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羅煉獄
2024-10-08 19:18:44
作者: 烽武野
佛教講世間有六道,其中有一阿修羅道。這一道里是戰火連天,只要步入此道中的人,將飽受殺戮的痛苦,如同煉獄一般,又被稱為「修羅煉獄」。
如果人世間有修羅煉獄,那一定在長平戰場。
白起在丹河西岸秦軍修建的防禦工事上,眺望著河對岸的趙軍防線。
作為西方必勝客的白起,內心不禁暗暗讚嘆廉頗,這位北方無敵手實在太厲害了。秦國在長平打了三年,只攻陷了第一道防線,後面兩道防線仍然屹立在秦軍面前。
「真想和廉頗將軍交交手,可惜你調走了。」
白起判斷趙括即將發動進攻,因為趙國已經沒糧了,雖然秦國也鬧經濟危機,但是家裡還有點底子,能比趙軍撐得更久一些。
戰爭往往就是看誰能撐到最後,誰熬得過誰。
七月,趙括的內心如同燥熱的天氣,他看到手中四十五萬大軍,陷入迷幻。他手裡的兵力遠超父親當年在閼與之戰的兵力。父親一直是他心中的榜樣,這次他要超越父親。
趙括下令全軍主力開始向丹河西岸的秦軍全線出擊。翻過丹河防線的數十萬趙軍,如同烏雲一樣撲向秦軍。
面對來勢洶洶的趙軍,白起命令秦軍派出部隊迎擊,短暫交手後,立即後撤,絕不戀戰。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誘敵的秦軍與趙軍稍一接觸,立刻回撤。追擊的趙軍一頭撞向了秦軍在丹河西岸修建的壁壘。
趙括知道只要攻破這道壁壘,秦軍必敗無疑,於是下令全軍進攻。
一時間,丹河西岸殺得是血流成河,靜靜流淌的丹河水也被鮮血染紅了。
白起看著眼前的趙軍在猛攻秦軍壁壘,他意識到包餃子的最佳時刻到了。
「兩萬五千名精兵迂迴到趙軍後方,這隻奇兵的目的是攻陷防守空虛的百里石長城,斷其後路。另外五千騎兵突入趙軍壁壘之間,切斷趙軍主力與大梁山的聯繫,封鎖其糧道。」
打著打著趙括發現自己被分割包圍了。
要想吃掉四十五萬人的趙軍,絕非易事。《孫子兵法》里有這麼一句話,「十則圍之。」意思是自己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才能圍困敵人。
秦軍雖然把趙軍包圍了,但是自己兵力沒有壓倒性優勢。要想吃掉趙軍,秦國必須增兵。
白起寫信向秦昭襄王請求增兵,全殲趙軍。
收到信後的秦昭襄王極度興奮,可過一會兒冷靜下來,他細想去哪裡給白起增兵呢?
如果增兵晚了,四十五萬趙軍突圍跑了,怎麼辦?
關中的主力已經被王齕帶走,唯一離長平近的就是河內(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區)。
秦昭襄王為了增兵,也是拼了,親自跑到河內,徵發該地所有十五歲以上男子,為了提高他們積極性,還沒上戰場,所有人爵位升一級。要知道秦國之前入伍最低年齡是十六周歲,此時秦國已經打紅了眼。
在長平,秦國湊集了六十萬大軍!雖然秦軍沒有十倍於趙軍,但是白起利用長平的崇山峻岭與攻占的百里石長城,圍死了趙軍的出路。
趙軍反覆突圍,可倒在秦軍面前的是屍山血海。趙軍不僅要望著同伴的屍體,還要忍受飢餓的折磨,已被圍困四十六天的趙軍軍心逐漸動搖。活著的人自相殘殺,吃起人肉。
困獸猶鬥的趙括組織四支突圍隊伍,輪番進攻秦軍包圍圈,可是每次突擊都以失敗告終。
包圍圈越來越小,趙括決定孤注一擲,向秦軍發起最後衝擊。他脫掉鎧甲,赤膊上陣,懷抱渺茫的希望,帶頭沖向秦軍。
嗖的一聲,一支流箭射中了趙括。
趙括倒地不起,他身邊的一個老兵背著趙括來到一個山坡上。
年輕的趙括原本想超越自己的父親,可是他卻帶著大軍前往地獄,望著眼前突圍求生的趙軍成排成排地倒下,他明白自己也將和他們一樣,再也站不起來了。
趙括出現了幻覺,他看到父親趙奢前來接他走了。
同時與趙括一同戰死的,還有將上黨獻給趙國的馮亭。
主帥死了,趙軍沒了靈魂。
整個長平屍橫遍野,空氣中到處都是令人作嘔的屍臭味,如同人間地獄一般。在秦軍的包圍圈下,全是由趙軍屍體堆積的人牆。趙軍看不到生的希望,放棄了突圍。
白起發現趙軍不再進攻,他開始做起了思想工作。
「趙軍的兄弟們,你們只要投降,秦軍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
剩下的趙軍,求生無望,與其餓死,不如投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一眼望不到頭的趙軍放下武器、脫去鎧甲,朝秦軍陣營走去。
長平之戰打完了,秦軍勝利了!
