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戰國史(上冊)> 九 獨立國協的消亡 秦國的「四代甩鍋」

九 獨立國協的消亡 秦國的「四代甩鍋」

2024-10-08 19:09:40 作者: 烽武野

  此時的秦國已經歷經了數十年的「四代亂政」,國內局勢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春秋時,秦國權力高度集中在秦君手裡,看到哪個大貴族是潛在威脅,秦君死的時候就讓他殉葬。這個方法雖然簡單粗暴,卻讓秦國政局高度穩定,秦君也成為春秋時非正常死亡率最低的國君。

  

  到了戰國時,人們的思想開始大解放,很多貴族在地方擔任庶長,庶長上馬管兵,下馬管民,手握實權。國內眾多庶長聯合起來抵抗秦君的「人殉」,這還僅僅是內憂。最可怕的是外患,東方崛起的魏國,正在不斷進攻秦國,秦人隨時可能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內憂外患如同一口大黑鍋,說是「四代亂政」,其實就是「四代甩鍋」。

  公元前425年,秦國庶長聯合起來逼死了秦懷公,立秦懷公的孫子嬴肅為秦靈公。秦靈公就是公子連的父親,他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魏戰爭,想從魏國手中奪回河西之地,可是無一例外地都失敗了。

  公元前415年,秦靈公去世了,公子連還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小朋友。秦懷公流亡在外的兒子嬴封大搖大擺地回來,繼位成為秦簡公。

  作為還鄉團的秦簡公,並沒有大開殺戒,上位第一件事,就把公子連送到魏國做人質。畢竟公子連雖然歲數小,但他仍有獲得國君之位的資格,是個潛在威脅,指不定哪天就暴雷了,所以還是把這顆雷送得越遠越好。

  往哪送呢?

  東邊的魏國是個好地方,秦魏兩國三天兩頭來一場火併,把公子連送去當人質,說不定哪天就被魏軍在出征前就給殺了祭天。

  說送就送,秦簡公立馬把公子連送到魏國當人質。

  一顆巨雷送走後,秦簡公開始了一些簡單的改革。

  其中一項在當時算是石破天驚:允許老百姓佩劍。過去的春秋時代,能佩劍的必須是貴族,你一個普通老百姓佩劍,這是要造反不成?在外流亡多年的秦簡公,深知各國都處在大變革中,而走在轉型期的秦國更要追上時代的步伐。

  可惜秦簡公在位期間,國家安全受到嚴峻的挑戰。魏國的吳起有事沒事帶著魏武卒來痛打秦國,隔三岔五就有戰敗的消息傳到秦國雍都。

  公元前400年,秦簡公在憂憤中死了,把鍋甩給了他的兒子秦惠公。秦惠公為了徹底奪回河西地區,在位期間天天「996」,不敢吃也不敢穿,拼命自攢實力,終於湊足了五十萬大軍,這相當於秦人所有的家當。

  沒想到公元前389年,誓要奪回河西的五十萬秦軍,在陰晉被「核武器」吳起一仗全部擊潰,吳起因此一戰封神。秦人賠得老本都不剩,不光被魏軍打翻在地,連衣服都被扒得一乾二淨,成為天下諸侯的笑柄。

  秦人家家都披麻戴孝,對秦惠公極度不滿,秦國內部就像一個高溫高壓的鍋爐,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秦惠公面對如此內憂外患的局面,想不抑鬱都難。

  公元前387年,秦惠公死了,他解脫了,他的鍋像擊鼓傳花一樣,甩給了他兩歲的兒子——秦出公。

  此時魏國覺得這是一個控制秦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當初公子連被送到魏國,魏文侯知道這是秦簡公故意送來的,想借魏人之手除掉潛在威脅。魏文侯並不傻,他命人把公子連好好養起來,教他讀書寫字。公子連還交了一個好朋友,他就是魏國的太子擊,後來的魏武侯。

  公子連在魏國將近三十年,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四十不惑的中年人。此時的公子連早已忘記了秦國的模樣,家鄉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遙遠的概念。公子連周邊的人也把他看作一個魏國人。

  就在秦出公繼位後沒多久,魏武侯把公子連喊了過來。

  「公子連,我的好朋友!作為哥們的我,不能坐視本該屬於你的國君之位被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占據。我打算派兵送你回秦國,奪回屬於你的國君之位!」

  人到中年的公子連聽樂了,他從未想過自己還有機會再回秦國。

  「感謝魏侯,我如果回到秦國,一定奉您為老大,秦國願世世代代做魏國的附屬!」

  魏武侯要的就是公子連這句話。他心想,公子連從小就在魏國,他是一個披著秦人皮的魏國人,只要他回到秦國,秦國就會永遠臣服在魏國之下。

  魏武侯年輕時一直一帆風順,從沒吃過虧。他是一個謎之自信的人,總認為萬事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以為自己可以玩轉命運,可是到頭來卻被命運玩得團團轉。魏武侯的一生就是不停地給自己挖坑,然後不停地往裡跳的過程。

