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信念幻滅:黃巾起義的失敗與餘波

信念幻滅:黃巾起義的失敗與餘波

2024-10-09 00:48:07 作者: 醉罷君山

  戰爭仍在繼續。

  皇甫嵩沒有停止攻擊,他與朱儁聯手,進攻汝南、陳二郡。黃巾軍一敗再敗,這種失敗對宗教徒的心理造成強烈的挫折感。他們開始困惑了:無所不能的天神為什麼沒站在自己這一邊呢?信心的崩潰,導致了戰場上的潰敗。平定潁川、汝南、陳三郡後,皇甫嵩又接連打敗了東郡、南陽的黃巾軍。

  

  在另一個戰場,北中郎將盧植也取得了重大勝利。

  盧植是漢末頂級的名臣。他年輕的時候師從經學大師馬融,學問很高,又十分自律。自律到什麼程度呢?當時馬融家很富有,經常有歌伎表演,而盧植從來不看一眼。由於學識淵博,他被征為博士,正式踏入仕途。與今天的博士不同,漢時的博士是指掌管經學教授的學官,儒家有「五經」,博士至少要精通其中一部經典,所以又稱為「五經博士」。

  盧植不僅學問好,還懂兵法,能打仗。他與張角對壘,屢戰屢勝,殺、俘一萬多人。張角雖然人多,但軍隊訓練水平並不高,也沒有高明的將領,想打贏這場戰爭,難度很大。張角潰退後,退往廣宗,據城固守。盧植把廣宗團團圍住,在外圍築高牆、挖深壕,打算困死張角。

  偏偏在這個時候,皇帝派宦官左豐前來視察軍情。

  左豐對軍事一竅不通,只把這差事當作發財的良機,到了兵營後,張口要錢。盧植本是正直之人,如今大敵當前,軍費捉襟見肘,哪來的錢賄賂宦官?

  不給!

  左豐氣壞了,回到首都後,陰陽怪氣地跟皇帝打小報告:「廣宗賊容易破,只是盧中郎將固壘息兵,只怕是要等老天爺懲罰張角吧。」

  胡說八道一番後,左豐抬眼看著皇帝陰沉的臉色,幸災樂禍地偷笑。

  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盧植還正為剿滅黃巾賊而費盡腦力,忽然聽得聖旨到,在宣旨宦官身後,分明擺放著一輛押解囚犯的檻車。不必接旨,盧植已意識到結局,他苦笑之後,留下一聲長嘆。一軍主帥,轉眼間成了囚徒,被押往洛陽,罪名是「逗留畏敵」,判處死緩(減死一等)。

  十幾萬的黃巾軍沒能打垮盧植,一個小小的太監就把他拉下馬了。

  接替盧植的將領,便是大名鼎鼎的董卓。

  董卓是東漢軍隊中的一員悍將,他身強力壯,性格粗野,勇猛好鬥。早年他在名將張奐麾下,在一次與先零羌(羌人的一支)的戰鬥中,表現出驚人的勇敢,取得斬、俘萬人的重大勝利。此役奠定了董卓在西北軍中的地位與聲望。董卓固然善戰,但他只是以剽悍見長,論及軍事素養,他與皇甫嵩之間差距很大。董卓被任命為東中郎將,接管盧植的軍隊。他自以為是,絲毫不把黃巾軍放在眼裡,上任伊始,便氣勢洶洶地發動猛烈的進攻,結果自然一敗塗地。

  才打了一仗,董卓就被撤職了。

  看來還得依靠皇甫嵩。皇帝下詔,由皇甫嵩接管董卓的部隊,負責圍剿張角。

  就在漢軍頻繁換將時,張角把弟弟張梁的軍隊也拉回廣宗,加強守備力量。自從起事以來,張教主殫精竭慮,在官兵兇悍的反撲下苦撐危局,終於積勞成疾,病死於廣宗。

  教主之死對教徒們的殺傷力,遠甚於十萬漢軍。

  由信眾組成的黃巾戰士們驚呆了:教主怎麼也會死呢?教主不是超凡脫俗的天神級人物嗎?不是擁有呼風喚雨的神力嗎?怎麼這尊大神,也像凡夫俗子那樣病死了?這個結果,實在讓人太難接受了。支撐教徒信仰的精神大柱傾倒了,懸浮在虛空中的太平天堂也搖搖晃晃、危危欲傾。

