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賽兒起義:以百姓的名義
2024-10-08 23:34:06
作者: 時拾史事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正是北京紫禁城竣工的當年,一場轟動全國的農民起義在山東打響。令人詫異的是這場農民起義的領頭人物,居然還是一個女子。這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白蓮教」的首領唐賽兒。
唐賽兒是誰?後世給予唐賽兒的評價,大多是女中豪傑、巾幗英雄,甚至後世為其修建雕像,以此作為紀念。但用如此高規格的待遇對待一個反朝廷軍隊的頭領,卻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尤其是這個「反賊」還出現在永樂盛世,按理說不應該啊,她不是應該被歷史唾罵嗎?要想理解這一切,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
這要從唐賽兒的家庭講起。唐賽兒為山東蒲台人,自幼習武,後嫁給了同縣的林三為妻。日子過得清苦,但總也算是一家齊全。所以,這個身懷一身武藝的女子也並沒有想過要成為什麼首領。然而,明初的政權是動盪的。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雖成功登上帝位,但也對明初以來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社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後朱棣執意搞修皇宮遷都修大運河這樣的大工程,這些大工程的成功背後意味著無數人民的鮮血和家庭的眼淚。屋漏偏逢連夜雨,那幾年的山東天公不作美,連年旱災,瘟疫肆虐,弄得是民不聊生,十室九空。「賣妻鬻子,以求苟活」的事情更是不在少數。唐賽兒的父親便是在這個時期,被抓去做了徭役,丈夫為了活命去官府搶糧,然後也被殺死。原本幸福美滿的一家人,最終卻只剩下唐賽兒一個人孤苦伶仃。看著寸草不生的土地,以及哀苦連天的百姓,起義的種子就此埋在了唐賽兒的心中。
然而,憑藉著一個女子自然是無法組織這麼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活動的。這時唐賽兒山東人的身份卻恰巧給了她一個絕佳的機會。因為長期的食不果腹,生靈塗炭,濱州的百姓在現實生活苦無希望之下,都以信奉白蓮教來當作精神寄託。唐賽兒便想到了辦法,她在為丈夫掃墓的歸途中,偶獲了一個石匣,內藏有寶劍與兵書,她得到之後便勤奮學習。待到學有所成,她便向世人宣稱她手中握有「白蓮教」法寶(兵書與劍術),而她則是能夠通曉過去未來的「白蓮教佛母」。以此開始在山東蒲台、安丘、壽光等縣城傳教。貧苦的農民大多信奉她,而後信奉的人數居然數以千計,這為她成立「起義軍」奠定了基礎。永樂十八年二月,唐賽兒在益都縣內的卸石棚寨內以紅白旗為號,發動了起義。但是,很快就被朝廷知道了消息,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鳳率軍前往石棚寨鎮壓。然而,在強敵面前,唐賽兒表現得更是英勇果斷,足智多謀。她借著黑夜發起了襲擊,一舉便剿滅了前來圍剿的明軍,更是將指揮使高鳳當眾斬殺。初戰告捷,這無疑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勢,而後,唐賽兒將石棚寨作為根據地,開始攻打占領了莒州、即墨等縣城。「毀官衙,燒倉庫」,打擊地主豪紳,接濟貧苦百姓,惹得一眾民眾紛紛揭竿而起,加入了「起義軍」的隊伍,星星之火就此燎原。這麼一響應,原先只有千人的軍隊,瞬間就壯大到了兩萬人之多,而後震驚朝野。
唐賽兒在不斷攻城略地,明軍在拿她沒有絲毫辦法之下,朱棣做出了「招安」的決定。但是,唐賽兒不僅拒絕了招安,而且將來使斬殺於軍前。這使得朱棣大為惱怒,隨即派出五千精兵,交由提督總兵官柳升和都指揮使劉忠前往鎮壓。柳升此人一生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因此得以封官拜候。但就因為這累累戰功,也讓他落下了狂妄自大的弱點。唐賽兒便以此作為突破點,以「寨中食盡,並且無水」為由詐降。柳升居然不疑有他,直接重兵把守在東寨附近,準備將起義軍活活困死在寨內。是夜,唐賽兒便趁此向防禦薄弱的敵營發起突襲,不時便攻破敵營,將劉忠斬殺。待到柳升趕到時,唐賽兒已順利將部眾轉移。此役亦是大獲全勝,更助長了起義軍的信心。
但隨著鎮壓軍隊的各路集結,起義軍便開始連連受挫,在經歷了安州、莒州、即墨、諸城之戰後,最終還是宣告失敗了。然而唐賽兒卻在群眾的掩護下順利脫險,而後不知所蹤。朱棣震怒之下,在全國範圍內對唐賽兒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因唐賽兒是削髮聲稱「佛母」起家,朱棣便下令將山東、河北等地的尼姑、道姑全部逮往京師,唯恐唐賽兒就此逃脫,但是依舊無獲。無奈之下,朱棣便以「縱盜」和征討不利的罪名,將山東布政使、按察使等一眾官員誅殺,並拘捕了柳升,泄憤出氣,至此才罷休。
這場起義前前後後只歷經了短短兩月余,規模也不算大。但是,最後卻不得不出動大批軍隊去鎮壓,甚至接連被斬殺了兩員大將,這不僅駁了朱棣這個帝王的臉面,戳破了他即位以來苦苦營造的盛世景象,也足以暴露出明初朝廷存在的致命缺點。起義最終雖以失敗告終,然唐賽兒仍舊成為百姓口中口口相傳的女中豪傑,巾幗英雄。這不得不讓朱棣這個帝王引起反思。為了不再重蹈覆轍,以及維護自己的統治,朱棣最終還是向被剝削及壓迫的農民做出了讓步。
據明史記載:「是月,賑青、萊飢。」也就是在唐賽兒起義失敗的當月,明成祖朱棣便賑災青州、萊州。而後的第二年更是罷免徭賦及受災的田糧。這種措施的頒布,與唐賽兒的起義是密不可分的。唐賽兒最終的蹤跡還是無處可尋。但是她仿佛成了一種信念,一種傳言活在了百姓的心中。或許唐賽兒的行為在明朝的朝廷看來是罪無可恕的,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在貧苦的百姓心中,唐賽兒無疑成了英雄的存在。她說出了百姓的心聲,甚至願意為了百姓拋頭顱灑熱血。故而,濱州的百姓為了紀念唐賽兒,在濱州多處修建了唐賽兒雕像、唐賽兒祠,以此來歌頌這位農民起義女首領的功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極為推崇的一種理論。在與朝臣討論國家治理問題時,均多次採用了這一觀點。唐太宗明白人民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而懂得依靠這股力量也十分重要的。後世的帝王也大多採用了李世民的這一觀點,而後懂得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然而,朱棣則是在唐賽兒起義後才明白了這一道理,並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