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唐史> 連累了杜甫的吹牛大王

連累了杜甫的吹牛大王

2024-10-09 00:22:23 作者: 唐俑

  01

  房玄齡是唐朝名相,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謀士,曾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助李世民奪得皇位。李世民論功行賞,房玄齡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並功第一」。

  到了唐玄宗時代,他們房家又出了一個宰相,名叫房琯。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據《舊唐書·房琯傳》記載,「琯少好學,風儀沉整,以門蔭補弘文生。性好隱遁,與東平呂向於陸渾伊陽山中讀書為事,凡十餘歲」。

  可是,這個「生性淡薄」,把功名利祿置之度外,隱居在陸渾山(在今洛陽)潛心讀了十多年書,知識淵博的學霸,最終還是未能經受住功名利祿的誘惑。當他聽說唐玄宗打算到泰山封禪,就馬上寫了一篇「馬屁文」獻給皇帝。這個馬屁,可謂拍對了地方。不但皇帝舒服極了,連中書令張說也被他的文采打動了:「皇上啊,這人有才啊,臣推薦他到秘書省去當個校書郎吧。」

  張說不但是開元時期的名相,還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詩人。他的眼光當然是沒錯的。經他推薦,房琯順利地當上了校書郎,不久後調任馮翊縣尉。這個官職,相當於如今的縣公安局長。不知是嫌這個官兒小,還是幹不了,房琯不久就辭了職。對他來說,也許當縣令更合適,於是便參加了「堪任縣令科」的考試,並且順利地考上了,被任命為盧氏縣令。

  事實證明,房琯還真是當縣令的料。任職期間他做了很多實事,政績突出,是個深受老百姓愛戴的好官。但是這人很有意思,仿佛只能做地方官,不能到中央,否則必干蠢事,必遭貶謫。比如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因政績突出而升任監察御史的房琯,上任沒多久就獲罪,被貶為睦州司戶(管理戶籍的官員)。

  而他獲罪是因為錯判了案子。這也許可以解釋當初他為什麼不想當那個公安局長,原來他不擅長判案啊。他擅長什麼呢?可能有關部門想起了他當盧氏縣令時的政績,決定還是繼續讓他當縣令。這一當就一發不可收拾,陸續當了慈谿、宋城和濟源的縣令。在每個地方他都幹得挺好。

  02

  也許是他的政績越來越好,名氣越來越大,不升他的官兒不行了,於是又把他往中央調,先是讓他擔任主客員外郎,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又升他為主客郎中,天寶五載升任給事中,賜爵漳南縣男。

  沒想到又出事了。唐玄宗想把溫泉宮改為華清宮,就把主持修繕的工作交給了房琯。不料還沒完工,房琯就受了牽連,繼續遭貶。牽連他的,是李适之、韋堅等人。

  話說這個李适之,那可真是個蠢貨,雖然當了宰相,卻愚不可及,偏偏又想和李林甫爭權。你想李林甫是什麼人,那是史上著名的奸相啊,「口蜜腹劍」這個成語,說的就是他。和他斗,不輸才怪。李林甫略施小計,就讓李适之入了套。李林甫對他說:「據可靠消息,華山發現了金礦,開採這個金礦,可以讓國家變富。這事兒皇上還不知道呢。」李适之居然信以為真,第二天上朝時,把這個好消息稟告了唐玄宗,請皇上組織人力早日進行開採,為國家經濟做貢獻。

  那時唐玄宗最信任的,只有李林甫,所以他要問問李林甫,這事兒是真是假。李林甫說是真的就是真的,李林甫說是假的就是假的。李林甫說:「這事兒也許是真的,但臣早就知道,華山是陛下的本命山,是王氣所在之地,千萬不能在那裡動土。基於這個考慮,臣才沒有向您提起這個金礦。」

  要說李适之建議開採那個金礦的目的是想破壞王氣,那倒不至於,他也沒有這個膽,唐玄宗也不會這麼想。但是李林甫那番話,至少使唐玄宗覺得,你李适之身為宰相,怎麼如此慮事不周?你那腦袋,是當宰相的腦袋嗎?從此開始疏遠李适之。

  遭李林甫整的,還有和李适之關係不錯的哥們兒,比如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書韋堅、戶部尚書裴寬、京兆尹韓朝宗等人,這些人不是被貶官,就是被流放。李适之又驚又怕,時刻擔心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為了避禍,他主動上疏請求改任散職——既然當宰相風險太大,我不當了總可以吧!他的請求得到批准,遂被罷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