  不過黃巾軍的實力仍不容小覷。

  張角死後,守衛廣宗的重任就落在了張梁身上。

  皇甫嵩已率部兵臨城下,張梁手上有十萬人馬,仗著兵多將廣,黃巾軍出城迎戰,雙方打了個平手。第二天,黃巾軍又前來挑戰,皇甫嵩閉壘不出,任憑敵人如何叫罵,就是不理睬。皇甫嵩是十分高明的將領,他發現黃巾軍實力猶存,不可小視,便只守不攻,不急於出擊。打仗靠的不是蠻力,而是智慧,只有找到敵人的弱點,才能一擊致命。

  表面上看,黃巾軍兵強馬壯,但皇甫嵩已經敏銳地察覺到敵人士氣不振。這些教徒們看上去疲憊不堪,這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心靈上的迷惘。

  很顯然,教主之死,讓他們的內心一下子變得空虛。

  當信仰失去了根基,就容易破滅了。

  知道了敵人的弱點,皇甫嵩就開始構想下一步的作戰方案。黃巾軍天天叫陣,皇甫嵩裝聾作啞,當沒聽到。看這架勢,官兵是打算長期圍困廣宗城了。這倒讓張梁安心了,要知道廣宗城乃是太平道的大本營,物資儲備充足,守個一兩年不成問題。

  可是張梁的判斷錯了。

  皇甫嵩只想速戰速決,才不願意打一場持久消耗戰呢。他只是營造長期圍城的假象罷了,目的在於迷惑敵人。果然,他的疑兵之計大獲成功,黃巾軍的警惕心日漸喪失,在守備上也開始掉以輕心。正值十月,序屬初冬,天氣漸寒,夜晚霜飛,一眼望去,星空籠罩下的廣宗城,巡邏、守衛的士兵人數更少了。

  敵已懈怠,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深夜,皇甫嵩突然下達命令,全體將士披甲待命,在拂曉時分發動總攻。

  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天尚未亮,雄雞啼叫,城內靜得出奇,黃巾將士多數還在夢鄉之中,連城樓上守夜的士兵也昏昏欲睡。然而寂靜很快就被打破了,城牆之外忽然喧聲四起,皇甫嵩麾下的官兵們架起雲梯,如潮水般地湧上城頭,很快占領了城門。

  張梁睡眼矇矓,頭腦尚不清醒,突然天降神兵,焉能抵擋?城門失守,只能打巷戰了。皇甫嵩手下的這些將士,多數是從西北邊疆調來,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戰鬥力一流。張梁的黃巾軍多是農民出身,沒有經過專門的軍事訓練,憑恃的不是高超的戰術,而是勇氣與信念。

  戰鬥持續了一個白天,從清晨到黃昏,勝負已決。

  黃巾軍終於頂不住,張梁悲觀絕望,下令棄城而逃。

  這一逃,成了黃巾軍的死亡之旅。皇甫嵩乘勝掩殺,張梁在混戰中身亡,三萬名黃巾戰士不是戰死就是被俘,五萬人在政府軍追擊下被趕入河中淹死。這場戰役,皇甫嵩大獲全勝,占領廣宗後,他剖開張角的棺材,將其腦袋砍下,送往洛陽。

  太平道的三大精神偶像,死了兩人,只剩下地公將軍張寶。如果說張角之死,還可以被吹捧為成仙,繼續忽悠一部分信徒;那麼張梁之死,讓張寶再也沒有可以解釋的理由了。

  原來教主兄弟統統不是金剛不壞之身。消沉和沮喪的情緒籠罩在每個黃巾軍戰士的頭上。

  皇甫嵩的屠龍刀還未入鞘。

  一個月後,他在下曲陽再次譜寫不敗的神話,大勝黃巾軍,斬殺張寶,殺擄十萬人。

  至此,張角兄弟全部身死。

  這場規模浩大的起義已翻過高潮的一幕,但仍餘波蕩漾。

  其實,就算沒有披上宗教外衣,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仍然會揭竿而起。

  因為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黃巾餘黨不再為教主宏偉的太平藍圖而戰,他們為生存而戰。大家擁立趙弘為元帥,十餘萬人再鼓雄風,攻陷宛城。

