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的刺青情結

2024-10-09 00:23:53 作者: 唐俑

  01

  刺青(作為刑罰的刺青,比如在犯人臉上刺字,以及另外的刺青,比如岳母在岳飛背上刺的「精忠報國」,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是文身的前身。按照專家的說法,刺青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還是「人類輝煌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的「古越國,其民斷髮文身」,大概是刺青的「源頭」。那些古越國人都喜歡剪短頭髮,在身上文上龍魚形狀。他們認為掉下河之所以會淹死,是因為河底下的鬼怪在作怪,把頭髮剪短可以避免頭髮被海藻纏住,在身上文上龍魚形狀,妖魔鬼怪看到後會認為是它們的同類,就會減少對他們的傷害。

  無獨有偶,外國人也好這一口,比較著名的也比較恐怖的是毛利人的刺青。說它恐怖,是指其過程恐怖:毛利人是用鯊魚牙齒或動物骨刺捆上木棒蘸上墨水,用小錘敲擊入膚來完成的。毛利人的刺青過程雖然有點兒讓人恐懼,卻被譽為「最美麗的文身」。對他們來說,刺青不但是神聖的,也是他們的「寶物」,每款刺青的設計都是一項智慧財產權,不同款式的刺青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有的包含了其祖先和部族的信心,有的透露了文身者在社會中的地位,不但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歷史記錄。

  02

  中國唐代男子也熱衷於刺青,不過他們可沒有賦予文身這麼多的意義,純粹是為了美。

  唐代男子的愛美程度,連女子也自嘆弗如。頭上簪花、以香熏衣、使用唇膏等等這些「美容」手段,女子使得,男子更使得。尤其是盛唐時期,社會上到了「男女不分」的地步,「婦人為丈夫之相,丈夫為婦人之飾」。意思是女人打扮成男子的樣子,男子穿戴女人的服飾,已成常態。假如穿越到那時,見了這種現象,千萬別感到奇怪。見了他們身上的文身,更不要奇怪。在唐朝,文身是流行程度極高的時尚行為,無論男女,都喜歡在身上刺上圖案,圖案五花八門,自己喜歡什麼刺什麼。文身工具一般是針,在皮膚上刺出圖案後塗上墨汁,傷口癒合後,墨汁就滲進肉里了,永不消磨。

  與男子不同,唐朝女子喜歡在額頭或者肩上文身,圖案卻比較單一,大多是花。畢竟是女子,再開放也得稍微收斂一點。

  據說唐朝女子文身,起源於上官婉兒。自從她發明在額頭上畫上梅花的「梅花妝」之後,宮女們覺得好看,便競相模仿,有的在額頭上畫梅花,有的畫牡丹,有的畫玫瑰。

  

  畫上去的圖案有個問題,那就是不能洗臉,一洗就掉,即使不洗臉,也保存不了幾天,無法長久保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改畫為刺。這種「美容術」之後傳到了民間,逐漸流行全國。

  上官婉兒的這個發明,純粹是無心插柳。她原是額頭受了傷,為了掩飾傷疤,便在那裡畫了一朵梅花。

  看過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嗎?看過的人,一定對劇中大量出現的額頭刺青的美女印象深刻。這可不是瞎編,是有根據的。

  03

  俗話說,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唐朝男子為了彰顯個性,文身不限於圖案,還有文字。

  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黥》一章中記敘了這樣一個案例:荊州有一個叫葛清的城管(街子),大概是有史以來最有文化最有情調的城管,他特別喜歡白居易的詩,是白居易的鐵桿粉絲。他喜歡白居易的方式,就是把他的作品配上畫文在身上,背上自頸部以下都是白居易的詩配畫。

  他在身上文了多少白居易的詩配畫呢?不多,三十多首而已,人們叫他「白舍人行詩圖」。

  更令人佩服的是,他還對自己身上的文身爛熟於心,反手都能指出哪個部位文的是什麼內容,假如他手指的地方是一個人在菊花前喝酒的配圖,那麼他一定也能說出對應的是「不是此花偏愛菊」的詩句。

  喜歡在身上刺上文字的,《酉陽雜俎·黥》里還記敘了一例,說的是住在長安大寧坊一位叫張幹的大力士,大概和京兆尹有矛盾,便在左胳膊上刺了個「生不怕京兆尹」,又在右胳膊上刺了個「死不畏閻羅王」。

  其實,這個張幹,並非與京兆尹有矛盾,只因京兆尹幹了一件事,引起他強烈不滿,他便借文身來表達。

  京兆尹乾的那件事,也是與文身有關——長安街頭有一群剃頭文身的小混混,經常在街面上作惡,京兆尹薛元賞便抓了三十多個身上有文身的少年,然後全部杖斃。

  話說這些小混混,也沒犯什麼大罪,更沒犯死罪,充其量吃了吃霸王餐,調戲了一下良家婦女。薛元賞如此處罰他們,實在過分,要說無法無天,他才是無法無天。這個名叫張幹的大力士,仗著自己有把子力氣,誰也不怕,便借文身表達對他的不滿。堂堂京兆尹豈容他如此不遜,抓來後同樣杖斃。

  這樣的文身,自然超越了審美的範疇。

  04

  一個名叫趙高的四川人文身的故事,更能給這個輕鬆的話題增加喜感。

  和其他唐朝男子一樣,趙高也喜歡文身,只不過他選擇的圖案更有特點,不是花鳥不是貓狗,而是天王,他把它刺在背上。

  按理說這也沒什麼不妥,但是他後來犯法了,按律當杖背二十。衣服一脫,一個天王赫然出現在眼前,負責執行的地方官卻不敢執行,打他就是打天王啊。劍南節度使卻不怕,把他背上的天王像打得稀爛。而這個趙高,比地方官有趣多了,節度使一走,他就光著上身挨家挨戶要錢去了,美其名曰「修理功德錢」。

  還有一個蜀人,名叫韋少卿,特別喜歡詩人張說的詩,尤其是「挽鏡寒鴉集」這句,他簡直喜歡得要命,便在胸部刺了一棵樹,在樹梢上刺了幾十隻烏鴉,下面懸一鏡子,還刺了個以繩牽鏡人,以此表現這句詩的意境。

  把文身玩得如此有文化的人,古今中外怕是不多吧?

  據史料記載,在當時的中國,雖然很多地方都流行刺青,比如首都長安、成都、荊州、黔南,但最善於刺青的還是蜀人,他們的刺青不但圖案清晰,而且色澤鮮艷。

  一種新的職業隨之誕生,比如長安的「劄工」,就是唐代最早的專業刺青美容師。荊州也誕生了專門的刺青工匠。人們最喜歡的圖案是蟾蜍和蠍子。

  除了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也有在自己的肚子上刺山、庭院、池榭的。可惜那時還沒有飛機大炮航空母艦宇宙飛船,不然肯定也會成為刺青的題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