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唐史> 看李光弼打仗,簡直是一種享受

看李光弼打仗,簡直是一種享受

2024-10-09 00:22:35 作者: 唐俑

  01

  契丹人李光弼也是「安史之亂」中升起的將星。這顆將星分外耀眼,甚至超過了郭子儀。雖然他沒有郭子儀名氣大,但《新唐書》把李光弼排在了郭子儀前面,稱他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李光弼也就有了「大唐中興第一功臣」之稱,《舊唐書·李光弼傳》更乾脆,說他比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名將,還厲害那麼一點點,他們與李光弼相比,也「或有愧德」。

  

  李光弼,今遼寧朝陽人,也是將門虎子,其父為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但這位「大唐中興第一功臣」,卻差點兒成為「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典範——

  天寶八載(公元749年),經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上表,李光弼被任命為朔方節度副使。

  不料這個安思順有「私心」,見李光弼很有才,便想讓他當女婿,李光弼二話不說就辭了職,理由是我生病了,我要回家養病,實際上是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

  消息傳到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耳朵里,哥舒翰想:好你個李光弼,這種事你也做得出來,想回家就回家,一身本事不為國家做點兒貢獻,你不覺得可惜,我還覺得可惜呢。哥舒翰便奏請唐玄宗,意思是不能便宜了這小子,不能讓他在家過小日子,唐玄宗便將把召回長安。

  02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成了平叛的主要將領。除了哥舒翰,一直忘不了李光弼的,還有郭子儀,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奏請唐玄宗,希望能讓李光弼為平叛出力。唐玄宗便下詔,命李光弼為攝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河東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

  李光弼第一次閃亮登場,是收復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常山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因為它像一個人的咽喉。然而,李光弼率領的朔方軍僅有五千人,而史思明第二天派來增援的軍隊,僅騎兵就有兩萬。

  好在當地團練兵,綁了他們的頭兒史思義(史思明堂弟)來投降,李光弼馬上親自給他鬆綁。史思義十分感動,願真心歸順,並把叛軍動向向李光弼和盤托出。

  沒等李光弼採取行動,第二天,史思明的幾萬援軍就到了,李光弼虛心向史思義請教。史思義說,咱們的軍隊連日行軍,已經很疲勞了,不宜主動出擊,「不如按軍入守,料勝而出」。

  李光弼認為他說得對,決定守城不出,但這並不意味著把城門一關什麼也不干,那叫消極防禦,只有笨蛋才會那麼干。他要積極防禦,於是他安排了五百個弓箭手,手持勁弩,向敵人連番射擊,累了就歇一歇,歇好了繼續射。結果叛軍死傷慘重。

  再這樣下去,所有人都會成為活靶子,叛軍只得退到野外。這麼一折騰,肚子也餓了,先把肚子填飽了再說。不料,叛軍剛開吃,李光弼就搞起突然襲擊了。

  能不能讓我們多吃幾口,做個飽死鬼?到了陰曹地府再慢慢吃吧,那裡啥都有,而且有的是時間。叛軍扔下吃的,急忙抄傢伙,可是晚了,傢伙還沒拿到手,至少五千人就成了無頭鬼。

  此戰的最大收穫,不是幹掉了多少叛軍,而是一舉收復了常山郡九個縣中的七個。

  03

  李光弼打仗有個特點,那就是靈活多變,不拘一格,能想他人之未想,能用他人之未用。為了打贏,玩點兒別人瞧不起的「下三濫」手段也未嘗不可。姑且把這種模式叫作「李光弼模式」。比如「美馬計」。

  古希臘人曾用過「木馬計」,但那是神話,不一定可信。但是「美馬計」,至少有兩個中國人實實在在地用過,一個是戰國時期的李牧,另一個就是李光弼。

  李牧鎮守雁門關時,當時天兒熱,匈奴人把一百多匹好馬趕到河裡洗澡,李牧便命人放出軍中一百多匹母馬,系在自己這邊的河邊樹蔭下。聞到公馬的氣息,母馬們興奮極了,嘶鳴聲此起彼伏。匈奴人的馬聽到呼喚,澡也不洗了,紛紛跑過來投入愛的懷抱,被這邊全部趕入城裡。那邊的將領,帶人追過來搶馬,李牧早料到有這一出,所以預先埋伏了弓箭手,來一個射一個,後面的哪敢再追,紛紛「懸崖勒馬」。

  幾百年後的李光弼,幾乎複製了這個橋段。那是乾元二年,遭宦官陷害的郭子儀被唐肅宗奪了兵權,任命李光弼代替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當年八月,李光弼撤出洛陽,轉移到河陽,兩個月後就遭到史思明進攻。

