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建立情感的直接紐帶
2024-10-08 20:03:44
作者: 陳文姬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吃、睡、玩是頭等重要的事情,所以,父母們要保證孩子做好這三件事情,讓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然而絕大部分父母似乎只關注前兩件事情,忽略了孩子愛玩的天性,更不願意陪孩子玩。孩子小時候,父母覺得孩子玩的遊戲是幼稚的,陪孩子玩很無聊、無趣。於是絕大部分時間,他們把孩子放在一旁玩,自己則一會兒刷朋友圈,一會兒打遊戲,敷衍著孩子;有的父母覺得陪孩子玩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一聽到孩子要求陪玩,就以忙碌為藉口拒絕。
孩子長大後,父母又覺得孩子可以自己玩了,就更沒有心思陪孩子玩了。甚至有些父母還會因為孩子玩遊戲而訓斥孩子:「你都這麼大了,還這麼貪玩,怪不得學習成績不好!」「你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好好寫作業,不要總想著玩。」
這些父母認為陪孩子玩是可有可無的。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玩是必不可少的。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孩子不愛遊戲,遊戲就是孩子的語言。並且陪孩子玩遊戲,不僅可以促進孩子與父母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印記,還可以讓孩子的性格更開朗樂觀、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同學非常重視陪孩子玩,儘管平時工作比較忙,但是每天都會擠出一個小時陪孩子玩。她平時會陪孩子打球、騎自行車、做手工,周末的時候還會去遊樂場、爬山,以及玩孩子想玩的任何新花樣。
一次,孩子聽說周末凌晨會有流星雨,便想去看流星雨。同學為了滿足孩子的願望,在網上訂購了帳篷、睡袋,在超市購買好零食、水果、飲料,並且查詢好觀看流星雨的最佳地點,準備陪著孩子在野外觀看流星雨。
那一天,同學和孩子天一黑就來到戶外,躺在帳篷里說說笑笑,後來還比賽數星星,非常開心和愜意。凌晨時分,天空滑落一顆流星,孩子興奮地跑出帳篷,高興得手舞足蹈,對著流星許願。雖然之後天空只有少數幾顆流星划過,並沒有見到新聞媒體所說的流星雨。可同學和孩子都異常興奮,畢竟這次經歷是之前沒有的。
事後,其他同學提出了質疑:「為了看幾顆流星,你陪孩子那麼折騰,難道不麻煩嗎?」
同學則笑著回道說:「一點都不麻煩。孩子從來沒露過營,也沒有看過流星雨,我陪孩子體驗他沒有體驗過的事情,雖然折騰些,卻是很有意義的。而且,我也覺得露營很好玩啊!」
同學真的很享受陪孩子玩的過程,孩子自然也感覺到了母親的支持和愛。孩子非常信任自己的媽媽,平時有什麼心事都和媽媽說。
可見,陪玩真的是父母與孩子建立情感的直接紐帶。在父母的用心陪玩中,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接納和尊重自己,父母是愛自己的。同時父母用心地陪孩子玩,可以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走進孩子的內心。
所以,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中說:「和孩子一起玩,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佳方式。因為和孩子相處,最好的方式不是『說給他聽』,而是轉化成孩子理解並能接受的語言——玩,去做給他看。」美國《發育與精神病理學》期刊也曾經指出,父母多與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於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後的心理健康,避免孩子出現人格障礙的可能性。
當然,陪玩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若是陪玩的過程中,父母總是心不在焉,一邊陪著孩子玩一邊忙著看手機,這樣的陪伴是低質量的。
前些天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娛樂場玩滑梯,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突然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朝坐在一旁的媽媽喊道:「媽媽,你看我多厲害!」說著,小男孩從滑梯上滑了下來,站穩之後還做了一個帥氣的姿勢。
可這位媽媽卻頭也沒抬,眼睛一直看著手機。男孩有些著急,又大聲喊道:「媽媽,你不要看手機了!你快看看我!」
媽媽隨口說了聲「好」,抬頭看了眼孩子,隨後又開始看起手機。小男孩再次滑下來的時候見媽媽並沒有看自己,有些生氣地跑過來說:「媽媽,你為什麼不看我!」
媽媽敷衍著說:「我不是看你了嗎!乖,快點去玩吧!」
男孩更加生氣了,「哼,你就是沒看我。你說陪我出來玩,卻一直看手機!我不玩了!」直到這時,這位媽媽才不甘心地放下手機,說:「好好好,我看你。你去玩吧!」
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父母,把孩子送入遊樂場,然後自己坐在一旁看手機,半天都不和孩子交流,導致陪伴的低質量。所以,我們應該明白,陪孩子玩不僅僅是一種遊戲,而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專注些,走心些,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愛和關注,從而感到安全感和快樂。
同時,陪玩的過程中,父母還應該放下身段和說教,單純地享受與孩子玩的樂趣。什麼時間玩,應該孩子說了算;玩什麼,也應該孩子說了算。把權力交給孩子,父母用心地陪伴和互動,陪孩子瘋,陪孩子鬧,如此才是高質量的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