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新秀賽季 第十四章 淘金熱
2024-10-08 19:45:40
作者: 羅蘭·拉贊比
7 月,喬丹選擇了華盛頓特區職業服務公司的唐納德·戴爾做他的經紀人。早在正式雇用之前,在職業服務公司與戴爾共事的大衛·法爾克(David Falk)1 就已經開始研究喬丹的潛在選擇和選秀前景。與喬丹先前預期的不同,那年春天費城76 人隊的戰績有所回升,而芝加哥公牛隊則在賽季末兩度敗給紐約尼克斯隊,有望取得更好的選秀順位。評論人士諷刺稱,公牛隊正在度過又一個一無所成的賽季,在接下來的選秀大會上也會再次顆粒無收。
這些失敗選秀的幕後操刀者就是公牛隊的總經理羅德·索恩(Rod Thorn)。為人謙遜的羅德是一位來自南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區的紳士,他也毫不避諱地承認,多年來球隊在選秀和物色球員方面的成果不盡如人意。1979 年,公牛隊本有50% 的機會可以選到剛剛率領密西根大學捧起NCAA 總冠軍獎盃的「魔術師」埃爾文·詹森。他們的戰績一如既往地糟糕,不得不以拋硬幣的方式同洛杉磯湖人隊角逐第一順位選秀權。公牛隊還為此做了一次調查,統計球迷的意向;根據球迷投票的結果,羅德·索恩賭了正面朝上。結果恰恰相反。
1 大衛·法爾克,美國著名職業體育經紀人。法爾克經營了麥可·喬丹的整個職業生涯,除喬丹之外,他還代理了100 多名NBA 球員,因而被公認為是NBA 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經紀人。
猜錯了硬幣,索恩與魔術師詹森失之交臂,接著又在選秀大會上跳過了西德尼·蒙克利夫(Sidney Moncrief)1 ,選擇了來自UCLA 的大衛·格林伍德(David Greenwood)。儘管飽受傷病困擾,格林伍德還是為公牛隊效力了足足六個賽季。在公牛隊的前五個賽季,格林伍德場均可以貢獻14 分和8 個籃板。對於一名大前鋒而言,這樣的數據已經很不錯了,但比之魔術師詹森卻完全不值一哂——他可是率領湖人隊豪取了五座NBA 總冠軍獎盃;論數據,就連蒙克利夫他也遠遠比不上。當然,如果當年公牛隊選擇了蒙克利夫,到了1984 年他們或許就沒有必要再選一位得分後衛了。不論如何,格林伍德一直被視作公牛隊選秀歷史上的一大敗筆。根據《福布斯》(Forbes)雜誌的數據,在魔術師詹森為湖人隊效力的12 年間,湖人隊的市值從3000 萬美元暴漲到2 億美元。
當時,公牛隊任事股東喬納森·科夫勒(Jonathan Kovler)開玩笑說:「拋一次硬幣花了2500 萬美金。」
「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枚硬幣值兩個億。」後來他改口說道。
1982 年的選秀結果更加糟糕。索恩挑走了來自舊金山大學的後衛奎因汀·戴利(Quintin Dailey),可沒過多久就有人曝出此君在學校宿舍侵犯一位學生護士。到達芝加哥的時候,戴利絲毫不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表達悔意,結果很快就有一眾女性集結在公牛隊的賽場上表示抗議。除此之外,他和另一位頗有天賦的公牛隊球員奧蘭多·烏爾里奇(Orlando Woolridge)還因為古柯鹼的問題鬧得臭名昭著。1984 年春,這種種禍患一度將球隊逼至破產邊緣。
