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國軍團

2024-10-08 19:23:55 作者: 烽武野

  1974年,西安市臨潼區驪山鎮西楊村,一個村民打井時發現了真人大小的陶俑。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重現天日!

  雖然兵馬俑埋在土裡兩千多年,是陶土做的,但是仍掩蓋不住它們身上散發出的豪氣,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壕」!

  很多宅男,包括筆者第一次參觀兵馬俑時,看到栩栩如生的兵馬俑,第一個反應——手辦。秦始皇到死,內心依然是個少年呀!

  手辦是人形模型,比如男孩小時候孩子手裡玩的奧特曼、變形金剛。現在很多手辦極其逼真,高度還原,便宜的幾千元,貴的上萬都有。秦始皇的兵馬俑就是人形模型里的至尊典範,兵馬俑都是真人大小,手裡的武器都是貨真價實,高度還原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威武雄師。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曾經橫掃亞歐的亞歷山大大帝早已死了一百年,他建立的龐大帝國在他死后土崩瓦解。而神聖的古羅馬正被迦太基的戰神漢尼拔一頓狂虐。

  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軍陣排列,秦帝國軍團在當時可以說是藍星最強,無人能敵。

  兵馬俑坑總計四個,除了第四個是空的,其餘三個坑,共有陶俑七千五百件、戰車一百三十多乘、陶馬六百多匹。

  我們先來看看秦軍的武器裝備,兵馬俑手裡拿的都是實戰兵器。春秋戰國戰亂頻發,最不缺的就是武器。而武器的好壞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生死,戰爭的成敗。

  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反杜林論》恩格斯

  出土的武器有戈、矛、鈹(pí)、殳(shū)、戟、劍、彎刀、弓弩。很多武器除了木質部分腐爛以外,金屬部分閃亮如新,刃口異常鋒利,拿起來直接當殺人武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如果看過湖北省博物館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後,再看兵馬俑坑出土的劍,你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劍好長啊!

  青銅劍如果鑄造過長容易折斷,所以我們看到先秦很多的青銅劍比較短,比如越王勾踐劍長55.7厘米。而兵馬俑坑裡出土的劍,它的長度達到逆天的95厘米。

  兵器格鬥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兩人在使用武器格鬥時,一方手拿短兵器還沒夠到對方時,就被對方用長兵器戳死了。

  有的人會說,不就是劍嗎?長度接近一米有什麼稀奇的,我家老爺子晨練的功夫劍是鐵做的,也差不多這麼長。

  誰都知道鐵劍要比青銅劍好,不光硬度高,而且可以造的長度長。而兵馬俑所處的可是兩千多年的先秦時代。當時鐵質農具普及,並不意味著製造軍用鋼鐵技術的成熟。對使用性能要求越高,金屬的製造工藝就越複雜。比如航母用的特種鋼就需要專門研發,絕不是我們的常用鋼材所能勝任的。

  先秦時的制鐵工藝是塊煉法,可以小規模生產鐵質兵器,燕國、楚國也有鐵質兵器的裝備,但是無法大規模生產。

  雖然對方裝備鐵質兵器少,但是秦昭襄王充滿憂慮。他曾經說:「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恐楚之圖秦也。(楚國鐵質兵器質量槓槓的,兵器鋒利,用的人深謀遠慮,就他們對秦國圖謀不軌。)」

  鐵質兵器在當時來說,無疑可以算得上高精尖武器。

  武器是走高精尖路線還是走低成本大批量生產路線,這對於任何決策者都是一個要死腦細胞的難題。

  舉個例子,二戰時期,德國造出了堪稱武器里的藝術品虎式坦克,完美展示了什麼叫暴力美學。蘇聯造出了外觀醜陋、做工粗糙,但是皮實耐用、價格低廉的T34坦克。

  虎式坦克只要一出現就讓人聞風喪膽,可是一輛虎式坦克的造價卻是T34的數倍。雖然一輛T34無法單挑虎式坦克,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虎式往往被T34坦克潮活活淹死。

