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的煩惱
2024-10-08 23:33:02
作者: 時拾史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之前雖然太子朱標早逝曾經造成儲位動盪,但此後朱元璋在人生最後的五六年間早已將身後事都安排妥當了,因而朱元璋剛一駕崩,皇太孫朱允炆便憑藉太祖遺詔,以大明第一正牌繼承人的身份登上皇帝寶座,並昭告天下,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稱建文帝,就這樣大明王朝的第一次權力交接特別平穩。
朱允炆登基的時才22歲,正是年富力強可以有一番作為的時候,然而這位年輕皇帝卻每天吃不好睡不香,整個人都恍恍惚惚的,因為一個困擾他多年的問題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本來皇帝有煩惱,使個眼色手下的大臣應該就能立刻心領神會,幫助皇帝解決問題,但無奈的是朱允炆手底下全是書呆子,皇帝的眼睛都快眨瞎了,就是沒人能猜出來皇帝啥意思。時間久了朱允炆自己都受不了了,索性自己挑破,他問自己的親信黃子澄:「先生還記得當年咱倆的悄悄話嗎?」黃子澄表示從來不敢忘記。朱允炆想談的就是「削藩」,建文帝登基後擺在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尾大不掉。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藩王割據令剛即位的建文帝無法忍受,如果其父朱標登基,這個問題本不用建文帝操心,但誰讓老爹死得早,這刀只能朱允炆自己來揮了。
雖然從實力等各方面來看,明朝中央政府對這些分封在各地的藩王有著絕對的優勢,一般來說藩王是不會輕易作亂的,就算作亂了,就他們手上那幾桿槍還能是朝廷的對手?但建文帝不這麼看,他認為朝廷如果繼續縱容藩王就是「姑息養奸」,畢竟好幾個藩王皇叔,爺爺還在的時候就不遵守法紀,現在自己這個侄兒上台,輩分小根基不穩,他們還會將皇帝放在眼裡嗎?所以不如「快刀斬亂麻」,儘快地進行削藩,進而維護中央政府的統治。同時還可以利用削藩來提高皇帝的權威,向世人展示自己是正統所在、天命所歸,簡直一舉兩得,想到這建文帝決定將這「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燒向自己的叔叔們。
現在來看建文帝的削藩做法操之過急,然而建文帝自己並不這麼看,削藩的這個想法其實並不是在其即位後的突發奇想,相反朱允炆還是皇太孫的時候早已經不知道在心裏面盤算過多少遍了,所以如果問朱允炆本人,或許他覺得自己已經算是深思熟慮了吧。朱允炆還是皇太孫的時候曾問他的伴讀黃子澄:「分封在各地的藩王驕縱不守法紀,並且還手握重兵,萬一到時候他們不想住封地了,想住京城了,這可怎麼辦?」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怕自己登基後鎮不住場子,這些叔叔們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不服管教,輕者不守君臣之禮,重則抄傢伙造反該如何是好?
黃子澄能作為皇太孫伴讀自然是學富五車,因而他引經據典告訴建文帝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為此還特地舉了一個西漢七國之亂的例子,向建文帝證明在朝廷的絕對實力之下,這些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不會作亂的,退一步就是想謀反也不會成功。建文帝聽了黃子澄的答覆很滿意,之後便開始尊稱黃子澄為「黃先生」。由此可見,早在此時,建文帝就已經開始謀劃未來該如何處理這些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了,但是礙於此時朱元璋還在世,建文帝也只能想想不敢多說,畢竟朱元璋是分封諸王最大的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