1 西德尼·蒙克利夫,退役NBA 球員,密爾沃基雄鹿隊名宿。蒙克利夫曾在1982—1983 和1983—1984 賽季蟬聯NBA 最佳防守隊員,從1982—1983 賽季開始,還曾連續5年入選NBA 全明星,並在1982—1983 賽季入選第一陣容。蒙克利夫是20 世紀80 年代NBA 最出色的外線防守球員之一,也是盯防麥可·喬丹最成功的球員之一。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當年2 月,索恩將深受球迷青睞的雷吉·圖斯(Reggie Theus)送往堪薩斯城國王隊,換回了史蒂夫·詹森(Steve Johnson)和一個選秀權。這筆交易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公牛隊的戰績更差了,但卻從此運勢大轉。賽季結束,公牛隊27 勝55 負,連續三年無緣季後賽,引得人們紛紛猜測球隊將被賣掉,並從此遷出芝加哥。憑藉這慘不忍睹的戰績,索恩再次拿到了高順位選秀權。
「那年我們沒能贏下多少比賽,」公牛隊的一名助理教練比爾·布萊爾(Bill Blair)回憶道,「但是羅德提醒我們說,北卡羅來納大學有個小子打球非常非常厲害。他不停地講著關於麥可·喬丹的事兒。羅德總是很有信心,他認定這孩子將會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但是也有許多人說:『你看,他打不了後衛,也不適合打小前鋒。』就連鮑比·奈特都有過類似的論斷。但羅德說:『這孩子身上有不同凡響之處。』」
「包括我在內,當時沒有人能料到喬丹日後能有如此成就,」索恩回憶道,「我們沒有請他試訓,但是我們同他進行了面試。他自信滿滿,他知道自己將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毫無疑問,麥可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就連他本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會變得多好。」
常規賽季結束,休斯敦火箭隊和波特蘭開拓者隊戰績並列倒數第一,公牛隊則是倒數第二。很明顯,火箭隊計劃挑選休斯敦大學的主力中鋒,身體素質過人的哈基姆·奧拉朱旺;而波特蘭人則在考慮深受傷病困擾的肯塔基大學中鋒薩姆·鮑維(Sam Bowie)1 。「從一開始休斯敦就擺明了想要奧拉朱旺,」索頓回憶道,「大概在選秀大會前一個月,我和波特蘭開拓者隊當時的總經理斯圖·因曼(Stu Inman)通過一次話。斯圖告訴我,他們想要薩姆·鮑維。他們的隊醫說鮑維的健康狀況不是問題,而他們正好急缺大個子,所以也沒怎麼考慮其他人選。」
1 薩姆·鮑維,NBA 前運動員,司職中鋒,1995 年退役。由於選秀時前有哈基姆·奧拉朱旺,後有麥可·喬丹,而身為1984 年榜眼的鮑維卻因傷病原因職業生涯始終未達到預期高度,因此被譽為史上最悲劇的選秀。
公牛隊手握第三順位選秀權,而休斯敦猜中了硬幣,從波特蘭人手上奪得了狀元簽,留給開拓者隊的就是第二順位了。「從休斯敦猜對硬幣的那一刻,我們就知道喬丹是我們的了,」在位多年的公牛隊副總裁歐文·曼德爾(Irwin Mandel)解釋道,「如果波特蘭猜中了硬幣,他們就會選擇奧拉朱旺,休斯敦或許就會選中喬丹。我還記得當時羅德興奮的樣子。他高興壞了,因為在他心目中,喬丹和鮑維有天壤之別。」
果不其然,6 月20 日,選秀大會當天,公牛隊順利在第三順位選到了喬丹。在前往選秀大會的路上,喬丹透露說他很希望為湖人隊效力,在那裡詹姆斯·沃西已經踏上了屬於自己的球星之路。但芝加哥也不錯,因為湖人隊「堆積了太多人才,就算我去了或許也使不上什麼力」,那年秋天,喬丹這樣解釋道。
「喬丹還沒有被挑走,他們非選他不可,」芝加哥的一位體育節目製作人傑夫·戴維斯(Jeff Davis)回憶道,「他們別無選擇。誠然,這孩子是兩屆大學籃壇年度最佳球員的得主,還曾率領北卡羅來納大學贏得NCAA 冠軍。但當時沒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斤兩。」戴維斯回想當年,幸好波特蘭人挑走了鮑維,因為如果有機會的話,索頓似乎也挺想選擇這位肯塔基大學的中鋒。
「我們希望喬丹有7 尺高,但是他沒有,」當被問及這次選擇,索頓這樣對《芝加哥論壇報》說道,「當時已經沒有中鋒可選了。你能怎麼辦呢?