  秦滅六國,打的都是全民戰爭,要讓敵人淹死在秦軍的汪洋大海之中。一打仗都是雙方幾十萬人的對砍,要考慮大規模裝備、大批量生產,戰爭中的武器損耗要及時填補。秦國必然選擇製造工藝成熟的青銅兵器,並且將工藝發展得登峰造極。

  可別以為秦國的青銅劍是粗製濫造的,它可是代表了秦國武器工藝的巔峰。青銅劍的劍脊與劍刃是分開鑄造,青銅是銅錫合金,兩種金屬比例不同,金屬性能也不同。劍脊要防斷裂,韌性就要好,含錫量只需要百分之十。劍刃要鋒利,含錫量百分之二十。

  更可怕的是,兵馬俑的青銅劍兩千多年依然不腐,可以輕易地劃破十幾層紙。有的劍歷經千年早已成為破銅爛鐵,而兵馬俑的青銅劍經過「鉻鹽氧化處理工藝」,它表面含有一層鉻的氧化層。這種技術直到1937年,德國人才掌握。

  講完了劍,我們來說說戈。當你看到兵馬俑的戈後,你會發現它們的外觀尺寸,驚人的相似。刃口鋒利,一看就是經過精湛的工藝打磨。

  如果有點機械專業的常識,就會判斷,這是工業流水線成批量生產的。要知道那可是兩千多年前啊!

  更厲害的是,為了確保武器質量,戈上面刻有相關人員名字。

  有一把戈在戈頭內刻有「五年,相邦呂不韋造,寺工讋(zhé),丞義,工成。」意思是,秦王政五年,相國呂不韋主管武器製造,兵工廠廠長讋,車間主任義,工人成。

  一旦武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立刻追根溯源,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戈本來是長杆兵器,然而在兵馬俑坑裡還發現了一根接近7米的長矛,光是矛柄就是6.3米長。橫掃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大帝所率的馬其頓軍團,所用的長矛也是6—7米。

  揮舞這超級大長矛的士兵,一旦進行戰鬥編組,就像一隻渾身帶刺的刺蝟,讓敵人無從下手。

  秦軍不光近戰無敵,遠射也是一流。兵馬俑坑裡弩的痕跡有一百三十餘處,銅弩機一百五十八件。裡面銅弩機的零件可以相互替換,實現了工業生產中,標準化、模塊化的需求。

  弩是古時候的大殺器,飛得遠、破甲性能強。如果沒有火槍的出現,弩可以用到地球毀滅那一天。

  不光秦軍重視弩,而且兵馬俑坑裡出土的箭鏃,讓現在軍事專家見了也感到毛骨悚然。秦軍的箭鏃幾乎都是三稜錐形!

  很多人可能對三稜錐的殺傷力有點印象,過去解放軍數十年裝備一款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刺刀——三棱刺!

  三棱刺三面開刃,一旦刺入人體,傷口大,難以止血,立刻斃命。即使不死,也是重傷。在「文革」乃至八十年代,很多流氓拿著外形酷似三棱刺的三棱刮刀作案。三棱刮刀雖然是機械廠鉗工用的工具,可是在街頭械鬥中,展現了恐怖的殺傷力,中者非死即傷,成為當時警察收繳的作案工具。

  秦軍的三棱箭鏃就是為了追求最強的殺傷力,更厲害的是,三棱箭鏃的流線型輪廓與步槍子彈彈頭輪廓高度相似。步槍子彈彈頭的流線型設計是為了減少風阻,讓子彈飛得更遠一些。而當時是兩千多年前,還沒有空氣動力學,秦人就已經做出了超越時代的流線型。

