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會解決關鍵問題,做「疑難問題專家」
2024-10-08 20:29:11
作者: 徐軍
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難題,在解決難題、化解危機的時候,如果不能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就等於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情況下,即使解決了再多表面上的問題,也還是治標不治本。唯有斬草除根,才不會春風吹又生。我們做事也是這樣,要想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學會解決最關鍵的問題,把時間和精力用在關鍵的地方。
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電機壞了,公司里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束手無策,公司只好請德國籍電機專家斯坦門茨來幫忙維修。斯坦門茨經過一番觀察、研究和計算,然後用粉筆在電機上畫了一條線,說:「打開電機,把畫線處的線圈減去16圈,問題就能解決。」
技術人員們按照斯坦門茨說的去做了,果然,電機馬上恢復了正常運轉。福特公司問斯坦門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門茨說:「我不多要,只要1萬美元。」他的話把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在當時,這可是一筆巨款啊。於是有人就問他:「畫一條線要這麼貴嗎?」斯坦門茨微微一笑,然後說道:「畫一條線值1美元;知道在什麼地方畫線,值9999美元。」最終,福特公司付給了斯坦門茨1萬美元的酬勞。
只是畫上一道線就要1萬美元,為什麼福特公司也照付不誤?因為只有他才能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他就值這個價錢。
當消息傳到公司總裁福特先生那裡後,福特決定出大價錢聘請斯坦門茨到自己的公司來任職。但斯坦門茨拒絕了。愛才心切的福特居然把斯坦門茨供職的公司買了下來,於是斯坦門茨最終還是成了福特公司的人。
想要更高效地達成我們的目標,想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就一定要讓自己成為善於解決關鍵問題的人,做善於解決「疑難問題」的專家。具體怎麼做呢?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根據我們已有的認識、經驗和條件做出一系列的判斷。也就是說,找出解決這件事的關鍵點或矛盾點是什麼。
如果我們不能憑藉個人的力量去找出問題的關鍵點,我們可以請教專家或找朋友幫忙,千萬不要在沒有找到問題關鍵點的時候,就瞎干、胡干、蠻幹。那些解決問題的高手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要找到其關鍵點。找到了關鍵點,就等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1945年,21歲的匈牙利青年羅·道密爾到美國闖天下,當時他全身上下只有5美元。20年後他卻在美國工藝品和玩具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來到美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存下了一筆錢。到了20世紀50年代,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買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玩具公司。然後,他發現這家玩具工廠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於是道密爾想辦法提高效率,從而降低成本。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他規定:凡是工人工作時所用的工具、材料,都一定要放在最順手且最容易拿到的地方。這樣一來,工人們就不必再為等材料、找工具耽擱時間,這無形中節省了大家很多的時間。
不久,他發現工人叼著煙工作時,工作進度非常慢,而且很多工人都借著抽菸的機會偷懶。於是他又規定:在工作時不准吸菸,但每隔一個半小時,准許全體休息15分鐘。這兩項規定執行以後,在機器、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產量卻增加了50%。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道密爾還喜歡收購一些失敗的企業來經營。他告訴朋友:「別人經營失敗的企業,我接過來後比較容易找出失敗的原因,因為缺陷比較明顯,只要把那些缺陷彌補好,自然就能賺錢了。這要比自己從零起步做一種生意省力得多,風險也小得多。」他還曾自豪地說過:「我沒有做過一筆賠錢的生意,也沒有過一次失敗的經營。」
道密爾的方法聽來似乎很簡單,可實際上很少有人能夠說出這麼自豪的話,因為無論是生產的改進還是對失敗企業的收購,都需要足夠的智慧和經驗,去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之處。
如果你留心觀察、分析和總結,你會發現,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其實都可以分為這樣三類:第一類人是「製造問題者」。這類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是最不受大家歡迎的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當然,這類人在社會裡所占比例很小。
第二類人是「解決一般問題者」。這類人平時表現得中規中矩,對於一般的問題都能輕鬆解決,但是對於難題還是束手無策。這類人在社會裡占了大多數,他們也能創造績效和利潤,雖然單個來看並不顯著,然而企業和組織要生存,就靠這些人了。
第三類人是「疑難問題解決專家」。這類人善於解決疑難問題,總能找到問題的關鍵然後加以解決。這類人在每個行業里都是鳳毛麟角,往往能解決行業里一般人都束手無策的問題,能創造較大的利潤和績效。企業和組織如果想要有大發展,主要靠他們。
你屬於哪一類人?如果你還不是第三類人,請努力成為這類人,也就是把自己培養成「疑難問題解決專家」,這樣你未來無論在哪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成就一番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