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文化常識(套裝共3冊)> 第五節 16世紀至18世紀的殖民政策

第五節 16世紀至18世紀的殖民政策

2024-10-08 20:58:39 作者: 約翰·梅西

  在此,說一下獲得與榨取歐洲以外的大地域對近代資本主義的成立有何意義,甚為得當。不過只能簡單一述舊時殖民政策最具特徵之處。

  歐洲諸國獲得殖民地,使得歐洲內部積聚了巨大財富。積聚此種財富的手段,為殖民地產物之壟斷,以及對殖民地的貿易機會之壟斷,換言之,就是向殖民地輸出貨物之壟斷,此外,還有本國與殖民地之間運輸機會之壟斷;1651年英國的《航海法》對最後一次壟斷提供了特別保證。

  此種財富之積聚通過暴力來實現,各國均無例外。它的經營可以採取各種不同的形式,或者由國家專賣,從殖民地直接收取利益,也有收取一定的代償而將其委之公司的。於此,可以見到兩種主要的剝削形式:其一為西班牙、葡萄牙對於殖民地之封建的形式;其二為荷蘭、英國對於殖民地之資本主義的形式。

  封建的殖民形式之先驅,為威尼斯與熱那亞在地中海中部與聖殿騎士團的殖民地。獲得財富的機會,均通過將掠取地域分配為封邑來保持。

  資本主義的殖民地大抵發展為大規模耕作地,由土著居民提供勞動力。曾於亞洲、非洲獲得有利經驗的此種勞動組織,移至大洋的彼岸時,大大地擴大了其利用機會。只因印第安人完全不適於大規模耕作地勞動,才把黑奴輸入西印度群島,此種輸入漸次變成正常的大範圍的商業。壟斷的、支付高價代償的奴隸貿易特權,查理五世於1517年將其賦予了佛蘭德斯人。直至18世紀,奴隸貿易特權在國際條約上都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烏得勒支(Utrecht)和約中,英國獲得獨家提供奴隸到南美、西班牙領土的權利,與此相對應的,提供的奴隸有一定的最低數目要求。奴隸貿易的結果確實可觀。

  19世紀初,在歐洲人的殖民地中,約有七百萬奴隸。他們的死亡率非常高,在19世紀還達百分之二十五;以前曾是其數倍。1807年至1848年間,另從非洲輸入了五百萬以上的奴隸,由此輸出的奴隸總數,大致等於18世紀時歐洲一流強國的總人口數。

  除黑奴外,還有白人的半奴隸(即契約傭工),尤其在英屬北美殖民地中為最多,17世紀時,其數量超過黑奴。其中一部分為被處流刑的罪人,一部分為窮人,想用此方式賺得他們的過洋路費,雖然這僅是一筆小小的錢財。

  奴隸勞動的收益很豐厚。18世紀時,英國每年從每個奴隸身上能獲得十五至二十英鎊的收益。奴隸勞動的收益多寡,取決於嚴格的殖民地紀律、對奴隸殘酷的驅使、持續的奴隸輸入(因為奴隸不能自行生殖)和農業經營的好壞。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與維爾納·桑巴特(Werner Sombart)所主張的相反,由殖民地商業所積累的財富,對於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無足輕重。雖然殖民地商業使大規模的財富積累成為可能,但並不促進西方的勞動組織在具體形式上的發展,因為殖民地的商業建立在掠奪主義的基礎上,而非立於市場活動的收益原則之基礎上。據我們所知,例如在孟加拉,其守備兵的費用較之該處所販貨物的金錢價值要大五倍。所以在當時的狀況下,殖民地對於本國產業的販賣可能性所助較小,其主要利益乃自運輸業務得來。

  對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的榨取形式之終止,與奴隸制度的廢除互為表里。這隻有一小部分出於道德的動機。對奴隸制度進行不斷鬥爭的唯一宗派為教友派(Quaker),其他如加爾文派、天主教派及其他一切宗派,均沒有前後一貫地和經久地主張廢除奴隸制度。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北美殖民地的崩潰。即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北部殖民地禁止奴隸制度,且完全立於民主政治的根據上,因為一般人均想避免大耕作殖民地之成立與大耕作地殖民貴族之成立。此外,一種宗教的動機也有其作用,即否定一切封建制的清教徒的傳統精神。

  1794年,由於人人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法國議會用冠冕堂皇的詞句宣布廢除奴隸制度。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禁止奴隸貿易。英國對於奴隸貿易的關心,亦因英國的主要奴隸消費地,即北美殖民地的喪失而消失。維也納會議的決議,使得英國人既有可能壓制別國的奴隸貿易,也使得其本國人更輕易地從事奴隸貿易走私活動。1807年至1847年間,在英國政府的默許下,英國人用這種方式自非洲運送了五百萬奴隸至英屬殖民地。至1833年國會改革後,英國國內與所有殖民地在英國民主勢力的統治下,才開始真正杜絕了奴隸貿易。

  16世紀至18世紀的奴隸制度,對於歐洲經濟組織的重要性,如其對於歐洲內部財富積聚的重要性一樣微不足道。它雖然曾經供養了許多食利者,但對於工業經濟形態及資本主義組織的發展貢獻很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