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把待辦事項變成必辦事項

把待辦事項變成必辦事項

2024-10-08 22:18:16 作者: 麗莎編著

  人們常把手機軟體中的「備忘錄」功能或者「日曆」功能用來安排待辦事項,將一長串的待辦事項統統列在備忘錄中,以此來提醒自己今天需要做什麼事情。

  心理學家發現這種方式在行動中不一定會起到有效作用,因為人們做事項安排的方式就是錯誤的。他們通常會把重點放在未完成的工作上,這樣一來,若待辦清單中排在前面的無關緊要的小事無法順利完成,那麼後面重要的工作也將難以繼續。

  所以,待辦事項清單不能完全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時間管理問題。使用不當,很有可能會阻礙工作的順利進行。

  蒲希怡剛剛進入這家公司,每天工作量巨大,為了完成工作,她起早貪黑,每天很晚才回家。

  為了讓工作更有條理地進行,蒲希怡每天都會給自己羅列出一系列的待辦事項。蒲希怡趴在書桌上寫下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要完成表格,嗯,還想去一下圖書館,晚上要和朋友去吃飯,跑步……」半個小時下來,她在紙上林林總總地寫下了十幾條待辦事項。

  

  她把紙條貼在書桌上,就開始工作起來。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十點,她才疲憊地回到家裡。洗漱完畢,她躺在床上打開自己的備忘錄,數了數做完的事情,發現一共完成了七條待辦事項。

  蒲希怡看著,滿意地笑了。「不錯,很有成果。」第二天上班,她又開始做昨天沒有做完的表格,原來她完成的那七項事情里沒有表格工作這一欄。公司的主管看見她一天下來還沒有做好表格,將她臭罵了一頓。

  長的待辦事項清單,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也會使我們在完成清單內容時不先完成緊要的事而專揀容易完成的事情做。這樣列出的清單和做出的事情都是在浪費時間。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列待辦事項這個動作能夠讓我們得到壓力的紓解和部分成就感,即還沒有做事情,大腦就認為自己做了一部分事情了。但這樣卻會讓人在行動上鬆懈,反而不利於行動。

  同時,我們會因為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未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會把沒完成的事情當作一種負擔,即在做一件事情時,這些未完成又沒在做的事情會不斷打擾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做事情。

  用錯誤的方式整理待辦事項,會讓我們無從下手。每當做完幾件事情時,又會有幾件事情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我們甚至會因為完不成的清單,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人的精力有限,可能我們早上比較困,晚上卻比較精神,所以在安排工作時間和待辦事項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

  安特的工作很特殊,他專門給成功人士設計待辦事項。每天他會給需要幫助的人列出三個待辦事項,然後那個人需要付錢給安特。

  雖然聽起來很荒唐,但是安特的生意卻很不錯,許多工作繁忙且每天有各種大業務的人都來找他制訂私人計劃。安特囑咐那些人每天晚上把前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給他,然後他從中挑選出三個重點要做的事情給買主。

  奇怪的是,這些人認為這些事情都很重要,挑不出三個很重要的,但是安特就能輕而易舉地挑選出來。

  別人問他挑選的秘訣時,他就說:「挑出三個重要的事情再簡單不過了,只要你今天只做這三個事情就行。」

  要想把待辦事情當作必辦事情來做,就是要有這樣的決心——今天只做這三樣事。

  第一件事,挑出三個裡面最簡單的最先做,並爭取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它。

  第二件事,跟自己的前途相關,多是工作和生活的核心,或者是自己賴以生存的途徑。

  第三件事,是今天必須完成的很重要的事情。難度比第二件事低,但是需要堅持,放在最後去做,可以當作一天中舒緩的結束動作。

  最好在晚上列待辦事項,這樣方便我們總結一天的工作,更好地做出選擇和取捨,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在完成待辦事情時,不要一心多用。研究表明,一心多用會降低工作效率。一心多用時我們的大腦需要同時處理好幾件事,還會不斷地在幾件事之間切換注意力。相較於做一件事情來說,一心多用會降低我們四成的工作效率。

  把列待辦事項當作是一種習慣。當我們把計劃寫下來的時候,這些事項就成為我們一天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會時刻記得對自己承諾了什麼。當我們把預備做變成必須做時,我們的目標就會更加清晰,行動也會更加高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