我們並不指望喬丹讓這支球隊改頭換面。我也不會對他提出那樣的要求。
他的進攻能力很出色,但還並不是無與倫比。」
這樣的言論從本該試圖多賣出球票的球隊總經理口中說出,實在令人費解。波特蘭人的失誤將成為NBA 選秀歷史上最大的敗筆。斯圖·因曼後來指出,他的決定得到了團隊成員的有力支持,其中還包括名人堂教練傑克·拉姆齊(Jack Ramsay)。再後來,因曼還曾表示迪恩·史密斯的北卡體系遮掩了喬丹的才華,拉姆齊也出聲附和這一觀點。然而,在那年春天的奧運代表隊選拔賽上,開拓者隊的教練團和工作人員們都曾目睹喬丹的球技,卻依然錯過了他。時任達拉斯獨行俠隊總經理的里克·桑德(Rick Sund)曾見識過喬丹的能力,他主動向公牛隊方面提議,想用獨行俠隊的當紅新星馬克·阿吉雷(Mark Aguirre)1 交易喬丹。
索頓不為所動。「羅德根本沒有多做考慮,」桑德回憶道,「他也是懂行的。」
奈 特 因 子
選秀大會塵埃落定,現在喬丹可以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奧運代表隊的選拔和集訓上了。選拔和集訓從選秀大會之前開始,一直持續到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前夕。雖然喬丹絕不至於落選,但自從甜蜜十六強的交鋒之後,主帥奈特就不再完全信任他。「我覺得在那之後,鮑比就對麥可的投籃能力持懷疑態度,」比利·帕克回憶道,「而且在奧運會選拔賽上,他的投籃也並不出色。」
作為教練,奈特比迪恩·史密斯還要看重體系。「在迪恩·史密斯手下打球,你必須接受他為你安排的角色和職責,必須適應他的體系,」這位解說員笑道,「那個夏天,他卻到了鮑比·奈特手下打球,這傢伙可是比迪恩還死板的。」
史密斯固然是足智多謀又知人善用,但他為人處世多少總有點兒圓滑。而奈特則脾氣暴躁,喜怒無常,自尊心和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圓頂球場(Hoosier Dome)一樣大。更有甚者,他的為人已遠不是「粗魯」二字可以形容。在許多人看來,他就是個髒話連篇的惡霸。「史密斯教練是四角進攻的大師,而奈特教練則是四字髒話(four-letter word)2 的大師。」喬丹打趣道。
1 馬克·阿吉雷,1981 年狀元秀,曾在達拉斯獨行俠隊3 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後與阿德里安·丹特利(Adrian Dantley)互換東家,來到底特律活塞隊,並跟隨「壞小子軍團」
兩奪NBA 總冠軍。
2 在英語中,侮辱性的單詞大多由四個字母組成,故常用「四字詞」指代髒話。
從第一天起,奈特就讓他手下的奧運代表隊知道,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我跟他們說過,我沒興趣知道我們的對手是誰或者當前比分是多少,」奈特解釋道,「我的興趣只在於讓這支球隊儘可能地強大,我會用盡一切手段逼出你們的潛力。」
但這一對球員和教練一拍即合。喬丹用他不怒自威的氣魄和毅然決然的方式領導著他的隊友,而奈特則用他的暴躁脾氣和嚇唬人的姿態樹立威信。對於監管美國業餘籃球界的委員會來說,選擇奈特出任主帥可謂一記怪招,因為他在國際比賽上的作為好壞參半。1979 年的波多黎各泛美運動會上,他曾與一名當地警官發生衝突,因而被當局下令逮捕。後來,他被判加重攻擊罪,而且還拒不出庭。
如今,奈特身負重任。他想要把美國籃壇的重錘狠狠砸向國際賽場。
為此,他組建了一支22 人的助理教練團隊,並集結了70 多名球員,舉行了數輪嚴密的甄選。
