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歷史常識> 第十八章 中古時代的印度和南洋

第十八章 中古時代的印度和南洋

2024-10-08 20:40:00 作者: 何炳松

  第一節 中古初年的印度和佛教

  【中古時代亞歐兩洲文化狀況的比較】世界史上所謂的中古時代,就是從5世紀中葉西羅馬帝國滅亡時起,到15世紀時止,前後共約一千年。就歐洲方面講,中古時代的前半期為社會混亂、文化衰落的一個時期,所以叫作黑暗時代;後半期為文藝復興、列國形成的一個時期,所以叫作中古近世的過渡時代。至於亞洲方面的狀況,在這一千年中則和歐洲相反。當歐洲正在黑暗時代中時,亞洲的東部有唐代中國文化的隆盛,極東有朝鮮和日本的開化,南部有佛教的廣播和南洋諸國的興起,西部有阿拉伯穆斯林大食帝國的建立和文化的發展。所以在中古初期時,亞洲大部分地區差不多都受中國、印度和伊斯蘭教三種文化的照耀,光輝燦爛,和當時歐洲的野蠻黑暗大不相同。到中古時代的後半期,歐洲正在分化為列國對峙的局面時,亞洲方面又有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崛起,統一了歐亞兩洲的大部分地區,把亞洲文化的精華陸續傳到歐洲,使得西方文化的進步大大得到了促進。這種亞洲大一統的局面亦和歐洲四分五裂的情形不同。總而言之,中古時代的世界其實是亞洲文化的極盛時代,和歐洲的混亂情形剛好相反。因中國史不在本書的範圍內,所以我們現在只把中古時代東亞佛教的發展和朝鮮、日本、南洋諸國等逐漸開化的情形大略敘述一下。

  【中國玄奘的西遊和印度教的復興】印度自從上古末年笈多王朝衰亡後,到6世紀中葉北印度又有烏闍衍那(Udhyana)王朝的勃興,逐出嚈噠人,併吞西、北、中三印度,鼓勵文學美術,一時文化極盛。7世紀上半葉時戒日王在位,征服五印度,鼓勵學術,崇奉佛教,佛教因此復起。中國唐代高僧玄奘西遊印度就在此時。後來戒日王去世,阿羅那順篡立,於648年為中國唐使王玄策所擒,於是印度小國林立,不再能統一了。同時印度的古梵文復興,研究的人日多。印度教徒就乘機恢復勢力,把舊教義加以修改,以迎合潮流而排斥佛教。到8世紀末年商羯羅等出,印度教的新義更明。此後二百年間(8世紀中葉—10世紀中葉),印度西部黃白兩種混合而成的拉傑普特族(Rajputs)稱霸於印度,建立許多小王國於北方。他們為迎合印度婆羅門階級中人,竭力毀壞佛教的寺院、僧徒和經典。5世紀以來逐漸中興的印度教因此再起而獨霸印度。印度到此時政治上時起紛爭,國外商業亦因婆羅門教徒反對國人出境,以免破壞階級,從此亦為之衰落。國勢文化均漸非昔比,終成為突厥穆斯林和歐洲基督教徒的犧牲品。

  【中國佛教的發達】印度境內的佛教在上古時代末年雖已一蹶不振,但是在東亞一帶,自從1世紀以來,反而日盛一日,到中古時代的前半期竟達到了極盛的地步。到如今,中國、朝鮮和日本都還不失為世界上佛教信仰的中堅力量。原來自1世紀以來,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亞方面既有月氏人傳播佛教的努力,中國方面又適逢四百年間(220年—589年)魏晉六朝北方民族南下、中原民不聊生的時代,這種主張出世超塵、別尋樂土的宗教當然為民眾所歡迎,因此佛教的流行極其迅速。加之當時君主崇佛的很多,而中國高僧西遊的為數亦不少。如晉時的法顯、梁時的宋雲(518年赴印度)都是此中最有名的人。到了唐代玄奘法師西遊印度(629年—645年),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件最值得紀念的盛事。這許多熱心佛教的學者,正和當時的日本人輸入中國文化一樣,儘量把印度的佛經和文化傳入中國,所以印度本國的佛教雖已漸漸衰微,中國的佛教反而發榮滋長,蔚成東方文化的光彩。這和同時猶太的基督教經希臘人和羅馬人融會之後,蔚成中古歐洲文化的砥柱,幾乎完全一樣。這不能不說是世界文化史上兩件不約而同、東西相映的奇蹟。

