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培養自信自律自主的孩子> 理解和肯定孩子錯誤背後的善意動機

理解和肯定孩子錯誤背後的善意動機

2024-10-08 19:38:28 作者: 寧十一

  大多數父母往往只重視結果,不關心孩子做事的動機,事情結果是好的就表揚孩子,事情結果是壞的就責備孩子。在父母的批評下,孩子會越來越沒有自信。

  有一位爸爸發現自己兒子偷了家裡的錢,非常生氣。他把兒子叫到跟前,非常嚴厲地說:「你為什麼要偷家裡的錢?是不是出去做壞事了?」

  兒子看到爸爸生氣,非常害怕,站在那裡哭,不說話。

  爸爸:「偷錢你還有臉哭,自己在這裡好好反省。」

  到了晚上,孩子的情緒還不高,媽媽去房間問他:「你真的拿了爸爸的錢嗎?」

  孩子沉默地點了點頭。

  媽媽:「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偷拿錢嗎?媽媽不會生氣的。」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孩子紅著眼睛說:「小區裡有一隻很可愛的流浪貓,我拿錢給它買火腿腸了。」

  媽媽:「雖然你偷拿錢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你的動機是善意的,你可以直接和媽媽要錢去買火腿腸。下次你去餵貓的時候,媽媽可以一起嗎?」

  孩子聽了媽媽的話,重新振作起來。

  每個人做事的背後,都有自己的動機,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年齡還小,尚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因此並不知道自己做事的動機會導致惡劣的後果。例如,孩子喜歡打遊戲,可能是出於好奇、挑戰、成就感等,並不一定只是因為貪玩。

  若父母根據結果武斷地認為孩子是錯的,對孩子進行批評,孩子無法進行申辯,便會產生無助感。若孩子將這種無助感隱藏在心中,自我認識就會產生偏差,認為自己很壞,並且朝著壞方向發展。若孩子一開始的動機是善意的,父母仍然橫加指責,孩子就會認為善意是錯誤的,從此不會再秉持善意做事情。

  魯迅先生曾說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

  我們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行為結果,但是不能一味否定行為背後的動機。一味地否定,只會讓孩子變得不願意與家長溝通,進而封閉自己的內心。父母無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就不能體會孩子想要將事情做好卻失敗的感受,也不能與孩子產生共情,去有效地安慰他。

  因此,父母看到孩子犯錯時,首先要將他的行為和動機分開。若孩子一開始的動機是壞的,父母可以給予批評。若孩子一開始的動機是好的,那麼父母就需要學會理解、肯定孩子的動機。只有這樣,父母才能從本質上了解孩子的內在心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然後去糾正他。

  孩子做錯事情很正常,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先問為什麼

  很多父母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管不顧,只想責罵孩子發泄情緒。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害怕父母,對犯錯產生一種恐懼感。孩子犯錯,父母不妨先問為什麼,了解孩子的做事動機。例如,孩子打碎了盤子,媽媽不要急著責怪孩子不小心,而是要問他「為什麼要拿盤子?」孩子開始只是想幫媽媽的忙,動機是好的。媽媽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動機,然後告訴他:「你現在還小,等長大一點再幫媽媽的忙吧。」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快速地從失落情緒中走出來。

  引出這麼做的壞處

  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是無意識的,父母可以用引導性思維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壞處。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你做這件事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這樣做對你有什麼好處?你從中得到了什麼?……一步步引導孩子明白壞的動機對他沒有任何好處,進而糾正壞的動機。

  父母不僅要肯定孩子的動機,還要善於發現那些能激發他好行為的動機,並幫助他們逐漸穩固下來,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