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1 、薩姆·帕金斯、約翰·斯托克頓(John Stockton)2 、卡爾·馬龍(Karl Malone)3 、克里斯·穆林、查克·珀森(Chuck Person)等數十名精英球員激烈角逐,奈特則在一座高塔上縱觀全場。試訓當中,巴克利顯然是除喬丹之外最出色的球員,他在場上生龍活虎,展現出了驚人的身體素質和控球能力。但是,相比奈特的青眼,這位奧本大學的前鋒似乎更在意讓職業球探記住自己,而奈特則只看到了他那280 磅的肥肉。
1 查爾斯·巴克利,綽號「空中飛豬」(The Round Mound of Rebound),NBA 歷史50大巨星之一,籃球名人堂成員,司職大前鋒。1984 年於第5 順位被費城76 人隊選中,職業生涯5 次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陣容,1 次當選NBA 最有價值球員,1 次當選NBA 全明星賽MVP。巴塞隆納奧運會、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隊」成員。
2 約翰·斯托克頓,NBA 歷史50 大巨星之一,猶他爵士隊名宿,籃球名人堂成員,司職控球後衛。在其長達19 個賽季的職業生涯中,斯托克頓職業生涯曾連續9 次成為NBA 助攻王,是NBA 歷史上獲得助攻王次數最多的球員,也是連莊次數最多的球員。此外還曾2 次成為NBA 搶斷王,10 次入選NBA 全明星賽,1 次當選全明星賽MVP。巴塞隆納奧運會、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隊」成員。至今為止,斯托克頓仍保持著NBA 總助攻數和總搶斷數兩項紀錄。
3 卡爾·馬龍,綽號「郵差」(The Mailman),NBA 歷史50 大巨星之一,猶他爵士隊名宿,籃球名人堂成員,司職大前鋒。曾與斯托克頓組成「黑白雙煞」,兩人攜手兩次將爵士隊帶入總決賽,無奈都鎩羽而歸。在其長達19 個賽季的職業生涯中,馬龍共出場1476次,排在歷史第4 位;場均上場時間37.2 分鐘,從未在一個賽季中場均上場時間低於30 分鐘;共得到36928 分,在NBA 歷史得分榜上排名第二位;搶到14968 個籃板,排名歷史第六位。馬龍曾兩次當選NBA 最有價值球員,並於1992 年和1996 年兩獲奧運會金牌。
幾輪試訓下來,不少日後的籃壇巨星都被奈特刷掉了,這其中就有巴克利、斯托克頓和馬龍。滿懷著憤怒和不解的斯托克頓告訴巴克利和馬龍,他想跟他們組一支隊,和奈特挑選出來的那十二人較量一番。
最終被選定參加奧運會的十二人分別是:喬丹、帕金斯、尤因、克里斯·穆林、韋曼·蒂斯代爾、里昂·伍德、埃爾文·羅伯特森(Alvin Robertson)、喬·克萊因(Joe Klein)、喬恩·考恩凱克(Jon Koncak)、傑夫·特納(Jeff Turner)、沃恩·弗萊明(Vern Fleming)和史蒂夫·阿爾福德。
褪下了往日的23 號球衣,喬丹在美國國家隊的指定球衣號碼是9 號。
印第安納大學的教練有了足以讓他橫行國際賽場的陣容。他告訴好友帕克,他根本不在乎這支奧運會代表隊能否單場豪取90 分,只要能把對手的得分限制在30 分以下就好。「他專注起來簡直不可思議,」帕克回憶道,「和麥可一樣,鮑比極為爭強好勝。他已經準備得妥妥噹噹。人們都忘了他是怎樣選出那支奧運代表隊的。他從教練的角度出發,從大學籃壇精心遴選出球隊的每一個部件。通過篩選,他讓每個人都融入隊伍中來。
顯然,他的球員們必須了解,『這就是我們的比賽風格,這就是我期待你們打出來的樣子。』所以在那幾場比賽中,他們一直壓制著對手。他並不在意也不期待贏得金牌。他想要的是統治籃球的世界,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事實上,真正讓帕克近距離目睹麥可·喬丹初露之鋒芒的,是奧運會之前與NBA 球員進行的表演賽。8 月的洛杉磯奧運會開幕之前,NBA 總顧問拉里·費萊舍(Larry Fleisher)安排了一系列熱身賽。帕克從事籃球解說多年,又與奈特素來交好,因此得以坐在場邊觀看了這九場令人痴迷的比賽。
