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高效學習態度> 為什麼,孩子總覺得在為父母學習?

為什麼,孩子總覺得在為父母學習?

2024-10-08 20:11:02 作者: 蔡萬剛

  前些天,一個學生的母親和我打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詳細地敘述了這名學生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這讓我感到非常吃驚。這名學生叫小蒙,在班上擔任學習委員,是個品學兼優的男孩,前陣子參加小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還拿了獎。

  小蒙的母親這次和我打電話主要講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小蒙一直想要一台智慧型手機。從家庭硬體條件來說,小蒙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公務員,家庭條件算是相當不錯的,買一台智慧型手機不會對家庭經濟造成負擔。但是,小蒙的父母一直擔心,過早地買智慧型手機給他,可能會讓他沉迷於玩手機而荒廢學業。

  第二件事,是小蒙對學習的認識出現了一些問題。事情的導火索同樣還是智慧型手機,由於小蒙再三要求必須要買智慧型手機,最後小蒙的父親做出了讓步:期末考試小蒙能考入年級前十名就買,但價格要控制在兩千塊以內。結果,小蒙不同意,開始和父母大吵大鬧,非要買蘋果最新出的智慧型手機,甚至還威脅父母,要是不給買,考試就交白卷,以後也不好好學習。聽到這話,小蒙的母親怒不可遏,給了小蒙一巴掌,沖他吼道:「你讀書是為了誰?你難道是為了我們讀的嗎?自己好好想想去!」最終,談話不歡而散。

  據我了解,小蒙的父母是屬於那種比較開明的父母,平時很多事情也都比較尊重孩子的意願。比如小蒙參加的一些興趣班,包括鋼琴培訓班、跆拳道培訓班等,都是小蒙自己主動提出想要學習的。包括寒暑假期間的安排,小蒙父母也都會徵求小蒙的意見。但這一次的衝突卻讓小蒙的母親感到很擔憂,她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讓小蒙明白,他學習不是為了父母,他成績的好壞也不該是用來和父母談條件的籌碼。

  小蒙的問題其實很多孩子都存在。大部分的孩子估計都對父母說過類似「只要我考到多少分你就給我買什麼」或者「只要我能進多少名你就答應我什麼條件」的話。而大部分的父母估計也都對孩子說過諸如「進步多少名就給你買什麼」或者「考到多少分就帶你去哪裡玩」之類的話。就像小蒙,從他父親做出讓步,提出只要考到年級前十名就給買智慧型手機這件事情就能看出,為了激勵小蒙學習,父母沒少用「物質獎勵」這一措施。

  坦白來說,對於物質獎勵這件事情我是沒有異議的,斯金納所提出的強化理論應用到教育上確實有著極大價值。但在學習這件事情上,過分強調物質獎勵,則往往可能給孩子造成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讓他們把學習成績當作滿足自己要求的條件和與父母討價還價的籌碼。

  很多孩子大概都從父母或老師口中聽到過這樣的話:「你讀書不是為了我們,是為了你自己。」但很多孩子實際上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否則「班主任從後門露出的臉」也就不會成為眾多人津津樂道的「校園恐怖故事」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都寄予了厚望,孩子考試考得好,父母比孩子還高興,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父母比孩子還著急。結果,成績的好壞無形之中變成了父母臉上的晴雨表,這讓孩子怎麼去相信「學習是為自己而不是為父母」這件事呢?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是理所當然的,但如果過分地將學習成績當作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那學習這件事也就變得不再單純和快樂了,要麼學習會成為孩子向父母討價還價的籌碼,要麼學習會成為孩子痛恨的對象,這兩種結局顯然都是教育的極大失敗。

  我想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應該明確,在生活中哪些是孩子應該承擔的事情,哪些是父母應該承擔的事情。作為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想要包辦孩子一切事情的願望和衝動,而作為孩子,則要學會如何把自己應該承擔的事情做好,無論是按時起床、睡覺,還是上學、寫作業、整理房間等。

  在課餘時間,我和小蒙進行了一番談話,重點講了三件事情。

  第一,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必須要承擔的事情。比如警察要承擔的事情,就是保護市民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老師要承擔的事情,就是教好自己的學生;而學生要承擔的事情,就是好好學習,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既是每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也是必須承擔的責任。

  第二,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往小了說,你將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上一所什麼樣的大學,都和你的學習成績是息息相關的。你學習到的知識越多,你的成績越好,將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你就能有更多的選擇、更寬廣的前程。往大了說,你想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知識積累也是你的必經之路。

  第三,關於智慧型手機的問題。首先,父母的擔心不無道理,在誘惑面前,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其次,手機是一個工具,不是與人攀比的籌碼;最後,你可以不同意父母的意見,但要懂得尊重他們的意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