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對聯、看春晚、吃餃子,回家感受年的氣息
2024-10-08 23:54:47
作者: 路勇
今年春節從老家回來的路上遇到朋友阿傑,彼此問候春節快樂之後,他對我說:「越來越感覺過年沒有年味兒了,平時盼過年,可真到了春節卻感覺沒意思。」
一問才知道,阿傑的兒子今年兩歲多,阿傑愛人擔心兒子小,來回奔波辛苦,他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父母家過年,一家三口留在自己的小家過年。整個年就是守在家看電視,偶爾想帶孩子去公園玩,可一想到,到處都是人,也就卻步了。所以,覺得過年缺少了年味兒,過年沒意思。
其實,我在女兒出生那幾年也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孩子年紀小,體質弱,來回坐車辛苦不說,還容易水土不服,於是就沒回老家過年,而是守在我們的小家裡。但是,自從在孩子三歲那年帶她回家過年之後,不僅女兒每到年關就念叨著要回爺爺家過年,我也盼著回老家過年了。
我第一次帶女兒回老家過年,是孩子三歲那年的臘月二十九,因為車票實在是太難買了,排了好幾天隊,才買到了最後一天的票。當時覺得買票挺辛苦的,還為自己感動了一把,可回家後,知道父親為我所做的事,就後悔那些年沒回來了。鄰居說,父親知道我要帶孩子回來過年高興壞了,連著好幾天出去買年貨,大包小袋地往家拎,還逢人就說這個事。因為我們家是女孩,又特意讓鄰居的兒媳婦帶著他買了幾個女孩喜歡的玩具。臨過年那幾天,更是每天都往車站跑,人家告訴他還得幾天回來呢,他卻說想早一點見到我們。
父親如此思念我們,我們卻這麼晚才回家,真有點對不住父親了。其實,也有點對不住女兒,三歲了還沒見過幾回爺爺。每次在公園看到爺爺帶著小朋友走,女兒都會眼巴巴地盯著我問,她爺爺怎麼不帶著自己玩,什麼時候能看到爺爺。
我因為害怕舟車勞頓,竟然疏忽了祖孫情。而且,在鄉下和長輩一起過年,對於孩子來說,才算得上真正意義的過年。
還好,我醒悟得早,及時補上了。大年三十那天中午,父親做了一大桌我喜歡吃的菜,吃飯的時候,不善飲酒的父親,非要陪我喝兩杯,還給妻子和女兒倒了飲料,說好不容易過個團圓年,一定要舉杯慶賀下。父親那天很開心,女兒也很興奮,吃完飯就跑出去和小朋友玩去了,直到我貼春聯才回來。她很好奇,一直問我在幹什麼。我告訴她,這是春聯,過年的時候都要貼,代表辭舊迎新的意思。
我還告訴她,這個對聯是爺爺寫的,讓她看看對聯上面寫了什麼字。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她瞅了半天只認得「天」和「人」字。我告訴她,爺爺寫的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是「四季平安」。
然後,我又告訴涵予這幅春聯的意思。至於為什麼要貼對聯,講太深怕孩子記不住,就簡化了細節,告訴孩子: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每到除夕這天,都會跑到人間作怪,破壞人們的房屋,吃掉豬牛羊,甚至還吃人。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這個怪獸害怕紅色的東西,於是人們貼了紅色的對聯,還在家裡升起一盆火,怪獸就不敢來了。後來這個習俗就一直傳了下來。
女兒聽得聚精會神,兩隻小眼睛連眨都不眨一下。聽完故事,望著我說:「爸爸,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呢?我也想和你一樣,知道好多好多的故事。」
那一刻,我感到很欣慰,誰說孩子小不懂呢?他們小小的腦袋裡,需要填充許多許多的未知事物。
那一個年我們過得分外盡興,從那以後,每年快過年的時候,女兒都吵著回爺爺家過,說在城裡過年沒意思,爺爺家的年才更像過年。而一進臘月,我就要忙著搶車票,以便早一點帶孩子回去。
這次聽到阿傑的慨嘆,又想到在老家過年的事情,我對阿傑說:「要想感受到年味兒,還是帶孩子回父母家過年吧。既安慰了父母盼團圓之心,又讓孩子感受到傳統年俗文化,一舉兩得,多好。」
