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都像這兄弟倆,皇室就沒有殺戮了
2024-10-09 00:21:18
作者: 唐俑
有句俗話叫「最是無情帝王家」,說的是權力這個玩意兒,天生就是個害人的東西,尤其是皇權。為了爭奪皇權,古往今來上演了多少弒君弒父弒兄、殺兒殺女殺弟的恐怖劇,這些醜劇鬧劇荒誕劇,幾乎成了歷史的「主旋律」。
但歷史上有兩個人視皇權為糞土,像讓燙手山芋那樣讓來讓去。他們都姓李,一個叫李憲,一個叫李隆基,都是為了皇權不惜弒兄殺弟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直系後代。
李隆基的大名,估計不少人耳朵都聽出繭來了,即使不知道他,也一定知道楊貴妃楊玉環。沒錯,李隆基就是楊貴妃的老公,開創了「開元盛世」,卻因重用楊國忠等奸臣差點兒亡國的唐玄宗。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但不是長子,更不是嫡長子,排行老三,李憲才是長子。按一般的傳位規矩,本來太子之位李隆基是沒戲的,多虧了他有個好大哥李憲,李憲對李旦說:「爹,我看這個太子,還是讓三弟來當吧……」
李憲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嫡長子,母親是睿宗的原配肅明劉皇后。這個李憲,可謂多才多藝,詩寫得不錯,還是個通曉音律的音樂家,尤其善於擊羯鼓、吹笛,做過楊貴妃的音樂教師。李憲雖然生在帝王家,紈絝子弟的毛病卻一點兒也沒有,他為人恭敬謹慎,守規矩,交友也很謹慎,品德有虧的人休想和他做朋友。他也從來不干預朝政,可以說是少有的君子,所以李隆基很喜歡、敬重這個大哥。
實際上,李憲早在6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可是沒多久,他奶奶武則天就廢唐建周,自稱皇帝,李憲的太子之位自然沒有了,被武則天降為皇孫,和其他五個弟弟一起被「趕」出朝廷,到各自封地做藩王去了。
長安四年(公元704年),武則天病重,張柬之等大臣逼武則天退位、復辟李唐王朝成功。唐中宗李顯重新上台,卻被企圖效仿武則天當女皇的韋皇后與女兒安樂公主毒死。韋皇后臨朝稱制,當起了代理皇帝,龍椅還沒坐熱,李隆基就帶領一萬多羽林軍,攻入皇宮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唐睿宗李旦重登帝位,繼承人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這事本來不是問題,李憲原本就是太子,讓其「官復原職」就行了。可是這時候李旦的心裡卻打起了小算盤:自己能夠重登大位,多虧了老三李隆基,得報答他啊,如此「大恩」,該如何報答呢?所以,立太子的事情雖然不容耽擱,唐睿宗卻遲遲沒有決定。
李憲是個聰明人,很快明白了老爸的心思:我還是主動點兒,免得老爸為難。於是他對老爸說:「儲副(皇太子)者,天下之公器也,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時,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儲君這個國家職位非同小可,天下太平的時候可以嫡長子為先,國家有難的時候就應該歸於有功之人,如果處理不好,就會令天下失望,對國家來說不是好事,臣願以生命為代價請求不要立我為太子。
為了達到目的,李憲天天到老爸面前去「嘮叨」,邊說邊哭,態度非常誠懇。他是真心不想當太子,真心想把太子之位讓給立下大功的三弟。「巧」的是,諸王和不少公卿都說李隆基更適合當太子。李旦說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吧。李隆基聽說後,卻「上表固讓」:我不當這個太子,還是讓大哥當吧,太子本來就是他的。李憲又讓,說三弟有大功,太子該他當,他當太子對國家有利,將來可以更好地治理國家。李隆基說這怎麼行呢,您是大哥,太子之位本來就是您的。最後搞得李旦都有點兒煩了,就下了個詔書,說李成器是朕的長子,本來應該立為儲君,但老三李隆基對社稷有大功,這是人和神都看到了的,這事兒朕得為大局著想,朕得「從天人之願」,所以朕決定立隆基為儲君,成器為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另外加實封三千戶,賜五色綢五千段,細馬二十匹,奴婢十戶,大住宅一區,良田三十頃。事情就這麼定了。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登基後的李隆基晉封大哥李憲為司空。後來討平蕭至忠、岑羲作亂後,李憲又被晉升為太尉,兼揚州大都督,加實封一千戶,一月後加授開府儀同三司。
對這個大哥,李隆基自然是善待有加,這兄弟倆的感情,一般的兄弟沒法比。還在李隆基當太子的時候,他就特意令人做了一床大被和一個長枕,把李憲和其他兄弟叫來一起睡覺。兄弟們如此和睦,作為父親的唐睿宗自然很高興。李隆基登基後,又在興慶宮西面蓋了一座樓房,取名「花萼相輝之樓」。此樓可不是心血來潮隨便蓋的,名字也不是隨便取的,《詩經·小雅》有云:「常棣之華,鄂不(左韋右華)(左韋右華)。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李隆基取這名字,是表示他們兄弟之間的和睦友好,就像花和萼那樣「相依而生,不能分離」。
「讓位」之後的李憲,不僅從來不干預朝政,還幫李隆基除掉了企圖殺害他的太平公主及其重要黨羽,鞏固了三弟的統治。
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李憲病逝,享年63歲。李隆基得知大哥病逝消息後,「號叫失聲,左右皆掩涕」,第二天就下詔追諡他為「讓皇帝」,以皇帝之禮安葬,其墓曰「惠陵」。
李憲讓位的回報是豐厚的,封地、賞賜,以及後半輩子的風平浪靜和富貴愜意,他死後的恩惠蔭及子孫,足以證明他讓位的明智。最關鍵的,他讓位的最大「功績」,是避免了可能的爭權奪利以及由此帶來的殺戮,正如清人何亮基在《游惠陵》詩中所寫:「宮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間作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