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2024-10-08 19:53:34 作者: 朱凌 常清

  「有效懲罰孩子」的話——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是最失敗的教育美國家長管教法:不發脾氣的「Time-Out」

  梅麗莎家裡有兩個孩子,4歲的姐姐和1歲的妹妹。姐姐漢娜常常會大發脾氣亂扔東西,或者在爭搶玩具時咬人。有一次漢娜故意把妹妹推倒了,還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

  這時候,梅麗莎聞訊從廚房出來,看到漢娜咬了妹妹,二話沒說把她抱起來,放到衛生間,說:「你需要冷靜一下!」然後梅麗莎拿出一個計時器,調到四分鐘,放在衛生間門邊,接著轉身回廚房繼續忙碌。

  漢娜坐在衛生間的小椅子上,低聲抽泣著。四分鐘後,計時器響了,漢娜也不再哭了。這時候梅麗莎走過來,問:「你知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漢娜點點頭說:「我不應該咬妹妹。」「很高興你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梅麗莎抱起漢娜和她認真地聊了聊,並親吻她。漢娜從衛生間出來,不僅歡天喜地地跟妹妹玩起來,還有意識地保護起妹妹來。

  梅麗莎在漢娜咬哭妹妹之後,沒有對漢娜發火,僅僅只是一句「你需要冷靜一下」,事情就得到了完美的解決。梅麗莎採用的方法就是「計時隔離」(Time-Out),和中國古代的「面壁思過」(或者說「關禁閉」)非常類似,就是將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暫時關閉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待幾分鐘。

  為什麼「Time-Out」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呢?美國著名教育學家簡·尼爾森在他那本暢銷了四百多萬冊的《正面管教》一書中寫道:

  

  計時隔離,是一種能夠快速幫助孩子(和父母)平靜下來,並一起解決問題的極其有效的方式。因為,現實中當我們心煩氣躁時,我們就無法運用自己大腦中負責理性和平靜的那一部分,所以,一種積極的——非懲罰性的——「暫停和隔離」可以對每個人都有幫助。

  當孩子犯錯,如果用肢體暴力或者冷暴力去懲罰孩子時,「懲罰」會使孩子為他做過的事情遭受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痛苦。而且,實際上也並不會鼓勵他有好的情緒為他將來的行為做出好的決定。但如果用「Time-Out」,讓孩子和你冷靜下來,在冷靜中接通大腦里的理性部分,這樣的方式就是積極的。因為,當孩子感覺到鼓勵和愛時,他就會學著自我控制,基於責任感做出積極的決定。

  「計時隔離」是美國父母常用的一種懲罰方式,它會使孩子暫時不再得到他人的注意,更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因為沒有暴力,並且實用有效易操作而備受推崇。當然,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父母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計時隔離」適用於3—12歲兒童的不良行為矯正

  3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尚未成熟,理解能力有限,這種方法容易使小寶寶造成誤導,以為父母不愛自己了,給孩子造成心靈創傷;12歲後的孩子進入叛逆期,有很強的自主意識,需要理解、民主和尊重,這種方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引致孩子的反感和強烈牴觸。

  「計時隔離」主要適用於孩子出現破壞性的問題行為,比如發脾氣、摔東西、打架、罵人、搶東西等。對於一些輕微的問題行為,比如沒有收拾玩具,沒有按時寫完作業等,則不適宜採用這種方法。

  二、隔離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計時隔離」的時間應依據孩子的年齡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時間。通常,3歲以上的寶寶,以三分鐘左右為宜,每大1歲增加一分鐘,上限是十分鐘。最好用計時器,把它放在孩子可以看到或聽到但拿不到的地方。時間一到,即使孩子不認錯,也應該結束,再想其他教育方法。

  三、隔離地點的選擇大有學問

  選擇隔離的地方要既安全又無聊,比如衛生間。傳統意義上的「小黑屋」絕對不可以,因為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不利於他們冷靜下來。一般情況下,安靜枯燥的角落比較適合,只放一張孩子可以坐的小凳子,其他什麼都沒有。

  四、「計時隔離」期間父母的心態語氣要平和

  讓孩子「計時隔離」期間,父母不要帶任何的負面情緒,不能責罵毆打,更不能大叫大嚷,否則孩子會錯認為大吼大叫才是父母採取的主要懲罰手段。父母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平靜地告訴孩子要被隔離,比如,「你剛才動手打了奶奶,現在到隔離間去,三分鐘後再出來」。但一定不要否定孩子,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你對奶奶大吼大叫,你真是個不禮貌的孩子」。這種糟糕的說法不僅會讓「計時隔離」失去教育效果,還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感。

  隔離結束,孩子冷靜下來之後,父母需要蹲下來跟其講道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且說出正確的解決方法。父母和孩子的情緒都穩定之後,溝通起來就容易多了。如果孩子能主動認錯,父母也別忘給予一定的口頭表揚,或者一個擁抱,並告訴孩子「我依然愛你」。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雖然父母對自己剛才的行為不滿意,但是父母對我的愛,永遠沒有因此而改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