭而暗暗叫苦,只是誰也不願丟臉,誰也不主動放棄。趙岐的到來,為雙方體面地結束戰爭提供了一個藉口,公孫瓚與袁紹趁機握手言和。
那青州地盤如何劃分呢?
兩人索性採取聯姻的方式,結為兒女親家,各自退兵三舍。
此次和解對袁紹來說相當及時,協議剛剛簽訂,就傳來了魏郡爆發兵變的消息。更嚴重的是,這一次,暴動的士兵與著名的農民軍黑山軍合流,聯合攻打鄴城,魏郡太守戰死。
袁紹得知消息後,立即集結大軍向叛軍發動進攻。黑山軍領袖於毒率部退至朝歌的鹿腸山。袁紹窮追猛打,包圍鹿腸山,連續五天猛攻。黑山軍堅持不住,敗下陣來,袁紹大開殺戒,陣斬於毒,殺死數萬名黑山軍。
自黃巾起義後,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軍興起,人數非常多。魏郡之亂給袁紹發出一個警報,他絕不允許統治下的冀州有如此多的敵對勢力。
消滅於毒後,袁紹又發動一系列針對農民軍的戰役。
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六月,袁紹挾鹿腸山大勝之餘威,繼續北進,掃蕩各支農民軍。他連續發動討伐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丁氐根等農民軍。這些農民軍規模較小,在袁軍的掃蕩之下土崩瓦解,山寨被夷平,死傷無數。
儘管於毒已死,黑山軍仍是最強大的農民軍之一。
張燕收羅黑山軍餘黨,共計數萬人,有戰馬數千匹,聯合匈奴與烏桓,共同抵禦袁紹。經過數個月征戰,袁氏軍隊已是疲憊不堪,強打起精神投入戰鬥,雙方交戰十幾日,均付出慘重代價,誰也無法取勝,最後只能各自撤走。
儘管袁紹未能完全肅清冀州境內的農民軍,但目的已基本達到,農民軍餘黨已經難掀波瀾了。
再來說說公孫瓚。
公孫瓚是幽州牧劉虞的部下,不過兩人關係緊張,形同水火。劉虞是皇室成員,他不僅是朝廷委派的幽州牧,還遙領大司馬之銜。在東漢末年,劉虞是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在他的努力下,幽州成了亂世中的一塊樂土。然而,亂世之中,兵權比官銜更重要,劉虞的地位不斷遭到公孫瓚挑戰。
當初公孫瓚在袁紹的慫恿下,出兵攻擊韓馥,後擊破黃巾軍,大肆擴張實力,成為北方舉足輕重的軍閥。他不把頂頭上司劉虞放在眼裡,擅自任命幾個部將為青州刺史、兗州刺史、冀州刺史。公孫瓚與袁紹在冀州、青州等地大打出手,卻撈不到任何便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軍隊得不到充分的補給。
劉虞深知公孫瓚難以約束,便在糧餉補給上嚴格把關。這些年幽州經濟大有好轉,糧食儲備較多,但劉虞拒絕向公孫瓚提供軍糧。公孫瓚得不到糧食,惱羞成怒,索性縱容士兵對老百姓橫徵暴斂。
劉虞氣得沒辦法,乾脆把公孫瓚的惡行告到長安城皇帝那兒。
公孫瓚不甘示弱,也寫了道奏摺送到長安,狀告劉虞故意剋扣軍餉。
這就是一場無聊的口水仗,皇帝早已成了涼州軍閥的傀儡,朝廷威信全無,就算想出來主持公道,也有心無力,更沒人當回事。
幽州政府的所在地是薊城(今北京),這裡是劉虞的大本營。公孫瓚在薊城東南筑了一座小城,當作自己的大本營,與劉虞分庭抗禮。儘管兩城相距不遠,每當劉虞召公孫瓚前來開會,公孫瓚總是找藉口不去,擔心一入薊城,會被劉虞解除武裝、逮捕下獄。
兩人關係已降至冰點,劉虞斷定公孫瓚遲早會叛變。與其等著他叛變,不如先下手為強。
劉虞暗地裡集結十萬大軍,出其不意地進攻公孫瓚的大本營。
從兵力上說,劉虞所調用的軍隊,要遠遠多過公孫瓚的駐軍。這次戰鬥看上去毫無懸念,公孫瓚已經做好逃跑的打算——敵眾我寡,不逃有生路嗎?
