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情商高,就是說話讓人舒服3> 給責備加層「糖」,「但是」來幫忙

給責備加層「糖」,「但是」來幫忙

2024-10-08 19:53:40 作者: 朱凌 常清

  剛吃完飯,爸媽都在電視機前看電視,8歲的阿雅拿著小凳子,走進廚房。她把凳子放在地上,自己站在凳子上開始洗碗。可是,剛拿起第一個碗準備洗,阿雅由於沒有站好,就從凳子上摔了下來,碗也摔碎了。媽媽聞聲趕來,看到碎了的碗劃破了阿雅的手。

  「不是說了,讓你不要去洗碗嗎?你怎麼還去洗呢?看吧,這下劃破手指了吧!」媽媽因為心疼阿雅,略帶生氣地責備起了她。結果阿雅聽到媽媽的責備後哭了起來。媽媽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說錯話了。「阿雅不哭了,媽媽很高興你能幫忙,但是你也得注意安全,對不對?」阿雅哭著點了點頭。

  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創造者,也是天生的破壞者。這話一點兒也不假。很多時候,孩子總是急切地想去做好一件事情。可是,孩子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經常是好心辦了壞事情。這時候,父母該怎麼辦呢?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點毋庸置疑。父母責備孩子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對於愛的接受卻是選擇性的。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在好心辦了壞事情接受批評的時候,也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呢?很明顯,阿雅媽媽第二次的話就做到了這點:先肯定孩子的好意,再用「但是」作為轉折,說出自己的擔心和叮囑。

  父母在責備孩子的時候,真的不必非要吹鬍子、瞪眼睛,不發脾氣、不動肝火,給責備裹上一層「糖」,讓孩子先嘗到甜頭,然後再指出孩子的錯誤,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親子關係也更和諧。

  大多數孩子努力去表現都是為了能得到父母的誇獎。雖然,有時候的努力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甚至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壞結果,但孩子的出發點還是好的。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責備孩子,就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覺得父母是不愛自己的。相反,如果在責備孩子的同時,能看到孩子是出於好心,表揚一下孩子的好心,孩子就會很高興,而且下次再去做同樣事情的時候,一定會小心翼翼不再犯錯誤。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桐桐就乖乖地給我準備好了拖鞋,還將我的文件包接過去,給我放好。我不知道這小丫頭腦子裡在搞什麼鬼,露出了微笑。

  見我露出笑容,桐桐才小聲地對我說:「爸爸,咱家的小魚好像撐著了,肚子都脹了。」說完,就低下了頭。

  我去魚缸那邊看,發現裡面的金魚都翻肚皮了,魚缸里的水變得又白又稠,魚缸旁邊還有幾個牛奶盒子。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桐桐肯定是將牛奶倒進魚缸,導致這些魚全部「遇難」。

  說實話,當時我很生氣,笑容也被我收起來了,嚇得桐桐直往沙發角落裡躲。

  這時候妻子正好回來,桐桐跑到妻子懷裡,說:「媽媽,你不是說牛奶有營養,我喝了可以長高嗎?我就是想讓小魚長得快些。」

  我這才知道桐桐是這樣想的,立即就原諒了她。但是,我必須讓她知道她的行為是錯誤的。我對桐桐說:「桐桐,你真有想像力,為了讓金魚長得快,你都捨得將自己喜歡喝的牛奶給金魚喝。爸爸要表揚你。但是,你之前都不知道金魚是不是愛喝牛奶,就自作主張給金魚餵牛奶。看,這些金魚都死了,多可惜,你說呢?」

  桐桐對我說:「爸爸,我錯了。」我摸了摸桐桐的頭,給桐桐講了為什麼金魚不能喝牛奶。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幼小的心靈對每件事都充滿了好奇,想要嘗試,想承擔一點責任,想幫你分擔家務,也難免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當,只是一味地責備,就會打擊到孩子積極探索的興趣,慢慢地就變得不敢去嘗試了。

  不可否認,此時的你心裡肯定是有些怒氣的,但你一定要將心裡即刻想到的惡狠狠的話吞進肚裡,先對孩子的行為加以肯定,再給責備裹上一層薄薄的「糖衣」,恰如其分地指出壞事的後果,最後教他怎樣好心辦好事,孩子就不會重蹈覆轍了。

  最後你會發現,孩子依然是一個充滿愛心、懂得孝順、愛勞動、愛探索的好孩子,可能還會因此變得越來越符合你的心意了,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