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從現在起,還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從現在起,還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2024-10-08 20:04:04 作者: 陳文姬

  每年高考成績出來之後,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家庭,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理想而發愁;還有些家庭,在報高考志願時,孩子與父母意見不統一,也會鬧得非常不愉快。比如,父母想送孩子學醫,而孩子偏偏喜歡學考古;有人想到離家很遠的大城市去闖蕩,而父母卻極力勸孩子留在當地的大學……於是,一場場「辯論」開始討論孩子的未來與去向。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自詡走過的路比孩子吃過的鹽還要多,他們談起人生和經驗,的確是把孩子給震懾住了。而沒有主見的孩子,在有立場的父母面前,失去了本該擁有的戰鬥力,以及自己的權利。於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孩子步入自己並不嚮往的大學,讀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專業。最後等待他們的,是迷茫與無趣的四年。

  也許有人覺得這麼說太絕對,難道父母的決定是錯的嗎?父母這麼做是用心良苦,全心全意為了孩子的未來,避免他們走上一條彎路。這也是我們要說的關鍵點,這個決定,真的應該由父母來做嗎?孩子的事情,更需要他們自己的考量,多番對比與思考之後,最終應該是由孩子自己來決定!

  父母在孩子的心中,角色非常多。他們既是父母,也是朋友,還是心靈導師,以及生活顧問……每個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首先看到的是爸爸媽媽,在以後的歲月里,兩代人在一起生活相處,會培養出無可替代的親情。也正因為如此,孩子對父母產生了極大的信任,習慣在做決定前詢問父母的意見。而到了父母這裡,則變成大包大攬,直接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樣的決定。整個過程中,父母看似是替孩子做對了一道人生的選擇題,可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越俎代庖。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北大推出了一個宣傳片叫《星空日記》,講述的是一個孩子「摘星星」的故事。主人公何曉東從小就喜歡仰望星空,心裡一直有個摘星星的夢想。但是,周圍的人都嘲笑他,認為他是痴心妄想。終於,他等到了18歲這一年,他考了足夠高的分數成功拿到北大的通知書!

  可是當他跟父親說出「我要讀天文學」的時候,迎來的卻是父親的斥責。最後,他填報了經濟學專業。就這樣,他來到了北大,讀了父親希望他學的專業,這個專業將來畢業好找工作,他再好好賺錢。這是父親的期許,用心為他規劃的道路。

  可是,何曉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去旁聽了天文學課程,喚醒了他塵封許久的星星夢,從此就這麼一發不可收拾。他的熱愛寫在了臉上,也寫在眼睛裡。天文學的老教授注意到了他,並鼓勵他把這個夢做下去!

  於是,他成了修「雙學位」的人,一份為了生活,另一份是為了夢想。終於到了畢業的時候,他又面對著一道選擇題。是走入社會簽約好工作,還是繼續念天文學呢?如果父親還能替他做決定,想必他會被推進第一條選擇里,心存不甘卻毫不猶豫地走下去。但是這次,他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了!幾番掙扎,面對夢想和現實,他終於實現了自己摘星星的夢想!

  這部影片,看似講的是北大包容的精神,實際也是在說父母的教育。這位父親,否定了孩子的夢想,剝奪了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權利。這看似是為孩子好,卻讓主人公兜兜轉轉多走了許多彎路才回到了最初追求夢想的地方。好在一切都還不晚。可是我無法想像,如果這時候父親再次跳出來替孩子做決定,簽約大銀行,去工作、去賺錢,那麼主人公這一生是不是就失去了追逐夢想的機會。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影片中,父親果斷讓孩子改志願的畫面,是那麼的熟悉。據我所知,現在好多高校都是可以調換專業的。不管孩子做出了什麼樣的決定,他都處在摸索的過程。如果讀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極度不適合某個專業,是有回頭的機會。所以父母們不必害怕。從現在起,把做決定的權利還給孩子吧,這是尊重,亦是支持。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可沒人天生會走對每一步,孩子和家長都是一樣的。我們信任自己的孩子,是把決定權還給他們的一個大前提。如果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信不過,又怎會對他們的決定有信心?

  高考僅僅是我舉的一個例子。就是為了讓讀者看清,讓孩子自己決定做什麼,怎麼做,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從一件很小的事情開始,培養他們分析事物的能力。一旦他們有了思考的經歷,就能在不經意中,培養出一系列的思維能力。

  有人會糾結時間節點的問題,他們會問:「什麼時候能讓孩子自己做決定?5歲?10歲?還是要一直等到他們成年?」事實上,答案是從小時培養,從小事培養,放手的時間越早,孩子才能進入自主自動的成長過程,從而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孩子小的時候,會跟爸爸媽媽要禮物。究竟要什麼禮物呢?是孩子說了算?還是家長替孩子選?我曾經在商場看到過一對母女,聽到了這樣的一番對話:

  「媽媽,我想要這個娃娃。」

  「寶貝,咱們不要這個,家裡已經有一堆娃娃了,媽媽給你買個機器人,可以編程的那種。」

  「我不喜歡編程機器人,我就想玩芭比娃娃。」

  「芭比娃娃有什麼用?編程還能開發大腦,就要機器人!」

  孩子最後沒有買到想要的芭比,不知道媽媽替她選的那個玩具,她是否會喜歡?她離開的時候,我並沒看到她有收到禮物時的開心反應。反而是媽媽一直在旁邊念叨:「你懂什麼,什麼玩具也不會選,我給你選的這個多好!」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插曲,卻讓我們反思良多。玩具是買給孩子玩的,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可以買或者不可以買,理由是什麼。卻不能替孩子決定要玩什麼,必須玩什麼。其實那個女兒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但是被媽媽拒絕了她的要求,擅自為孩子選了一款「為你好」的玩具。這種教育和陪伴,浪費再多時間和金錢,也是失敗的。

  如果你的孩子,並沒有果斷的決策力,家長也不應該收回他們做決定的權利。這個時候,為孩子縮小選擇範圍,講解優劣,啟發孩子轉動自己的小腦筋,最終孩子會給出自己的答案的。

  教育就是這麼「麻煩」的一件事,它需要極大的耐心,也需要豐富的策略。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空空的杯子,往裡面裝什麼,需要孩子自己去挑選才能真正地豐富自己的人生。即便父母精挑細選出最美的東西,也只能問問孩子:「你喜歡嗎?需要嗎?」而不是擅自就塞滿孩子的空杯。

  從現在開始,還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就是做父母對他們最大的尊重、最暖的陪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