  那時的馬兒又少又珍貴,戰馬尤其如此。史思明卻是個土豪,有良馬千匹,每天輪流趕到河邊梳洗、放牧,既有炫耀之意,又可打擊政府軍士氣。政府軍將士見了,果然有點兒沮喪。李光弼卻在想,這些馬若是投誠,該有多好!第二天,他讓將士們高價買馬,而且專買有小馬駒的母馬。

  將士們不明其意,領導這是要幹啥?拖家帶口的母馬,能上陣打仗嗎?而且還高價收購,咱們的銀子也是銀子啊,領導,您這命令,是不是有誤?李光弼說快去執行,不執行才有誤,到時候別怪軍法無情。按照他的吩咐,得馬五百匹。一天,叛軍又把馬趕出來炫耀,在河對岸放牧,李光弼叫手下把母馬趕出來,把還在吃奶的小馬駒留在城裡。

  牧馬的叛軍起初以為政府軍殺來了,但看對方打開城門後,出來的只有馬沒有軍隊,充其量有幾個遛馬的,也就不以為意。母馬們雖然被趕到了河邊,心中卻掛念著城裡的小馬駒,不時回頭嘶鳴;李光弼又命令士兵,想辦法讓城裡的小馬駒也叫起來,母子對鳴,仿佛在唱一首哀婉的歌。叛軍的公馬聽到叫聲,草也不吃了,尤其是幾匹處於發情期的公馬,聞聲就朝這邊游過來。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其餘的公馬紛紛掙脫牧馬叛軍的拖拽,朝母馬游過來,待它們上岸後,李光弼命令士兵放掉韁繩。母馬們紛紛朝城裡跑,去找自己的小馬駒。它們的身後,跟著一串叛軍的公馬。政府軍歡聲雷動,叛軍捶胸頓足。

  史思明是什麼反應?不知道,至少,今後再也不敢如此顯擺了。

  04

  讓對方這麼多良馬「投誠」,只是更精彩情節的開始。失去這麼多良馬,史思明氣得要死。作為報復,他下令點燃部分戰船,然後順流而下,打算燒掉政府軍的浮橋。黃河把河陽分為南北二城,政府軍所駐之地,位於河中沙洲中所築的洋城,連通南北二城的是浮橋,這浮橋千萬不能有失,因為它是政府軍的生命線,所有補給都是通過浮橋獲得。

  李光弼早有防備,事先就命將士們打造了不少鐵叉,用長長的木桿做柄,史思明的火船一靠近,將士們即用鐵叉遠遠頂住。結果是,火船慢慢燃盡,浮橋平安無事。既失戰馬又損戰船,史思明徹底怒了,也瘋了,決定發起猛攻。

  在這之前,史思明對李光弼有個評價,說他的長處是善於據城防守,野戰則是他的短板,而且斷言他野戰必敗,抓他就像罈子里捉烏龜——這是他的原話: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沒想到,這個「野戰必敗」的對手,居然率先向他發動了進攻。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不知道史思明對李光弼的這種印象,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與其這樣「知」,還不如不知。要說「知」,李光弼的「知」才有根據,他知道兵微將寡的自己,主動向強大的對方發起挑戰,那才是冒險舉動,失敗的概率很大,所以行動之前,他在靴子裡藏了把利刃,對大家說,萬一打不贏,我這樣的將領,絕對不能被活捉受辱,因為那是給國家丟臉!

  將士們個個熱淚盈眶,人人抱了必死之心,上下眾志成城,視死如歸,沒想到對方敢主動進攻的叛軍,則因無心理準備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萬多人戰死,八千多人被生擒。

  河陽之戰,以占盡優勢的史思明敗退洛陽而告終。

  05

  以「美馬計」開頭,以河陽大捷結尾的這部「連續劇」,不可謂不精彩。更精彩的是發生於太原保衛戰中的地道戰(按時間順序,太原保衛戰發生在河陽之戰之前。本文的敘述打亂了時間順序。)。

  至德一載,十萬叛軍分別從定州、上黨、大同、幽州四個方向圍攻太原,安祿山派出的四路大軍頭領,分別是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四員大將。

  李光弼的守軍不足萬人,而且都是「烏合之眾」,因為他的精兵都調到朔方去了。史思明又開始打如意算盤:「區區太原,屈指可下,太原一拿下,朔方與河、隴,皆可鼓行而下。」

  李光弼這邊,則一開始就被驚慌籠罩,部下們紛紛要求,趕快修城吧,不然來不及了。李光弼說,太原城周圍四十里,敵人頃刻間就到,即使馬上修城,晝夜不停地修也來不及了,咱們不修城,咱們挖壕溝。軍隊和百姓都動員了起來,到城外挖壕溝,用挖出來的土做了幾十萬塊磚坯,放在城裡備用。

