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學者筆下的怪事,揭開了明亡清興的特殊原因
2024-10-08 19:25:20
作者: 朝文社
1.清軍入關前的特殊記錄
在晚明的諸多大臣眼裡,清(後金)王朝的突然崛起,簡直是個猝不及防的怪事。萬曆晚年間,努爾哈赤還是大明朝的龍虎將軍,他的建州女真也只是女真諸部里比較乖的一支軍隊,誰知竟在萬曆四十八年(1620)振臂一呼,然後幾代人如狂飆突進,打得明朝邊軍七零八落,先橫掃了遼東,又高調入關爭天下,就這麼一統南北,奪了大明的江山。
如此奇特且迅速地發展過程,在清代以來的很多人眼裡,就是一個封閉落後的邊陲小部落靠英勇善戰頑強逆襲的故事。清朝開國後,那些明朝遺民常常大罵清王朝「野蠻落後」,甚至清末時那些痛恨洋務運動的晚清保守派,都動輒把「我大清靠弓馬騎射取天下」掛在嘴上。可是,17世紀親眼見證明亡清興過程的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卻記錄了不一樣的場面。
衛匡國,義大利名MartinoMartini,這位明崇禎十六年(1643)抵達中國的傳教士,清順治十八年(1661)病故於杭州,這期間的十八年,正是明清易代的特殊時期。身為「中國通」的他,也把自己的耳聞目睹寫進了《韃靼戰紀》等著作里,成為研究那段歷史的重要史料。在《韃靼戰紀》中,衛匡國記錄了一件1644年即將入關爭天下的清王朝發生的怪事。
在衛匡國的筆下,當時已和吳三桂成功勾結的清王朝,正在「自己的土地及其他地方儘量徵集軍隊」。奇怪的是,這支規模空前的清軍里,竟然還有「許多來自伏爾加河」的蒙古部落的軍隊,並且衛匡國還信誓旦旦地認定這些人「認識莫斯科和波蘭」。遠在東歐的蒙古部落,竟然也加入八旗軍了?
當然,由於衛匡國這則記錄只是孤證,這些「認識莫斯科和波蘭」的蒙古軍隊到底是哪些,至今也沒有確鑿的答案。但是這則記錄依然透露了很大的信息量:起家階段的清王朝,那個明朝人眼中「落後」的女真部落,絕不像很多人想像中那樣封閉。相反,能夠與「認識莫斯科和波蘭」的蒙古部落發生聯繫,對於剛開國的清王朝來說,這不是稀罕事。因為從努爾哈赤開始,建州女真的壯大,乃至後金的突然崛起,都不是「保守封閉」的結果,相反,是得到了一條商貿路線的助力:草原絲綢之路。
2.歷史給明朝的機遇,被努爾哈赤抓住了
在陸路上,縱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其實不止一條。比起那條沿著河西走廊進入中原的傳統絲綢之路來說,「草原絲綢之路」歷史更為悠久。來自中亞乃至歐洲的商旅們經西域進入蒙古草原,然後或進入漢地或進入遼東,商貿往來同樣紅紅火火。中國的遼、夏、金、元幾個王朝,都從這條商路上獲利頗豐。
隆慶年間,隨著明王朝「封貢互市」國策的推行,沉寂許久的「草原絲綢之路」再度煥發新的活力。中原的瓷器、絲綢、茶葉等貨物重新輸入到草原,再由草原各部落轉手,販運到東西南北各地。幾乎是同一個時代,西部的俄羅斯人正埋頭東進,中亞、西亞各國的商旅也紛至沓來,比起東南沿海正紅火的海上貿易,萬里長城以北的茫茫草原上也有著同樣豐厚的利潤。
這個由明王朝「隆慶開關」激活的貿易時代,本身是歷史給予大明的機遇。如果明王朝的有識之士能夠認清這背后豐厚的利潤與發展潛力,適時調整經濟國策,末世的明王朝未必就會陷入「國庫空虛」的悲慘泥淖里。遺憾的是,當這條「草原絲綢之路」空前火熱時,大明正是萬曆皇帝歇班怠政的年代,為「爭國本」等雞毛蒜皮吵翻天的萬曆君臣們,又有誰能看到這一切?
