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2> 岳飛違背上意「迎二聖」純屬謠言!

岳飛違背上意「迎二聖」純屬謠言!

2024-10-08 19:24:55 作者: 朝文社

  一直以來,某些專家學者在分析岳飛之死時,總要提到一點:岳飛不顧宋高宗趙構的意願,口口聲聲要「迎二聖」,執意要把徽宗和欽宗接回來。但若「二聖」還朝,趙構豈不是要退位?岳飛這是逼著趙構殺了他。然後底下一堆「岳飛沒政治頭腦,情商低,一根筋,自己作死」之類的評論,好像個個都比「文武全器,仁智並施」的一品大臣岳飛更懂政治,更聰明。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但是,請想一想,事實果真是這樣嗎?岳飛有資格提出「迎二聖」這個政治口號嗎?若趙構真的怕「二聖」還朝威脅其皇位,其中利害,八百年後的口水客都能想得到,作為趙構一手提拔的嫡系武將岳飛難道就想不到?

  細讀史書,便可知,所謂趙構不願「迎二聖」,以及岳飛執意「迎二聖」,實為大謬!所謂岳飛死於違背上意「迎二聖」,更是當今人們對岳飛之死的最大誤解。而這個謠傳,早已有多位宋史大家批駁過了,以下所述也並非什麼標新立異的文字。

  1.只有皇帝有資格提「迎二聖」

  首先,「迎二聖」這個口號並非岳飛所創,而是宋高宗趙構最先提出來的。

  靖康之難,北宋被金國所滅,宋徽宗與宋欽宗父子被擄到金國。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史稱南宋。在趙構的即位詔書中,有「同徯兩宮之復」之語,即為「迎二聖」的最早出處。

  在十分講究孝悌之道的宋代,「迎二聖,歸京闕」不僅是雪國恥的代名詞,趙構即位頭幾年,也是靠著這個政治口號收攏朝野軍民之心,這個口號也只有他才有資格提出來。既然皇帝帶頭喊,朝中大臣人人跟著喊,岳飛當然也能喊,而且他還喊得很有水平,或寫詩:「行復三關迎二聖,金酋席捲盡擒歸。」——《題翠岩寺》;或寫題記:「立奇功,殄醜虜,復三關,迎二聖,使宋朝再振,中國晏安。他時過此,得勒金石,不勝快哉!」——《廣德軍金沙寺壁題記》。岳飛也是通過當時全國流行的「迎二聖」這個口號,表達他驅除金寇,恢復中原的愛國願望。

  2.停止提起「迎二聖」口號

  第二,岳飛並沒有總把「迎二聖」掛在嘴上,而是敏銳地根據宋金軍事政治形勢,停止提起這個口號。

  紹興五年(1135),徽宗死於金國五國城,紹興七年(1137)消息傳回南宋。「二聖」僅剩「一聖」,即欽宗這個「淵聖」。這時金國不時放出話來,要把欽宗或欽宗之子送到北宋故都汴京,立為傀儡皇帝,與趙構朝廷形成南北宋對立。面對金人這種政治恫嚇,岳飛敏銳地顧及了趙構的心理。在他給趙構的奏摺中,或其他任何場合,再也沒有提到「二聖」或「淵聖」的字眼,而且還最先改稱「二聖」為「天眷」,即「陛下的親戚」,直接降級,只尊趙構這一個「聖」,表明只支持趙構這一個皇帝。這一點,在當時的大臣里,岳飛的政治覺悟已屬超前,絕不是謠傳中的沒政治頭腦口口聲聲「迎二聖」。

  3.趙構不怕「二聖」回朝

  第三,趙構不怕「二聖」回到自己身邊,他怕的是「二聖」被金國放到中原立為傀儡皇帝,和南宋對立。

  有人會說,就算岳飛不提「迎二聖」,但他說「迎天眷」也是一個意思,欽宗回來,趙構還是得退位,岳飛還是找死。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趙構真的怕「二聖」回來嗎?事實跟謠傳恰好相反。

  先說徽宗,作為太上皇,他與欽宗,「父子之間,幾於疑貳」。金國滅北宋後,徽宗對欽宗多次抱怨:「汝若聽老父之言,不遭今日之禍。」金軍圍城時,徽宗意欲南逃,被欽宗強行留在宮中,徽宗亦無可奈何。現在徽宗在金國做了幾年俘虜回來,難道就能干涉趙構的朝政了?當然不可能。且徽宗死得早,回來時也是一副棺材了。

  再說欽宗,只做了一年半皇帝,他開城投降,罪在社稷,是亡國之君,早失法統;他還是一個孤家寡人,他那一朝的大臣全跟著他被擄到金國,南宋朝廷的文武全是趙構一手任命提拔,欽宗回來也是朝中無人,手中無兵,更失民心,就是光杆一個,他若敢跟趙構搶皇位,那才叫找死。這一點連金人都看出來了,放欽宗回去對趙構造不成威脅,若放歸一個欽宗就能禍亂趙構朝廷,金國早就放人,坐收漁利了。

