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操大師

2024-10-08 23:33:08 作者: 時拾史事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正式起兵,並打出了「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要清除的自然就是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幫挑撥皇帝與各位藩王叔叔親密關係的險惡小人。雖然朱棣起兵了,但是當時整個大明朝上下就沒人會認為朱棣能夠戰勝建文帝。要知道,朱棣在北平舉事時,手下只有八百親兵歸他用,等他穩定好北平周圍的局勢時,手中也不過才三萬多軍隊。就算朱棣後來聯合了十七弟寧王朱權(這裡心疼朱權一波),把寧王的軍隊也奪了之後,其所掌握的軍隊也才不過八萬人左右。那麼朱棣的對手建文帝掌握有多少軍隊呢?將近一百四十萬,這還只是建文帝擁有的中央軍,八萬對一百四十萬,相信以朱棣的數學水平一定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差距。再加上建文帝還占據正統地位,可以說朱棣靖難成功的概率無限接近為零。然而,接下來建文帝的一頓微操直接讓人看得傻眼,最終昏招迭出的建文帝輸掉了自己的皇位,下面就來看看建文帝在靖難之役期間的表現。

  第一,表面仁慈,假裝不想殺叔父。朱棣在七月起兵後連戰連捷,得知消息的建文帝迅速採取了反制措施。八月,建文帝起用洪武年間的老將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平叛。但是在大軍出征之際,建文帝又當著大軍的面說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勿使朕負殺叔之名」,前面搞死了那麼多無辜的叔叔了,現在要緊關頭,真的來了個謀反的,倒開始假惺惺了。這句話可能在將士們聽來,充分展現了建文帝的仁義,即使自己的叔叔造反了還不忍心殺害。

  但是在耿炳文聽來就有些不對勁了。要知道,耿炳文也不是一個只知道打仗不知道政治的小白,其能夠毫髮無損地度過明初四大案,尤其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能看出其政治敏感度之高。等大軍開拔之後,耿炳文越想建文帝的這句話越不對勁,皇帝是真的想要保全自己這位皇叔嗎?如果是的話,他可以直接說不要傷害朕的老叔啊,為啥非要說「勿使朕負殺叔之名」呢?況且那麼多叔叔死的死、殘的殘,也沒見皇帝陛下有多傷心難過啊,為何突然對四叔這麼關心。等下,耿炳文突然想到什麼叫不要讓皇帝背上殺害叔叔的名聲,皇帝不背誰來背?就算自己活捉了燕王,皇上要是以謀反的罪名處決燕王,人還是建文帝自己殺的,這不還是要背上殺叔的名聲嗎?

  

  想到這裡,耿炳文突然明白了建文帝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建文帝只需要一個死了的皇叔,不需要一個活著的皇叔,打起仗來刀槍無眼,誰知道會不會傷到燕王,皇叔在戰場上死了也很正常,而如果燕王陣亡,那這頭功必然是大將耿炳文的。好嘛,皇上這是想讓耿炳文來背鍋呀。背鍋也不是問題,但是看皇帝這個表現,最後很有可能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讓耿炳文來陪葬他的皇叔呀,畢竟皇帝可以宣布自己沒想讓燕王死,是耿炳文自作主張。想通了這一點,耿炳文也明白自己這仗該怎麼打了。

  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耿炳文充分發揮自己擅長打防禦戰的特性,堅守真定城,就是要活活耗死朱棣,使得朱棣最後沒有辦法只能投降,投降之後押送回京,怎麼處置朱棣就是皇帝的事了,他耿炳文自然就可置身事外。不過這種可能很小,以朱棣的性格如果最後起兵失敗,他很可能就會選擇「殺身成仁」,而這才是耿炳文想要的。這樣既完成了皇帝的任務,也避免自己被皇帝用來背黑鍋。也正因此,耿炳文在兵敗被徵召回京後,曾給建文帝上書,其中毫不客氣地指出,燕王是皇帝的嫡親叔叔,各地的藩王都是太祖的親兒子,皇帝為何全不顧親情要加害於他們,這是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可見,若不是建文帝曾試圖搞騷操作扣鍋給耿炳文,他也不至於此時大膽上書指責皇帝。

  從現存史料來看,還真看不出建文帝這句話對朱棣起到了什麼「保護」作用。朱棣在戰場上並沒有因為這句話就所向披靡,相反多次戰爭中不是所乘的馬被刺翻在地,就是多次差點被兵器所傷,要不就是「直前刺王(朱棣)」,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啊。如果不是朱棣命大,可能建文帝的目標就真實現了。

  第二,用人不明,明人不用。建文帝最大的昏招就是在用人上的識人不明。這個問題從他的三人智囊團就能看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全是儒士,並且還屬於腐儒那一種。三人不僅不懂軍事,而且盡出瞎主意。其實在他們哥幾個看來,削藩這些事都是次要的,他們最大的理想是攛掇著建文帝以《周禮》為藍本,實行改革,從而恢復古制。一會兒要把郡縣的名字改回周朝的名字,一會兒又要把官職的名字恢復周官制度,更厲害還是,方孝孺這位仁兄竟然主張恢復井田制,井田制這一土地制度早在王莽時期就已經用血的教訓來證明行不通了,但方孝孺不管,在他看來古代的什麼東西都比當代要好。這一改又給朱棣那邊送藉口了,朱棣陣營一個破壞祖制的帽子就扣過來了。

