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壇菜雞
2024-10-08 23:35:07
作者: 時拾史事
但不管過程如何,考中進士的解縉就算是正式進入官場之中了,他的第一個職位是庶吉士,按照慣例這個職位一向挑選年輕而才華出眾者擔任,前途很遠大。由此可見雖然殿試中成績不是那麼突出,但解縉的才華還是遮蓋不住的,而就在此時解縉又受到了一個人的賞識,而這個人可以說徹底改變了解縉的命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明現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當時的朱元璋已經六十多歲,但卻十分喜歡這個還沒自己年齡三分之一大的小孩,認為他才華卓越,經常將他帶在自己身邊,甚至跟解縉推心置腹地說:「我和你雖然身份上是君臣,但我一直將你看作自己的兒子,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報效國家,勇於進諫,知無不言哦。」此話一出讓解縉大為感動,由此成了朱元璋的小迷弟。
朱元璋跟解縉認識時間不長,為何會說這麼一番話,或許解縉確實很有才華折服了朱元璋,但還應該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朱元璋已經年邁,已經在開始為後事做準備了,朱元璋是打天下的皇帝,而他的繼任者是需要守天下的皇帝,那麼守天下的皇帝需要什麼樣的大臣呢,朱元璋認為飽讀儒家經典,精通道德倫理的書生是最好的選擇,既不會威脅皇權,又能拼死為皇帝效力,這從他後面留給朱允炆的方孝孺、齊泰等人便可以看出,而如果從這方面來看,解縉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朱元璋才這麼欣賞他。但是解縉相比起方孝孺等人有一個缺點,就是這個人太高傲了,他聽了朱元璋的話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既然朱元璋讓他提意見,那麼就提吧。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於是就在朱元璋說完這句話的當天,解縉便上了一封《大庖西封事》,洋洋灑灑一萬多字,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別看方向這麼多,其實主要內容就一點,批評朱元璋這麼多年的施政,認為朝廷的法律太苛刻了,應當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朱元璋在看到解縉的這封上書之後,稱讚了一番解縉的才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交上了這麼厚一份上書,很厲害,但夸完之後就算了,朱元璋並沒有採納解縉的任何一條建議。
可見有時候領導誇人只是場面話,實際上可能並不贊同下屬的想法。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朱元璋也是個相當自負的人,他治理國家二十餘年自認為已經將方方面面都處理得很好了,而解縉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政治能力幾乎為零,對國家民生缺乏深入了解,他的建議更多的是從聖賢的思想出發,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但解縉誤會了,在得到朱元璋稱讚之後,解縉更是備受鼓舞,認為可能是之前的上書還不夠完善,於是沉寂了幾天後便又上了《太平十策》。該上書的主要內容為「一曰參井田均田之法,二曰兼封建郡縣之制,三曰正管名,四曰興禮樂,五曰審輔導之官,六曰新學校之政,七曰省繁冗,八曰薄稅斂,九曰務農,十曰講武。」從「井田」「」「封建」等字眼便可看出解縉的這封上書是帶有濃厚的復古色彩的,而這些操作根本不符合當時的時代要求,由此可見解縉在治國上是一個理想化的人,面對解縉的上書朱元璋只是再一次稱讚解縉的才華,但依然沒有採納任何方案,解縉卻發生了變化。
解縉其實是一個十分高傲的人,初入官場的時候可能還收斂點,但在受到朱元璋的兩次稱讚之後,解縉的心態開始膨脹起來,認為自己真的是天選之人,而且有朱元璋在背後撐腰,以後一定是國家的棟樑,所以在與同僚相處的時候也開始趾高氣揚起來,而同僚們一來看在他年輕,二來皇帝好像真的喜歡他,便給他一個面子,而解縉也就越來越變本加厲。一次解縉前往兵部索要差役,但是在索要時態度十分傲慢,加上解縉曾經彈劾過兵部,新仇舊帳加起來,於是兵部尚書沈溍便上書朱元璋彈劾解縉。然而在接到沈溍的上書後,朱元璋不僅沒有斥責解縉,反而還給解縉找藉口,說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平常太閒了,這次就算了。
隨後,朱元璋就給解縉調動了一下差事,任命他為御史,負責監察百官,其本意就是想讓解縉儘快了解官場中的一些潛規則,從而能更好地為老朱家的天下服務。但是令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解縉不僅沒有體會到他的深意,反而依舊行事無所顧忌,加上御史的特殊身份解縉更加肆無忌憚。而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餘波對已經告老還鄉的李善長進行反攻倒算,一時間李善長連同家族七十餘口被牽連誅殺。李善長為官多年,在朝中關係網十分密,按道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人人自危,朝中大臣應當都趕緊撇乾淨關係,避免自己會受到李善長的牽連,但這時解縉的書生脾氣又上來了,不僅沒有獨善其身,反而還主動替郎中王國撰寫《論韓國公冤事狀》,為李善長鳴冤申訴,雖然沒有署名,但是朱元璋一看奏疏的內容就知道是解縉代筆寫的。