  直到金人說要把欽宗放到中原立為傀儡皇帝,形成南北宋對立之勢,這才對趙構形成了威脅。所以,趙構多次跟金國談判,要求歸還欽宗,只有欽宗回來,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解除這個威脅。但金人也很精明,就留著欽宗不放,伺機而用。金兀朮更把欽宗當作對付趙構的秘密武器,在遺囑中特意吩咐:「若宋朝大軍北伐,打得過便打,打不過就把欽宗放到汴京稱帝,趙構沒理由跟他哥打。」(若制御所不能,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禮無有弟與兄爭。——《臨終遺行府四帥書》)

  所以,跟一直謠傳中的不同,趙構不是怕欽宗回來,而是怕欽宗被捏在金人手裡要挾自己,並且努力想通過談判讓欽宗回來,但金國就是不肯放人。

  還有人說,欽宗回來就真的對趙構沒威脅了?明朝「奪門之變」就是個例子!首先,趙構不會未卜先知,看到幾百年後明朝之事。而且,他看到的,除了他爹徽宗退位之後,「靖康內訌」中完全受制於他哥欽宗這個活生生的例子,還有前面唐朝的著名例子「安史之亂」,唐玄宗被迫退位給兒子唐肅宗,之後被肅宗軟禁至死。一代英主唐玄宗退位後尚且如此,更何況亡國之君宋欽宗。他回來,是吉是凶,只不過任憑趙構處置。

  4.宋欽宗差點就回來了

  第四,宋欽宗差點就回來了。

  經過宋朝軍民十多年的浴血奮戰,特別是岳飛三度北伐,大獲勝捷,金國終於明白自己沒有能力侵占南宋,且趙構又一直在求和,在此形勢下,紹興八年到紹興九年(1138-1139)間,宋金進行了第一次議和。

  宋朝開出了重要條件——金國歸還徽宗的梓棺和欽宗,金國同意了,和議達成。和約簽訂之後,岳飛曾上奏,說今和議已定,兩宮天眷不日可返,我可以辭職養病了,不會有人說我逃避工作(臣頃以多病易衰,仰瀆宸聽,乞退處邱壠,以便養疴……今講好已定,兩宮天眷不日可還,偃武修兵,可期歲月,臣之所請,無避事之謗。——《乞解軍務第二札子》)。

  趙構也在做準備工作迎接父兄回來,但金國一直推諉延期。趙構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金國,請求金國放人,但使者多被扣留。終於,第二年,金國發生政變,主戰派的金兀朮奪得朝政大權,趙構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金國毀約南侵!

  為了議和,趙構不惜卑尊屈膝,讓秦檜代表他跪拜金使,向金稱臣,以獲苟安。沒想到才不過一年多,就空歡喜一場,趙構的討伐詔書一把血淚地控訴:「這剛說好的,讓我爹梓棺、我媽、我哥回來,我為盡孝悌屈己忍恥,可金人說話不算數,卻叫我情何以堪?」(昨者金國許歸河南諸路,及還梓棺、母、兄。朕念為人子弟,當申孝弟之義……是以不憚屈己……所遣信使,有被扣留,有遭拒卻,皆忍恥不問……又遭侵擾,朕盡然傷痛,何以為懷?——《金人叛盟兀朮再犯河南令諸路進討詔》)。

  5.岳飛之死

  第五,岳飛被害後,宋徽宗終於被迎回來了。

  紹興十年(1140)六月,金國毀約南侵,趙構下討伐詔書,岳飛進行了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但趙構並無心收復中原,只是想以戰求和,以戰勝作為議和的籌碼。所以,岳飛連連大捷,收復故都指日可待,卻被金牌嚴令召回,岳飛「十年之功,廢於一旦」。與此同時,宋金暗通款曲,開始了第二次議和,金國在給秦檜的密信中,提出議和條件:「必殺飛,始可和。」

  開始,趙構並沒有同意金國這個想讓宋朝自毀長城的惡毒條件,且又拒絕了岳飛多次辭官歸隱的請求,依然讓他手握重兵。宋金議和陷入僵局。

  紹興十一年(1141)一月,金兀朮再度南侵。宋軍先勝後敗,二月柘皋勝利之後,三月濠州之戰,張俊指派的六萬宋軍幾乎全軍覆沒。當岳飛援軍剛到達濠州以南時,金軍已聞風渡淮北撤。

  金軍雖退,趙構的態度卻開始變化,求和之心更決。四月,岳飛與韓世忠及張俊三大將同時被解除兵權;七月,再次拒絕岳飛的辭官請求,卻又授意秦檜黨羽彈劾岳飛;八月,岳飛被罷官;十月,岳飛下獄。頓時,宋金議和打開了新大門,一路通暢,一氣呵成:十一月,和約書面協議簽訂;十二月,岳飛被賜死。第二年,即紹興十二年(1142)三月,和約所有手續完成,南宋對金稱臣納貢,割地賠款,宋朝皇帝趙構自稱「臣構」,接受金帝冊封為「江南」之帝,史稱「紹興和議」。

  岳飛被殺數月後,紹興十二年四月,金國送歸徽宗的梓棺以及趙構的生母韋太后,而欽宗則被終身扣為人質,專門留著對趙構做政治訛詐。欽宗最終被扣留金國至死,死訊也向南宋隱瞞了五年,畢竟能訛一年是一年。金國就連欽宗的子孫也不放歸,金世宗說了:「趙氏養濟之事,乃國之美政,不可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