  宛城失陷,皇帝大怒。

  不就一座城池嗎?皇帝為何如此重視?原來,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宛城是南陽郡政府所在地,而南陽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家鄉與發跡地,這個地方對朝廷來說,是風水寶地。要是風水給黃巾賊破壞了,大漢帝國的龍脈豈不是要斷了?

  皇帝的聖旨很快下達,由鎮賊中郎將朱儁、荊州刺史徐璆(qiú)共同清剿黃巾餘黨,收復宛城。朱儁知道自己肩上擔子不輕,不敢輕心,指揮官兵晝夜攻城。黃巾軍的抵抗無比頑強,雙方相持兩個月,朱儁仍望城興嘆。

  漢靈帝對此顯然十分不滿,想把朱儁調回。

  司空張溫上書辯護道:「陣前換帥乃是兵家大忌,以前秦國任用白起,燕國任用樂毅,都是經年累月,方才克敵。應該多給朱儁一點時間,這樣才能大功告成。」皇帝這回總算聽進去了,取消調令,嚴飭朱儁抓緊時間破敵。

  朱儁在朝廷嚴令之下,發動更猛烈的攻勢。黃巾軍終於敗下陣來,宛城被攻破,趙弘戰死。

  一般說來,城門、城牆失守,基本上敗局已定。可在接下來的巷戰中,黃巾軍硬是憑藉頑強的意志力,在另一名將領韓忠的帶領下,把已攻進城的政府軍趕出城外,逆襲成功,重新奪回宛城。

  雙方再度陷入僵持局面。

  朱儁這下子沒脾氣了,自己的軍隊已經連續作戰數月,將士疲憊,想要再度發動強攻,心有餘而力不足。怎麼辦呢?不能強攻,只能智取。朱儁急中生智,想到了一個聲東擊西的法子。

  他派出一部分兵力在宛城西南角發動佯攻,吸引黃巾主力,自己則親率其餘人馬,悄悄繞到東北角。這裡的守備果然空虛,只有少數黃巾軍把守城樓。朱儁揮師急攻,很快攻陷城門,政府軍一擁而入,二度攻進宛城。

  正在西南角苦戰的黃巾首領韓忠驚悉外城已破,不敢戀戰,只得放棄外城,退入內城。這個時候,韓忠自忖宛城是守不住了,便派人出來與朱儁談判,想要獻城投降。朱儁的部下都鬆了一口氣,紛紛表示願意接受,可是朱儁不干,他說:「亂賊走投無路了就想投降,一有機會還會叛變。今天我們要是同意,豈不是放縱他們長期作亂嗎?這不是上等的謀略,不如一鼓作氣討平亂賊。」

  韓忠投降無門,只得嬰城固守。

  此時黃巾餘黨都知道既不能投降,又突不出重圍,唯一能保命的辦法,就是苦苦死守了。萬人一心,拼死抵抗,迸發出來的能量也是很驚人的。

  政府軍屢攻不下,朱儁心裡很焦急,他登上城外一座山丘,遠眺內城,觀看戰鬥場面,終於明白敵人乃是困獸猶鬥,攻之愈急,抵抗愈強。要瓦解黃巾軍的鬥志,必須先讓出一條活路。於是朱儁下令,撤去對宛城的包圍,退師數里。

  果不其然,黃巾軍的鬥志動搖了,大家都想殺出重圍——這正中了朱儁的詭計。政府軍截擊黃巾軍,殺一萬餘人,陣斬韓忠。剩餘的黃巾軍眼看無力衝出重圍,只得擁立孫夏為元帥,又躲進宛城。

