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伍> 唐軍慘敗靈寶之戰:主帥哥舒翰一肚子委屈

唐軍慘敗靈寶之戰:主帥哥舒翰一肚子委屈

2024-10-08 19:01:08 作者: 九皋寒叟

  河北戰場的失利成為安祿山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雲,主力部隊被牽制在河北,朔方、河西、隴右等地的援軍逐漸向長安靠攏,進攻潼關更是遙遙無期,安祿山能想到的唯一下場便是兵敗被殺,遺臭萬年。

  這些都是誰造成的?自己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歷史證明,大多數領導發怒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責怪屬下,很少會有人反思自己的問題。這不,安祿山緊張了、惶恐了,有點後悔起兵造反了,於是將中書侍郎高尚與嚴莊叫到跟前痛罵道:「你們倆都幹了啥好事!這些年力勸我起兵造反,信誓旦旦地說一定會成功,可現在倒好,大軍被阻擋在潼關之下,北歸的路也被截斷,我們占領的只有汴州、鄭州等幾個州縣,還有什麼勝算?」

  兩人一臉苦瓜相,不知道如何安撫。

  安祿山:「滾,快給我滾,別再讓我看到你們。」

  高尚和嚴莊聽聞此言,心中憂懼萬分,唯恐安祿山會將他們送給朝廷。

  

  此時,田乾真(小名阿浩,安祿山的親信)從潼關回來,對安祿山說道:「陛下!自古以來,凡是成就大業的帝王,誰沒有幾場勝敗,誰又能一舉成功呢!如今,官軍雖然人多勢眾,卻都是烏合之眾,根本不是我們薊北精兵強將的對手,您不需要擔憂。高尚和嚴莊是跟隨您多年的功臣元勛,陛下就這樣將他們拋棄,必定會讓將士寒心,到時候陛下的處境就會更危險了。」

  安祿山是個政治家,懂得權衡利弊,聽了田乾真的話,臉色瞬間轉晴:「阿浩啊,還是你能體諒朕的心事,朕這就向他們賠禮道歉。」

  不得不說,安祿山還真是個能屈能伸的梟雄,他不僅為高尚和嚴莊擺了賠罪的宴席,殷勤勸酒,甚至還下場表演了一段舞蹈。

  晚宴結束後,安祿山正色道:「兄弟們,長安咱們就別想了,朕決定棄守洛陽,率領大軍返回范陽,再擇機行事。」

  安祿山已經陷入絕境,安史之亂本應該就這樣落幕了。可有趣的是,就在安祿山收拾行裝,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得暈頭轉向。

  長安傳來消息:唐軍內部爆發權力鬥爭,以楊國忠為首的貴族勢力和以哥舒翰為首的軍閥勢力斗得你死我活,李隆基在不察之下,將潼關拱手送出。

  潼關,關中的東大門,洛陽前往長安的必經之路。東有禁谷,西臨華山,南有秦嶺,北依渭水和洛水,可謂山連山,峰連峰,山高路狹,地勢險絕,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當時,潼關守將正是哥舒翰,而潼關背後又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安祿山要想從此通過,可謂難比登天。

  然而,決定歷史走向的,永遠是那些不起眼的細節。

  天寶十四年(755)二月,哥舒翰到長安匯報工作,可半道上貪杯,再加上受涼中風,以至於昏迷了很長一段時間,醒來之後發現,自己的下半身不那麼聽使喚了。

  一代名將,帶著自己的光環功成身退,尋一處別院,每日風花雪月,兒孫繞膝,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可就在此時,安史之亂爆發,前線沒有主帥,李隆基決定起用哥舒翰。問題是,哥舒翰真的不想接這個差使,可李隆基不依不饒,又是放權,又是升官,最後竟然封他做了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節度使雖然手握重兵,可畢竟是地方將領,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是一個政治級別。哥舒翰也在思考,是繼續保持退休狀態,將皇帝晾在一邊,還是重出江湖干點驚天動地的大事呢?權衡之後,哥舒翰還是決定找點事兒干。

  出山之後,哥舒翰沒有準備打仗,而是玩起了文人的遊戲:政治鬥爭。第一個目標就是安思順,也就是安祿山的族弟。不久之前,有人舉報安思順和安祿山暗中勾結,可李隆基和楊國忠力保安思順,非但沒有治罪,還通令嘉獎了一番。

  眾所周知,哥舒翰和安祿山是死敵,對付安祿山是哥舒翰的人生樂趣。當時,哥舒翰派人偽造了一封安祿山寫給安思順的信,並假裝在潼關抓住送信的人,隨後送到長安,這樣一來,不就坐實了安思順通敵的罪名嗎?

