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培養自信自律自主的孩子> 想讓孩子遵守規則,就邀請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想讓孩子遵守規則,就邀請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2024-10-08 19:39:05 作者: 寧十一

  很多父母說,我給孩子定的規矩是每天早上7點起床,穿衣、收拾、吃早餐,8點準時出門,可是孩子起床磨蹭、穿衣拖拉、吃飯慢吞吞,8點鐘根本出不了門。對於父母制定的規矩,大部分孩子都不願意遵守,或者討價還價,讓父母感到無比煩惱。

  誠誠和媽媽一起制定的規則中包括每天晚上9點鐘睡覺。媽媽提前15分鐘去誠誠的房間,和他一起進行睡前親子閱讀。看完第一本,正好9點,媽媽要求誠誠睡覺,誠誠央求媽媽:「書太好看了,我們再看一本吧。」要求了幾遍,媽媽心軟了,並且想到孩子看書是好事,就沒有拒絕。

  第二本看完,誠誠興致更濃了,要求媽媽再看一本。於是媽媽和誠誠一起看了第三本書,等到誠誠終於睡下,時間比規定的晚了50分鐘。第二天,誠誠同樣的討價還價過程又來了一遍。

  孩子對於規定的睡覺時間總是討價還價,睡覺這件事就會演變成兩種情況:要麼媽媽放棄規矩,睡覺時間由孩子說了算;要麼每天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都精疲力竭。

  討價還價的壞處是,規矩的界限被模糊了。如果晚10分鐘可以,那麼晚20分鐘為什麼不可以?如果「準時睡覺」的規矩可以打破,那麼「不要玩電插座」的規矩為什麼不可以打破呢?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制定規則是父母的事,孩子無須參與;只要父母把規則直接告訴孩子,讓孩子遵照執行就好了。但父母制定的規矩,多半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甚至成為壓制孩子合理要求和願望的手段。就算規矩看起來很合理,但孩子也會感受到被約束,被管制。在強迫和命令中,孩子會產生敵意,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故意破壞規則。

  那麼,父母不妨讓孩子自己做主,參與制定規則。這就像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總是違反紀律,而老師偏偏讓他當了紀律班長,他的責任感就會被激發出來,不好意思再帶頭搗亂。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關於放學後的時間,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探討一下每天回家後的時間安排。比如寫作業、練琴等活動需要的時間,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以及其他的睡前安排。關於遲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幾點起床。讓孩子先排列出起床到出門要做的所有事,包括穿衣服、上廁所、洗臉刷牙、吃早飯等,然後推算出所需時間,最後確定起床的時間。只要孩子的安排相對合理,和你的預期相差不是太大,就應支持。

  不管最後達成一致的規則是什麼,重點是孩子參與了規則的制定,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這樣他們才會願意執行。那麼,如何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呢?

  保持同理心

  既然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那麼在制定規則前,就要換位思考一下。比如,在確定寫作業的時間前,雖然你很想建議孩子放學到家後立即寫作業,但還是先想想自己下班回到家,是不是會立即投入加班的工作中呢?是不是會先喝杯水,吃點兒東西,然後才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呢?既然成年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那麼要求一個上學的孩子,克服到家後想要玩耍的興奮感,按部就班、踏踏實實地完成學習任務,是不是很缺乏同理心呢?

  如果你把自己的這種感受和孩子溝通,並且詢問孩子是不是放學到家後想先休息20分鐘,然後吃點兒水果再開始寫作業,相信孩子一定會非常感動,並且更願意放學後稍微休息一下就開始寫作業。

  用建設性而不是否定性的話語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小時候在德國接受教育,她在給友人的信中抱怨道:他們總是告訴我,作為一個可能繼承王位的人,不能這樣,不許那樣,卻沒有人告訴我,應該做什麼,怎樣做。

  在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的時候,父母也要多用建設性的話,避免否定式的語言。否定式語言包括:不要粗心大意,不許人來瘋,不許說髒話,不許在牆上亂畫,不許亂扔東西。建設性語言包括:家中來客人應禮貌問好,可以在圖畫本上畫畫,要認真讀題仔細檢查。否定式的話即便寫進規則,孩子也不懂得怎麼遵守,不如直接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另外,規矩一旦制定,就應該以書面的形式進行明確,而不僅僅是達成口頭協議。因為人的記憶是有時效性的,如果沒有書面文字,很容易忘記,從而導致規矩變來變去,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該按什麼標準執行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