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結束
2024-10-08 19:02:29
作者: 九皋寒叟
官軍搶劫的時候,僕固懷恩並沒有放棄對史朝義的追趕,他將建功立業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右廂兵馬使仆固瑒。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當時,仆固瑒和朔方兵馬使高輔成率領一萬多騎兵乘勝追擊,與敵軍在鄭州展開交戰,史朝義如喪家之犬一路潰逃,到達汴州的時候,陳留節度使張獻誠緊閉城門,拒絕讓他進城,史朝義隨後逃奔濮州(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
逃跑的路上,史朝義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河北的官員都是牆頭草,投靠他們和找死沒什麼區別,只有范陽才是他的歸屬!就這樣,史朝義一路逃竄到貝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親信大將薛忠義將他迎接入城,隨後又調來了河北衡水的三萬生力軍,準備給追擊的官軍迎頭痛擊。
令他們遺憾的是,部隊的心態已經崩潰,剛剛交鋒沒多久就四散逃命。與此同時,回紇騎兵也來到了貝州南面的臨清縣,和仆固瑒形成了合圍之勢。
史朝義無奈,只好繼續逃往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
屢次交手,屢次敗北,叛軍將士早已經心灰意冷。他們心裡清楚,史朝義沒有統兵之才,沒有用人之能,在洛陽的時候,手握十幾萬重兵也不過自保而已,如今手下無兵無將,被人攆著一路從洛陽打到老巢,還有什麼希望?
最好的結果,無非是重整旗鼓,多敗一次而已。
老部下田承嗣進言道:「眼下莫州兵力不夠,如果想扳回局勢,只得麻煩您回范陽搬救兵,您放心,臣等一定會死守莫州,等待您的援軍到來。」
北逃的時候,史朝義看到的都是背叛,可田承嗣居然願意以性命為賭注,為自己贏得搬救兵的時間,這是什麼樣的忠心?史朝義感動得一塌糊塗,於是將母親、妻子、兒子留了下來,自己帶著五千騎兵從北門殺出,希望能在官軍破城之前趕來支援。史朝義沒想到,他剛剛離城沒多久,田承嗣便將他的家眷交給了官軍,隨後舉城投降。
此時,史朝義的通信系統已經徹底崩潰,說他是眼盲耳聾毫不為過。他心心念念的范陽,已經被范陽節度使李懷仙拱手送給了朝廷,兵馬使李抱忠正帶著三千士兵,鎮守在范陽縣。
臨近范陽城下,史朝義疲憊不堪的身體再次煥發活力,在他看來,只要調集數萬大軍前往莫州支援,便可以力挽狂瀾,重振大燕國威。
「開門!快點開門!大燕國陛下回來搬救兵了!」
史朝義一生都在跟隨父親征戰,很少在范陽城生活,如今又是以這種身份還鄉,心中不免有些悲愴,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親兵還在樓下大聲咆哮,嚷嚷著要守城軍官開門,可喊了半天也不見反應。
城門此刻不是應該為他敞開嗎?為何守衛會如此森嚴?
史朝義心中疑竇叢生。
「卑職李抱忠,參見陛下!」
「李抱忠,為何不開城門放朕進去?」
李抱忠:「陛下,大燕國大勢已去,眼下唐軍兵鋒正銳,遲早會收復天下,這是大勢所趨啊!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節度使李懷仙大人早已經將范陽送給了朝廷,眼下我為朝廷鎮守范陽城,當然不可能為您開門啊!」
史朝義氣得暴跳如雷,眼下范陽城就是他最後的希望,離了范陽城他還能去哪裡呢?
