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被誣告謀反,救他的居然是個十歲小孩
2024-10-09 00:25:24
作者: 歷史君 醉罷君山 唐俑
01
女強人武則天篡奪李唐江山,自立為帝後,雖然幹過一系列壞事,比如肆殺李唐宗室、大興酷吏政治,但也想強國富民,做過一些值得稱道的事,比如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重視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等,雖然僅在位十五年,卻用心經營這個搶過來的攤子,使「大周國」不但沒走下坡路,還比之前上升了那麼一點點,其綜合國力,據說超過了前朝。
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個傑出助手的幫助,那就是宰相狄仁傑。
在輔佐武則天這件事上,狄仁傑可謂不遺餘力,而且忠心耿耿,深得武則天倚重和信任。
武則天對狄仁傑的感情,甚至超過了正常的君臣關係,視其為藍顏知己,她看狄仁傑的目光,甚至有那麼一點「含情脈脈」。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也會遭到誣陷,被告謀反。
而且,武則天居然信了。
誣告狄仁傑謀反的,是史上有名的酷吏來俊臣。
武則天最信任的人都敢誣告,這人吃了幾個豹子膽?就不怕誣告不成,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
02
來俊臣,可謂武則天大搞「酷吏政治」產下的怪胎、惡胎。
這個生於公元651年的人,從小就是個詭譎奸詐、反覆無常、兇險邪惡的人渣,一個不事生產的職業流氓。
久走夜路總要撞鬼,終於有一天,他因奸盜罪被抓進監獄。
當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正是武則天,為了鞏固她「新生的政權」、幹掉所有對她不利的人,她鼓勵告密,告密者不但無罪,還有升官發財等好處。
武則天還命令地方官員,凡是進京告密的,無論是什麼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攔,而且必須免費提供食宿。
據說,當時進京告密的各色人等,整天絡繹不絕,把馬路都塞滿了。
於是,被關在監獄的來俊臣,便整天告這個告那個。
他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走出監獄,重見藍天白雲,至於升官發財,當時還沒這個奢望。
但他所告之人和所告之事,都是捕風捉影,甚至完全是子虛烏有,獄吏查來查去,什麼收穫也沒有。
他才不管呢,繼續「妄告」,終於把刺史王續惹毛了,將他一頓胖揍,一百棍打下來,來俊臣才老實了一段時間。
後來,胖揍過他的王續因犯事被朝廷誅殺,來俊臣立即揭發王續有重大罪行。
至於有何罪行嘛,這個難不倒他,他分分鐘就可以捏造,要多少就能捏造多少。
反正那傢伙已經被殺了,死無對證,你們查去吧!
在舉報信里,來俊臣還編造了打算揭發王續,結果卻被王續痛打的經歷。
他被王續痛打是實,但原因卻不是他想揭發他而被打,而是整天妄告被打。
至於武則天是否派人去查了王續的罪行,不得而知。
如今我們能夠知道的是,她的邏輯推理能力相當不錯:王續之所以被殺,是因為他不是什麼好鳥,那麼被他痛打過的人,就一定是只好鳥,至少不壞。
最重要的是,來俊臣敢於告天告地告閻王的精神,正是其他人缺少的,這樣的人,正是她武則天需要的「人才」。於是她十分高興,立即破例接見這個囚犯,一番交談,來俊臣以三寸不爛之舌,獲得武則天極度信任,以他「忠心耿耿」為名,「累遷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03
在當時,朝散大夫雖然看起來品級不高,只相當於從五品,但那時的官員品級都不高,宰相狄仁傑,也才是個正三品呢。
這件事充分說明,只要你敢告,就會有巨大的好處,就沒有得不到的利益,「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嘛。
因為領導好這一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嘛。
這個發明了「請君入甕」等諸多酷刑,組織數百名無賴專門告密,大興刑獄,製造各種殘酷刑具,採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狀,枉殺、滅族數千家大臣、宗室的著名酷吏,敢於誣告武則天最信任的大臣謀反,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且他誣告的,不是狄仁傑一個人,還包括同平章事任知古、裴行本、司禮卿崔宣禮、前文昌左丞盧獻、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都是高官。
他把他們,統統抓了起來,關進監獄。
凡是落入來俊臣魔爪的,沒有一個活著出來的,之前沒有這個例外,之後也不會有。
但狄仁傑不想死,雖然謀反之事完全是空穴來風,但他當場認罪:「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
——我確實想謀反,甘願受死,殺了我吧。
他知道不能嘴硬,否則分分鐘死翹翹。
再說,據說當時有一條法律,規定一經審問就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
雖然有這個法律規定,來俊臣卻不管,得到口供後,他更有了殺他們的理由,而且還是「正當理由」,只待來日行刑。
也是,謀反是殺頭,甚至是誅族的大罪,你既然承認謀反,那就該死,怎麼會減免死罪呢?
04
狄仁傑當然明白,來俊臣是不會讓他們活著出去的,他之所以立即承認謀反,不過是援兵之計,為的是不被馬上弄死,給自己一個能在武則天那裡申冤的機會。
得到口供後,來俊臣對這些「死囚」的看管,就沒有從前那麼嚴了,使狄仁傑鑽了個「空子」,得以成功地在獄吏那裡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把他的冤屈寫在上面,然後塞在棉衣里,對獄吏說天氣熱了,用不著棉衣了,請允許讓他的家人把棉衣拿回家。
這個請求合情合理,再說都是要死的人了,何必跟他過不去,這樣還能積點陰德,於是騙過了負責看守的王德壽,後者讓人把棉衣交給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狄光遠拿上父親的帛書,到武則天那裡去為父申冤。
有資料說,看完狄愛卿的帛書,武則天大怒,這才知道狄仁傑是冤枉的,於是狄仁傑得救。
但據《資治通鑑·唐紀》記載,事情沒這麼簡單。
看完狄仁傑的帛書,武則天的確很生氣,叫來來俊臣,問他為什麼要屈打成招,冤枉狄大人?