  如果說魏武侯把吳起趕跑了,給魏國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那麼魏武侯把公子連送回秦國,則為魏國埋下了亡國的禍根。秦國歷史從公子連踏上返鄉路,就翻開了嶄新篇章,秦人在崛起的路上飛速狂奔。

  公元前386年,公子連在魏國大軍的護送下來到了洛河西岸。洛河是秦魏邊境,洛河以東黃河以西,是在魏國掌控下的河西地區,洛河對面就是八百里秦川沃野。

  讓公子連沒想到的是,他剛渡過洛河進入秦國境內,當地的庶長聽聞公子連來了,立馬開門迎接,表示要擁立公子連。

  公子連一路向雍都進發,沿途不斷有庶長帶著軍隊前來投靠,以至於公子連的隊伍越滾越大。

  躲在雍都的秦出公母親慌了,秦出公還是個兩歲的娃,生活還不能自理,國家大小事務都要秦出公的媽來處理。一個婦道人家要管理一個大國,必須要有幫手,於是自家的親戚和身邊的宦官成為不二人選。這些壟斷權力的行為,引起了地方勢力派庶長的極度不滿。

  秦出公的媽眼看公子連就要到雍都了,她趕緊派兵前去鎮壓,結果派去的人也都投靠了公子連。

  一位叫「改」的庶長見秦出公母子大勢已去,為了給未來的秦君獻上一份大禮,於是他帶人殺了秦出公母子,並把屍體扔到深淵裡。

  公子連兵不血刃地進入雍都,繼位為新任秦君,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獻公。

  如果說秦國後來的商鞅變法是一場大戲,那麼秦獻公就是拉開大幕的人。

  對於接受秦國這口「破鍋」的秦獻公來說,如何讓秦國重新站起,傲視諸侯,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先抽第一根絲吧,國內的庶長是內亂的根源,作為貴族的他們,最怕什麼?

  人殉。

  幹得不好,被秦君撤職。

  幹得太好,被秦君埋了。

  這讓人怎麼幹活?

  秦獻公順從貴族的心愿,從他繼位第一天開始,就昭告全國,廢除人殉,秦君死的時候再也不拉人陪葬了。

  穩定了庶長,秦獻公要干一件震動全國的大事——遷都。

  雍都從春秋早期一直作為秦國的首都,已經有三百年歷史了,而秦獻公之所以要從雍都搬走,就是因為雍都遠離東方。

  秦獻公在魏國待了快三十年,腦子裡早已是魏國人的戰略思維。魏國的戰略思維很簡單,逐鹿中原,擴大領土,制霸天下。

  魏國的戰略重心在中原而不在西邊的秦國,中原就在魏國的嘴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是天下的黃金地段,升值空間巨大,適合投資發展!

  秦國在魏國人眼裡除了窮就是位置偏,遠沒有中原值錢。魏國早已把秦國打得休克,搶奪了秦國的河西沃土,使得秦國的八百里沃野暴露在魏國的兵鋒之下。這相當於一把利劍懸在秦人頭上,只要秦人敢造次,隨時可以殺入秦國腹地。魏國要的就是秦國老老實實當自己的馬仔。

  而在秦獻公看來,秦國可以當一時馬仔,可要當一世馬仔,絕對做不到!魏國的目標是中原,那麼秦人的目標也要是中原,甚至是全天下。

  公元前383年,秦獻公繼位的第二年,開始了大搬家,新家的地址是櫟陽(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

  櫟陽緊挨著秦魏邊境,交通便利,適合與趙、魏、韓三國做貿易。更重要的是,秦獻公要把這裡打造成東進中原的軍事要塞。

  跟秦獻公一起來的王公貴族,到達櫟陽,看到所謂的新首都之後,內心是一萬隻羊駝在狂奔。這哪是什麼首都,除了高大的城牆就是碉堡。雍都雖然偏了一點,可好歹是三百年的首都,吃喝玩樂一條龍,而櫟陽除了夯土以外的城牆碉堡,啥都沒有,自己是來吃土的嗎?

  儘管王公貴族哭天喊地,可是仍不能阻擋秦獻公東進的雄心。

  秦獻公一方面專心治理內政,另一方面是向魏國示好,我們遷都完全是為了更好地做生意,更好地與魏國親近。

  天真的魏武侯哪裡知道,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純真的友誼,表面奉你當大哥,背地裡在摩拳擦掌,瞅準時機把你干翻在地。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秦獻公遲早要與魏國翻臉,難道魏武侯沒發現嗎?

  然而,即使魏武侯發現了,他也沒精力去管,他寧可相信秦獻公永遠是只溫順的綿羊,因為他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逐鹿中原的事務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