  其實要只是智囊集團不行也就算了,畢竟打仗還是看前線將領的軍事才能的,要是建文帝選一個戰鬥力爆表的軍事大才,直接一戰拿下朱棣,叛亂也就解釋了。然而,萬萬沒想到,到了後邊雙方開打的時候,建文帝識人才能更進一步,他的三人智囊團全部選擇性眼瞎了。耿炳文在和朱棣初次交戰中落了下風是不假,但戰後耿炳文及時調整作戰方針,死守真定城,朱棣幾次攻打勞而無功,無可奈何之下朱棣只得退回北平。本來在戰場上,勝敗乃兵家常事,並且這個失敗對於朝廷一方來說也是無關緊要的,中央家大業大,損失幾個兵馬壓根就不叫個事。但是我們的建文帝和他的智囊團受不了了,受不了就要開始作妖來了,建文帝在黃子澄的建議建議下頒布詔書怒斥耿炳文,指責他丟盔卸甲,手握三十萬大軍不思直搗黃龍,卻在一個小小的真定城駐紮下來,傳出去朝廷的面子還要不要了。

  朝廷決定臨陣換將,於是將其徵召回京,隨後派開國名將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來代替耿炳文。李文忠戰功顯赫,又是朱元璋的外甥(算下來李景隆是朱允炆的表哥),妥妥的皇親國戚,用起來也放心,建文帝和他的三人智囊團對於李景隆是有著厚望的,認為老子英雄兒好漢,希望他能像他爹那樣橫掃「燕賊」。結果「戰神」李景隆可不是吹的,率領著幾十萬大軍圍攻北平將近兩個月愣是沒打下來,要知道當時李景隆可是占據著絕對優勢的,帶去的幾十萬大軍全是生力軍,而北平這邊為了防守,最後連士兵的家屬都派了上去,孰強孰弱一看便知。可饒是這樣,李景隆就是沒打下來,打不下來就打不下來吧,但沒想到李景隆還扯後腿。李景隆這個人打仗不行,耍起心眼來那可是老手,嫉妒心還特別強,不允許別人和他搶功。在攻城期間,都督瞿能好不容易把北平的張掖門打開了個缺口,李景隆不僅不趕緊派兵支援,反而下令翟能,不得輕易攻城,等他率領大軍過來後再打。

  等李景隆大將軍點齊大軍晃晃悠悠過來已經是第二天了,燕軍早已經把缺口給補好了,李景隆也只能望城興嘆了。有這樣的統帥,朝廷一方的戰績就可想而知了。先是圍攻北平的功虧一簣,隨後鄭村壩之戰、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的一敗再敗,更是讓朝廷一方損失慘重。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文帝都沒有嚴厲地處罰李景隆,只是免去其統帥之職,當時就連舉薦李景隆的黃子澄都上書建文帝要求殺了李景隆,給下面一個交代。但是建文帝就是沒有同意,就算朱允炆顧念親情吧,但是李大將軍的所作所為建文帝應該明白這個人絕不能再用了吧。

  都說吃一塹長一智,可這話在建文帝身上一點都沒體現,之前下耿炳文的職的果斷卻被丟到了九霄雲外,後來朱棣已經打到南京的時候,竟然還派李景隆去守衛最重要的金川門,可能建文帝是認為李景隆是自己的至親,不會背叛自己。但是建文帝忘了一件事,李景隆是他的表哥,但也是朱棣的侄子啊。這眼看表弟就要失敗了,表叔就要勝利了,現在開城門迎叔叔還能立個大功,想到這李景隆迅速忘記了表弟對自己的種種優待,立刻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開城門迎接燕王朱棣,本來還能抵抗一下的南京城就這樣輕易淪陷。