  有的武器看外觀狠炸天,可是用起來卻是一坨屎。秦國製造武器的理念就是好使、耐用、量大。

  武器是用來攻的,我們來講講秦軍的防。

  可能在一些人印象中,戰場上的秦軍是赤膊上陣,什麼防護也不穿,拼了命殺敵,就像《第一滴血》里的蘭博。

  其實秦軍也是很重視防護的,鎧甲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皮甲為主,甲片較大,這是士兵穿的。另一類是皮甲上鑲綴金屬甲片,金屬甲片尺寸較小,這是將軍穿的。

  特殊作戰兵種的鎧甲也不一樣。騎兵為了運動方便,只穿了類似於背心的鎧甲,沒有護肩。駟馬戰車上的馭手,是重點保護對象,如果他死了,這車就變成無人駕駛,搞不好就車毀人亡。所以我們看到駟馬戰車上的馭手的鎧甲是最複雜的,它身著的鎧甲從上身一直遮蓋到下身,整個胳膊有護甲保護,脖子位置有保護脖子的盆領。

  如何區分秦軍軍銜的高低呢?

  不光看他們身著鎧甲的精細程度,還要看他頭上戴的冠。

  將軍頭戴鶡(hé)冠,鶡是一種喜歡鬥毆的鳥,要麼自己打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打死,否則不會停止打架。鶡冠前半部分如方形板狀,後半部分分為兩支扭曲旋轉成雙卷的雉尾形。

  一般武官和士兵戴著長板狀冠,騎兵帶著小巧的皮弁(皮帽子),有的士兵戴著尖頂小帽。

  更有趣的是,秦軍的髮型放在現代也是引領時尚潮流。秦軍將士先把頭髮編成幾股辮子,然後盤於頭上。有圓形髮髻,也有複雜的扁髮髻。現在的女生想盤成這樣的髮髻,還真得花一番功夫。

  看到兵馬俑的腦袋上又有冠又有好看的髮髻,這給人一個錯覺,虎狼之師的秦國上戰場是不戴頭盔的,因為頭盔會阻礙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行動不便。

  這個想法其實很荒唐,人的腦袋占身體的比例與其他動物相比,是非常大的。在別的動物眼中,人無疑是大頭怪物。你如果仔細觀察兩三歲的小朋友,他們打架沒有技巧,只會拿手打對方小朋友的頭,在他們潛意識中,對方的頭是一個碩大的目標,是優先攻擊的對象。

  同樣,不戴頭盔上戰場,一個碩大的腦袋裸露在盔甲之外,分明是告訴敵人,快來朝我頭上砍。

  直到1998年,在秦始皇陵園區附近出土了石制鎧甲。石頭造的盔甲,是陪葬品冥器,但是它高度還原了秦軍盔甲。其中有石制兜鍪(móu),也就是石制頭盔。它是由數十枚甲片製作而成,腦袋被嚴密地包裹,只露出兩隻眼睛。

  所以我們知道兵馬俑將士應該是以接受檢閱的形式進行穿戴,並沒有全副武裝。

  我們再來看看兵馬俑的軍陣。

  最雄偉的是一號坑,裡面雖然有戰車,但是步兵比例高達97%,是一個典型的步兵軍陣。

  一號坑的軍陣只是臨戰隊形,並沒有完全展開,它排列得極其緊密,一旦與敵人接觸,軍陣開始散開。

  軍陣里有前鋒、本陣、左翼、右翼、後衛,搭配嚴絲合縫。無論朝哪個面都可以迎接敵人。

  二號坑裡面有車、騎、步、弩四個軍種,其中車兵與騎兵數量最多,一看就是一個機動部隊。這四個軍種沒有混編,而是分成獨立單元。統帥可以根據敵情,隨機進行戰鬥編組。

  三號坑規模較小,作為統帥指揮的軍幕。

  當時的秦帝國軍團可以說是藍星上的最強軍團,無人能敵。

  但是,如此強悍的軍團,也無法挽救帝國的覆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