除此之外,解縉還曾為御史夏長文代疏《論袁泰奸黠狀》,彈劾都御史袁泰。簡單來說就是充當攪屎棍,搞得朝廷內外不得安生,或許解縉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朱元璋證明自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只要國家需要,自己絕不會明哲保身。但解縉的這種做法首先招來了朝中同僚的不滿,畢竟這種時候逞能,可不是什麼好事,萬一就把別人牽扯進去了呢。更重要的是解縉這次真的得罪朱元璋了,朱元璋覺得解縉管的太寬了,本來這種情況隨便按個罪名算到「胡惟庸案」中殺了就得了,但是朱元璋覺得解縉是個人才,所以又給了他一個機會,並沒有對其進行嚴厲的懲罰。只是在解縉的父親解開來京覲見的時候,對解縉的父親說道:「你的兒子是個人才,但是目前來看他還不能適應官場,你把他帶回去好好的教育一番,等十年後我再重用他也來得及。」就這樣,解縉帶著和朱元璋的十年之約,和他的老父親解開一同返回江西老家了。解縉的第一次仕途生涯就這樣結束了,不過解縉直到最後都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只是覺得正是因為自己沒有曲意逢迎朝中的小人才被人陷害的。
解縉回家後每日熟讀聖賢書,修身養性,期待十年之後再得到朱元璋的重用。然而事與願違,解縉沒有想到自己在老家等到的不是朱元璋召回他的詔書,而是朱元璋的死訊,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因病逝世,而此時距離當初兩人定下的十年之約還有兩年的時間。皇帝之死,天崩地陷,這時在家中得知消息的解縉也坐不住了,想到朱元璋曾經那麼器重自己,自己應該去送他這最後一程,於是解縉急忙奔赴京城奔喪,同時也希望新皇帝能夠看在自己這麼忠誠的份上起用自己。然而這一去京城解縉可就失算了,因為現實情況對他很不利,一方面朱元璋和解縉定下的十年之約尚未滿期,雖然朱元璋本人沒有撐過這十年之約,但問題是朱元璋是皇帝,他不遵守約定沒關係,而你解縉身為一個被貶在家的臣子卻不能不守約。
固然情況比較特殊,但你解縉背棄與大行皇帝的約定,私自來京這可是一大罪過呀,真要追究起來,「不忠」這個罪名解縉是跑不了。另一方面,古代可是十分看重「孝道」的,解縉的母親於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冬天去世,古人講究居家守孝三年,現在一年還不到,甚至在解縉奔赴京師之時,他的母親還未下葬,與此同時解縉的父親此時也已經九十多歲了,正所謂「父母在不遠遊」,現在解縉丟下老父獨自進京,這種行為無疑是「不孝」。當然這些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如果沒人藉此舉報解縉的話,這事也就過去了,畢竟建文帝都不一定知道皇爺爺跟解縉有一個十年之約,也不知道解縉的母親去世了。
然而不幸的是,當年解縉在朝中任官時桀驁不馴,因此得罪了很多人,而這些人現在還在朝中任官,之前早就想整整解縉了,只是因為其一直待在江西老家找不到機會而已,如今解縉自己撞槍口上了,那就別怪他們不客氣了。於是解縉剛一離家,消息便傳到了京城的政敵耳中,而當解縉剛一踏進京城,便立刻便受到了舉報,罪名就是前面提的「不忠不孝」,本來建文帝聽說解縉來了還很高興,想見見這位大才子,但建文帝是一個特別尊崇禮法的人,一聽解縉的這些行為,那還得了,發配邊疆。就這樣,解縉背著個不忠不孝的罪名被貶到了河州衛(今甘肅臨夏西北)當了一名小吏,他的希望又破滅了。
這一次的貶黜對解縉影響巨大,他的人生信仰開始出現動搖,難道剛正不阿註定沒有前途,只有阿諛奉承才能得到賞識嗎?不管解縉有多麼不情願,塞外的黃沙終究磨去了他的心氣。萬般無奈下的解縉終於向現實彎腰了,他向當時深受建文帝信任的禮部侍郎董倫寫了一份言辭懇切的書信,希望董倫能夠幫助自己。董倫在接到解縉的書信後便向建文帝推薦了解縉,在董倫的推薦下建文帝便將解縉從河州衛給召了回來,並任命他為翰林待詔。就這樣,解縉成了他早年最討厭的那一類人,但解縉就是解縉,他發誓即使是趨炎附勢,他也要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不過雖然解縉重新回到了京城,並且還擔任了翰林待詔,重新回到了中央,比之前在河州衛的情況要好多了,但建文帝沒有給他什麼機會,終建文一朝解縉都沒有得到重用,始終就是一個翰林待詔。
眼看不出意外的話,解縉可能就要在翰林待詔這個職位上待到死了。但是很快大明歷史上的第一個大意外發生了,那就是燕王朱棣打贏了「靖難之役」,成功從自己的皇侄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奪得了皇位。伴隨著建文失國,燕王奪位而來的便是政治上的大洗牌,此時已經沉寂多時的解縉也看到了此次機會,經過這麼多年的宦海沉浮,這時的解縉自認為已經在政治上成熟起來。由於建文帝對自己的輕視,所以解縉對建文帝並沒有太大的感情,既沒有在南京城陷落時為建文朝殉難,也沒有退隱不仕,而是選擇主動歸附了朱棣。
在解縉歸附燕王朱棣前,還曾發生過一個小故事。當時南京城即將陷落,解縉、吳溥、王艮、胡靖幾位同僚在吳溥府上聚會,聊著聊著就談起城破之時該怎麼做。解縉態度最為激動,怒斥朱棣造反作亂,背棄了祖宗,天理難容;胡靖也跟著附和解縉,只有王艮沒說什麼話,只是不住地哭泣,表面上看解縉和胡靖兩人似乎都要為國盡忠,而王艮似乎想要投降屈服。就連吳溥的兒子也是這麼認為的,聚會散了以後他跟父親談起這件事,沒想到吳溥卻不以為然,告訴兒子,王艮哭是因為他抱定了必死的心態,而解、胡二人只是在擺擺高姿態罷了。果然後來的發展一如吳溥預料的那樣,王艮服毒自殺,而解縉跑得比誰都快,去投降了朱棣。朱元璋曾經那麼器重解縉,而解縉卻拋棄了朱元璋的繼承人朱允炆,歸順了朱棣,這一行為被一些人認為是解縉一生中最大的污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解縉這麼做將他帶上了政治生涯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