  哥舒翰表明了態度:此人罪在通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李隆基和楊國忠都蒙了,誰不知道你和安祿山的恩怨啊,借著國難剷除政治對手,這招也太絕了吧。然而,哥舒翰手握重兵,鎮守潼關,是目前最合適的大軍統帥,不賣他一個面子,大家都下不了台啊,於是,李隆基妥協了:處斬安思順和他的弟弟安元貞,家人悉數流放到嶺南。

  哥舒翰剛剛上任,就想著擁兵自重,還強勢戧殺皇帝和首席宰相要保的人,性質有多麼惡劣?李隆基或許能忍,但楊國忠卻從中嗅到了一絲危機,畢竟安祿山起兵是打著誅殺他的旗號,如果讓哥舒翰掌權,難保不把他送給安祿山啊。

  楊國忠找到李隆基:「陛下,哥舒翰狼子野心,恐怕靠不住啊。一來,他殺了您要保的人,這是不給陛下面子,是大不敬!二來,任命他為元帥,就意味著將大唐的國運交給他,將陛下的身家性命交給了他,咱能控制得住嗎?」

  李隆基深表贊同:「那你說,咱們應該怎麼辦?」

  楊國忠:「為今之計,只有再扶持一支軍事力量。長安城除了禁衛軍之外,都是些商人和百姓,對咱們沒太大用,臣建議將那些飼養馬匹、鷹犬虎豹的軍士組成一支軍隊,一來可以支援前線,二來可以自保。」

  李隆基:「好,你即可去辦理此事!」

  有了李隆基的首肯,楊國忠立馬召集了三千名皇家飼養員,一萬多名長安百姓,隨後交給親信杜乾運統領,大軍駐紮在長安城東的灞上。

  哥舒翰鬱悶了,既然招募了軍隊,幹嗎不送到前線,非得放在潼關守軍的後面,這哪裡是防備安祿山,分明是在防備他哥舒翰嘛。哥舒翰非常強勢:陛下,臣既然是天下兵馬副元帥,就有權統領長安附近的軍隊,您必須把駐紮在灞上的軍隊交給我指揮,否則就另請高明吧。

  李隆基十分為難。拒絕吧,哥舒翰心裡不舒服,潼關就岌岌可危;順從吧,哥舒翰會越來越囂張,以後還怎麼鉗制他?為了不讓局勢進一步惡化,李隆基再一次妥協了,卻同時也給哥舒翰挖了個坑,準備隨時埋葬他。

  至德元年(756)六月初一,哥舒翰請杜乾運到潼關議事,隨後找了個理由,公然將他誅殺,消息傳到長安,楊國忠坐立不安。在他看來,不管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他的下場都不會太好,於是加緊在長安城活動。數天後,有人向李隆基進言,說安祿山的大將崔乾佑駐守在陝州,兵力不足四千,而且都是老弱病殘,朝廷應該組織一波進攻,打出點士氣。

  李隆基立馬給哥舒翰下了一道旨意:愛卿啊,如今安祿山的敗局已定,朕聽說他的手下崔乾佑帶著一幫老人駐守在陝州,你可以率領兄弟們將他拿下,一來緩解長安和潼關的壓力,二來伺機奪取洛陽嘛。

  鬥爭歸鬥爭,可哥舒翰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直覺告訴他,這是安祿山的誘敵之計。於是,哥舒翰回了一道奏摺:陛下!這肯定是安祿山故意示弱,引誘我們出兵。叛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速決,而我們的優勢在於防守。如今,前線局勢正在發生變化,只要咱們再等等,就可以不戰而勝,何必著急出兵。更何況,各地徵調的兵力都還沒有到位,還是再等一段時間吧。

  很遺憾,李隆基不想等了,或者說,李隆基不想被哥舒翰繼續威脅。你不是很威風嗎,敢逼著皇帝向你妥協,如今面對聖旨,你究竟是服從還是拒絕?

  李隆基在聖旨後面加了一句:旨到即行,不可遷延。

  哥舒翰十分為難,他雖然桀驁不馴,卻並不想造反。

  至德元年(756)六月初四,哥舒翰率領大軍東出潼關。

  至德元年(756)六月初七,哥舒翰和崔乾佑在靈寶縣相遇。當時,崔乾佑的大軍駐守在長達七十里的狹長道路上,北邊是奔流而下的黃河,南邊是綿延不絕的群山峻岭,換句話說,崔乾佑給自己找了個尋死的「風水寶地」。

  探子回報軍情的時候,哥舒翰死活不相信,四千人的部隊,連營七十餘里,而且還是在狹長的道路上,這是什麼概念?於是,哥舒翰親自乘船沿著黃河走了一趟,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崔乾佑在給自己挖坑,那唐軍就負責埋他。

  至德元年(756)六月初八,哥舒翰傳令:準備和叛軍交戰。由王思禮率領五萬精兵率先衝鋒,龐忠率領十萬大軍殿後,哥舒翰親率三萬將士坐鎮指揮。

  據史料記載,兩軍對陣的時候,唐軍旌旗蔽天,鼓聲陣陣,五萬將士嚴陣以待,而叛軍人數不到一萬,走路的時候三五成群,稀稀拉拉,和街上的地痞流氓一樣。官軍的隊伍里立馬傳來了肆無忌憚的笑聲,將士們很久都沒打過勝仗了,如今碰到一群「死人」,個個都想多砍幾個叛軍腦袋。