相反,這個貿易時代,卻成了東北大地的女真族至關重要的機遇,女真族憑的就是手裡一件「硬通貨」——貂皮。
當「草原絲綢之路」貿易火熱開展時,東北的貂皮身價扶搖直上。《酌中志》等史料記載,萬曆年間的明朝,貂皮已經成為名貴的奢侈品,甚至是達官顯貴間送禮的必備品。在同時代的東歐,貂皮貿易更是暴利貿易,一件貂皮從東方販運過來,價格已不知翻了多少番,甚至還被稱為「軟黃金」。手裡有貂,就好比家裡有礦。「貂皮生意」做到四面八方的女真部落,對外的交往通道早已四通八達。
而在早年努爾哈赤的發家史上,貂皮更成了重要的爭奪對象。當時的東北貂皮貿易主要由科爾沁部和烏拉部控制,經過一系列軟硬兼施後,努爾哈赤終於在萬曆四十一年(1613)徹底平定烏拉部,並與科爾沁部達成了同盟。「草原絲綢之路」上暴利的貂皮貿易從此由建州女真獨享。火熱的貂皮貿易也為努爾哈赤未來的八旗大軍源源不斷地換來各種戰略物資,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種物資就是火器!
長期以來,擁有火器是明朝應對北方草原覬覦中原的獨家優勢,但隨著「草原絲綢之路」的火熱,「軍火生意」也迅速壯大,明朝的火器,甚至土耳其、俄羅斯的火器都作為「商品」流通在這條貿易路線上,連昔日擅長遊牧的韃靼部落「弓箭換槍」都不是稀罕事兒。萬曆三十一年(1603)的雲中之戰中,韃靼騎兵竟然將火器「連營四十里」結陣對抗明軍進攻。韃靼尚且如此,那時「手裡有貂」的努爾哈赤,怎會放棄這種寶貨?
萬曆怠政時期的明朝君臣並不明白,北方的這些遊牧部落正在經歷一個全新的「升級」時代,正如學者張經緯在《博物館裡的極簡中國史》里所說:「對於努爾哈赤來說,明朝的火槍和火炮,根本算不上什麼特別的法寶。」
3.閉目塞聽的明王朝
在努爾哈赤起兵前,明朝真的沒人看到這個變局?其實是有的。萬曆中後期明朝的邊關塘報中,就常見韃靼各部落走私火器甚至「挖角」工匠的情報。萬曆三十一年八月,明朝火器專家趙士楨更大聲疾呼:早在萬曆九年(1581)時,努爾哈赤就不停用貂皮換取火藥火器,甚至招募能工巧匠。如果明王朝不重視武備,後果將不堪設想。
遺憾的是,對於這麼重要的情報,當時的明王朝依然反應麻木,就連趙士楨辛苦開發的新型火槍也被擱置到一邊。次年兵部職方郎中徐鑾視察京營,發現這個號稱明朝裝備最好的部隊裡,連火器戰車的擋板都大多腐爛,火器更是多為殘次廢品。十五年後薩爾滸戰役開打前,明軍的火器嚴重不足,需要戰前緊急趕造。很多明軍火器兵打仗前竟連火器都沒摸過。也許大明覺得,把這些「大殺器」擺著就能震懾四方吧。
直到努爾哈赤高調起兵後,面對兇悍的八旗軍,明軍才開始明白對手究竟「進化」成什麼樣了。努爾哈赤攻打瀋陽時,八旗軍的火器部隊已有四千人規模,大小九十門火器。遼陽大戰上,明軍火器部隊與八旗火器部隊展開對轟,結果一通轟鳴後,明軍竟被打到只剩七人。火器這個絕對優勢,大明就這麼被反超了。
在《滿洲實錄》等史料里,那些記錄八旗早期戰爭的圖畫裡,有大量依託戰車的八旗火器兵向明軍發起攻擊的畫面。後金,乃至清王朝的崛起,哪裡是靠了「弓馬騎射」?相反,是靠著開放的發展眼光和對新技術的引進與苦心建設!
明朝之亡,原因很多。但萬曆年間的中興歲月里,對外部世界的短視,乃至對潛在危機的熟視無睹,無疑是叫人一聲嘆息卻警鐘長鳴的一條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