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教養,首先要把脾氣調到手動擋
2024-10-08 20:04:13
作者: 陳文姬
要說學車,真是歷經坎坷。挨訓的次數特別多,一半是因為離合控制不好,另一半則是掛擋有問題。即便如此,當我們順利考完之後,再回頭看看曾經學過的東西,就會發現,學車的樂趣也在於此。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剛出生的生命,那種激動的心情難以用語言表達。他們那麼弱小,需要我們的呵護才能順利長大。所以,大人心裡最柔軟的那塊地方,就是為孩子而預留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打怪升級的過程。最初,他們只懂吃喝睡,只要父母抱著,很快能安然入睡。但是兩三歲的時候,孩子就進入我們所說的叛逆時期。這時候,他們從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開始爭取自己的權利,表達自己的欲望,一步步地試探大人的底線。可孩子不是突然學壞,而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時期。你以為這就完了?我們還要面對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更是難以招架。
當我們看著乖巧的孩子,開始調皮搗亂,又或者是蠻不講理,內心總是有一股無明火要爆發出來。對孩子發脾氣,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火大,就像我們開車時的自動擋,不知不覺就幫你「升級」了。咆哮幾乎要耗儘自己的真氣,而孩子更是被父母給嚇到了。結果,自己大動肝火,孩子哭哭啼啼,場面絕對是亂七八糟。
本該是美好的親子時間,卻因為一點點小事,被滿腔怒火破壞。細細想來,真的非常不值。不僅孩子被責罵委屈難受,家長也會因為大動肝火而感到不適。這難得的親子時光,回憶起來也沒那麼美好了。
當發生這樣的事情後,不少家長都忙著向孩子檢討「媽媽以後再也不訓你了」「爸爸打你是不對的,以後爸爸絕對不會打你」……但下一次孩子犯錯的時候,上面的場景又會重演,甚至是變本加厲。到底是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的脾氣大呢?有人用這兩個理由為自己辯解,我認為這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
孩子犯錯是正常現象,可如果每次犯錯都會引起家長的暴怒,甚至因為一件小事就會升級語言暴力,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只多不少。首先,不管是多大的孩子,他們都是有強烈的自尊心的。人前人後,孩子即便是犯了錯,他們也不願意低頭認錯,就是因為自尊心的存在。父母因為小事,對孩子進行劈頭蓋臉地打擊,毫無意外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結果就是,你脾氣升級、怒不可遏,孩子不願意看你的「臉色」,反叛升級。
如此一來,自覺沒有「面子」的孩子,會學會逃避而非認錯,選擇沉默以示抗議。長此以往,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會越發緊張,嚴重的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一棵小樹被風吹歪了,就不願意再回過身來面對風雨,以後的成長軌跡誰也無法預料。親子關係惡化,是很難再彌補的。而發生這一切的原因,我們追根求源,其實就是因為一次次的低質量陪伴所造成的。
身邊有個全職媽媽小柔,生孩子之前她是一名心理輔導師,專門在學校疏導孩子的心理。懷孕生子之後,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她只能辭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顧孩子的生活中去。周圍的人知道她的職業,都表示羨慕她:「你做這個行業,肯定不會對孩子發火,你會跟你的名字一樣,是位溫柔的媽媽。」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溫柔的媽媽?小柔不禁笑了一下,這個稱號聽起來的確不錯。孩子還小的時候,小柔的確做到了零發火的狀態。因為小小的人兒可愛極了,笑起來如天使一般。新手媽媽面對新生兒,即便是累困交加,依然可以做到母愛爆棚!
孩子一兩歲的時候,是個小話癆。經常能惹得她哈哈大笑,再對著孩子親上幾口。
可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學會了對事情說「不」!讓他吃飯、洗手、穿衣,他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每次他洗頭要哭、洗澡要哭,跟小朋友玩隨時會發生矛盾。曾經那個愛笑的孩子,如今變成了小哭包。
最初,小柔還有耐心去開導孩子,試圖說服他,改掉他倔強多刺的性格。但多次嘗試之後,她發現完全沒有用。終於有一天,她爆發了!孩子不吃飯,卻迷上了零食。吃正餐的時候,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她違背了自己堅決不追餵的原則。滿懷耐心地端著飯菜餵他,他卻一個勁兒地搖頭。再堅持一會兒,就說自己吃飽了,閉嘴不吃。
等到小柔洗完碗,兒子跑過來,理直氣壯地提要求:「我要吃餅乾!吃餅乾!吃餅乾!」看著兒子又蹦又跳,蠻不講理的樣子,小柔的火噌地一下上來了。
「吃什麼餅乾!」
「剛才讓你吃飯你不吃,想吃餅乾?沒門兒!」
「誰家孩子像你一樣,天天就知道吃零食,不吃飯怎麼能行?」
「哭,趕緊哭,每天就知道哭哭哭,也不知道你有什麼好哭的!哭吧,沒人管你!」
……
孩子第一次看見媽媽發這麼大的火,既害怕又委屈,隨即號啕大哭。小柔覺得自己沒辦法再跟兒子待在一個屋裡,否則她真的會原地爆炸。於是她走到另一間屋子,把門關上,想冷靜一下。
誰知孩子看到媽媽走到另一個屋裡,還關上了門,他瞬間就崩潰了!他在外面無助地大喊道:「媽媽!開門!媽媽,你不要我了!」正在屋裡冷靜的小柔,聽到兒子撕心裂肺地哭喊,一下子就打開了門,衝到兒子的面前把他抱起來!母子倆抱頭痛哭。
那天午睡的時候,小柔看著自己的孩子久久不能平靜,內心充滿了愧疚。等到晚上老公下班回家,小柔向他講述了白天發生的事情,並做了個深刻地自我檢討:「我不該對孩子發脾氣,都把孩子給傷著了。要是因為這事兒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那可就太不值了。」
老公不以為然地搖搖頭:「你可以發脾氣,因為孩子在試探你的底線,他會不斷地挑戰你的極限。適當地發脾氣,對他也是一種警示。可是你要注意,不要放任自己的火氣越來越大,這樣不僅會嚇著孩子,對你的情緒也是種傷害。」
所以,想要好好地陪伴孩子,實施高質量的教養,家長需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把自己的脾氣調到手動擋。說白了,就是要有掌控自己脾氣的能力。合理掌握髮脾氣的「火候」,別被壞脾氣牽著鼻子走,避免一不小心就從手動擋變成了自動擋。當脾氣開始上路飆車,再想踩剎車,或者按下暫停鍵,根本就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