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民族是打不死的小強

2024-10-08 23:34:30 作者: 時拾史事

  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除北元殘餘勢力,曾組織八次大規模北征,史稱「明太祖八次北征」,戰役斷斷續續持續二十多年,徹底將北元及其殘餘勢力打殘,曾經草原的霸主們,被打得聽到明朝騎兵的馬叫就落荒而逃,北元從前朝正統被削成了草台班子,再也對明朝的正統地位不構成威脅了。到了洪武末年,蒙古已經降級成了明朝的邊患,甚至東北地區的蒙古兀良哈部還被明朝招降,成了明朝的僱傭兵、職業打手,朱元璋還為其改了個名字叫「朵顏三衛」,平時朵顏三衛的重要職責就是跟不服管的其他蒙古人開戰,算是大明王朝版的「以夷制夷」了吧。然而這種本來良好的邊疆模式到了建文帝繼位後卻發生了變化,走向徹底崩壞。

  朱元璋末年在明朝的北境建立了一整套的防禦體系,以抵禦塞外遊牧民族的侵擾,由於朱元璋不太相信異姓大臣,想來想去還是自己的兒子們可靠,因而分封藩王守邊成為朱元璋北邊防禦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然而朱元璋的心腹恰恰成了建文帝的心腹大患。建文帝要削藩,邊境諸王自然是主要開刀對象,但如果諸王都被幹掉,邊地由誰來防守,一旦邊地陷入真空狀態,那這樣一來朝廷對蒙古諸部的壓制力度自然會下降,但顯然急著削藩的建文帝並沒有過多考慮這個問題。事實上不要說武力壓制建文帝沒有考慮過,就連懷柔政策建文帝都沒有過多操作,從史書來看朱允炆在位四年並沒有與蒙古部落有何交流,而對蒙古人來說中原王朝的內戰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靖難之役期間蒙古趁機做大,首先是鎮守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舉兵造反,朱棣本來是朝廷安排在北部抵禦蒙古的重要藩王,他在戍邊期間曾多次出塞,打得蒙古諸部抱頭鼠竄,草原的牛羊看到燕王的旗幟都被嚇得跑路,有他在北平那一片甚是安全,但是現在朱棣起兵了,建文帝的朝廷在南方,所以朱棣也得往南方打,主力部隊自然也都帶走了,霎時間蒙古諸部的壓力頓時減輕,壓在頭上的一座大山自己長腿跑了。

  然而朱棣的起兵才只是牽動明朝北部局勢的第一步,朱棣起兵以後,建文帝立刻派兵北上圍剿,當時鎮守在宣府(今張家口宣化)的谷王朱橞害怕兩軍交戰誤傷到自己,又仔細比較了一下建文帝和燕王之間的實力,最後覺得還是建文帝的大腿比較粗,但燕王離自己的封地比建文帝要近得多,要是自己旗幟鮮明地支持建文帝,朱棣引兵來攻打自己,就自己這兩下子肯定不是四哥的對手,怕是朝廷大軍還沒來自己就要被朱棣幹掉了,所以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封地,連夜逃回南京。

  朱橞回到南京以後,建文帝的心腹兵部尚書齊泰看著他若有所思,於是向建文帝建議道:「燕王封地不遠處就是遼王朱植和寧王朱權,這可都是重量級的藩王,燕王朱棣一個人起兵倒不怕,萬一他們哥幾個勾結起來,將手裡的兵馬聚集在一塊,那勢力可就大了,為今之計應該儘快將遼王和寧王召回京師,斷了朱棣的左膀右臂。」建文帝覺得齊泰的提議很有道理,因而下詔讓兩位王爺趕快回南京,遼王在接到消息後立刻啟程,但如果從陸路返回途中要經過朱棣的勢力範圍,太危險了,所以遼王是從海上坐船回到的南京,方案也很新潮了。

  

  而寧王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被朱棣擺了一道,他本人連同麾下精銳全都被燕王朱棣裹挾著參加了靖難,順便說一句寧王部下的軍隊就是精銳的朵顏三衛。朱元璋為了防範遊牧民族攻入長城以內,在明朝北地自東到西安排了九大藩王鎮守邊疆,他們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一場靖難之役導致遼王、寧王、燕王、谷王全部離開了自己的防守轄區,加上此前已經被建文帝廢為庶人的代王朱桂,實際上這個時候明朝的北地已經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豁口,幾乎喪失了防禦蒙古諸部南下的功效。不僅如此,燕王朱棣為了增加自己的勝算還主動與蒙古交好,希望他們不要襲擊自己的後方,至於好處想來也是不少的。而對於跟隨自己作戰的兀良哈部,朱棣也表示一旦靖難成功,就將寧王朱權管轄的大寧衛(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一帶)割讓給兀良哈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