  【佛教對於中國的影響】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許多重大的影響。中國哲學受它的影響而產生了宋代理學上最重要的一派,中國美術亦因此而產生了六朝以來佛洞造像的風氣。此外如天文、醫學、音樂、文字等無不發生變化。甚至中國最大的文化上的貢獻,即印刷術,亦有人以為源於6、7世紀之交隋唐之際僧寺中佛像的像印。至於佛教到了中國之後,經中國人發揮,分門別戶、盛極一時的情形,更是無待贅述了。從此以後,所謂東方文化兩大淵源——中國的儒家學說和印度的佛教——就合成一大潮流,和西亞與北非的文化匯總於歐洲而成西方一大潮流,成對峙之局,直到伊斯蘭教興起後才成鼎足三分的形勢。而印度反而又回到舊境,蟄居於階級制度之下,不能翻身。中國和印度佛教文化合流的餘波,同時傳到朝鮮和日本,這兩國到此乃完全成為中國化的國家。

  第二節 南洋諸國的開化

  【中古時代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並峙】亞洲中國以南和印度以東的地方,西方人叫它為後印度或東印度,中國人則叫它為南洋,大概指馬來半島和半島東南諸島,為交趾支那民族的居地。它地處熱帶,物產豐富,山嶺重疊,交通不便,故土人性情多流於萎靡不振,而且不能創設統一的國家。此地的東北部在上古時代曾隸屬於中國為郡縣,故中國文化輸入最早。後來印度的佛教勃興於恆河流域,逐漸向東傳布,輸入馬來半島的西部。於是中國的文化和印度的文化並峙於其地,土人因之逐漸開化,由部落制度日趨統一,到上古末年先後建立著名的國家。就東北部安南(1)一帶來說,因為和中國接近,所以和中國的關係最密切而成為中國文化的附庸。西部暹羅(2)和緬甸諸地因為接近印度,所以受印度佛教文化的浸潤極深,南洋群島亦因為離印度較近,所以為佛教和印度教勢力所及的地方,直到中古末年,方為伊斯蘭教的勢力所侵入,變為伊斯蘭教文化的所在地。南洋一帶在現代還是中國、印度和阿拉伯三種亞洲文化匯集的地方,到近來才稍稍摻進一點西方的文化。

  

  【安南的地勢】安南在馬來半島中,因和中國接近,所以雖然曾受印度文化的影響,但是印度文化氣息遠不如其他各地那麼濃厚,我們只能當它為中國文化向南推廣的代表。現代的安南包括東京(3)、安南和交趾支那三部分,但是在16世紀以前,所謂安南專指現代的東京和現代安南的北部,南部為占婆王國所在地。

  【中古時代的安南】自上古時代末期到10世紀(公元前111年—公元939年),安南雖然有時獨立,稱為交趾王國,但是始終可以當作中國的一部分領土。自從1009年後為李氏當國時代,直至1226年止,共二百年,乃改稱安南王國。此時安南雖然內亂時起,但是武力很強,始終和占婆王國為敵。李氏之後為陳氏朝(1225年—1400年),對於占婆王國的政策和前朝相同。1285年曾被中國所打敗,但是未曾亡國。1414年至1418年中國人曾因占婆王國的求救,占據安南五年。自1428年後為黎氏當國時代,名義上直到18世紀末年為止。最初組織行省,戰勝占婆王國,國勢很盛。但是自從15世紀以後,所謂國王,只擁虛名。國內有鄭、阮兩大族的紛爭,實際上早已分裂為南北兩部。1802年後阮氏統一安南,但是仍舊入貢於中國。