阿傑聽了我的話,覺得有點道理,說到了年底會好好和愛人商量。
一個周末,阿傑帶著兒子來我家串門。兩個小孩子一起玩,不一會兒,阿傑的兒子就嚷嚷起來。我們一問才知道,我女兒給阿傑的兒子說她吃過包硬幣的餃子,阿傑的兒子一聽就鬧著也要吃。女兒說只有在爺爺家才能吃到那樣的餃子。阿傑的兒子就吵著也要去爺爺家。
原來女兒還記著大年三十那頓年夜飯。每年過年,我們晚上的年夜飯都會吃餃子,那年過年,吃第一個餃子,我就咬到了一枚硬幣。我大笑著說:「哎呀,我運氣真好,竟然吃到了硬幣。」父親也笑著說:「希望你明年一年都有好運氣喲。」女兒驚異地看著我從餃子裡夾出一枚硬幣,說:「爸爸,為什麼我沒有,我也要好運氣。」
父親連忙哄著她說:「我孫女一定也有好運氣的,不信,你也趕緊吃一個餃子看看。」涵予果然在吃第二個餃子的時候,吃到了硬幣,她開心地吃了小半碗餃子。
我沒想到,僅僅帶孩子回老家過幾次年,家鄉過年的情景,就像儀式一樣深深地刻在了孩子心裡。帶孩子回老家過年,讓孩子體會年味,不就是一種儀式感嗎?年代表著幸福,團圓,和和美美,帶孩子回老家過春節,不就是把這些幸福的瞬間,幸福的定義深深刻進他們的心裡嗎?
看女兒對在老家過年的描述,和他兒子對回爺爺家過年的嚮往,春節的時候,阿傑果然帶兒子回父母家過年了,年後回來,他家兒子就迫不及待跑來和我女兒顯擺。兩個小傢伙在一起說過年習俗,竟比我們知道的還多。
聽著兩個小孩子在那說過年的事情,我忽然想到等我們老了,我們的孩子是否也像現在的我們一樣,我們會不會像自己的父母那樣,天天期盼著孩子們回家過年?
其實,母親走後,我就很少回家過年。記憶中,父親已經很久沒有笑過了。那年除夕,吃過餃子,父親又在茶几上擺滿果盤,看看牆上的鐘說:「快八點了,你們快來坐下,看春晚。」
看春晚可是一個固定的節目,母親在時,每年都會準時看春晚。所以,等愛人收拾好碗筷出來,我忙招呼她和孩子一起陪著父親坐下來看春晚。也許是父親臉上的儀式感影響到了女兒,小涵予很聽話地坐在爺爺旁邊。
往常,我總喜歡刷手機,但是只要三十晚上看春晚的時候,我就會放下手機,陪著父母看春晚。大學時期,有一年看春晚時我玩手機,父親沖我發脾氣:「一年到頭一個手機都丟不下。」母親也對我說:「你們年輕人天天玩手機,什麼時候能像陪手機那樣陪陪父母?」
平時,我們都忙學習忙工作,連回家陪父母吃頓飯都很少。難得春節回家陪父母過年,也放不下手機。從那時起,每到除夕晚上看春晚,我就放下手機,安心陪著他們。
大年初一早上起來,我就喊女兒去給父親拜年。我拿了一個沙發墊子,放在客廳地板上,讓女兒給父親磕頭。女兒說:「爸爸,你為什麼不給爺爺磕頭拜年。」一語驚醒夢中人,我跪在墊子上,給父親磕了頭:「爸爸,兒子給您拜年。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抬頭那一瞬間,看見父親眼眶濕潤了。我忽然想起,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給父親磕過頭了。
女兒學著我的樣子,跪在地上給父親磕了頭說:「祝爺爺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父親連忙掏出三個紅包,笑著對我們說:「好好,也祝你們新年快樂。」
臨離開家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寶貝,什麼時候再來看爺爺?」女兒說:「爺爺,以後過年我都來陪您。」
從那年開始,女兒經常問我:「爸爸,什麼時候過年啊?怎麼還不過年呢?」開始我以為她不過是因為過年能穿新衣服,拿壓歲錢。後來才知道,女兒是想念爺爺,想念在爺爺家裡過年的感覺。
當我們抱怨年味兒越來越淡的時候,其實,是我們沒有把傳統文化都表現出來,也許是嫌麻煩,也許是看淡了傳統文化。但是,只有回到父母的家,才能看到文化的傳承。那些過年的習俗儀式,一樣都不能少的表現出來,才是真正的過年。
現在,女兒已經學會唱過年的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要想讓孩子了解過年的儀式感,真的要帶孩子回老家感受過年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