  朱儁再一次包圍宛城,實施最後的攻堅戰。

  他親自督戰,將士們搭起雲梯,冒著矢石交加奮勇攻城。

  這時,只見一名軍官手裡拎著一把刀,身先士卒,奮勇登城。朱儁不禁暗暗喝彩,定睛一瞧,此人正是自己親自向朝廷舉薦的人才——軍司馬孫堅。

  黃巾起義爆發後,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右中郎將朱儁上書皇帝,請求把時任下邳丞的孫堅招入麾下,擔任軍司馬一職,他覺得孫堅膽識俱優,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事實證明,朱儁一點也沒看走眼。戰場上的孫堅確實表現出非凡的膽量與勇氣。在一次追擊戰中,孫堅一馬當先,衝鋒在前,不料吃了埋伏,受了重傷,從馬背上跌落下來,狠狠地摔在草叢中,不省人事。他的部眾被打散了,誰也不知道他的下落。所幸他心愛的戰馬頗通人性,獨自跑回了兵營。這匹馬雖然不會講話,但一邊嘶叫著,一邊用馬蹄猛頓地面。俗話說,老馬識途,眾軍士便跟著這匹馬,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孫堅。回到兵營後,養病十來天,傷口剛剛癒合,孫堅就向總司令朱儁請戰,重新回到戰場。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大大鼓舞了軍隊的士氣。在宛城之戰中,孫堅身先士卒,率先登城,成為奪取最後勝利的最大功臣。

  宛城終於被攻破。

  孫夏拼了命率殘餘部隊逃了出去,朱儁毫不手軟,一路追擊到西鄂精山,再次大破黃巾軍。

  至此,歷經十個月、規模空前的黃巾起義終於告一段落。不過,黃巾軍並沒有完全被消滅,在未來十幾年裡,黃巾餘黨仍然在各地廣泛存在,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黃巾起義對東漢末期的政治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在此之前,儘管有過許多次農民暴動,但規模都比較小,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黃巾起義的規模卻非常大,遍及全國大多數地區。搖搖欲墜的東漢朝廷經此一役,元氣大傷,滅亡的徵兆已是顯露無遺。

  前文中說過,東漢帝國的兵力部署,主要集中在首都及邊疆一帶,內地的地方武裝規模是很小的,打擊盜匪還行,遇到像黃巾軍這樣人數眾多且有嚴密組織的起義軍,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黃巾起義的一大後果,便是帝國地方武裝的興起。為了對付龐大的叛亂武裝,各地紛紛招募部隊以求自保,地方武裝力量急劇擴大。有了武裝,便有了政治上的話語權。從此地方的權力越來越大,而朝廷對郡縣、封國的控制力度逐漸被削弱,最終導致了各地軍閥崛起、群雄割據。

  很多寫三國史的書,都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為什麼呢?

  曹操、孫堅、劉備奠定了後來三國的基業,他們三人都參與鎮壓了黃巾軍起義,從某種意義上說,黃巾起義給了他們在戰場上大放光芒的機會,同時也為他們個人的事業打開了一扇大門。

  曹操與孫堅在鎮壓黃巾軍戰爭中都有精彩的表現,與這兩人相比,劉備略顯暗淡。劉備參加黃巾戰爭的時間,比曹操、孫堅兩人要晚,不早於公元187年。此時距張角、張寶起義已過了三年,但是黃巾餘黨仍然數量眾多,與政府軍的交戰曠日持久,只是規模已大不如前。

  另外一點與曹操、孫堅不同的地方是:劉備參加戰爭時地位低微。曹操的軍職是「騎都尉」,孫堅的軍職是「軍司馬」,都算得上是中級軍官。劉備以平民身份應募,在校尉鄒靖手下效力,地位不同,取得的戰功當然有別。但是劉備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他在清剿黃巾軍的過程中屢立戰功,被授予「安喜尉」,這是他通往仕途的第一步。

  當然,在這個時候,無論曹操、孫堅還是劉備,都還不是政壇上的重量級人物。大家都知道,歷史最終選擇了曹、孫、劉三家,形成了後來的魏、吳、蜀三國鼎立的格局。那麼曹操、孫堅、劉備三人身上有何超越常人之處,他們早年的故事,又有怎樣的傳奇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