  【安南的文化純屬中國】照上所述,可見安南雖然獨立,但實際上和中國並沒有脫離關係,對於中國文化始終加以崇拜。同時安南與占婆王國一直互相攻擊,所以占婆王國始終為印度文化東漸的止境。占婆王國的文化純屬印度一系,凡美術、語言、印度教中的階級制度和佛教都和印度一樣。至於安南的語言、文字、美術、習慣、制度等,大都模仿中國,它的佛教亦從中國傳入,和道教混雜不分,而且絕對沒有印度教的痕跡。

  【占婆王國的興亡】占婆王國自3世紀到15世紀雖然國勢不弱,國內文化的狀況和柬埔寨一樣,但是占婆人的文化程度不如柬埔寨高棉人那樣高。占婆人的立國始於150年到200年印度王朝的建立。不過占婆人系馬來種,而非印度種,所以印度文化的輸入究竟在印度人入侵前還是入侵後無從斷定。至於占婆人的文化程度之所以較柬埔寨人為低,是因為占婆人所處地位低,常受外國侵凌。占婆在中國史上最初見於192年,叫作林邑,當時和印度交往很密。5世紀中葉和6世紀初期曾兩次遭受中國人的入侵。8世紀中葉以後中國改叫它為環王。10世紀後常受柬埔寨人的壓迫。12世紀末年分裂為二,為柬埔寨人的納貢國。終於15世紀中葉為安南所滅。

  【柬埔寨的起源】現代的柬埔寨在古代為高棉族(Khmers)的居地,和下緬甸的蒙人(Mons)同種。在7世紀以前,中國人叫它為扶南王國,至於中國史上的真臘恐怕就是扶南的一部分。此地的文化和宗教都受印度的影響。大概自1世紀以來,印度的勢力就已經波及柬埔寨。6世紀以前的柬埔寨歷史,我們全靠中國正史上的紀事做根據。6世紀以後才有本地的石刻可考。

  【印度文化的輸入】照中國史《晉書》上所述,265年以後扶南常入貢於中國,並說「文字有類於胡」。此地所謂胡,恐指字母制度而言,顯然源出印度。又說其國舊為女王所治,後來有外國人名混潰征服其地且娶女王為妃。5世紀末年,天竺婆羅門懦陳如入王其國,改變風俗,使同印度一樣。後來於6世紀時為真臘所征服。以上中國史中所說的話,大致均已由柬埔寨石刻證實其正確。據中國人所記,外族入侵扶南顯有兩次:一為2世紀時的混潰(《梁書》曰混填,西方人以為混填之名較正確),一為400年左右的懦陳如。此足以證明印度文化輸入扶南至少在400年以前,其來源似為南洋群島,而混潰似乎就是建立第一個印度王朝的人。印度教和佛教並行國中,互相消長。

  【中古時代的柬埔寨】自6世紀到13世紀,我們有梵文和高棉文的石刻可考。第一個重要國王為500年左右的拔婆跋摩(Bhavavarman),一時武功很盛。但是此後直到802年絕無史跡可考。802年到869年間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Ⅱ)在位,為柬埔寨名王。12世紀時國勢很盛。14世紀以後此地常受暹羅人和安南人的侵略,終於19世紀時變作法國的被保護國。

  【柬埔寨文化的兩期】柬埔寨的文化和印度有極密的關係,可以分為兩期。第一期為中古時代,從400年到1400年,文化盛極一時,為建築宏大寺院和印度教與大乘佛教並峙國中的時代。第二期因受暹羅的影響,為小乘佛教興起和印度教大衰的時代。唯伊斯蘭教的勢力始終未嘗波及柬埔寨、暹羅和緬甸諸地,這是馬來半島諸國和南洋群島最不同的一點。

