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雞蛋碰10萬石頭,雞蛋贏了!
2024-10-09 00:44:22
作者: 歷史君 醉罷君山 唐俑
01
自從南方中原農耕文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的重要戰略屏障「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孝敬」給契丹人之後,中原文明依託此屏障無數次成功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狂風暴雨般進攻的歷史從此改寫。
失去燕雲十六州之後,雁門關就成了北方防線最重要的咽喉。
北宋建國後,開國皇帝趙匡胤之弟、宋太宗趙光義滅了北漢,想趁熱打鐵滅了遼國。可惜,由於輕敵冒進以及對前線指揮官過多限制,宋軍在高粱河之戰中全軍覆沒。趙光義也身中兩箭,乘驢車隻身一人狼狽逃回開封。
此戰過後,北宋就成了遼國砧板上的一塊肉,想什麼時候來切一刀就什麼時候來切一刀,北宋遭受的損失前所未有,朝廷急需一位稱職的將領有效地看守雁門關這個咽喉。而當時,宋軍諸將大多無能,能夠勝任這個工作的將領幾乎一個也沒有。無奈之下,趙光義不得不起用一名他從來沒有信任過的降將,因為除了他,全國上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合適之人。
這個降將就是楊業。
02
楊業又名楊繼業,今山西太原人,從小就擅長騎射,武藝高強,並且喜歡吹牛,打獵時曾對同伴這樣說:「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鷹犬逐雉兔爾。」(他日一旦本人為將用兵,就像鷹犬追小雞小兔那樣。)
楊業原為北漢將領,因戰功赫赫,國人叫他「楊無敵」。
楊業是979年北漢滅亡後投降北宋的。儘管生性多疑的趙光義從來不信任包括他在內的降將,但因在長期的邊境衝突中,楊業積累了豐富的對契丹騎兵的作戰經驗,而且在北方防線的威信頗高。所以除了他,再也沒有人更適合鎮守雁門關。
趙光義被迫委楊業以重任,卻明文規定他的軍隊不能超過一萬人。
楊業心知肚明,面對強悍的遼軍,這點兵力無異於以卵擊石。但他毫無怨言,到任後立即整頓防務,進行戰備,期間多次打退遼軍的小規模騷擾。
對遼人來說,這點小打小鬧當然沒意思,充其量算大戰之前的練手。尤其是對於當時的遼國掌權者蕭太后這個強悍的女人來說,不與發達的中原地區文化和經濟(她一直對此有著濃厚的興趣)來個親密接觸,那是死也不會瞑目的——早在掌權之初,她就把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統」契丹帝國作為最高理想。
不料,出師不利。979年,也就是北宋剛剛搞定北漢那一年,遼軍就從燕雲十六州出擊,開始了對北宋的大規模入侵。沒想到主力在滿城(今河北滿城)栽在北宋右龍武將軍趙延進手裡,損失精銳騎兵近3萬人。
03
滿城慘敗不但未能使蕭太后有所收斂,反而更加刺激了她的野心。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更大規模的南侵開始了。
這一回遼軍似乎變聰明了,決定避開防務嚴密的河北地區。於是,遼軍一面在河北地區佯攻以吸引宋軍的注意力,一面將精銳騎兵集結在山西地區,企圖攻占雁門關,然後與東線遼軍主力對北方宋軍來一個合圍,一口吃掉北方宋軍。
只要拿下雁門關,遼軍鐵騎就能直搗中原腹地,蕭太后入主中原的春秋大夢就能變成現實。
奉命進攻雁門關的是西京大同府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他率領的是10萬精銳鐵甲騎兵。
遼軍勢如破竹,宋軍一觸即潰。面對來勢洶洶、離雁門關越來越近的遼軍,兵微將寡的楊業向潘美緊急求援。
潘美雖然是駐守太原的北方防務主管,也深知雁門關的重要性,卻只能表示無能為力。因為他連對自己所屬軍隊的調動權和指揮權都沒有,他若想調動自己的軍隊,必須經過皇帝親自批准!
