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肆> 府兵制度的改革:對鏡梳妝盼君歸

府兵制度的改革:對鏡梳妝盼君歸

2024-10-08 18:58:36 作者: 九皋寒叟

  開元九年(721)九月,李隆基下詔:封張說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開元年間,第一個三人宰相組合就此產生:

  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嘉貞。

  門下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源乾曜。

  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張說。

  無論從官職的大小,還是拜相的順序,張說都只能排在第三名。再者說,李隆基心裡清楚,張說和張嘉貞不是一個執政風格,暫時給他掛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先利用張說的軍事才能,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開元十年(722)四月,李隆基下詔:封張說為朔方節度大使,奉旨巡邊。

  按照朝廷的慣例,兵部尚書,尤其是掛著中書門下三品頭銜的人,一般都是坐鎮京師,遙控地方的厲害角色,很少有去外地辦公的。如果說是為了朔方郡的安定,只需要派遣一名將軍即可,沒必要搞出這麼大的陣仗,於是疑問就來了:究竟是張說主動要求去朔方的,還是李隆基的意思?

  先看張說幹了哪幾件事。

  第一件:處置康待賓餘黨康願子的謀反。

  康待賓死後,康願子糾集了一幫好戰分子,自立為可汗,宣布脫離唐朝的統治,張說平息了這場叛亂。隨後,張說將六胡州五萬多百姓遷徙到許、汝、唐、鄧、仙、豫等州安置,徹底斷絕了後突厥的念想。

  不過,此事發生在開元十年(722)下半年,張說不可能衝著康願子而去。

  第二件事:裁撤邊關大軍,重塑大唐的軍事制度。

  制度的核心就是:均田制、租庸調製,以及府兵制度。

  隋朝末年,戰爭波及全國,兵戈所到之處,生靈塗炭,雞犬不寧,原先的戶籍制度形同虛設,老百姓到處流竄,哪還有人安心種地,給朝廷繳納賦稅?

  唐朝立國之後,李淵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百姓重新編入戶籍,找他們名正言順地徵收稅賦。問題是,讓老百姓心甘情願地交稅,憑什麼?

  李唐統治者還是很講究的,他們選擇了一條溫和的道路。

  當時,朝廷和老百姓談了幾個條件:

  國家承諾,凡是編到朝廷戶籍的,只要你是年滿18周歲的男丁,就可以獲得一百畝田,其中二十畝是永業田,所有者去世之後,家中的後代可以繼承。另外八十畝是口分田,農民活著的時候賣力耕種,除了給朝廷繳納賦稅,剩餘的歸自己所有。如果所有者去世,由朝廷進行重新分配。這就是均田制度。

  算一算,如果家中有三個男丁,可以分得六十畝永業田,二百四十畝口分田,放在現在,絕對是有實力的農民。不過,老百姓拿了土地,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租:每個男丁每年向朝廷交二石粟。

  調:交二丈絹、三兩綿(或二丈四尺布、三斤麻)。

  庸:每年服役二十日,不役者每日納絹三尺(或布三點六尺)。

  說白了,如果國家要搞土木工程,比如挖河、築城,給前線將士運送軍糧等等,當然也包括服兵役,每戶的男丁必須服役二十天。不過,統治者為了減少老百姓的牴觸情緒,特地規定:額外加役十五天,就可以免除男丁的調,加役三十天,租和調都可以免除,正役和加役的總天數最多不能超過五十天。

  唐朝能走向中國歷史的巔峰,和均田制、租庸調製度密不可分。政府以均田制度凝聚人心,以「庸」役的方式為朝廷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員。

  想想看,國家沒有職業軍隊,就意味著不需要在軍事建設上形成常規性的開支,僅這一項,就可以節省大筆的財政支出。相應地,老百姓都從事勞動生產,幹勁自然十足,有了財富積累,自然就想多生孩子,國家的人口因此越來越多。

  長此以往,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那麼,府兵制又是啥意思呢?

  在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支持下,各地的老百姓成了軍隊的預備成員,從戍衛邊關到拱衛京師,全部由地方徵調的農民組成。

  唐朝初年,朝廷將全國劃分為十道,共六百三十四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府編制一千二百人,中府編制一千人,下府編制八百人。

  當時,朝廷以折衝府為基本單位,徵調農民服役。在這個體系中,地方官府只有協助徵調的權力,沒有軍隊的指揮權,因為這項權力專屬李唐皇室。

  農民徵調完畢後,統一交給中央十六衛來統領,分別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其中,左右監門衛負責宮殿大門的守衛,左右千牛衛是皇帝的侍從和儀仗隊。

  其餘的十二衛,除了拱衛京城,還要外出作戰。每逢打仗的時候,朝廷任命將領,然後拿著兵部的魚符,經過刺史和折衝府首領核驗後才能發兵。戰爭結束之後,所有人遣散回府,將領回朝,不會形成擁兵自重的現象。

