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草堂,是貨真價實的豪宅
2024-10-09 00:24:08
作者: 唐俑
據考證,李白家很有錢,他父親是做大生意的,賺了數也數不清的錢,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李白雲遊四海,開銷巨大,花錢如流水。他喜歡到處「流浪」,四海為家。
與李白相比,杜甫就窮多了,屬於真的買不起房的那類窮人,但他卻蓋得起房。當年他在成都浣花溪畔蓋的「杜甫草堂」,不僅規模不小,而且也不是所謂的「草堂」那種「臨時建築」,更沒有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得那麼慘,而是貨真價實的豪宅。
杜甫先是在浣花溪畔「開闢」了一畝大的地方,在一棵大樹下建了一間茅屋。那時候的他雖然很落魄,但一些朋友卻混得不錯,比如高適和嚴武,他們聽說後紛紛出錢幫他。杜甫的表弟王十五來看他,也送了不少錢供他蓋房,這件事還被杜甫用詩的形式記錄下來:「憂我營茅棟,攜錢過野橋。」
房子蓋好了,接下來該美化環境了。老杜於是先向朋友蕭實要來100棵桃樹苗栽下,並記錄在一首叫《蕭八明府堤處覓桃栽》的詩里: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為送浣花村。
河陽縣裡雖無數,
濯錦江邊未滿園。
然後向曾做過綿竹令的韋續索取綿竹縣的綿竹(也叫鳳尾竹)栽下,並以此為題,寫了一首叫《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的詩:
華軒藹藹他年到,
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
幸分蒼翠拂波濤。
有了桃樹和綿竹仍嫌不夠,杜甫又向果園坊園主徐卿討來不少果樹苗栽上,並作詩記之:
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問綠李與黃梅。
石筍街中卻歸去,
果園坊里為求來。
除此而外,杜甫還向何邕要過榿樹苗。
由此可見,杜甫蓋的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又小又破的茅草屋。從以上事實可知,他蓋的房子不僅規模不小,而且還很高級,否則就沒有必要如此大動干戈地對其周邊環境進行「裝飾」。
「有竹一頃」「喬木參天」的杜甫草堂,怎麼可能是茅草屋呢?有資料記載,在廣泛種植桃樹後,杜甫的草堂由一畝增至五畝,桃林建成後又建了竹林、榿木林:「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僅榿木林就占地十畝,竹林就更大了,到底有多大?前面說了,「有竹一頃」。
想像一下,杜甫住在這樣的「草堂」里,幸福指數有多高?但我對他的幸福指數不感興趣,對他舒服地住在這樣的豪宅里卻苦吟著「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巨大反差也不感興趣,我感興趣的是,那麼大一塊土地,他是如何弄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