這就是趙光義的奇葩規定:重要將領,尤其是邊境重將,只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若不經過皇帝親自批准而調兵,就是「抗旨謀反」的滅族大罪。
不是有句俗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人家早就防著這個了,每位重要將領身邊都安排了一個監軍和上千名禁軍,這些監軍絕對服從皇帝,他們才有軍事行動的最高決策權,將領們實際上成了傀儡。若稍有違反聖意的舉動,輕則被捕,重則被監軍立即處死。
那麼問題來了:趙光義難道不明白雁門關的重要性?他還真不明白!所以他給潘美的命令是:雁門關不能長期拒敵,守雁門關不如守太原,命令潘美固守太原。
在此背景下,潘美即使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調兵增援楊業。
04
楊業只能靠自己。
而他手裡僅有3000兵力,而且步兵占了絕大多數。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是3000雞蛋與10萬石頭的PK。
楊業不但沒被嚇倒,還決定主動出擊,並很快制定了作戰方案:主力步兵由副將帶領,依託有利地形和遠程弓弩,堅守正面關口,遲滯遼軍行動;他親率僅有的數百騎兵,請當地嚮導帶路,抄小道繞至雁門關北,迂迴到敵人後方,與正面守軍對遼軍進行夾擊。
楊業率領騎兵出關沒多久,遼軍就出現在雁門關外。
身著黑色軍服的10萬鐵騎如螞蟻般密密麻麻湧來,將關外的峰嶺、山谷、溝壑、田野、溪流都染成了黑色。
自從南侵以來,遼軍一直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一路勢如破竹,不免有點飄飄然。主帥蕭咄李更是驕橫無比,根本沒把宋軍放在眼裡。何況他們早就得知雁門關守軍只有區區3000人,這點兒人馬還不夠他的10萬大軍塞牙縫。
在蕭咄李看來,這不是打仗,是玩兒,或者說是看戲,看石頭怎樣把雞蛋砸爛的好戲。
05
雁門關保衛戰正式打響。
遼軍仗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向宋軍發起碾壓式集團衝鋒。但他們的進展很緩慢,原因是由於山地限制,十分本事最多只能施展出一分。
宋軍事先在關外準備好的連環陷阱和壕溝等工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量契丹騎兵掉進陷阱和壕溝,裡面鋒利的竹籤像一把把朝天利劍,來一個殺一個!
咱不怕,咱人多,死那幾個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其餘遼軍踏著戰死者的屍體「勇敢」前進,逐漸逼近宋軍把守的關口。
這下輪到守軍和協助防守的壯丁大顯身手了。他們手中的強弓硬弩可不是吃素的,密集的火箭暴雨般射向遼軍,當即射殺無數。
火箭引燃周圍的草木,許多戰馬受驚,帶著悽厲的哀鳴橫衝直撞,把自己人的陣型沖得亂七八糟。
遼軍更大的麻煩接踵而至。就在其憑數量優勢逼近雁門關口的危急時刻,事先迂迴到遼軍後方的楊業率領精銳騎兵及時出現在遼軍屁股後面,果斷髮動攻擊。
宋軍騎兵只有區區幾百人,但在遼軍看來不是這樣,因為發動攻擊前,楊業命令士兵們砍下很多樹枝,把樹枝拴在馬尾巴上,戰馬奔跑捲起的煙塵,使宋軍看起來像有千軍萬馬。
遼軍此時的注意力集中在正面戰場,根本沒料到宋軍會從後面「偷襲」,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楊業要的就是這個。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沖入敵陣,武功高強的他左砍右殺,如同砍瓜切菜。其餘將士紛紛跟進,一時間戰馬嘶鳴,殺聲震天,人人奮不顧身,個個爭先恐後。弄不清到底有多少宋軍的遼軍頓時膽戰心驚,陣腳大亂,躲的躲逃的逃,宋軍如入無人之境!
06
殺得痛快淋漓的楊業沒有忘記自己的指揮官職責,必須隨時掌握戰場動態的他拿眼四處一掃,發現不少遼軍士兵護衛著一個身穿金色鎧甲的將領,料定必是遼軍主帥,當機立斷帶人猛攻遼軍中軍。
那人正是來此督戰的遼軍統帥蕭咄李,他做夢也沒想到宋軍居然敢攻擊他的中軍,那些護衛也沒想到這一點。猝不及防的他們被楊業等人殺得狼奔豖突,四下潰逃。騎在奔馳戰馬身上的楊業張弓搭箭,一箭射中蕭咄李胸口,接著一刀將其斬於馬下。
主帥斃命,遼軍頓時群龍無首,全線潰退。守關宋軍見狀,立即打開關門,傾巢而出,與楊業率領的騎兵對遼軍進行夾擊,腹背受敵的遼軍全線潰敗,往大同方向逃竄。楊業乘勝追擊,活捉了遼軍都指揮使李重海。
3000對10萬,雞蛋碰石頭,「雞蛋」不但贏了,還斬殺對方一萬多人,俘虜數千人,繳獲戰馬、旌旗、甲冑、兵器無數。
07
雁門關之戰後,楊業威震塞北,遼軍聽不得「楊無敵」三個字,否則全身發抖,甚至一看到「楊」字旗號,便嚇得屁滾尿流。
自己人卻不相信這是真的,消息傳回國內,人們紛紛表示懷疑。一些邊關守將,尤其是當初那些逃跑的將領和朝中一些大臣,更是妒心大發,不但不為楊業請功,反而紛紛上書彈劾,捏造罪名誣陷楊業謀反,「證據」是:楊業以3000步兵大敗10萬遼軍騎兵,是和遼軍演的一出雙簧。
好在趙光義還算仁慈,只是把所有彈劾楊業的奏摺打好包,快遞給楊業。接到包裹的楊業,和今天的我們一樣,猜不透老趙的用意——是對他的信任,還是對他的旁敲側擊?
他畢竟立了大功,而所謂謀反,半點兒經得起檢驗的證據也沒有,所以該來的還是要來——除了嘉獎,楊業被提升為潘美的副手,成為宋軍重要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