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24-10-08 19:46:09
作者: 羅蘭·拉贊比
父母之間矛盾迭起,教練之間又格格不入,難怪喬丹似乎對他身邊的權威人士失去了信任。然而,批評的聲音似乎總是能吸引起他的注意。伯德和溫特的評價無疑讓喬丹錯愕不已,也讓他從此有了戒心。「我會把這些批評當作挑戰,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好,也讓球隊變得更好,」他在一次訪談中說道,「但是我的隊友也並不是一群聯盟頂尖球員……會這樣想的人都是該死的白痴。」
事實上,喬丹在得分方面越來越自私,隊友當中也有人開始對此感到憤憤不平。多年以後,喬丹自己也坦白承認了這個問題,直言當年的他更加關注自己,而非整個球隊。在當時,他對自身表現與能力的關注已近乎偏執。他聽從了巴赫的建議,放開手腳主導進攻。
那年3 月,他又有連續5 場比賽得分破40。4 月,他有機會成了自1962—1963 賽季的威爾特·張伯倫之後第一位單賽季突破3000 分大關的球員(張伯倫有兩個賽季得分超過3000)。對陣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喬丹狂砍53 分。4 月13 日,他又在密爾沃基獨攬50 分;賽後,雄鹿隊主教練唐·尼爾森(Don Nelson)解下了自己的領帶,揮筆寫下「偉大的賽季,偉大的人」(Great Season, Great Person),然後將它送給了喬丹。
尼爾森也是一位放任球星開火的老派教練,在日後中部賽區的激烈競爭中,他和溫特與傑克遜二人之間不乏唇槍舌劍。和巴赫的話語一樣,那條寫了字的領帶讓喬丹備受激勵。
不久,這位籃球場上的進攻猛獸又用賽季第二次61 分的表現回饋了球迷,這一次是在芝加哥體育館迎戰亞特蘭大老鷹隊。賽季結束,他一共有3041 分進帳,平均每場轟下37.1 分,高居聯盟第一。
對陣亞特蘭大的那場比賽,他一度連砍23 分,創下了NBA 紀錄。比賽結束前,他從中場將球拋出,差一點兒就進了。此等壯舉引得全聯盟的球迷們熱情高呼,卻也讓溫特這樣的純粹主義者們搖頭嘆息。喬丹走下場的時候,溫特對他說道:「Team(團隊)這個單詞裡沒有I(我)。」
2008 年,喬丹入選籃球名人堂,他在演講當中特別提到了那個瞬間。
他記得當時自己看著溫特,回應道:「不錯,但是Win(勝利)這個單詞裡有。」
在那個經典的瞬間,兩人的對話不啻為一場關於籃球運動的偉大辯論,事實上這也是一場關於美國文化本身的偉大辯論:個人與團隊究竟孰輕孰重。直到回顧過往的時候,溫特和喬丹才看清楚,這場籃球哲學上的衝突對他們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奠定了他們日後的輝煌,也改變了他們看待比賽的方式。
與此同時,整個賽季的進攻表演之後,喬丹得到的「回報」就是落選NBA 最佳防守陣容一隊和二隊,氣得他火冒三丈。那個賽季,他成了NBA 歷史上第一個單季達成至少200 次搶斷和100 次封蓋的球員。他一共送出了236 次搶斷和125 次蓋帽。
在NBA 歷史當中,傑里·韋斯特是唯一一個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的得分王。喬丹決心要讓自己的「三頭六臂」得到認同。他在六項不同的單季數據統計當中創下了公牛隊隊史紀錄,這也讓道格·柯林斯執教的第一支球隊打出了40 勝42 負的戰績,在季後賽首輪當中與凱爾特人隊狹路相逢。
然而,伯德和波士頓綠軍再次直落三場,將公牛隊橫掃出局(喬丹平均每場得到35.7 分),這也印證了伯德和溫特的預言:團隊的力量可以輕易地讓個人表演相形見絀。在麥可·喬丹的前三個賽季,他的芝加哥公牛隊在季後賽當中輸了九場,只贏過一場。
「你肯定願意看他的精彩鏡頭集錦,」波士頓後衛丹尼·安吉這樣評價喬丹,「但是我猜在他身邊打球就不怎麼有趣了。」