  離開了權力中心,李林甫仍不放過他,上疏朝廷,誣告李适之與韋堅等人結成朋黨。上面降罪下來,韋堅被長期流放臨封(在今廣州),李适之被貶為宜春太守。後來李林甫將韋堅、裴敦復、李邕等人趕盡殺絕,派御史羅希奭將他們殺害於貶所。殺了韋堅,下一個可能就是李适之了。絕望的李适之心想,我也不勞你們動手了,未等羅希奭趕到宜春郡,他就服毒自殺了。

  房琯是如何受到李适之、韋堅牽連的,有關史料未予提及,總之這個霉他是倒定了。被貶為宜春郡太守,後來又擔任過琅邪、鄴郡、扶風三郡太守。

  03

  大概在地方上幹得不錯,不升他的官兒又不行了,所以朝廷後來又把他調回中央,讓他擔任左庶子,後改任刑部侍郎。

  正當人們不知他在中央又會鬧出什麼亂子時,安史之亂爆發了。作為一國之君、帝國的靈魂人物,唐玄宗首先想的不是組織軍民打擊叛軍,而是逃跑。潼關剛一失守,他就藉口御駕親征,帶著楊貴妃、皇子、皇孫、公主、妃子,以及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等人和近侍從延秋門出逃。朝中大臣慘遭拋棄,身為刑部侍郎的房琯也在被拋棄之列。

  房琯蒙了,皇上啊皇上,您怎麼能這樣呢!多讓人寒心啊!再寒心也得追啊,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幹活,總比落入叛軍手裡強。和房琯一起去追皇上的,還有張說的長子張均和次子張垍。可是剛出長安沒多遠,張均兄弟就打退堂鼓了:咱家眷還在城裡,不能只顧自己逃命啊,那樣還是人嗎?房琯說那好吧,你們隨便,我是要一追到底的。

  當年七月,房琯終於在普安郡(位於今天的四川劍閣)追上唐玄宗。唐玄宗感動得熱淚盈眶,房愛卿忠臣啊,這樣的忠臣,怎麼能不委以重任呢,乾脆你來當宰相吧。君臣一起逃到成都後,房琯又被加銀青光祿大夫。

  有意思的是,那時的大唐出現了兩個皇帝,一個自然是唐玄宗,一個是太子李亨,他在寧夏靈武被群臣擁立為帝,還派人到四川把這個消息通報給唐玄宗,意思不言而喻。唐玄宗便知趣地退了位,並派房琯與左相韋見素、門下侍郎崔渙到靈武履行一道正規程序,正式冊封李亨為帝,是為唐肅宗。

  04

  見到唐肅宗後,房琯便留了下來,而且自以為了不起,既有才又有忠心,還產生了天降大任於他的幻覺——皇上您老人家省點兒心,把一切政務交給臣來處理就行。

  於是,在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下,房琯上表請求皇帝,讓他親自帶兵收復兩京。既然有這麼一個人願意出頭,唐肅宗當然求之不得,也不管他是不是那塊料,欣然任命他為持節、招討西京兼防禦蒲潼兩關兵馬節度等使,讓他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並肩戰鬥,一同收拾叛軍。

  唐肅宗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同意他自己選擇幕僚。房琯選擇的幕僚都是些什麼人呢?看看這些名字吧——鄧景山、李揖、宋若思、賈至、魏少游、劉秩,這些人別說指揮打仗了,恐怕連打仗是什麼樣子都沒見過!

  當然了,唐肅宗還沒傻到家,知道沒有內行是萬萬不行的,所以把兵部尚書王思禮派給他做副手。房琯卻讓這個唯一的內行靠邊站,將軍務全部委託給李揖、劉秩這兩個半吊子書生,還愚蠢地把劉秩捧上了天:「叛軍的曳落河騎兵雖然厲害,但哪裡是我的謀士劉秩的對手。劉大人一出馬,肯定沒有叛軍的活路!」

  既然他認為劉秩那麼厲害,那就放手讓他干唄,但他卻把指揮權牢牢控制在手裡,親自揮舞指揮棒。不會打仗不要緊,但是他會翻書啊,古人打仗的戰例,都在書上記著呢!他一翻,就翻到了春秋時期的戰例,便依樣畫葫蘆,採用春秋時期的車戰之法,準備了兩千牛車,命令將士趕著牛車進攻,讓馬步軍護衛。結果被叛軍順風放火,一陣猛燒,兩千頭牛被燒得不分敵我(它們本來也分不清敵我)地橫衝直撞,撞死無數自己人,叛軍乘機掩殺過來,又幹掉唐軍無數。這一戰,唐軍死傷四萬多,逃出來的僅數千人。