  進攻的號角吹響了,官軍猶如旋風一般沖向敵軍陣營,一陣屠殺過後,崔乾佑的大軍開始潰逃,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合情合理。不知不覺中,官軍已經慢慢進入了叛軍的伏擊圈,潼關外的戰役,才剛剛進入高潮。

  突然,山上一聲梆子響,黑壓壓的叛軍突然出現在官軍面前。要命的是,他們人手一個滾木石,肆意嘲笑著山腳的官軍,一陣沉寂之後,山腳傳來了呼天搶地的哀號之聲。此時,哥舒翰率領大軍前來支援,以馬拉氈車為前隊,向前來勾引的叛軍發起衝鋒,以大軍殿後,慢慢打回一些場面。

  過了中午,東風驟起,崔乾佑點燃了數十輛裝滿茅草的戰車,將它們推進唐軍陣營。火勢蔓延開來,熊熊的大火,濃烈的煙霧嗆熏著戰場,官軍根本就睜不開眼睛,腦海中只有無盡的恐懼。這一刻,有誰能分辨出身邊究竟是同袍戰友,還是來取你性命的敵人呢?

  數萬大軍在戰場上不分敵我,互相衝殺,弓箭手和弩機手輪番射擊,哀號之聲不絕於耳。戰鬥一直持續到天黑,直到官軍將羽箭射盡,這才發現躺在身邊的全部是日夜相守的同袍。說起來難以置信,可這就是事實。

  官軍自相殘殺的時候,崔乾佑早已派人從南山繞到官軍後面,崔乾佑前後夾擊,官軍丟盔卸甲,有人逃入山谷之中,有人相互擁擠,以至於跌落到黃河中活活被淹死,景象慘不忍睹。

  自古以來,以少勝多的戰鬥屢見不鮮。人多又能怎麼樣,當前軍潰敗,大軍主帥都不知道在哪的情況下,還能指望基層士兵自行組織殺敵嗎?將士們都是樸素的,能打則打,不能打則跑,保住自己的性命最要緊。因此,十多萬官軍,被殺的人是少數,絕大部分人都在混亂中做了逃兵。

  哥舒翰也跑了,他和數百名親信騎著快馬最先返回潼關。在此之前,唐軍在潼關城外挖了三條寬二丈,深一丈的壕溝,打算以此遏制安祿山的進攻,可沒想到,在此時卻成了哥舒翰自己的催命符。慌忙求生的士兵相互衝撞,一起跌入壕溝,由於人數眾多,壕溝很快就被填滿,無數的將士被活生生踩死。

  靈寶之戰,唐軍以慘敗告終,而被寄予厚望的哥舒翰,帶出去十八萬將士,帶回來的卻只有傷痕累累的八千餘人。至德元年(756)六月初九,崔乾佑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了潼關城頭,潼關宣告失守。

  哥舒翰身為大軍主帥,卻將潼關給丟了,他自知責任重大,於是在關西驛站張貼告示,希望能聚攏逃兵,抵抗安祿山的大軍西進。就在此時,哥舒翰的部將火拔歸仁率領一百名士兵來到了驛站,著急忙慌地說道:「大帥!安祿山的叛軍馬上就打來了,請快點跟我走吧。」

  危急關頭,自然是保命要緊。走到半道的時候,火拔歸仁坦白了:「大帥!靈寶一戰,您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如今還有什麼臉面去見天子?」

  哥舒翰警惕地說道:「你想說什麼?」

  火拔歸仁:「敗軍之將,哪有什麼好下場。高仙芝和封常清是怎麼死的,大帥您比誰都清楚,為今之計,只有去投降安祿山。」

  哥舒翰很猶豫。回長安的話,即便李隆基不殺他,楊國忠也會弄死他,可安祿山是他的死對頭,以敗軍之將的身份去投降,豈不是會被羞辱至死?

  火拔歸仁看出了哥舒翰的小心思,於是命將士用繩子將哥舒翰綁了起來。這樣一來,場面就變成了哥舒翰不想投降,卻被強行捆綁投降。

  碰巧此時,安祿山的部將田乾真趕到,順勢接受了火拔歸仁等人的歸降,並將他們帶到了安祿山的中軍大營中。

  安祿山有點得意忘形:「哥大帥!你不是嫌棄我是胡人,鄙視我只會奸詐耍滑,諂媚君上嗎?如今落到我的手裡,還有何話說?」

  哥舒翰匍匐在地上,低眉順眼地說道:「陛下!過去是我目光短淺,沒能看出您是聖人。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李光弼駐守在常山郡,吳王李祗駐守在東平,魯炅駐守在南陽,陛下如果能留我一條性命,我將親自寫信招降他們,用不了多久,就會幫陛下平定天下。」

  安祿山心中暗笑,一個敗軍之將,居然還敢大言不慚,想幫他平定天下。要不是看在哥舒翰是敵軍主帥的份上,早就將他亂刀分屍了。不過,安祿山明白,殺了哥舒翰,必定會斷了官軍投降的念頭,於是封哥舒翰做了大燕朝的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於火拔歸仁,對不起,哥們兒不能留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