儘管如此,這一整年的驚人表現還是逼得他最堅定的批評者們不得不開口說話。「大家都說我總是和拉里·伯德對著幹。」魔術師詹森對記者們說道。那個賽季,他的湖人隊擊敗了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奪得了總冠軍獎盃。「實際上是麥可在和其他所有人對著幹。」喬丹和詹森都將彼此視為最傑出的籃球運動員。詹森曾是喬丹高中時期的偶像,如今則成了惹他討厭的對手,而這一切不只關乎球場上的輸贏。從自己球隊中的爭論到與別隊球星之間的關係,喬丹被批評聲重重包圍。
「聯盟上下都心照不宣:雖然詹森得了四枚總冠軍戒指,他似乎還是對喬丹心懷嫉妒,而且這份嫉妒不只是在職業賽場上的,」庫里·柯克派屈克在《體育畫報》中寫道,「七年前,魔術師率領密西根州大奪得1979年NCAA 總冠軍,緊接著又在1980 年NBA 總決賽當中大放異彩,幫助湖人隊用六場比賽擊敗了費城76 人隊。至少在商業的角度上,早在那個時候他就應該享受喬丹的待遇了。」
憑藉一紙耐克合約以及耐克公司的大力宣傳,喬丹的地位甚至高過了聯盟中最有成就的球星們,這顯然讓詹森和其他老將們憤恨不已。與此同時,喬丹也毫不避諱地聲稱詹森在暗地裡敦促湖人隊老闆傑里·巴斯賣掉詹姆斯·沃西。「我並非對他抱有成見,」喬丹對柯克派屈克說道,「我只是覺得,他不大喜歡從北卡出來的球員。」
更讓喬丹不悅的是,詹森和伊賽亞·托馬斯兩人私交甚篤,且常常互吹互捧。詹森舉辦的夏季全明星慈善賽一向備受矚目,但是他發函邀請喬丹出賽,卻被後者一口回絕了。很顯然,兩年前全明星賽上的冷遇仍讓喬丹耿耿於懷。
事實上,休賽期喬丹要做的事情多到令人不敢相信。法爾克第一次提起「飛人喬丹」這個名字的時候,喬丹只是笑了笑。但是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已經成為前所未有的營銷利器;據估計,僅耐克球鞋與相關商品的銷售額就高達1.65 億美元。「起初我覺得那只是一時的熱潮而已,」回顧當年自己球鞋品牌的市場反應,喬丹這樣說道,「但是現在品牌比從前大得多了。那些數字簡直不可思議。」
奇怪的是,菲爾·奈特對他的公司與喬丹之間的關係有所遲疑,而這也讓次年Air Jordan 新合同的談判過程波瀾迭起。用桑尼·瓦卡羅的話來解釋,或許是喬丹在太短的時間裡收穫了太大的力量,讓奈特吃了一驚。
如此驚人的銷量恐怕難以為繼,只要一點點下滑就足以讓耐克總裁躊躇不已。「菲爾打算擺脫他,」瓦卡羅回憶道,「菲爾打算簽下所有的大學球隊,把麥可拋到一邊。我說:『你不能那麼干。』」
羅德·斯特拉瑟已經離開了耐克公司,現在他成了喬丹的私人顧問,助其推廣他自己的產品線。奈特並不同意這件事,他始終在質疑公司與喬丹合作的價值。直到瓦卡羅整合了一些數據,他才明白耐克能從大學市場得到的收益將遠遠比不上Air Jordan 系列所帶來的收益。
奈特面臨著一個抉擇:是與喬丹一刀兩斷,還是搭上這波有時令人感到驚恐的洶湧浪潮。奈特最後還是選擇了繼續與喬丹合作。最後,喬丹和耐克公司簽訂了一份新的肥約,這份合約奠定了數年之後喬丹品牌的誕生,從而創造了任何運動員都難以想像的財富。
「他收入大漲,還得到了喬丹品牌,」談起喬丹與這家球鞋廠商接連簽訂的幾份合約,瓦卡羅這樣說道,「毫無疑問,他欣然接受了。我的意思是,這是一樁大生意,麥可投身進來。那份合約對後世的合約有著重大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麥可和耐克公司聯手努力,打造了一個帝國。」
「他攀升得很快,他的產品也很棒,」約翰尼·巴赫回憶道,「他試穿過他們做的每一雙鞋。他的產品讓他深感自豪。他想要確保他喜歡眼前看到的東西。」
和從前一樣,喬丹一邊擁抱自己越傳越響的名聲,一邊又對此有所迴避;而如今,他的形象似乎和耐克公司的形象慢慢融為一體了。好像耐克的電視GG時間還不夠長似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迪安·索耶(Diane Sawyer)為喬丹製作了一個長達10 分鐘的人物專欄,在《60 分鐘》(60Minutes)節目中播放。這段短片勾勒出了一個幽默的、幾乎是討喜的喬丹,這樣的形象塑造是花錢也買不到的。大衛·法爾克看過之後欣喜若狂。
除了經紀人口中的《60 分鐘》「GG」之外,喬丹還首次進軍動畫界:北卡校友、普立茲獎得主傑夫·麥克內利(Jeff MacNelly)將他畫進了人氣四格漫畫《鞋》(Shoe)。似乎喬丹和所有的領域都很搭得來。第一批根據他的形象製作的玩具預計也將在當年聖誕節上架。
