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2> 陳近南:一生成就比《鹿鼎記》更精彩

陳近南:一生成就比《鹿鼎記》更精彩

2024-10-08 19:24:35 作者: 朝文社

  「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這句自帶背景音樂的江湖宣言,瞬間將我們帶入《鹿鼎記》中風雲壯闊的武俠世界。在這部小說中,陳近南以高深莫測的武功與傑出的領導才能享譽江湖,一出場就吸粉無數。

  但是,歷史上真有「陳近南」這個人嗎?

  1.國之棟樑

  《鹿鼎記》中,陳近南曾對韋小寶說:「你既然做了我的徒弟,就該知道我的真名。我叫陳永華,永遠的永,中華的華!」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振聾發聵的聲音激奮人心,卻在不經意間吐露了一個小秘密:原來金庸筆下陳近南的原型,乃是抗清名將陳永華。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龍海人。他的父親陳鼎是崇禎十七年(1644)的進士,又曾追隨過鄭成功起兵抗清。說起來,陳永華也是忠良之後。

  1648年,清軍攻陷同安,血洗南安。陳鼎被困城中,寧死不屈,自盡殉國。父親死後,年僅15歲的陳永華費盡周折,好不容易才逃出城去,投奔了父親的老戰友鄭成功。

  這是鄭成功和陳永華的第一次見面。原本鄭成功只是想對戰友的遺孤進行人道主義救援,誰知一席長談之下,兩人竟越聊越投機,最後鄭成功完全被陳永華的才華折服,由衷地感嘆道:「復甫,你是當今的臥龍先生!」喜得謀臣的鄭成功馬上任命陳永華為參軍。

  1658年,鄭成功讓陳永華留守廈門,並讓他輔佐世子鄭經。此後陳永華與鄭經一路風雨同舟,共譜了一曲山高水長。

  鄭經繼位後,立刻封陳永華為總制使,給予陳永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位,而陳永華也沒有辜負鄭經的厚待,他大力發展農業,開展貿易,獎勵製糖,將百廢待興的台灣治理得井井有條。

  2.推廣文教

  台灣的經濟在陳永華的治理下快速發展,有了經濟基礎後,陳永華又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推廣文教。

  荷蘭殖民時期,當局在台灣實行「去中國化」教育。他們在台灣遍傳基督教,建立教會,同時推行奴化教育,試圖同化台灣人民,永久占據台灣。等到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殖民教育在台灣的痕跡依舊清晰可見。比如新港社、麻豆社等地的高山族部落,生活嚴重荷蘭化,就連語言使用的也是荷蘭語。

  台灣教育的現狀讓陳永華痛心疾首。1665年,陳永華正式向鄭經提議「建聖廟,立學校」,以便推行儒學教育,消除殖民化的文化影響。可惜,鄭經當時並未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意義。他以台灣地方小,人口少,如今立足未穩,不適合發展教育為由,拒絕了陳永華的提議。

  誰知陳永華卻鐵了心要辦教育,他一番據理力爭之下,終於說服鄭經改了主意,當即下令在承天府寧南坊興建聖廟和學校,台灣終於有了明鄭時期的第一座孔廟。這座孔廟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傳統的儒家教育體制在台灣初步形成,這也意味著陳永華設想的去殖民化終於成功邁出了一小步。

  學校建成後,陳永華又著手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這套教育體系將學校分為縣學、州學、府學及國子監四等,同時借鑑了大陸的科舉考試制度,要求各級學生均須通過考試,合格後方可升級。

  進入最高殿堂——國子監的學生,在經過三年深造後,將迎來一場會考,其中成績優秀者可直接入朝為官,成為陳永華的新同事。

  這套完全脫胎於科舉制度的考選方式一經推出便大行其道,台灣的文風由此大盛。中華傳統文化終於在台灣人「自是始奮學」的風氣下,潤物細無聲般融入台灣的方方面面。

  推廣文教的同時,陳永華也不忘開展為貧困兒童助學的行動。比如他曾出台了一部「義務教育法」,規定凡是送孩子上學的家庭,都可以減免賦稅。如果家貧無錢讀書,那麼便由政府補貼學費。總之「不拋棄,不放棄」,竭盡全力保障所有兒童受教育的權利。

  除此之外,陳永華還廣納四方賢才,為學生們聘請名師,積極壯大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讓大陸的文化教育在台灣生根發芽。

  在陳永華的努力下,台灣漸漸走出殖民化的陰霾,大陸和台灣的民族認同感也與日俱增。隨著兩岸同根同源文化教育的推進,台灣與大陸不僅在地緣、遠古文明上一心同體,還在政治、文化、經濟、血緣、民俗、信仰等各個方面都融為一體。單憑這一點,陳永華的大名也足以光耀史冊了。

  3.後世影響

  1680年,陳永華積勞成疾,不幸病逝。在他死後,台灣百姓人人傷痛,人們自發為他建立了遍布全台的宗廟、祠堂,以示對這位台灣教育締造者的深切懷念。

  陳永華的老對手清廷也不得不承認陳永華的傑出才能,清廷統一台灣後,依然沿用陳永華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而當初嚴重荷蘭化的高山族,在清廷統一台灣時也已經「能通漳、泉語者」了。

  這般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陳永華對台灣文教事業的開創之功。曾經那個殖民統治下的小島,就這麼在陳永華的努力下,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