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制定一張工作時間表
2024-10-08 22:17:06
作者: 麗莎編著
在行動前給自己做一份詳細的工作計劃表,不僅是一種好習慣,還能監督我們完成計劃。當我們完成了工作計劃表上的事項,就會有一種滿足感油然而生,從而提高我們以後在工作中的積極性。
呂迦的思維總是很混亂。這天,他打算寫畢業論文,還沒寫幾個字,就開始想其他的事情。一會兒做做這個,一會兒做做那個。沒想到他無意間把一組課外設計完成了,呂迦滿意地笑了笑,自言自語道:「今天真是收穫滿滿的一天。」說完這句話後,他伸了一個懶腰,睡覺去了。
第二天,班群里通知大家畢業論文一個月後就要交,其他同學幾乎都要修改完了,呂迦卻連初稿還沒有定,最後他因畢業論文沒有按時完成而延畢。
對做事沒有頭緒和工作效率低的人來說,制定一份工作時間表非常重要。沒有詳細的工作時間表,做事情時就很容易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不必要或不緊急的事情中,忽視掉重要的事情,導致最後損失慘重。
所以,每一個行動都需要一份系統的計劃來支撐前行。工作時間表是最簡單的自律方法,我們只需把時間表上的內容列出來一一去做,當做完時間表上大部分的事情後,我們就會為自己的執行力而感到滿意,體內的多巴胺也會分泌,產生出快樂和興奮的情緒。
蔣曉婉的工作效率極低,總是完不成任務。一次,她發現身邊的同事在上班前總是在寫一個小本本,蔣曉婉詢問他:「你在寫什麼?」
同事說:「沒什麼,只是工作前先把所有的事情列在本子上,然後詳細計劃出來。」
蔣曉婉覺得這個方法很好,於是也跟著去做。開始幾天完成不了計劃上的全部清單,她就根據自身能力改變工作計劃。久而久之,蔣曉婉習慣了有計劃的工作生活,效率也提高了。
那麼什麼樣的工作時間表是最科學、最容易完成的呢?
一般製作工作時間表時都會按照作息時間進行適當調節。比如幾點起床、幾點下班、幾點休息等等,這些時間大大限制了一份工作時間表的框架,我們在設置計劃時要按照科學時間進行安排,不能因為要加班就減少休息時間。身體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只會讓思維和身體的行動力下降。所以,在保證作息規律的條件下進行計劃是最好的。
計劃時我們要考慮到行動中的一些突發事件,那麼當局面失控、計劃難以完成時,我們要先去做重要緊急的事情,再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其次做不緊急的事情,避免去做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我們要養成完成每日工作計劃的習慣。這裡有一個方法,就是堅持進行三個階段的訓練,分別是一個星期、半個月和一個月。在這期間嚴格要求自己,雖然心理上會有懈怠和懶惰,但是經歷過這幾個階段後,我們的大腦會產生條件反射,再去行動時就不會覺得累或者麻煩。
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完美的計劃總不如行動有用。我們的行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時候的計劃可以參考的價值就很低了。要想提高行動力,就要趕緊調查清楚周圍的情況,及時完善計劃,做出妥善的行動。
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工作後,要學會總結。今天的任務完成得怎麼樣,是否還可以更好,是否需要改善計劃。這個總結可以讓我們隨時反省自己,找出更符合現在的計劃,避免遇到行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