  這場豪賭下來,房琯輸得太慘了,不把本兒撈回來太不甘心。沒幾天他又率軍出戰,結果更慘,把新朝廷能打仗的軍隊幾乎全部葬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濤斜(今陝西咸陽東)之敗,也是房琯留給世人最大的笑柄。

  05

  把新朝廷所有能召集起來的軍隊幾乎葬送殆盡,這個罪比天還大,被貶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即使千刀萬剮也不過分。但是有一個人卻不願意了,要為他打抱不平,這個人就是大詩人杜甫,房琯的好友。

  杜甫是於至德二載四月逃出長安投奔唐肅宗的,被肅宗授為左拾遺,這也是世稱他為「杜拾遺」的原因。這位大詩人雖然很有才,但是命一直不好,仕途一直不順,直到44歲那年才被任命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如今好不容易又謀了個官職,他卻憑單純的個人友誼和書生意氣,數次在唐肅宗面前為房琯求情,還振振有詞:叛軍步步進逼,無人敢於應戰之際,是誰挺身而出?是房琯!萬分危難之際,是誰主動站出來替皇上分憂?是房琯!不計個人得失,一顆忠心日月可鑑的是誰?是房琯!房琯雖然是文臣,不懂打仗,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更顯得難能可貴,所以他雖敗猶榮,皇上您不但不能罷他的官,還應該給他獎賞!

  唐肅宗一陣嘆息。老杜啊老杜,你這個書呆子也太呆了吧,三歲小孩都明白姓房的犯了多大的罪,難道你不明白?他都快把國家的軍隊糟蹋完了,還雖敗猶榮!世上有這樣的雖敗猶榮嗎?若都這樣雖敗猶榮,那咱們都別在江湖上混了,把江山拱手讓給叛軍得了!乾脆,連你也一起貶了吧!

  杜甫為他的不識時務付出的代價,是被貶為華州(今陝西華縣)司功參軍,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醫筮、考課等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因「疏救房琯」,杜甫還被抓了起來。若不是宰相張鎬力救,估計得把牢底坐穿。後來他不再珍惜那個小官了,踏上了淒涼、窮苦的漂泊之路,做了史上最有詩才的流浪漢,直到大曆五年窮死在由潭州開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

  06

  實際上,唐肅宗對房琯夠寬宏大量了,甚至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偏袒、包庇。當他在陳濤斜慘敗逃回、赤裸著上身給唐肅宗請罪時,唐肅宗不但饒了他,仍像從前一樣對待他,還讓他招集散潰的士兵,「再圖進取」。後來僅把他貶為太子少師。再後來因為其他事疊加,才把他貶為邠州刺史——

  一、唐肅宗讓房琯任命北海太守賀蘭進明為南海太守,御史大夫,結果房琯卻授了他一個代理御史大夫。唐肅宗問賀蘭進明怎麼回事,後者告訴唐肅宗他們兩個不和,並趁機進言:「房琯這人生性虛浮,喜歡說大話,喜歡抬高自己,這樣的人當宰相,會害了國家。西晉宰相王衍,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所以西晉很快就滅亡。還有一件事皇上您可能不知道,掌握軍隊的,都是房琯自己的黨羽。」得知了這些「內幕」,唐肅宗能不對房琯心生厭惡嗎?

  二、至德二載,另一個宰相(唐朝的宰相真多)崔圓到扶風拜見唐肅宗。可能這個崔圓工作上出了點兒問題,唐肅宗找他談話是要給他一點兒警告,卻被房琯理解為這人要倒霉了,至少會被罷相。於是對他很不禮貌,傲慢至極。不料崔圓賄賂了權臣李輔國,李輔國為崔圓說好話,崔圓不但沒倒霉,還頗受皇帝器重。這下房琯傻眼了,與崔圓的仇也結下了。

  三、被罷相後,房琯經常裝病不上班,卻天天在家裡大宴賓客。

  四、房琯門客董庭蘭借他的名義弄權謀利遭彈劾,他不但不加以約束,反而到唐肅宗面前替他辯解,遭唐肅宗痛斥。

  五、指使親黨在朝中大肆宣揚:「房琯文武全才,應受重用。」

  於是「數罪併罰」,房琯被貶為邠州刺史。還是那句話,這位只適合當地方官,一到地方就幹得風生水起,成績顯著。廣德元年,在做了晉州刺史和漢州刺史後,房琯又被調入中央當官。不料病死在赴京途中的四川閬中,要不真不知道他到了中央又會掀起什麼風浪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