史朝義:「李抱忠,我將大部隊留在了莫州,田承嗣正率領數萬大軍抵禦官軍,我特地帶著輕騎回來搬救兵的,只要救兵一到,咱們就可以扳回局勢!你身為大燕國的臣子,吃著大燕的俸祿,就當忠君之事,快點開門放我進去!」
李抱忠:「大燕兵敗,這是天意。我已經背叛過您,現在不能再背叛朝廷。我不願乘人之危將您抓住,但願您早點離去,保全自己。如果所料不錯,田承嗣一定已經叛變了,不然的話,官軍怎麼能夠追到這裡!」
史朝義已經瀕臨崩潰:「從早晨到現在,我們滴水未進,難道不能讓我們吃一頓飯嗎?」
李抱忠並沒有把事情做絕,他讓人從城樓上用竹籃放下了不少食物,算是表達了些許歉意。身為皇帝,不得不向臣子祈求食物,尊嚴也算是碎了一地。然而,身邊跟隨自己的都是忠貞之士,為了填飽肚子,也只能低下高傲的頭顱。
史朝義看著士兵狼吞虎咽,自己卻毫無食慾。原本想帶著他們回范陽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可眼前的一切已經讓他的願望化為夢幻泡影,不要說東山再起,能夠保全性命都是一件難事。
史朝義對正在吃飯的將士們說道:「朕已經一無所有,很高興你們能夠一路追隨,眼下范陽城已經陷落,你們願意留下的就跟著朕,不願意追隨的,吃飽飯就自謀生路去吧。」
士兵們都是范陽的勇士,如果史朝義還有翻盤的機會,他們肯定會選擇繼續追隨。如今,家人就在眼前,誰還有勇氣拋家舍業,跟一個沒有立錐之地的落魄帝王到處逃亡?一邊是老婆孩子,一邊是昔日的舊主,將士們在糾結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突然,一個士兵帶頭跪了下去,緊接著就是第二個,第三個。
將士們都是凡人,終究沒有赴死之心,此時此刻說任何話都是多餘的。史朝義痛哭流涕,目送數千人相繼離去,令他欣慰的是,還有數百名胡人騎兵圍在他的身旁不忍離去,這些人都是史朝義的親兵,從一開始便跟隨著史朝義,從來沒有背叛之心。史朝義還是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他想逃奔到契丹境內。
據史料記載,離開范陽城後,史朝義帶著僅剩的二百名胡人騎兵一路狂奔,到達溫泉柵(一片胡林)時,戰馬精疲力竭,士兵疲憊不堪,史朝義下令在此地稍做休整,尋些食物和清水補給一下。
經過數月的奔波,史朝義已經瀕臨崩潰,於是趁著機會閉目養神。也不知沉睡了多久,親兵驚恐地將他喚醒,史朝義拿起武器,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親兵望著史朝義,顯得不知所措,只是用手指著樹林之外的不遠處。
史朝義轉眼望去,只見旌旗蔽天,大部隊正朝著溫泉柵包圍過來。這支軍隊的首領便是范陽節度使李懷仙,正是他毀掉了史思明最後的希望,成為壓垮史家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這個李懷仙,提前結束了長達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
史朝義的第一反應便是騎上戰馬,準備繼續逃亡,可是在樹林中轉了一圈,才知道官軍早已經將溫泉柵包圍了起來,眼下已經無路可逃。看著身旁的二百名親兵,史朝義不禁號啕大哭,捶胸頓足,這些都是范陽的好男兒啊,他相信如果自己負隅頑抗,這些人必定會成為殉葬品。
回想起一生征戰,都是這些好兄弟為他出生入死,可到了最後關頭,還要讓他們為自己無辜犧牲嗎?史朝義思慮片刻,最終決定給他們爭取一線生機,也為自己爭取一個有尊嚴的死法。史朝義解開了腰帶,在身旁的樹上打了個死結。
廣德元年(763)正月二十六日,大燕國皇帝史朝義在溫泉柵上吊自縊,結束了大燕王朝的使命。兩百名親軍放棄抵抗,走出了樹林,正式向唐軍投降。李懷仙命人將史朝義的首級割了下來,派人快馬加鞭獻給朝廷。
廣德元年(763)正月三十日,史朝義的首級擺在了唐代宗李豫的桌上。
那一刻,李豫再也顧不上皇帝威嚴,淚如泉湧。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到廣德元年(763)正月,長達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終於宣告結束。
七年來,大唐從國力鼎盛,萬國來朝,到如今的皇權式微,藩鎮割據。
七年來,大好山河,支離破碎。
七年來,爺爺李隆基被趕出長安,父親李亨被迫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一生處於顛沛流離之中,以至於最後鬱鬱而終。
七年來,無數人因兵禍慘死,戰爭給國家帶來的創傷難以修復。
如今,安史之亂終結在自己手裡,李豫的淚水再也擋不住。在這個神聖的時刻,為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為爺爺和父親,為了受戰火連累而死的無辜百姓,同時也為了大唐的未來,李豫許下了最好的祝福和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