  【暹羅的起源】暹羅人原和中國西南的苗族同種,且原居於中國的西南境,後來被中國人不斷壓迫而南遷。他們自稱為泰(Thai)人,相傳為自由的意思,在脫離柬埔寨人的統治以後得名。他們南遷後的居地叫作暹(Siem),恐怕就是梵文中「黑」字本音的轉音。羅斛人和塔伊人同種,在塔伊人移入暹羅以前,羅斛人居住在現代的寮國。塔伊人的南遷是逐漸而來的,直到12世紀時所建立的還都是小王國,其中以湄公河(Mekong)西支的南奔(Lamphun)為最大,逐漸侵入柬埔寨。13世紀時又有一班塔伊人被元人壓迫自北方南遷,勢力益盛。當時雖隸屬於柬埔寨人,但是終於13世紀脫離高棉人而獨立,定都於素可泰(Sukhothai),這就是暹羅立國的第一次,亦可說是中國西南苗族正式建立現代國家的第一次。

  【暹羅史的三期】暹羅的歷史和印度文化的東漸有極密切的關係。暹羅史可分為三個時期來講,即建都於素可泰、阿猶地亞(Ajuthia)和曼谷的三個朝代。素可泰王朝建立的年代已不可考。據1300年時的碑文所記,當時有名王叫作拉瑪甘亨(Rama Khomheng),他的勢力東到湄公河,西到勃固(Pegu)。暹羅本沒有文字,拉瑪甘亨始創一種字母。朝廷和國民都深信佛教,都城中佛像佛寺很多。照此碑文所述,當時暹羅的佛教和現代一樣同屬小乘。這種佛教大概最初由北方中國邊地雲南一帶傳來,後來又從西方緬甸輸入,所以暹羅人亦可說是曾受中國文化卵翼的民族。

  【暹羅第二朝】1350年時有一塔伊古王子的後裔名叫拉瑪蒂菩提(Ramadhipati)另建一王國於阿猶地亞,和素可泰王國對壘。到了15世紀乃滅素可泰王國,統一了暹羅。但是興起的新朝對於佛教仍舊繼續尊奉。

  1568年國王曾為緬甸人所俘,但是16世紀末年暹羅國勢極盛,和中國人與日本人都有外交的關係,而且曾經自願幫助中國抵抗日本。至於歐洲人東來,自1511年後已有葡萄牙人占據馬六甲。不過暹羅人對於西方的教士和商人都能和平相待。

  【暹羅第三朝】1767年暹羅為緬甸人所滅,阿猶地亞亦被毀。同年中國人鄭昭舉兵驅逐緬甸人,建都曼谷,但是不久就因改革佛教過於激烈而被廢。1782年部將昭披耶·卻克里(Chao Phaya Chakkri)入繼王位,這就是中國清高宗所封的暹羅王鄭華,為現代暹羅開國的始祖。至於暹羅怎樣能夠倖存於英法兩強國領土的中間而為一個獨立的王國,我們留待現代史中再述。

  【緬甸的地位和人種】緬甸雖然北方有中國,西方有印度,東方有暹羅,但是它和外界的關係在馬來半島諸國中實為最少。不過境內人種混雜,所以內亂時起。緬甸人從西北方來;蒙人居於下緬甸,似和柬埔寨的高棉人同種,小乘佛教好像就由他們傳入;暹羅人則居於緬甸、雲南和寮國三地的中間,中國的佛教就由他們傳入。此外還有第四種人叫作驃,在11世紀時居於緬甸人和蒙人中間一帶,恐怕就是直接從印度傳入佛教的人。不過現在我們對於這一種人在緬甸文化上的影響,還沒有充分地研究。