「你要是同NBA 球員打一場表演賽,」帕克說道,「他們多半下午才會姍姍來遲。他們套穿上球衣,隨便打打便作罷。但在那三四個星期里,幾場表演賽卻打出了濃濃的火藥味。」
讓比賽持續升溫的無非就是那兩個人——奈特和喬丹。巡迴表演賽於6 月底在羅德島的普羅維登斯拉開帷幕,中途在明尼阿波利斯和艾奧瓦城稍作停留,然後在7 月9 日來到印第安納波利斯,在無數觀眾面前上演好戲。「到印第安納波利斯的時候,奧運代表隊已經連勝四場,」帕克回憶道,「所以,那天晚上職業隊必須要止住對方的勢頭。拉里·費萊舍可不想看到一隊NBA 球員輸給一群大學裡的毛頭小子。」
費萊舍招來了拉里·伯德、魔術師詹森、伊賽亞·托馬斯等球星,在圓頂球場的三四萬名觀眾面前打造出了緊張無比的氣氛。比賽開始前,奈特多年來的良師益友、美國隊的助理教練之一皮特·紐維爾(Pete Newell)走進了奧運代表隊的更衣室,然後去尋找帕克。「夥計,我這輩子從沒見過這麼有幹勁的人。」談起奈特,紐維爾不禁對帕克吐露了心聲。在印第安納波利斯,雖然NBA 職業隊群星薈萃,奧運會代表隊還是再次贏得了比賽。
真正的考驗在密爾沃基。帕克回想當年說道:「我還從未見過麥可打出如此偉大的進攻表現,直到那天晚上他在密爾沃基與一眾NBA 球員交手。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麥可·喬丹在進攻端打出如此水準。在一次突破當中,他被邁克·鄧利維(Mike Dunleavy)1 劃傷了鼻子。那是一場無比粗暴的比賽。對方的教練是奧斯卡·羅伯特森(Oscar Robertson)1 。在那個回合當中,鮑比·奈特被驅逐出場。麥可的鼻子流血不停。就在這時,籃球彈到奈特跟前,他把球撿起來,放到身後,拒絕交還給裁判。於是他們把他罰出了場。他和奧斯卡都動了真格。表演賽上沒有犯滿離場的規則,所以NBA 隊的球員對奧運代表隊的這幫孩子下手很重。」
1 麥可·鄧利維,通常稱老鄧利維,前NBA 運動員,NBA 名帥,前NBA 球員小鄧利維的父親。1990 年,首次執掌教鞭的老鄧利維即率領洛杉磯湖人隊殺入總決賽,最終負於喬丹的公牛隊。1999 年,時任波特蘭開拓者隊主帥的老鄧利維憑藉優異戰績當選NBA 年度最佳教練。
帕克回憶,奈特離場後,奧運代表隊的助理教練立即叫了一個暫停,試圖重整旗鼓。「他們回到場上,麥可接管了比賽,打得那些NBA 球員呆若木雞。太不可思議了。雖然我看過他高中階段和大學三年的比賽,但那是我第一次見識麥可·喬丹化身真正偉大的進攻球員。我從未見過他的那一面,僅憑一己之力掌控比賽局面。鮑比甚至都不在場邊,但麥可挺身而出,口裡說著:『我不管什麼體系,我要接管這場比賽。』他真的做到了。」
奧運代表隊來到菲尼克斯進行最後一場表演賽,此前他們八戰全勝,未嘗敗績。「他們的對手可都是NBA 球員,」帕克說道,「那可不是混在NBA 里的無名之輩。在轉戰菲尼克斯之前,鮑比和我聊過一次。麥可已經讓我成為他的信徒。鮑比對我說:『我可以告訴你我對麥可·喬丹的看法。我曾經對他有過懷疑,但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奈特很少公開對記者談及奧運代表隊中的任何球員,因為他不想讓膨脹的自我意識破壞球隊的平衡。儘管如此,執教完表演賽之後,他還是向記者們坦言:「麥可是一位非常非常出色的籃球運動員。」
1 奧斯卡·羅伯特森,綽號「大O」(The Big O),1960 年狀元秀,NBA 50 大巨星之一,籃球名人堂成員,聯盟歷史上最全能的球員之一。職業生涯前10 年,羅伯特森一直效力於辛辛那提皇家隊,並於生涯第二個賽季以30.8 分、12.5 個籃板和11.4 次助攻的數據創下了整季場均三雙的壯舉,直至2016—2017 賽季,由拉塞爾·威斯布魯克追平這一紀錄。
