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使用物質獎勵
2024-10-08 19:52:51
作者: 朱凌 常清
有位老人看上了鄉村幽靜淡然的環境,特意從喧囂的城市搬到一個小鄉村里休養。住進新房的第二天,老人就發現:這裡有一個很不利於休養的因素——在他的住處附近有一群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譁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靜心休息,老人試圖用長輩的身份要求他們禁止吵鬧,但是無論是跟他們講道理,還是嚴肅地責罵他們,打鬧聲都屢禁不止。
後來老人想到一個好辦法,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他將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獎勵就越多。
孩子們很是開心,叫的聲音大就能拿到獎勵讓他們一個個興奮不已。很快,吵鬧聲響了起來,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要大。老人耐心地等著,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喊得筋疲力盡了,他拿出家裡存著的好吃的糖果,給了那個叫的聲音最大的孩子。
一連幾天,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通過叫喊聲來獲取獎勵。就在這個時候,老人突然宣布不再給叫聲大的孩子任何獎勵,無論孩子們怎麼吵鬧,他都堅決不給。
結果,孩子們認為「不給糖了誰還給你叫」,覺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了。
故事中的孩子,因為把他們的喊叫吵鬧跟獎勵聯繫在一起,他們會很自然地認為吵鬧是他們獲得獎勵的原因,因此,當老人拒絕再給他們獎勵的時候,他們就覺得應該放棄吵鬧。
「給爸爸捶捶肩,給你10塊錢」「去給爸爸買盒煙,零錢就歸你了」「把青菜吃完媽媽就給塊巧克力」「乖乖上完舞蹈課就給你買個芭比娃娃」……您是不是也經常這樣,習慣用有形的物質獎勵來換取孩子配合做事?
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是可取的。親子關係不是商業交易,這種教育孩子用金錢換取親子間互助與合作的方法,最終會導致孩子想要零花錢時就要求「爸爸,我給你捶捶肩吧」這種強賣行為,甚至慢慢學會操縱大人,不給獎勵不做事,妨礙良好習慣養成。
此外,有些父母還喜歡用金錢來獎勵孩子的努力學習,「數學考試100分,獎勵50元」,這使孩子漸漸忘記了學習真正的樂趣,讓孩子覺得自己努力的「唯一」結果是為了得到獎勵。如果有朝一日,獎金沒有了,恐怕孩子的努力也就沒有「奔頭」了。這種做法還會使孩子認為,為全家掙錢的爸爸很偉大,而鄙視每日忙於家務的媽媽。
當然,物質獎勵並不是要全盤否定,對其賦予新的意義則是可行的。比如,把去吃麥當勞或肯德基的獎勵變成一次或遠或近的出行;把不斷升級的電子玩具變成孩子自己挑選的好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獎勵孩子的原則應是精神獎勵重於物質獎勵,否則易造成「為錢而怎麼做」「為父母而怎麼做」的心態。公司老闆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家公司。同樣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努力學習,建立良好品質,也不能用金錢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件有趣的事。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也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錯誤的損失,而要教會孩子從人文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孩子把花瓶打碎了,不應斥責他「你都做了些什麼?你知道它值多少錢嗎?」而應帶著惋惜的口吻說「這可是爺爺最喜歡的花瓶呀」。已經打碎了,也沒有辦法,只要提醒他以後注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