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是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的
2024-10-09 00:07:35
作者: 馬利琴
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還是思維習慣,都能讓一個人受益終生。可是,壞習慣容易養成,好習慣卻來之不易,如果沒有目的,沒有計劃,就無法養成好習慣。
女兒從小就是個急性子,開始時,我並沒有太過於重視。但是後來卻發現,這種壞習慣越來越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我開始對女兒進行了訓練。
一天,我正在廚房裡做蛋糕,3歲的女兒在旁邊看著我不停地忙碌。看到我拿出香香的巧克力和新鮮的水果,女兒饞壞了,說:「媽,我要吃蛋糕。」
我說:「蛋糕還沒做好呢,得把粉調好,再加入你最愛吃的巧克力和水果。」
女兒還是糾纏我:「我就想吃蛋糕。我現在就要吃。」
我有些不耐煩了:「蛋糕還沒有做好,怎麼吃呢?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女兒開始討價還價:「那我要吃巧克力、吃水果。」
我說:「你吃了巧克力和水果,媽媽還怎麼做蛋糕啊?」
「我不管,我現在就要吃。」女兒開始耍賴。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我無奈,只好讓孩子先吃巧克力和水果。
……
為了讓女兒養成耐心的好習慣,按照前輩的經驗,我有計劃地對女兒進行了耐心訓練。
我拿出沙漏,對她說:「這是古時候的鐘表,裡面沙子全部漏下去時,正好是三分鐘。」
女兒想玩沙漏,我說:「以沙漏為計時器,你和媽媽一起看故事書,每次以三分鐘為限。」女兒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第一次,女兒靜靜地坐下來聽我講故事。但事實上,她根本就沒有留意書中的內容,只是看著那個沙漏,三分鐘一到,就出去玩兒了。第二次,女兒的情況有所好轉……漸漸地,女兒真的可以主動去看書了,並且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
好習慣的養成,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需要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讓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的時間內專注於某一對象,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習慣,也就提高了耐性。
方法一:好習慣的培養,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孩子的素養大多都體現在語言上,孩子出口成髒,不僅說明家長教育的缺失,更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明智的父母會給孩子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孩子一點點進步,一點點實現。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注意糾正她的說話方式,希望她長大後能成為一個講文明、有素養的人。
有一天,我從幼兒園把女兒接回家,疲憊地倒在沙發上,一點都不想動。女兒見狀,急忙過來給我捶腿。過了五分鐘,她又屁顛兒屁顛兒地拿個玻璃杯,到飲水機前接了半杯水,然後晃晃悠悠地端給我喝。
「媽媽,起來喝水。」
我坐起來,接住杯子,喝了一口,笑著說:「謝謝寶貝!」
女兒笑著說:「不客氣。」然後,她又找了個杯子,給婆婆也倒了一杯水。婆婆喝完之後,並沒有說任何話。女兒定定地看著婆婆,說:「奶奶,您還沒說『謝謝』呢。媽媽說,得到他人的幫助時要說『謝謝』。」
「哦,是嗎?謝謝,謝謝寶貝孫女。」婆婆趕忙說。
為了讓女兒養成講文明用語的習慣,有一段時間,我提議在家裡開展「文明語言在我家」的活動。要求家裡每個人和別人講話時,都要使用「你好」「請」「謝謝」「對不起」「不客氣」這樣的文明用語,而且相互監督,如果被發現說了髒話,或者沒有用這些文明用語,就彈一下對方的額頭。
我清楚地記得,那段時間,丈夫幾乎每天都會被女兒彈額頭。「爸爸,我給您拿拖鞋,您沒有說『謝謝』。」「爸爸,您讓我幫您倒垃圾,沒有說『請』。」「爸爸,您把垃圾扔到地上了,沒跟我們說『對不起』。」……只要女兒發現爸爸「犯規」,就會撒嬌地摟住他的脖子,狠狠地彈一下爸爸的額頭。通過這樣的活動,女兒在玩樂的同時也養成了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
方法二: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一步步引導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這句話說明,通過一個人的言行,可以窺見他未來的命運。
一位父親和我談他教育孩子的經歷:
10年前,我家從一間低矮的破房子搬到了新建的樓房裡,當時我們住在6樓,沒有電梯。從那以後,兩歲的孩子就跟我們開始了爬樓梯的生活。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因為新鮮還能自己多走會兒,後來表現出惰性,只要一進單元門,就總讓我們抱著爬樓梯。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跟他說:「你人小,你不想走的話,就住在樓梯上吧。」說完我只管上樓,任他站在那兒。他見我不等他,無奈之下只好自己扶著欄杆上。漸漸地,以後再爬樓梯的時候,他再也不說讓我們抱著了。
轉眼間,孩子該上小學了。上學第一天,我早上送他去,下午放學又接他回來。因為當時我家離孩子所在小學很近,下了樓,過個十字路口,往右一拐就到了。於是我告訴他,讓他自己上下學。每天,我都會站在陽台上,看他從樓下一直走到學校門口。
孩子再長大一點,我發現他有了花錢的欲望,於是,我鼓勵他把廢舊報紙、廢瓶罐收集起來賣。同時,為了讓他認識到掙錢的不容易,寒暑假的時候我們會帶他去單位,看我們平時是如何忙碌的……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愿,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抓不住教育的精髓。尤其是存在僥倖心理,認為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有捷徑可循的父母,他們這種快速將孩子從壞孩子變成好孩子的念頭,簡直是異想天開。
沒有失敗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面對不良的孩子,父母光心急、焦慮是沒用的,要在反省自身的同時學習有效的方法,做孩子的引路人,一步步引導他們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