在張伯倫和拉塞爾壟斷MVP 的20 世紀60 年代,他是唯一一位搶到了一個MVP 的巨星。
職業生涯暮年,羅伯特森轉投雄鹿隊,和賈巴爾聯手帶領剛剛建隊才3 年的雄鹿隊一舉奪冠。奧斯卡·羅伯特森的14 號球衣在國王隊退役,1 號球衣在雄鹿隊退役。
奧運代表隊以84∶72 贏下了在菲尼克斯的最後一場表演賽,喬丹得到了27 分。在一次快攻中,他加速過掉了回防的魔術師詹森,扣籃得手;在另一次進攻中,他在左翼把球餵給低位的尤因,這位中鋒投籃不中,喬丹卻出人意料地溜到了右側,將球補進籃筐。
一球接一球,喬丹化作了場上的一道風景。「那些NBA 球員們就站在一旁,呆呆地看著他的表演。」喬丹的隊友喬恩·考恩凱克對一名記者說道。
賽後,當天在場邊指揮NBA 群星的湖人隊主帥帕特·萊利說:「他是我見過的最有天賦的球員。」
喬丹後來評論道,正是那幾場表演賽上的身體碰撞讓他做好了準備,助他在新秀賽季一飛沖天。帕克指出,奈特陣中並沒有真正的組織後衛,但集結了不少身手全面的球員,其中最全面的當屬喬丹,組織後衛、得分後衛和小前鋒三個位置都能勝任。
1984
7 月29 日,洛杉磯奧運會籃球項目在大西部論壇體育館(The Great Western Forum)拉開帷幕。美國代表隊沒有出席1980 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從而給了蘇聯和匈牙利兩國拒不參加此次賽事的理由。整屆賽事下來,美國男籃沒有遇到任何難纏的對手,輕取八場勝利,場均淨勝分高達32分。喬丹平均每場砍下17.1 分,領先全隊。「我們清楚地見識了麥可的能力和他的全面身手,」帕克指出,「但在奧運賽場上,麥可並不會單場狂砍40 分。那不是那支球隊的風格。」
儘管奈特的進攻體系限制了喬丹的上場時間和得分機會,但他在練習時和比賽中的表演依然讓球迷和隊友血脈僨張。「每當麥可在快攻中拿到球,只會出現一種情況,」史蒂夫·阿爾福德說,「那就是某種扣籃。」
「有時候場上的球員都習慣了呆呆觀賞麥可表演,」阿爾福德說道,「因為他總是能做出一些你不想錯過的事情。」
隨著美國隊在眾對手中一騎絕塵,一位國際記者給喬丹看了一本外國雜誌,雜誌的封面印著喬丹的照片,還稱他為世界最強球員。那位記者問喬丹對此有何感受。「目前而言,」喬丹直白地說,「我還沒遇到任何能阻止我隨心所欲的人。」
從力克數支雲集NBA 眾星的球隊,到讓國際籃壇最強的幾支隊伍俯首稱臣,那年夏天的喬丹體驗到了青雲直上的感覺。唯一的一段小插曲發生在對陣西德代表隊的比賽上。當時美國隊浪費掉了22 分的巨大優勢,而喬丹則送出了6 次失誤,14 次投籃僅命中4 次。板凳席上的奈特大發雷霆,好在美國隊及時止住了頹勢,以78∶67 保住了勝利。賽後,這位教練的壞脾氣在更衣室里爆發了,他責令喬丹向隊友們道歉。
「你應該為你的表現感到羞愧。」他沖喬丹吼道。喬丹眼中含著淚水,呆呆地站在隊友當中,一言不發。
喬丹是球隊的領袖,是他的鬥志之火激勵著所有人。隊友們都欽佩他的才華與魄力,所以看到他被教練訓斥,大家都深感震驚。後來,薩姆·帕金斯透露說:「我們並沒有覺得麥可打得多糟糕,真的。但那只是我們的感受。奈特教練心裡有數。他的話也確實讓麥可深受激勵。」
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喬丹常常因為欺凌隊友而受人詬病。或許這些作風都是他在鮑比·奈特手下打球的短短几個月中學來的。「我並不是怕他,」喬丹對追蹤報導奧運代表隊的記者們說道,「但他是教練,而且他以這種執教風格取得了成功。我絲毫不會懷疑這一點。要讓我在他手底下打四年球,我想都不願意想。但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他說的都是心裡話。