可是白起卻笑不出來,他縱橫沙場數十年,從無敗績,都是以完勝戰績,位列戰國名將排行榜第一名的。然而長平之戰不是完勝,而是慘勝!
仗打了三年,秦國存量快消耗光了,國力嚴重透支。六十多萬的前線大軍,死傷人數達到一半。
如何處理數量驚人的俘虜,白起陷入了沉思。
給俘虜們糧食吃?
不可能,秦國存量已經不多,給俘虜吃,自己就沒得吃。
放俘虜回趙國?
不可能,放俘虜回去,日後又是一支生力軍,秦軍死了那麼多將士就白死了。
老辦法,全部殺掉。白起特意留下二百四十個年幼的軍人放回趙國,這些年幼的孩子親眼見證了長平如同地獄般的場景,幼小的心靈只會加重恐懼,孩子回去之後一定誇大秦軍的恐怖。
白起站在長平的大地上,看著無數趙軍被屠戮,流淌下來的血水化成小溪流過白起腳下。
看著無辜的生命消失,白起早已麻木了。在他看來,身處亂世,何來無辜。
史書上記載是將趙軍俘虜全部活埋,可是問題來了。數量驚人的趙軍俘虜,會束手就擒,自願埋入坑中嗎?他們投降不就是為了活命嗎?
到了現代,歷史給了我們真相,在高平市西北丹河附近,這裡曾是趙軍被圍困的地方。經常有農民在田間干農活,一不留神就挖出長平之戰的屍骨坑。
最著名的要數永錄屍骨坑,裡面有上百具屍體,讓人看得毛骨悚然。死者都是青壯年,身上還帶著戰國時代的錢幣,沒有攜帶武器,有被砍死的,有被箭矢射死的,有的沒有腦袋。
由此可見,白起命令秦軍在長平戰場,將繳械後的趙軍分成一個個小區域,然後進行集體屠殺,最後進行掩埋。之所以要掩埋,是為了避免戰後瘟疫的爆發,長平是秦國的新疆土,自然要愛惜。
《史記》記載白起埋殺了四十多萬趙軍俘虜,筆者認為沒有那麼多。因為秦軍傷亡過半,被圍困的趙軍死傷不會比秦軍少。所以趙軍存活下來投降秦軍的人數應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那麼,秦、趙兩國到底動員了多少人上長平前線呢?是否真是雙方總計達百萬之眾?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戰爭秦、趙兩國都傾了全國之力。戰國時,打的是全民戰爭,老百姓既是民也是兵,動員效率是中國古代最高的。財大氣粗的秦國打出了經濟危機,趙國要出去化緣。
趙國雖然慘敗,但是它未必是最後的輸家。
趙括也未必是蠢貨,他只是執行了趙孝成王速戰速決的策略,當了一隻替罪羊而已。換作其他人,未必做得有趙括好。
廉頗固守長平,雖然不出問題,但是最後只會耗死趙國,趙軍全部餓死在前線,秦軍將更輕鬆地拿下長平,進攻邯鄲。
擺在趙孝成王與趙括面前,只有兩個結果。要麼大獲全勝,逆風翻盤;要麼全軍覆沒,給予秦軍重擊。
可惜年輕的趙括遇到了殺神白起,如同青銅聖鬥士遇到了黃金聖鬥士。在各項不占優的情況下,青銅聖鬥士卻把黃金聖鬥士打成重傷,讓秦軍損失一半兵力,本身就很厲害了,而另一邊受了重傷的秦國,不得不謹慎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
長平之戰結束後,白起率領秦軍,兵分三路。一路作為先鋒進軍邯鄲,一路進軍趙國太原郡,白起則率主力坐鎮上黨,等待秦王派來的增援部隊與糧食。白起的戰略目的很明顯,挾長平之戰的餘威,一鼓作氣滅了趙國。
長平之戰後的秦昭襄王並沒有給白起五星好評,因為是慘勝!
白起只管前線打仗,對後方吃緊根本不了解。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啊!
面對白起不斷地要兵要糧,范雎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他是相國,國庫里已經沒有糧了,國內已經無兵可調了。白起還是范雎的眼中釘、肉中刺,白起取得成就越大,對自己的威脅也就越大,絕不能讓白起繼續打下去。
范雎對秦昭襄王說:「即使白起滅了趙國,秦國的血也流幹了,東方諸侯如果合縱給秦國一頓暴擊,秦國必死無疑!」
感到後怕的秦昭襄王也認為持續三年的戰事不能再打下去了。秦國這一超級大國,帳戶里所剩餘額不多了,不能靠透支國家的未來維持戰爭。這一次還能動員河內的百姓上戰場,下次就沒地方動員了!
就在白起調兵遣將,按照自己的計劃滅了趙國時,使者帶著秦王的軍令傳來,「秦軍停止進攻,就地轉入防守,白起交出兵權,立刻回國!」
收到此消息後,白起憤怒了,可是又無可奈何,只能交出虎符,隨使者回咸陽了。
從此,殺神白起,徹底告別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