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庸俗的大多數
2024-10-08 23:55:25
作者: 路勇
不做庸俗的大多數,好像是一個成年人的話題,其實,這個話題同樣適合在兒童教育上面,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把孩子塑造得庸俗的。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有一次,我晚飯後和小區的鄰居吳華在附近的巷子裡散步。突然聽到激烈的爭吵聲,原來是有兩個女人在爭吵叫罵。從傳出的話語和圍觀人的竊竊私語中可以猜到,是因為情感的事情吵了起來,聽說雙方發生了撕扯,衣服都被撕破了。這可以說是人家的家務事,更可以說是一個八卦,有人生活的地方,是缺不了這樣的事情的,可是大家都有極強的好奇心,爭先恐後地去看熱鬧。讓我意外的是,鄰居吳華帶著五歲的兒子也往人群里擠。而更讓我奇怪的是,吳華接下來的動作:吳華擠不進去,從人群里退了出去,蹲下身子,一下子把兒子扛在了肩膀上。原來,他擠了一半想起來,兒子個子小,擠進去也看不見,索性把兒子扛了起來。
看明白他想幹什麼,我趕緊衝上前去問道:「你要幹什麼,這樣的事情怎麼能帶著孩子看呢?」誰知,吳華聽了我的話,分外詫異,看著我說:「帶孩子看怎麼了,沒事,我就是讓他看看熱鬧。」因為也有一個這般大的孩子,我真有些生氣了,說:「你想看熱鬧可以,不能帶著孩子,你也不怕他小小年紀被嚇到?」聽我這麼說,他難為情地說,「確實沒啥好看的,我只是看大家都在看,也就去湊個熱鬧。」我也不留情面:「湊熱鬧也不該帶孩子,不能讓孩子也變成無聊的人。」
吳華聽我這麼說,才把孩子放下來。這時候我看見有兩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子擠進去,用隨身的校服蓋在了兩個女人身上,掏出了手機報警才制止了這場鬧劇。我指著兩個女孩,跟吳華說:「你看看人家小孩,多麼有禮貌多麼有教養。我不敢肯定這樣的行為是他們父母教的,但是,至少父母會告訴他們,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很多時候,大人會選擇做庸俗的大多數,這或許是大人愛湊熱鬧的本性,也可能是真的沒有意識到有何不妥。可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也是孩子的鏡子,大人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應該要考慮孩子有樣學樣的問題,而且,有很多場合,真的是不適合帶著孩子的,尤其是年齡過小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在他心裡產生負面的影響。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超凡脫俗,其實,他不知道,只有你們「不俗」,孩子才能「不俗」,家長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
記得我小時候,每年春節都可以領到很多壓歲錢,還會跟小朋友比賽誰壓歲錢多。新全是我鄰居家的一個男孩,他每年的壓歲錢格外多,一方面是他家的親戚朋友多,另一方面是他有討壓歲錢的秘訣。原來,每到除夕春節那幾天,只要有大人到新全家裡,他都會主動向別人要壓歲錢,先是不停地作揖、磕頭。如果大人們沒什麼反應,他就會直接把小手伸到人家口袋裡,拗不過他的大人多少會給他點壓歲錢。
媽媽知道後,笑著說:「勇子,你要不要也學著新全多討點壓歲錢?」爸爸馬上擺擺手說:「罷了,罷了,這樣討壓歲錢還是不要了,爸爸給勇子發一個超大紅包。」後來,爸爸跟我說:「死皮賴臉討紅包,是一件非常丟臉、非常沒有教養的行為。不管有多少孩子像新全那樣討紅包,肯定不會有我們家的勇子。」媽媽說爸爸太上綱上線,爸爸卻依舊堅持己見。後來每年,新全拿到的壓歲錢都比我多,但是爸爸每年都會給我補足。
現在想來,自己少了些小市民的氣息,少了一些庸俗不堪的想法,其實跟爸爸在壓歲錢上的引導有關。我想,我也會告訴我的孩子,要不要做一件事不要看別人做沒做,要看的是自己該不該去做。
有時候,「別的孩子都在做」會成為家長降低要求、放鬆警惕的藉口。很多孩子,也會以「×××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去向家長爭取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家長就像是孩子的「防火牆」,有些事就算再多人做也不能做。
有時候,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才值得稱道,而是因為他不做無聊、無趣、庸俗的事,才會越發地顯得熠熠生輝。而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有教養是他一生的儀式,更是他獲得尊重,認可,甚至幸福的旋梯。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