為了掩人耳目,公孫瓚甚至另闢蹊徑,想在城牆鑿個洞,神不知鬼不覺地逃出去。但就在即將逃跑的前一刻,他不經意間看了一眼劉虞的軍隊,這一看,就給他看到了一個致命的弱點。
劉虞的十萬大軍旌旗獵獵,場面嚇人,可公孫瓚作為行家裡手,立刻就看出這支軍隊沒有章法,明顯缺乏軍事訓練。八成是劉虞為了對付公孫瓚,臨時拼湊起這麼支軍隊,多數人估計是從平民百姓中招募來的,根本不懂戰法。再看陣形,松松垮垮,歪歪扭扭,毫無紀律可言。
俗話說:慈不帶兵。
正因為劉虞過於仁慈,軍隊紀律十分鬆懈,沒有嚴明紀律的軍隊,哪來的戰鬥力呢?
劉虞還發布一條命令:「不要多殺無辜,只殺公孫瓚一人。」並強調嚴禁放火,以免燒了平民的房屋。倘若這是一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風嚴明的軍隊,秋毫無犯堪稱正義之師,勢必戰鬥力不可小視。但劉虞的軍隊本就松松垮垮,又規定不能做這不能做那,軍隊需要的狼性沒被激發出來,反倒成了負擔。
論打仗,劉虞是外行,公孫瓚才是高手。
你劉虞仁慈不放火,我公孫瓚可要放了。等到風向有利於自己時,公孫瓚派數百名壯士溜出城外,縱火焚燒劉虞兵營。這一把火,在風勢的作用下,迅速蔓延開,劉虞兵營大亂。公孫瓚趁機引兵出戰,大破劉虞。
劉虞怎麼也沒想到,十萬大軍居然輕而易舉地被擊破了。他心灰意冷地回到薊城,豈料公孫瓚得勢不饒人,已殺到薊城之下。
薊城內已是風聲鶴唳,劉虞不敢戀戰,拖著一幫官員,撤往居庸。很快,公孫瓚的追兵又到,猛攻三天。這一戰,劉虞徹底輸了,他與家人統統淪為階下之囚。公孫瓚得意揚揚地把劉虞押回薊城,此時的幽州,完全是他的地盤了。
劉虞與公孫瓚大戰時,遠在長安城的朝廷還未得悉消息。
朝廷對劉虞寄予厚望,因為在眾諸侯中,他最忠於皇室。這時朝廷由李傕等一幫人把持,這些涼州將領的魄力與才能都與董卓不能相比,因而希望劉虞能憑藉巨大的威望節制關東諸將。朝廷派特使段訓抵達幽州,打算授予劉虞掌管關東六州的特權。
豈料段訓到了薊城,驚訝地發現劉虞竟成了階下囚。
段訓的到來,正好給公孫瓚借刀殺人的機會。
他在朝廷特使面前大肆攻擊劉虞,稱他與袁紹勾結,密謀當皇帝。袁紹想立劉虞為皇帝,這是眾人皆知的事,雖然劉虞態度明確,堅決拒絕,但公孫瓚才不管這些,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逼迫段訓以朝廷特使的身份,監斬劉虞。
段訓本是前來為劉虞加官進爵的,哪裡想到最後竟成了監斬官。
幽州牧劉虞就這樣慘死在公孫瓚手中。
劉虞任幽州牧期間,政績卓著,深得士人百姓的擁戴,是少有的好官。可惜的是,他長於行政,拙於軍事,在亂世中終究無法保全自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劉虞之死,對朝廷乃是一大損失。朝廷藉助劉虞以削平地方軍閥的努力泡湯,在州一級的大員里,再沒有像劉虞這樣忠於朝廷的人了。
殺了劉虞後,公孫瓚據奪幽州,表面上看是春風得意,事實上,這也是他由盛而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