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元盛世鋪路:宋璟拿權貴開刀
2024-10-08 18:58:22
作者: 九皋寒叟
宋璟雖然不是中書令,卻是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他奉詔回朝,究竟是給大家帶來驚喜,還是帶來災難呢,同事們其實都很好奇。事實上,宋璟也很著急,皇帝任命你為首席宰相,總得干出點業績吧?
開元五年(717)七月,宋璟把矛頭對準了超級權貴:陛下!姜皎兄弟的權力太大,您給他們的恩寵又多,臣擔心長此以往,他們的安全無法保障啊。
宋璟要找姜皎的晦氣,確實有他的道理。
姜皎的爺爺姜行本是貞觀朝的郕國公、將作大匠(皇家首席工程師),深得李世民信任,後來在高句麗戰爭中中箭身亡,李世民哀痛不已,親自寫詩悼念,並恩准姜行本陪葬昭陵。老爹姜柔遠擔任過內供奉、內事舍人(掌管皇帝詔令和奏摺等事,相當於中央辦公廳主任)等職,深受歷代皇帝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姜柔遠還是大奸相李林甫的外公。
姜家在朝中有地位,主要靠走皇家路線。姜皎步入仕途後,很快就升遷到尚衣奉御(掌管皇帝衣服)的高位。當時,李隆基還是個王爺,姜皎覺得他氣質非凡,因此主動結交。李隆基也欣賞姜皎的性格,二人傾心相交,最後成了鐵哥們。李隆基登基之後,提拔姜皎做了殿中少監(大內總管,從四品)。
據史料記載,姜皎可以隨意出入李隆基的臥室,可以參加李隆基舉辦的個人宴會,還可以和後宮嬪妃飲酒作樂。姜皎每次入宮,李隆基都會給他賞賜宮女、寶馬和珠寶。有一次,姜皎在後宮玩耍,對一棵長相奇異的樹讚不絕口,李隆基立馬讓人將這棵樹移植到了姜皎府中,這樣的恩寵,亘古未有。
李隆基剷除太平公主後,加封姜皎為銀青光祿大夫、殿中監、楚國公,實封四百戶,還專門下了一道詔書,對姜皎忠君愛國的行為給予了褒獎。後來,李隆基又加封姜皎為太常卿(正三品,掌管李唐宗族的祭祀)、上柱國(唐朝對有戰功人員的封賞,總共十二級,上柱國是最高級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
姜皎的弟弟姜晦,因為姜皎的緣故平步青雲,擔任吏部侍郎。
事實上,姜皎雖然級別很高,地位也很尊崇,可手中並沒有實權,和宋璟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從私生活來看,姜皎也算中規中矩。至於姜晦,史書說是因為哥哥的緣故升官,可從他的履歷來看,應該是很有能力和節操的官員。
當時,唐朝缺乏馬匹,姜晦暗中運作,從胡人手中購得三十匹駿馬,後來經營皇家馬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朝廷想提拔他做黃門侍郎,可他堅持拒絕了。擔任吏部侍郎的時候,下屬經常暗箱操作,把選官搞得烏煙瘴氣,可姜晦總能洞察貓膩,銳意改革,深得朝臣的認可。
自古以來,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更不用說剝奪別人半輩子奮鬥來的政治前途。那麼問題來了,宋璟為什麼要找他們的晦氣?