1987 年,曾經為《埃伯妮》(Ebony)雜誌撰文報導穆罕默德·阿里的萊西·班克斯回到芝加哥,以《芝加哥太陽報》體育專欄作家的身份隨隊報導公牛隊,從而結識了喬丹。多年以後,班克斯笑著回憶起他對這位球星的第一印象:喬丹高高凌駕於王座之上,而且沉浸在這種感覺之中。
「當時的麥可已經擁有了整個世界。」
「他好像被塗上了聖油一樣,」桑尼·瓦卡羅回憶道,「我說真的,我的意思是,他做任何事情,哪怕有時候會南轅北轍,但最終都會有好的結果。」
經過了一個賽季的征程和各界媒體的關注,球迷們和對手們都漸漸發覺,喬丹上升的弧線之廣度與高度遠遠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在通過電視觀看體育賽事的時代,」1987 年的夏天,大衛·法爾克評論道,「如果你要在90 年代打造一個深受媒體追捧的運動明星——才華橫溢、身材中等、口齒伶俐、魅力非凡、平易近人、信奉傳統價值觀、朝氣蓬勃、乾淨利落、不矯揉造作、不過於自命不凡,還帶著點兒壞壞的氣質——那麼你就會創造出麥可。他是現代體育界的第一個跨領域人士。我們認為他超越了種族,也超越了籃球運動。」
「世界日新月異,而麥可則身處其中,」桑尼·瓦卡羅解釋道,「你知道的,他為所有人拍GG,然後就成了這樣一個存在。」
麥當勞、可口可樂、雪佛蘭、威爾森體育用品(Wilson Sporting Goods)和另外6 家公司都用他來推廣自家產品。與這些公司付給他的錢相比,那份5 年400 萬美元的公牛隊合同實在不值一提。這也就意味著他的夏日行程已經排得滿滿當當,從主持電視節目到為美國大聯盟(Major League)棒球比賽開球,可謂無所不有。
「我要花點兒時間才能適應,但目前我很享受所有的場外活動,」那年夏天,喬丹在匹茲堡的一趟短期宣傳之旅中說道,「我感覺像回到了學校。
我一直在學習新的東西。大學時期我根本沒有想到,成為職業運動員可以擁有這麼多機會。現在我有機會認識形形色色的人,還可以四處遊歷,增加我的經濟實力,遇見奇思妙想,領悟人生哲理,在籃球之外創造另一個世界。」
這個籃球之外的世界越來越多地被胡安妮塔·瓦諾伊占據。喬丹在跨年夜向她求婚,兩人一同展望1987 年,幻想著新的一年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禮物。事實上,他已經在芝加哥北邊購置了一座占地5000 平方英尺(1 平方英尺≈ 0.09 平方米)的五居室豪宅。她幫喬丹布置新家,兩人攜起手來,一點一滴勾勒出他們將要共度的人生。訂婚的消息傳來,喬丹的父母一時有些難以接受;他們仍在爭個不停,企圖影響兒子的生活。
能讓詹姆斯·喬丹揚起嘴角的事物,對於麥可的母親和未婚妻來說就與噩夢無異。「我們活在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裡,」桑尼·瓦卡羅解釋道,「在那個層面,在麥可所處的層面,誘惑之大更是令人難以置信。他相貌俊秀,年紀輕輕就已經站在世界頂峰。這樣的故事多了去了。但是這些東西本來就是隨著名聲與金錢而生的。當偶像可不是件容易事兒。」
瓦卡羅時常隨喬丹一起出行、一起辦事,喬丹的審慎讓他頗覺詫異,甚至讓他驚嘆不已。當時的喬丹年紀雖小,卻已顯露出不凡的智慧,從不讓他的好友與同僚陷入尷尬的處境之中。雖然喬丹也會偶有迷失,但他可不是魔術師詹森那種不知檢點的好色之徒。據詹森後來自己透露,在他最星光閃耀的時候,他一年之內睡過的女子有足足五百個之多。
對於瓦卡羅來說,這隻更加證明了喬丹的才華與天賦是難以估量的。「當你談到麥可的時候,他顯然擁有那個東西……那種無處不在的吸引力,不管你怎麼形容它,」這位長者說道,「我會用『超凡魅力』(charisma)這個詞,但其實誰都不能確切地給那個東西下定義。我們談到的他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他在家庭生活中的個人鬥爭,全都被他克服了。
這一點確實是非常難得的。縱觀各行各業,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