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黃巾軍幫忙,曹操最多是個處級幹部
2024-10-09 00:15:49
作者: 唐俑
01
儘管曹操大家都比較熟悉了,還是簡單地做個介紹吧。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現安徽亳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其為魏武帝。曹操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帝注孫子》著作傳世。
看介紹,一個能文能武、縱橫捭闔、一帆風順的英雄人物躍然紙上。其實,曹操的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甚至還可以說有點坎坷,尤其是青年時期。
曹操雖然出身豪門,其父曹嵩貴為三公,但他的祖父曹騰卻是個宦官,自己沒兒子,就領養了曹操的父親做兒子,所以出身豪門的曹操社會地位其實不高,屬於人們眼中的「寒族」。他要想出人頭地,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所以曹操很小的時候就酷愛讀書,經史典籍廣泛涉獵,尤愛讀軍事著作,且在詩歌、書法、音樂方面「天賦獨具」,不少名家都不如他,他的武藝也十分高強。
凡此種種,使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有了名氣。他所在的地方政府看好他,就把他舉為孝廉。當時的規定是從二十萬人中舉一個,每郡每年只有兩至五個名額,比現在考上清華北大艱難不知多少倍,加上還要照顧朝中大官的關係戶,能被舉上的概率更是小之又小。曹操能入政府的法眼,說明他的確出類拔萃。
而且這還沒完,孝廉還要被送到洛陽,經三公府面試、審核後還要被淘汰掉一些,剩下的才會最終被送到皇宮做郎官。主要工作就是除了在皇宮內和各殿門站崗還是站崗,皇上要出去則須充當車騎;站崗一站就是一天,想出門溜達溜達?門兒都沒有,除非賄賂看門的。如此這般,經兩三年鍛鍊、考察,上級領導覺得你可以(否則哪兒來回哪兒去),便將你外放做官,先做個縣令啥的。
02
站崗站得不錯的曹操終於獲得外放做官的資格,被派為洛陽的北部尉,具體負責洛陽北部分城的治安。
洛陽是當時的都城,天子腳下的人都很厲害,不好管。有的甚至不把王法當回事,有人犯法還不敢將其繩之以法,因為一不小心就會碰著個皇親國戚啥的,最不濟也是個達官貴人。一句話,洛陽人都惹不起。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惹,結果就是法制渙散。
曹操卻不信這個邪。
他到任伊始,就在北城門左右各掛了十幾根五色棒,誰犯了不該犯的,抓住後一律亂棒打死。
那時候實行夜禁,夜禁期間不准任何人在大街上亂跑,否則就是個死。五色棒掛出去不久,漢靈帝的一個心腹宦官小黃門蹇碩的叔叔無視禁令,半夜在大街上亂跑,曹操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不是王子,給我亂棒打死!這個把禁令當耳旁風的傢伙被打死後,洛陽人再也不敢違禁了。
曹操得罪了宦官,宦官們都恨死了他,但一時又找不到報復的理由。
曹操後來承認這樣做是想出名。他的目的達到了,打死皇帝心腹的叔叔後,「曹操之名頗震」,士大夫們不僅對他一不怕死二不怕報復的大無畏精神表示讚賞,有人還推薦他,於是他被升遷為頓丘(在今河南)縣令。
03
人生是很有戲劇性的,大人物的人生尤其如此。曹操不久又倒了霉,不過不是因為殺了皇帝心腹的叔叔,而是由於其堂妹嫁給了漢靈帝皇后的親戚濦強侯,宋皇后因故被廢殺,濦強侯也被誅殺,曹操受連坐之害被免官,回到起點,變成了老百姓。
這樣的人會一輩子當老百姓嗎?當然不會,不然上天都不答應。所以上天很快就給這個失業人員安排了新的工作——議郎。議郎也是個小官,但再也不用站崗了,而是隨時準備應對皇上的各種問題,既可以口頭形式也可以書面形式,說白了就是當顧問。
當議郎不久,曹操就幹了一件不小的事情。起因是漢靈帝給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下詔說,你們別都在京城待著,都下去給我查一查,凡是州刺史、郡守不稱職,導致老百姓編歌謠罵他的,都給我奏上來,統統罷官。
當時宦官的勢力不小,他們的親戚啥的依靠他們做州郡長官的不少,那些宦官就向三公行賄,三公對上述那些人一個也不舉報,卻給邊遠小郡二十六個郡守捏造了一些罪名,報上去後都罷了官。
偏偏一個叫陳耽的司徒人品不錯,他雖然也位列三公,卻看不慣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曹操對這事兒也深惡痛絕。他們兩個就聯起手來,彈劾那些收受賄賂的人,結果不僅沒扳倒他們,敢於較真的陳耽還被宦官弄進監獄,找了個理由整死了。
陳耽好歹是司徒,說整死就整死,曹操也感到恐懼。雖然祖父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父親是太尉,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皇帝看在上述種種的面上沒有處置他,卻也把他嚇得夠嗆。
算了算了,這事兒不能管了,胳膊擰不過大腿,面對滿世界的黑暗,一盞燈再明亮,也驅不走那些黑暗啊,要黑大家都黑著吧。
04
從此以後,曹操什麼事也不管,什麼議論也不參與,如有人問他對某某事有何看法,對不起人有三急,我得馬上上茅房,轉身就走。
《三國志》記載,從此以後,曹操再也沒有參與過國事,再也沒有給任何領導提過任何意見或建議,當了個只拿工資不幹事的閉嘴議郎。
關於曹操的心灰意冷,有關史料記載「政教日亂,豪猾(豪強家族)益熾,多所摧毀(對不聽自己話的行政長官頗多摧折)」,於是曹操覺得沒法匡正了,不再獻言。
「不再獻言」的曹操就這樣混著日子,感覺離他的人生理想越來越遠,黑暗的現實又使他不得不收起自己的鋒芒,仿佛一隻被裝在籠子裡的雄鷹,渴望飛翔,卻連翅膀都無法伸展,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
終於,一個叫張角的人砸爛了囚禁這隻雄鷹的籠子。
張角(?—184年),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太平道的創始人。當時社會腐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張角順勢而起,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動了黃巾起義。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了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黃巾起義給了曹操走向人生輝煌之路的機會。那一年他二十九歲,被漢靈帝封為騎都尉(皇帝禁軍羽林軍中的騎兵部隊的長官,由良家子和戰場孤兒組成),助皇甫嵩剿滅起義軍。
從此以後,曹操與從前那個「閉嘴議郎」判若兩人,在人生的戰場上縱橫捭闔,混得越來越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