  十六衛隸屬於皇家,總部在太極宮南邊,統稱為南衙禁軍。這種以折衝府為徵兵單位,以朝廷衛府作為統帥機構的制度,在歷史上被稱為府兵制。

  按照府兵制的運作規矩,每到服役的時候,老百姓準備好弓箭、氈帽、箭矢等個人物品,朝廷提供刀槍劍戟等常規化軍事武器。上一批農民服完兵役之後,下一批農民再去換班。這樣一來,地里的莊稼不至於荒廢,朝廷又有源源不斷的兵源,可謂皆大歡喜。

  遺憾的是,府兵制有個無法避免的缺陷。如果遇到太平盛世,老百姓都可以按時回家,可如果打起仗來,朝廷就沒法兌現承諾了。想想看,老百姓服役的時間只有幾十天,加上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幾乎就是剛到就要離開。

  貞觀時期,唐朝縱橫邊關,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以此管理邊境的秩序,這就需要一批常駐兵力。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被遷移到黃河附近,朝廷任命本部貴族為首領,允許他們自治,同時又會安排一批軍隊鎮守。比如并州北部的天兵軍,編制達到七萬人。這也需要常駐兵力。

  更何況,兩軍交戰,農民能對主帥說,俺們的服役時間已經到了,可以回家抱孩子去的話嗎?換作任何人,也不能在外敵入侵的時候無動於衷。

  說白了,制度是貼在牆上的,真正執行的其實是遊戲規則。

  唐朝初年,農民從均田制中嘗到了甜頭,可到了後來,老百姓逐漸發現,只要你去駐守邊境,要麼戰死沙場,要麼永駐邊疆。二十天的兵役,做夢去吧!

  就這樣,輪番戍邊的制度開始崩潰,大批的農民在邊關定居。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可以多活幾年,如果運氣不佳,那就只好馬革裹屍。

  中國的邊塞詩和閨怨詩,不管在數量上,還是在藝術造詣上,都在唐朝中期達到了巔峰水平,這與當時的環境是分不開的。

  在新的遊戲規則下,產生了兩個嚴重的後果。

  第一,駐邊的將士越來越多。

  最初去駐守邊疆的農民被留了下來,成了軍隊中的精英,朝廷肯定不會遵守諾言,放他們回去。然而,邊境局勢不穩,突厥蠢蠢欲動,軍隊數量自然是越多越好,各地的兵員還是源源不斷地送往軍府。就這樣,戍邊軍隊的人數竟然達到了六十萬!朝廷雖然很有錢,但是養這麼多人,確實挺費勁!

  第二,大後方開始鬧情緒了。

  開元初年,全國在編的戶籍數量接近七百萬。人口多了確實是好事,可新增的男丁需要分田,土地從哪裡來呢?很遺憾,古代的墾田技術很落後,土地的開墾速度永遠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不僅如此,盛世的時候,地主兼併農民土地的現象是最嚴重的,農民不僅分不到新的土地,還有無地耕種的可能。

  這種情況下,還有誰願意帶著武器和糧食去服役?

  據史料記載,李隆基為了彌補這部分虧空,甚至收回了朝廷官員的職分田,可最終還是解決不了問題。說白了,老百姓不是天真的蠢蛋,他們沒理由為朝廷白幹活,為了躲避朝廷的兵役,有些人選擇遠走他鄉,成為流民,有些人不願意離開家鄉,便選擇將自己的手或腿折斷(天下戶口逃移,巧偽甚眾)。

  開元年間,百姓逃離故土的現象非常嚴重,以至於朝廷的十六衛很難從地方徵調兵力。張說在兵部和地方工作多年,早就看清了府兵制度的弊端,這一次前往朔方郡整治軍務,回朝後給李隆基提了兩個建議:

  第一,裁撤二十萬邊防軍,讓他們解甲歸田。

  李隆基聽聞此言,差點驚掉了下巴,於是質疑地問道:「愛卿啊,把軍隊裁撤了,如果邊境再起戰事,朝廷該怎麼辦?」

  張說:「陛下,臣長期在邊境為官,深知其中的弊端。之所以那麼多人,無非是將領們想要擁兵自重,謀取私利。如果只是為了打贏戰爭,只需要留下精兵強將即可,其餘的人可以回家種地。如果陛下不相信臣的話,臣願意用家中老小作為擔保,一力承擔責任!」

  李隆基:「既然如此,就按照你的意思辦!」

  第二,取消「兵農合一」的府兵制,打造職業化的禁衛軍。

  張說建議,招募身強體壯的農民入伍,如果他們答應參軍,朝廷免除所有的徭役和賦稅,還可以拿朝廷的工資,做職業的軍人!不得不說,張說的改革思路切中了府兵制的要害,更擊中了李隆基最敏感的神經。

  據史料記載,李隆基批准了張說的提議。十多天的時間,李隆基就召集了十三萬百姓,這些人最終被安排到十六衛中,成了大唐職業禁衛軍的班底。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張說鎮壓康待賓餘黨的叛亂,裁撤四十萬軍隊,讓老百姓得以歸家,還解決了府兵制的痼疾,為朝廷招募了十三萬職業化軍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