  如果單純只是李景隆一事還凸顯不出建文帝的「優秀」,那麼再舉一個例子,朱棣即將打到南京的時候,建文帝委任駙馬梅殷鎮守南京的門戶淮安。結果這位被朱元璋密詔輔佐建文帝的梅駙馬,率領著四十萬大軍去鎮守淮安,真的只是鎮守,能不主動出擊絕不出擊,朱棣要打他就防守,朱棣不打他也不反攻,後來朱棣想明白了幹嗎非得和梅殷在淮安乾耗著,於是朱棣繞過他直接去打南京了,而梅駙馬依然堅守著淮安,等到朱棣打下南京之後,梅駙馬還是堅守著淮安。他這是守給誰看呢?當然,史書中稱最後是朱棣逼迫梅駙馬的妻子寧國公主寫了一封信,還是血書,招降了梅駙馬。當時,朱棣已經即位稱帝了,這件事的真實性大家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說,任人不明這個鍋不能全扣在建文帝頭上,當時建文帝手裡能用的人本來就不多,那些能打的大將在朱元璋晚年為了給建文帝掃清障礙時已經殺得差不多了,剩下這些所謂的「軍二代」又應了那句老話「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不可否認的確存在這方面的原因,但是在上面講李景隆的問題就可以看出這個鍋建文帝背的不冤枉。耿炳文只是因為一次戰敗就被免去統帥之職,而李景隆多次戰敗丟盔卸甲,使得朝廷對燕王朱棣的優勢不斷縮小,在群臣強烈要求處決他時,建文帝竟然也只是免去他的統帥之職。要是建文帝有識人之明的話,他在李景隆第一次戰敗的時候就應該撤掉他,或者就不該讓他擔任統帥,而不是一味縱容他。反觀,朱棣一眼就看出李景隆難成大器,稱其驕奢淫逸、色厲內荏,平常又不喜歡看兵法,就是一個放蕩的公子哥,建文帝敢給他五十萬人馬,簡直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如果說建文帝手上確實沒有可用的大將也就算了,但當時建文帝手下並不是沒有能打的「軍二代」,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可以說是當時能征善戰的大將了。靖難之役時,他作為南軍主將,先是在白溝河之戰中掩護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還;接著又在齊眉山大勝燕軍,此次大勝之後,燕軍都打算撤回北平了。但是建文帝卻猜忌徐輝祖是朱棣妻弟,將其召回並控制起來。南軍失去了統帥,戰鬥力大為削弱,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中央軍也因為失去南軍支援而先後被燕軍擊敗。要知道,徐輝祖可不像他弟弟徐增壽那樣私通燕軍,反而始終忠於建文帝,當初朱棣派三個兒子入京的時候,徐輝祖就直接上書建文帝,朱棣其他兩個兒子可以放,但第二個兒子朱高煦必須扣下來,因為他「勇悍無賴,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為大患」,要知道這也是他的親外甥。但是就算徐輝祖做到了這分上,建文帝還是不相信他。同樣是親戚,徐輝祖不被信任,李景隆卻被當個寶,可以說建文帝的想法是很清奇的。

  第三,苛責宦官,自掘墳墓。建文帝在位時期大大提升文臣地位、減輕刑罰,大力推崇儒學,還時不時給老百姓減輕賦稅負擔,在文官集團看來,建文帝簡直就是一位千載難遇的明君,這就是為什麼建文帝後來被推翻了還有那麼多官員緬懷他的原因。但是,就是這麼一位「明君」,卻十分看不上自己身邊的宦官,朱元璋在位時曾三令五申「宦官不得干政」,這一點上朱允炆倒是遵循祖制了,並且和他的祖父朱元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宦官但凡稍出差錯,絕對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平常建文帝也不曾給過他們什麼好臉色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輕視宦官這些「身邊人」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在建文帝的這種「打壓」下,宦官們紛紛轉換陣營,開始投向朱棣的懷抱,朝廷的不少消息就是經由宦官暗中傳遞到朱棣陣營的。朱棣最終決定直接進攻南京,就是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的時候,宦官們給他傳來了消息,告訴他京師防務空虛,只需派奇兵南下定能一舉攻克。於是朱棣當機立斷,繞過自己一直打不下的山東地區,直接攻打南京。建文帝最終為自己的苛責宦官付出了代價,只是這個代價有點重。

  第四,未能御駕親征。建文帝未能御駕親征也是他的一個昏招,如若建文帝御駕親征,那麼憑藉古代的「君為臣綱」,對於燕軍的士氣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而燕王起兵口號的煽動性也將受到極大的衝擊,你燕王不是說要清除皇帝身邊的奸佞嗎?如今皇帝御駕親征,你繼續打就是造反,就代表你所謂的「靖難」是有私心的。並且,建文帝出現在戰場上,無疑會使北伐的朝廷軍隊找到主心骨和靠山,會放手一搏,同時各地的官員也會紛紛支援朝廷,不至於像之前那樣隔岸觀火或坐山觀虎鬥。

  反觀後面宣宗時期,宣宗剛即位時,其叔父漢王朱高煦也效仿自己老父親打算再來一次「靖難」,結果宣宗吸取建文帝的教訓,直接率兵親征,一舉解決漢王叛亂一事。如果說靖難之役前期朝廷優勢巨大,建文帝犯不著以身犯險,深入敵境,那麼到靖難之役後期戰事已經處於膠著的情況下,建文帝就應該果斷揮師北上,震懾叛軍,雖然也曾經有大臣提出過這一舉措,但建文帝可能有他的考慮,最終沒有上戰場,也就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如果建文帝在削藩過程中沒有昏招迭出,可能大明朝也不會出現一個明成祖,中國歷史上也不會出現一個永樂大帝。但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在建文帝昏招跌出的情況下,朱棣以八百親兵舉事,最終打敗了坐擁百萬大軍的建文帝,使得大明朝的軌跡發生重大變化。

  朱棣雖然勝利了,但其在位的二十多年間始終有一個巨大的陰霾籠罩著他的皇座,讓他坐臥難安,那就是今晚吃……不是,是朱允炆你到底在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