然而,來俊臣一番狡辯,武則天又無下文了。
來俊臣是這樣狡辯的:「冤枉啊陛下,臣並未用刑,既未對狄大人用刑,也未對其他人用刑,審問他們的過程中,連他們的帽子都沒取,吃的也沒虧待,和以前一樣。這都是他們自己承認的——如果不是事實,他們自己能承認嗎?誰也沒這麼傻呀陛下。」
將信將疑的武則天派通事舍人到獄中查看,來俊臣仿佛料到了武則天會來這一手,事先就給狄仁傑等人穿戴整齊,加上通事舍人怕來俊臣怕得要死,哪敢說他不愛聽的?於是回去向武則天復命:的確如此。
來俊臣緊接著又來了一手,那就是假冒狄仁傑等人的名義,給他們每人偽造了一份《謝死表》,交給武則天:陛下您看,他們若是無辜的,怎麼會謝死呢?這上面,都有他們的簽字啊。
於是便無下文了。
也就是說,狄仁傑為自己辯冤的帛書,並未起到預想中的作用。
05
那麼問題來了:狄仁傑到底是如何保得性命,重見天日的呢?
據《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最終救了狄仁傑的,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
這個十歲孩子,《資治通鑑》沒有記載他的名字,其他史料也查不到,只說他是前任宰相樂思晦的兒子。
樂思晦是武則天天授二年被任命為宰相的,僅僅半年,就於當年十二月遭來俊臣陷害,慘遭殺害,罪名也是謀反。
實際上,樂思晦是滿門抄斬,只因這個兒子還小,才倖免於難,被發配到司農寺為奴。
當時的慣例是,官員犯罪,家屬連坐,家中還有倖存的,女性被分配到掖庭宮為奴,男性則發配到司農寺當苦力。
當小樂提出要見皇上,武則天覺得很新鮮,一個十來歲的娃娃想見朕,真有意思。
也許是好奇心的驅使,也許武則天認為他背後有指使者,而指使他的人,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答應見他。
「你來見朕,所為何事?」
武則天剛開口發問,小樂就不卑不亢地說:「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為俊臣等所弄。」
——今天我在見陛下,不是為了給亡父申冤,父親已經死了,家族已經完了,申冤也沒用,家人的生命,再也回不來了,我今天來,只是想跟陛下說一句話——我對您的律法被來俊臣玩弄於股掌之間,感到非常惋惜。
06
一個十來歲的娃娃,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本身就讓武則天驚訝,何況他的話,直指律法被玩弄的要害,豈能不引起重視?所以她條件反射一般地問:「此話從何說起?」
小樂沒有正面回答,他說:「陛下不信臣言,乞擇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為反狀以付俊臣,無不承反矣。」
——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馬上做個實驗,挑選一位忠心、清白,您最信任的大臣,交給來俊臣,我保證他肯定會承認自己謀反,不信跟您賭一毛錢。
小樂的話中之話,武則天豈能聽不出來?
難道狄仁傑等人承認謀反,真的是屈打成招?
她決定親自調查,下令將狄仁傑等被告謀反的七人,全部提到朝堂上,親自審問。
她的問話很有意思,不是問他們為什麼謀反,而是問他們為什麼承認謀反。
這說明,她已經感覺到了什麼,小樂的話,起了作用。
狄仁傑等的就是這個問題,也早就想好了如何回答:「如果不承認,分分鐘就會被打死。臣等不怕死,但怕被扣屎盆子,臣等明明是忠臣,不想被搞成奸賊,遺臭萬年。」
「既然這樣,為什麼朕派人去調查,你們要寫《謝死表》呢?」
「沒有啊。」狄仁傑一臉懵逼,「臣等,什麼時候寫過《謝死表》?」
不但狄仁傑不承認,其他六人也不承認,武則天命人將他們的《謝死表》拿來,仔細一看,發現所有的簽名都是偽造的,這才「知俊臣詐」。
小樣的,原來你給老娘玩詐啊,若不是小樂,這麼多大臣,豈不都得冤死!
也不知你這混帳,之前玩過多少詐!
就這樣,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不但救了狄仁傑一條命,還救了其他六位大臣的命。
暫時被貶到彭澤當縣令的狄仁傑,於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成為武則天最為倚重的股肱之臣。
而來俊臣,這個罪惡滔天的酷吏,後來的膽子更大,竟然羅織罪名誣告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謀反,同時誣告皇嗣李旦及廬陵王李顯與南北衙禁衛軍一同謀反,把主意打到了國家權力上面,事敗後終於被斬首於鬧市,陳屍示眾。
陳屍沒多久,估計不到十分鐘吧,男女老少都圍上來,爭相剮他的肉,很快被剮得乾乾淨淨,只剩一具白骨,就像非洲草原落入蟻群的動物,被億萬隻螞蟻啃過一樣。
原本還想保他的武則天,這才知道民眾這麼恨他,說明這混蛋一定是個大惡人,下詔滅他全族,並依法查抄他的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