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大太監到航海王
2024-10-08 23:34:48
作者: 時拾史事
很久很久之前,有多久呢?大概鄭和還是一個小孩,那時候的鄭和用今天的話來說,過著吃穿不愁、優哉游哉的童年生活,忘了說了鄭和當時生活在雲南,那地方四季如春,小孩子必須喜歡。
然而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被一個叫朱元璋的人打破了,老朱自從把蒙古人趕回老家放羊去以後,那心裡甭提多爽了,又當了皇帝生活質量爆表,用當時升斗小民的話來形容,皇帝肯定每天早上都在金鑾殿上支口大鍋,想吃油條炸油條,想吃烙餅做烙餅。但老朱其實不開心,不開心的原因是還沒統一,當年大部分的蒙古人確實被他趕回老家草原了,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盤踞在雲南一帶,雲南殘餘的元軍天天叫囂著要「反攻中原」,聽得朱元璋都煩了,所以騰出手來以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就派了幾員猛將去雲南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沒想到這一教訓用力過猛竟然收復了雲南。鄭和就是在這次戰爭中被俘虜、閹割的,後來明軍班師回朝,因他模樣俊俏、辦事伶俐,便將他帶回了應天府(今南京),此後幾次輾轉鄭和又成了年輕的燕王朱棣的貼身太監。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十幾年後燕王朱棣起兵造反,而鄭和在靖難過程中是立了功的,他本來姓「馬」,因為立功才被朱棣賜姓「鄭」,而他又是朱棣的貼身太監,地位自然也就水漲船高。朱棣當了皇帝以後,鄭和升任內官監太監,可以說鄭和已經是永樂朝的一號太監了,後來《明史·宦官傳》記錄的第一個太監就是鄭和。等等好像有什麼不對,某本書裡面不是說最高太監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嗎?是這樣的,朱元璋在的時候規定「宦官一律不得干政」,所以他老人家在的時候什麼大太監、小太監都只是幫皇帝打雜的,平時哪涼快哪待著去,想干政,門都沒有,後來朱老四篡位成功,老擔心手下人不服,這才開始重用宦官,但是畢竟明成祖也是一代雄主,不像後來的皇帝那麼懶,重大事項都得親自過目,什麼批紅、蓋印,明成祖讓太監們幹啥就得幹啥,所以那時候的司禮監遠沒有後來的權勢滔天。因此永樂一朝如何比較宦官手上的權力大小,關鍵看皇帝的信任,內官監主要負責皇室的工程建設,絕對的肥差,可見鄭和地位之高。
但如果只是到這,那麼日後提起鄭和,不過就會想起他是永樂朝知名的太監,而不會今天青史留名。鄭和能有今天的地位,還是朱棣給他的,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首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以後鄭和又六下西洋,從東南亞到印度,再到東非海岸,可以說但凡船隊能到達的地方,大太監鄭和都留下了身影,因而鄭和也成為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的第一代「航海王」。
下西洋這麼大個事朱棣為什麼會派一個太監去,難道大明就沒人才了嗎,其實還是上面提到過的那個原因,朱棣篡位以後對手下大臣極為不信任。文臣也好、武將也罷,他們跟皇帝都只是君臣關係,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領導和下級的關係。甭說你立了多大功勞,對朝廷有多忠心,在皇帝的眼裡,你終究還是個外人。雖然皇帝嘴上說信任你,可說到底還是有道坎兒。但宦官就不一樣了。首先,宦官跟皇帝是主僕關係,也就是皇帝的用人,試想想,就算你天天996,跟領導同事在一起時間再久,你跟他們有親密關係嗎?所以嘛,文臣武將再能幹、再忠心,也比不過天天同皇帝打交道,二十四小時伺候皇帝飲食起居的宦官跟皇帝親密貼心。況且據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要是派一個大臣去,萬一到時候反水了,帶領全部船隊歸降建文帝,在海外占地為王,瞅準時機再打回來,那朱棣可受不了,所以比來比去還是太監可靠。
鄭和並不是一個特例,朱棣特別喜歡任用太監,朱棣派去西藏出使的是藏族太監侯顯,派去東北宣示主權的是女真太監亦失哈,修建北京故宮的是安南太監阮安,所以朱棣這個人的愛好就是發現並使用太監裡面的人才。當然這些太監中名氣最大的還是我們鄭和大大。
說起鄭和下西洋其實還蠻可惜的,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的鄭和在返航途中病逝於古里(今印度西南部)。60多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也抵達古里,此後幾百年英國、法國等國紛至沓來,印度逐漸淪為西方殖民地,打通印度,是西方地理大發現最具標誌性的事件,為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相比於西方,鄭和來得早、次數多,但大明的這個資本主義始終就是萌芽,萌到最後也就是個芽。說到這有人就要跳出來解釋了,西方是靠掠奪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而我們的鄭和率領的是一支「和平使團」,西方殖民者對所到之地實行「三光政策」,而鄭和的船隊不光不貪人家東西,還在海外到處大撒幣,所以這個資本主義發展不起來是有原因的。事實果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