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語言背書
2024-10-08 20:16:26
作者: 曉平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每天需要背誦的東西更多了,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這些課程很多東西是要求背誦的,感覺非常吃力和迷茫。很多東西記不住,背的時間長了會覺得頭昏腦漲,記憶效率大打折扣。
很簡單,這些同學只是死記硬背,沒有找到高效記憶的技巧。我建議同學們不要死記硬背,可把背誦的部分先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一旦做到了融會貫通,就可以輕鬆記憶下來了。
無論是學習哪一門課程,同學們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留意的只是老師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缺乏了思考和融會貫通。所以,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曾經在《英文學習法》中說:「背誦有活法與死法之別,鸚鵡能言的背法是無認識而無用的。正當的背誦應與體會同為一事,再閉書再體會、再嘗試,這是正當的背誦方法。」這裡所說的「體會」二字,正是先理解然後再背誦的方法。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我經常向同學們灌輸這樣一句話:「若要記得,必先懂得。」一般來說,理解得越透徹,背誦起來就越快,反之,理解得越差,越缺乏對事物內在聯繫的認識,就越需要依靠機械記憶。而機械記憶的難度是最高的,花費的時間也最長。
同學們要想提升自己的記憶效能,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拿背誦一篇文章來說,背誦之前先要通讀或者瀏覽一遍,弄清它的大致內容;然後逐步深入分析,弄清文章的結構,再根據結構分成若干段落,逐個找出主要思想,編制文章綱要。經過這些步驟,同學們就可以找到文章的要點和難點,這樣就可以記憶文章的八九成了。最後,再將所理解和記憶的各段落聯繫起來反覆思考,進行全面的理解和記憶。如此一來,一整篇文章就可以很快背誦下來,而且更有利於記憶的牢固性。
再說背誦古詩詞,首先要真正理解詩人當時的思想,理解詩歌的意境,詩人寫作的環境、心情等等。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完全記憶和理解,高效地背誦古詩詞。
李一帆很小的時候就經常接觸一些優美的古詩文,當時李一帆年紀還小,對古詩詞相關的知識了解得太少,所以也就只能隨便聽聽,興趣也不是很濃。後來,李一帆上了中學,老師要求同學背誦課本上的古詩詞,李一帆發現之前背誦的好多詩詞都被遺忘了,感覺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一天,老師講解白居易的《長恨歌》,要求同學們背誦其中一段。李一帆背誦了很久,就是不能完全背誦下來,感到非常頭疼和沮喪。回家後,李一帆還為背詩的事不安,突然他回想起老師講課時描述的詩詞的意境,並提醒同學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和記憶古詩。這讓李一帆有了感悟,決定嘗試老師所說的方法,結果沒一會兒工夫,他就將長長的一段《長恨歌》完全背下來了。
後來李一帆感嘆道:「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代詩歌,都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只是在表述方式上與現在的白話文有所不同而已。前人在創作詩詞的時候,往往會將自己的情感、思想通過大腦的聯想轉化為具體的形象,並訴諸文字,這是一個創作的過程,也是一種思想的傳達。雖然我們使用的語言與古詩詞有差異,但是在內涵上是相通的,只要學會把古詩詞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先把古詩詞的內容和思想理解透徹,之後再背誦起來就會輕鬆得多。」
同樣的道理,同學們也可以推而廣之,把這個方法運用到那些需要大量記憶背誦的學科上。比如歷史、地理等學科,很多枯燥的內容需要記憶,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對其進行「加工」,將其轉換為自己的語言來記憶,如此一來,記憶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上歷史課時,我常常聽到一些同學抱怨,說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去認真記、認真背,但到頭來還是沒有辦法記清楚那些歷史年份和歷史人物……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同學在學習需要大量背誦的文科學科時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他們記不住知識點並不是因為偷懶,而是確實花時間去努力背誦了,但效果卻差強人意。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記憶方法。
如果你也屬於這樣的情況,不妨先看看這個中學生是如何做的:
這位學生的記憶力非常好,是班上公認的「記憶高手」。有一次他拿著歷史課本對老師說:「老師,我發現歷史課本的語言實在太枯燥了,我經常在腦子裡把一些歷史知識編成用自己語言講出來的小故事,這樣我只需要記住故事情節就可以了。」
其實,這位同學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善於用自己的語言去轉化知識點。正因為如此,他並不是聰明拔尖的學生,但是記憶力超群,沒人能比他更快記住各種知識點。
所以,我始終堅信一點:不管學習哪一門功課,如果只靠死記硬背,你永遠都不會取得好成績。記憶是要講究技巧的,學會先理解後背誦,用自己的方式先記下來,然後再進一步整合和記憶,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