不管他用的什麼樣的口吻,你都一定不會聽不懂。」
被奈特羞辱之後,喬丹憋著一股怒火在場上技壓群雄,在決賽中更是獨砍20 分,幫助美國隊以96∶65 輕取西班牙,奪得金牌。賽後,他給了喜笑顏開的奈特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揮舞著一面小小的美國國旗,走上了領獎台。他親吻了獎牌,唱完了國歌,然後沖向看台,向母親展示金牌。
喬丹和母親提起往事——1972 年,美國隊憾負於蘇聯,一個失望不已的9 歲少年因此立下了誓言。那個少年並不知道,奪得金牌的代價還包括屈從於奈特的淫威。喬丹並不是那種能忍受羞辱的人。奪金的那一刻固然甜美,但餘味之中卻夾雜著那麼一絲苦澀。
來自維克森林大學的安東尼·蒂奇沒能入選奧運代表隊,但也有幸目睹了喬丹為了迎合另一位控制型教練的要求,毅然犧牲自己的才華。「許多人都從來沒有注意過,」2012 年,蒂奇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如果你留心他的球風,你會發現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奧運會,從奧運會到職業聯賽,他一直在自我調整,因為他的性格特點正適合在迪恩·史密斯、鮑比·奈特或菲爾·傑克遜這樣的教練手底下打球。」
看到喬丹在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公牛隊的總經理羅德·索頓比任何人都更高興、更如釋重負。這證實了這位總經理在選秀大會上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征戰奧運會確實給麥可注入了一股動力,」回首當年,索頓這樣解釋道,「他成了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因為那屆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也因為他的勁爆扣籃和華麗的動作讓每一個比賽夜都變成了電影精華,哪怕他並沒有很多機會上場表演。」
兩個禮拜之後,1984 年9 月12 日,公牛隊宣布喬丹簽下了一紙為期7 年、價值600 萬美元的合約,這在當時是聯盟史上第三高的天價,僅次於休斯敦火箭隊的大個子哈基姆·奧拉朱旺和拉夫爾·桑普森簽下的大合同,也創造了當時的後衛球員合約價值之最。「有舍才有得,」公牛隊股東喬納森·科夫勒打趣道,「我們舍,他們得。」
幾天之內,其他NBA 球員經紀人紛紛發表了反對的意見。像喬丹這樣星光畢露的球員,為什麼要以稍差一等的價格簽下一筆7 年長約呢?
「這不合理。」魔術師詹森和伊賽亞·托馬斯的經紀人喬治·安德魯斯(George Andrews)對《南城經濟報》(Southtown Economist)說道。
經紀人李·芬特雷斯(Lee Fentress)則表示,這樣的合約將來一定會出問題,因為球員合約的價值已經開始急劇飆升。
「我不想扮演上帝的角色,」公布這份合約之時,大衛·法爾克這樣說道,「這是麥可和他的父母親自做的決定。」
一個關鍵因素是喬丹堅持在合約上添加的「熱愛比賽」條款。標準的NBA 合約有規定,如果球員在球隊批准的活動之外受傷,合約將被作廢。
喬丹想在不受處罰的前提下,隨時隨地自由參加各種比賽,美其名曰「熱愛比賽」。由於喬丹一家接受了許多對公牛隊方面有利的條款,球隊決定在這個方面做出讓步。
「有關這份合約,我的律師團隊還有一些問題,但我沒有,」喬丹告訴芝加哥的記者們,「很高興談判已經結束了,我等不及要融入公牛隊中了。
這不會是麥可·喬丹的個人秀。我只會是球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