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弦易張

2024-10-08 23:32:19 作者: 時拾史事

  第二次北征失敗後,明朝改變了作戰戰略,由主動進攻改為積極防禦,但防禦不代表被動挨打。朱元璋通過這次戰役認識到,要想一鼓作氣滅掉北元暫時是不可能的,於是朱元璋又回到了慣用的迂迴戰略上。自從元昭宗打贏了這一仗後著實有點飄了,接連整合雲南、遼東各方勢力,定下了「三年訓練,五年反攻」的計劃,以求打回中原去過年,將元順帝重新迎進大都太廟。基於此朱元璋認識到必須要切斷北元與各方勢力的聯繫,各個擊破,才能取得最終勝利。北元軍隊為什麼不斷南下,道理很簡單,草原物資少,不到明朝邊界搶點東西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人,別看元昭宗整天叫囂要反攻中原,但在明軍嚴密防守下平時能搶點東西就謝天謝地了。於是朱元璋採取了第一步,堅壁清野,將邊地地區的居民內遷,沒人了看蒙古騎兵還能搶到啥。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但邊民都內遷以後,出現了新問題,邊地地區的土地就這麼白白浪費了嗎,於是乎朱元璋走出第二步,在邊地地區強化衛所制度,並讓衛所的兵士在當地屯田,平時種地,有戰事的時候就出戰,寓兵於農、兵農合一,所以後來朱元璋得意地說自己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穩固邊地以後,朱元璋又開始軍事、政治、外交等手段並用,意圖瓦解北元政府。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正月、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正月,朱元璋先後組織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不過這幾次作戰不再是直撲北元中央政府,轉而蠶食北元軍事要地,招降北元軍政大員,不斷消耗北元有生力量。特別是第五次北征,盤踞在遼東近二十年的北元重臣納哈出在明朝的恩威並施下出降,北元一下子損失了二十萬大軍,加上此前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已經平定雲南,北元朝廷左膀右臂被切斷,使得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朱元璋決定趁熱打鐵,認為「肅清沙漠,在此一舉」。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以藍玉為征虜大將軍(主帥),發動規模浩大的第六次北征。當時元昭宗已經病逝,他的弟弟(也有說是兒子)繼位為帝,是為天元帝。天元帝覺得明軍前不久才與納哈出作戰,糧草匱乏,不會深入北方再戰,因此沒有作迎敵的準備,只是將自己的老營遠遠遷到捕魚兒海(今貝爾湖)之畔,每天吃好喝好,想等明軍師老兵疲後主動退兵。應該說天元帝想得很好,但他忘了他的對手是藍玉,洪武五年藍玉曾經敗於王保保之手,他做夢都想打敗王保保來證明自己,雖然現在王保保已死,但藍玉不會放棄復仇的機會,他將用北元的滅亡來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證明他藍玉才是如今最優秀的將領。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四月風塵僕僕的藍玉趕到捕魚兒海,元軍的鬆懈出乎他的意料,藍玉沒有多想立即對北元發起猛烈進攻,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天元帝措手不及,除了他與長子天保奴等幾十人逃脫以外,剩下的人馬全部被明軍俘虜,這一次北元將老底全丟光了,復興大業再無從談起。

  天元帝逃脫以後也只是多活了幾個月,他和其子天保奴在逃亡過程中被其部將(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的後裔)縊殺,其部將自立為蒙古大汗,成為自忽必烈以來首位非忽必烈後裔的蒙古大汗。天元帝死後蒙古大汗不再有廟號、諡號、年號,可以說捕魚兒海一戰北元政府徹底崩潰。在此之前,北元的統治者一直以正統王朝自居,相信有朝一日能重新入主中原,而在此之後蒙古的統治者完全去除了身上的漢化痕跡,顯示出他們已經徹底放棄了對中原地區主權的占有。明朝與北元經過二十餘年的反覆拉鋸戰,朱元璋終於取得了他想要的勝利,在這以後明朝與蒙古的作戰再也不是新政權與前政權之間爭奪合法性的戰爭,而降級為統一王朝應對北方遊牧民族攻擾的反擊。況且經過藍玉一戰,蒙古元氣大傷,就連擾邊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然而朱元璋北征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並且北征的意義也開始發生變化。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朱元璋開始第七次北征,然而這一次北征的主帥人選卻很有意思,是朱元璋的兩個兒子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棢。此前的幾次出征,徐達也好,李文忠、馮勝、藍玉也罷,不是開國元勛就是百戰功臣,而這一次卻派了朱元璋兩個兒子,雖然他們也曾跟隨徐達等人出征過,但終究沒有獨立作戰的經驗,難道朱元璋不怕重蹈第二次北征的覆轍嗎?一點也不怕。此次出征晉王朱棢從山西出塞,一路上壓根沒發現蒙古軍隊,轉了幾圈,無功而返;燕王朱棣倒是打贏了幾場小仗,但也沒達成什麼戰略性目標,總的來說第七次出征收獲不大,但朱元璋還是組織了這次北征,因為自從第六次北征徹底打廢北元後,朱元璋北征的目的就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之前幾次作戰每次都是名將往上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國老將們在逐漸凋零,到第七次北征的時候,徐達、李文忠等人都已經過世,沒有過世的諸如馮勝、藍玉等人也因為功高震主受到朱元璋的猜忌,雖然現在蒙古已經降級成邊患了,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功臣信不過,那就得靠自己的兒子了,於是朱元璋自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其陸續在邊地地區設立鎮守邊地的藩王,即九大塞王,相比於內地的王爺們,這九位王爺兵強馬壯、守備要隘,並且在前幾次北征中多有跟隨元老名將們出戰,學習經驗。到了第七次北征,朱元璋終於將身為塞王的晉王和燕王任命為主將,令他們率軍出征,其實找不找得到敵人,打不打嬴都不是最重要,能贏最好,退一步說只要不輸就是嬴,此次出戰的主要目的便是鍛鍊一下這幾個兒子,樹立塞王們的軍威,使軍事統帥權從功臣名將手中轉移到明朝宗室手裡。

  此後幾年隨著最後的一批老臣名將,或病死,或被朱元璋誅滅,邊地地區的防務大權徹底落到了九大塞王的肩上,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朱元璋最後一次組織北伐,這次是燕王朱棣單獨領兵出征,目的比較明確,就是消滅在大寧(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一帶活動的蒙古軍隊,因為此地離朱棣的封地近,就是他的菜了,與上次一樣小勝蒙古軍隊,收編了一些蒙古人,燕王朱棣為此還得到了朱元璋的嘉獎,可見朱元璋此時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徹底消滅殘元勢力了,而是有計劃地扶持自己的兒子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