  【緬甸文化的起源】緬甸境內雖然包含三個民族,但是他們的文化都深受印度佛教的影響,大致相同。緬甸的政治史就是三個民族的流血爭雄史,它的文化史就是佛教的盛衰消長史。古代的緬甸在中國史上叫作驃,起源已不可考。大概在6世紀以前,下緬甸已經和南印度交流,傳入印度的佛教;至於上緬甸的佛教則含有中國的成分。相傳8世紀中葉以後,緬甸的政治中心為蒲甘(Pagan)。蒲甘諸王中以11世紀時的阿奴律陀(Anawrata)最為有名,他既統一了緬甸,又有改革佛教的運動。以後二百年間,蒲甘的佛教建築和佛教學術都是極其發達的,所以當時蒲甘不但為緬甸佛教文化的中心,而且為東方佛教文化的中心。後來逐漸衰替,到13世紀末年為中國元人所征服。

  【緬甸的衰亡】14世紀初,暹羅人曾在緬甸建立兩個小王國,這兩個小王國都於1364年為建都於阿瓦(Ava)的王朝所滅。阿瓦王朝末年(16世紀)曾有壓迫佛教的舉動,國人多怨,所以不久就亡了。14世紀中葉時,下緬甸的洞吾(Toungoo)又有一個王國興起,出現了緬甸第二個名王莽應龍(Bayin Naung,1551年—1581年在位)。莽應龍死後,國勢即衰;加之葡萄牙人捲入國內政潮中,國事益壞。直到18世紀才有第三個名王阿龍普羅(Alompra)出現,統一緬甸,一時稱盛。緬甸終於1886年為英國人所占領。莽應龍和阿龍普羅都是提倡佛教不遺餘力的人,所以緬甸人的生活到如今還浸潤於佛教的空氣中。

  【中古時代的南洋群島】在南洋諸國中除安南完全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外,其他諸國的文化都源於印度,到如今還沒有改變。獨有南洋群島的文化,經過了三期的變化:初期是本地的文化,中期是印度的文化,最後又變成伊斯蘭教的文化且摻有中國的成分。這三期的變化,在爪哇島上最為顯著。至於蘇門答臘和婆羅洲,則本地文化始終沒有完全消失。大概南洋群島的命運和文化,差不多隨著印度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武力和商業的消長而轉移。半島上唯緬甸和暹羅因為地位關係,不太受到這種變動的影響。至於阿拉伯人,因為在中古初年直接從阿拉伯東來,所以南洋群島上伊斯蘭教文化的輸入和後來印度的穆斯林並沒有什麼關係。

  【爪哇文化的起源】5世紀以前,爪哇已經有印度文化的國家。在中古時代前半期(600年—1000年),印度的文化逐漸由島的西部向東普及於全島。島上國王雖然多屬土人,但是一切制度和風俗差不多純仿印度,如字母、稱號,以及種種迷信,都很顯著。10世紀以後,商業和文化都逐漸興盛。中古時代後半期中國元人曾經遠征一次,無功而返。爪哇境內的各國常起紛爭,所以亦就衰替了。至於伊斯蘭教的勢力,在7世紀時已逐漸伸入爪哇。穆斯林先布教於上流階級,逐漸普及於下流社會,直到15世紀時,爪哇島上的印度王國才完全消失。

  【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的文化】至於蘇門答臘一島,因為氣候不好,叢林太密,所以印度和阿拉伯勢力的侵入不如在爪哇那樣徹底。蘇門答臘在古代所受印度和阿拉伯文化影響的經過與情形,已不可考。就中國史上所記的推測來看,大概和爪哇差不多,自上古直至中古為印度文化輸入的時代,到中古末年,伊斯蘭教文化乃代興了。婆羅洲的文化狀況亦和爪哇、蘇門答臘的一樣,不過印度文化的遺蹟留存到今的,不如其他兩島那樣多。

  (1) 為越南古名,「安南」這個名稱來自唐代的安南都護府。——編者注

  (2) 中國對泰國的古稱。——編者注

  (3) 即河內。——編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