  叛軍開始攻城後,那些磚坯派上了用場,既用它們加高了城牆,又用其補缺,哪裡有損壞,就用磚坯補上哪裡。叛軍攻不進城,就在城外叫罵,什麼話難聽罵什麼。李光弼決定讓他們閉嘴。他招募到三名善於修地道的士兵,命他們指點士兵們連夜趕修地道,修到敵人「面前」。於是那以後,再有人叫罵,這個人的腳,就會被冷不防地從地下伸出來的手抓住,拉到城牆上砍頭。叛軍管對方叫「地藏菩薩」,從此走路老盯著地下,隨時防備著從地下伸出的一隻手,走路再也不敢靠近城牆。但這只是小意思。

  更「絕」的是,李光弼命人把地道挖到叛軍軍營底下,並擴大為「地宮」,只留一層薄土,下面用木板支撐,隨時可以抽掉木板。然後他派人去詐降,叛軍當然得信——老子可是十萬大軍,對他姓李的一萬都不到的隊伍,他能想到投降,還算他聰明。

  約定的受降日到了,李光弼派出一部分人去「投降」,叛軍士兵剛湊到一起「看熱鬧」,不料軍營突然塌了,像是突然張大的嘴巴,一口吞掉了幾千人。

  李光弼趁亂指揮將士痛殺,斬首七萬多叛軍,叛軍一個多月對太原的圍困也宣告破產。

  06

  太原保衛戰勝利的消息傳到靈武(「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李亨在那裡稱帝,是為唐肅宗),唐肅宗下詔獎賞李光弼,加他為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國公,一個月後升他為侍中,改封鄭國公。

  乾元元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率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寶應二年二月,經過八年奮戰,危害甚深,給國家和人們帶來巨大災難,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終於平定。居功至偉的李光弼,卻遭到宦官魚朝恩和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同年,被逼謀反的僕固懷恩(平定「安史之亂」的另一個大功臣)引來吐蕃兵攻入關中,占領長安,那時的帝國老大換了人,由唐肅宗變成了唐代宗,他逃到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後,急詔李光弼到陝州行在,李光弼卻怕魚朝恩那個宦官,不敢前往,又不敢說不去,就採取拖延戰術,一拖再拖,拖著拖著就沒了下文。

  從此以後,拖延戰術就成了他避禍的法寶,比如吐蕃軍被郭子儀打敗,唐代宗回到長安「老家」,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不但藉口詔書未到而拒絕上任,還把部隊帶到徐州收租去了。唐代宗再詔他入朝,他更是不敢去,因為朝中有魚朝恩、程元振——反正有那兩個宦官的地方,他都不去,惹不起躲得起,如果哪一天躲都躲不起了,那就沒辦法了。

  李光弼的避禍手段,卻被從前尊敬他的人瞧不起,認為他膽小怕事,沒脾氣,不像個男人。而他自己,也有點兒想不開,聽到這些議論,既感羞恥又感慚愧,以至於憂鬱成疾,於廣德二年病逝於徐州,享年五十七歲。

  雖然五次三番不聽老大的召喚,唐代宗對他還算不錯。李光弼病逝後,代宗為其輟朝三日,並遣使弔恤其母,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出葬那天,還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舊唐書·卷十一·本紀第十一》:(廣德二年)七月己酉,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臨淮王李光弼薨於徐州,廢朝三日。

  《新唐書》:取所余絹布分遺部將。薨,年五十七。部將即以其布遂為光弼行喪,號哭相問。帝遣使弔恤其母,贈太保,諡曰武穆,詔百官送葬延平門外。

  關於李光弼晚年的「遺憾」,著名歷史學家劉體仁在《通鑑札記》中寫道:「光弼與子儀齊名,而晚節擁兵不朝,諸將遂不稟畏,愧恨而卒,猶不及子儀。子儀能忍而光弼不能忍,以致於死。」

  此話看似有道理,但說李光弼不能忍,似乎不大準確——宦官的厲害,那是盡人皆知的,他們整人的手段,不少人也是領教過的,歷朝歷代都不乏血淋淋的例子。李光弼千方百計退避三舍,為什麼不是明智之舉?雖然「擁兵不朝」政治不正確,但總比被逼造反要好吧?

  要說他有何過錯,他唯一的過錯是想不開,以至「鬱悶而死」。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