答案其實很簡單:宋璟疾惡如仇,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在他看來,姜皎和皇帝走得如此親近,要麼是居心叵測,要麼是皇帝被他誤導了。也就是說,雖然姜皎兄弟沒有犯錯,可宋璟覺得他們錯了,他們就是錯了。
面對宋璟的請求,李隆基很為難。他從未懷疑過姜皎的忠誠,可宋璟是他提拔的首席宰相,這個面子必須給,只能犧牲好哥們的利益。
開元五年(717)七月初三,李隆基下詔:漢高祖劉邦創立天下之後,親信大臣因為權力太大,最後都死於非命,東漢光武帝的南陽舊友,因為選擇隱退,最後卻能保全榮華富貴。朕決定,罷免姜晦吏部侍郎之職,改任宗正卿;免去姜皎太常卿之職,勒令其回家養老,保留上柱國、楚國公的待遇。
事實證明,李隆基完全是配合宋璟才下的旨,宋璟下台之後,李隆基立馬就把姜皎任命為秘書監(國家圖書館館長),隨侍皇帝。
當然,除了沒事找事,宋璟還是幹了些正事的。
開元五年(717)九月,宋璟給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摺:朝臣和皇帝議政的時候,如果不涉及國家機密,應該讓史官仿照貞觀舊例,加以記錄。
貞觀時期,為了加強御史對朝臣的監督力度,李世民定了個規矩:凡是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重臣入朝奏事,必須有御史、史官隨同,如果皇帝和大臣的言論有不妥之處,御史必須及時匡正,討論的事情不管善惡大小,史官都應該記錄在冊。朝廷各衙門辦公,必須在正衙舉行,不許到偏殿或後堂。御史彈劾百官的時候,必須頭戴獬豸冠,對著皇帝的儀仗朗讀彈劾的奏表。
在這種制度下,皇帝和大臣想搞陰謀詭計,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李世民也很憋屈。
想想看,如果皇帝和宰相商議國事的時候,御史總喜歡插嘴搗亂,有時候一件事就可以爭論半天,消耗時間不說,皇帝還得假裝他們說的都是金玉良言,維護自己善納諫言的光輝形象,多累啊。更何況,皇帝發表言論,史官是如何記載的,有沒有做到不偏不倚,皇帝心裡也沒底。
武則天執政時期,許敬宗、李義府等黨羽都是等御史和史官撤退之後,再偷偷摸摸地到偏殿或者後宮議事。這樣一來,御史和史官的監督自然變小了。
不僅如此,武則天還鼓勵御史和諫官風聞奏事,也就是不用調查事實真相,僅靠道聽途說就可以彈劾朝臣,御史大夫和監察御史也可以相互彈劾。在武則天的黑暗統治下,貞觀朝留下來的監督之風蕩然無存。
如果重新啟動這套監督制度,無論是李隆基,還是朝中的宰相,包括宋璟本人,手中的權力都會受到很大的制約。不過,李隆基和宋璟都有公心,在朝廷風氣和個人私慾之間,君臣聯手選擇了前者,確實讓人敬佩。
開元七年(719)四月,開府儀同三司、祁國公王仁皎去世。他的兒子王守一奏請李隆基,希望能仿照竇孝諶的先例,將他父親的墳墓建造到五丈二尺高。
按照唐朝的喪葬制度,一品官員的墳墓高度大約是一丈九尺,即便是埋葬在皇帝旁邊的陪陵,最高也不能超過三尺,王仁皎憑什麼建造到五丈二尺?
原因很簡單:王仁皎是李隆基的岳父!而竇孝諶是唐睿宗李旦的岳父,他的陵墓便是五丈二尺的高度,不管怎麼說,都屬於有章可循,沒毛病。
宋璟得知消息後,情緒非常激動。
據說,他給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摺:您又不是不知道,當年竇孝諶的墳墓修好之後,街談巷議多麼難聽,只不過朝臣無人敢指責睿宗皇帝的過失而已,如今怎麼能犯同樣的錯誤呢?當年,太宗皇帝送長樂公主出嫁,嫁妝的標準超過了長公主,魏徵極力勸諫,終得褒獎。韋皇后擅自加高父親的墳墓,最後只不過讓家族覆滅得更快而已。王同皎的墳墓修得高大一些,本來無可厚非,臣之所以勸諫,無非成全王皇后的美名。況且,陛下所行之事,子孫也會效法,不能不謹慎啊。
宋璟說的話很明確:要麼效仿太宗皇帝,做千古名君;要麼效仿中宗皇帝,為世人詬病。據史料記載,李隆基聽完之後十分興奮,誇獎宋璟能夠按照禮法辦事,維護皇帝的名聲,十分難得,因此賞賜了四百匹絹帛。
還是那句話,皇帝都是演員,英明的皇帝都是優秀的演員。有時候,皇帝納諫並不是真的認可這件事,而是迫於環境的壓力,不得不接受這件事。皇帝是不是真的認可,主要看他的內心是不是願意去遵守規則。
開元七年(719)十一月,李隆基使用皇帝墨敕,將岐山縣令王仁琛提拔為五品官員。所謂的墨敕,就是沒和吏部官員商議的情況下,動用皇權封官。
宋璟覺得很奇怪,李隆基為什麼要偷偷提拔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縣令?調查之後發現,此人居然是李隆基的昔日親信。
奏摺馬上就遞了上去:陛下啊,您要提拔親朋故舊,本不是什麼大事。然而,王仁琛已經被連續提拔,如果再破格任用,別人怎麼能服氣?況且,王仁琛是皇后的族人,陛下行事時應當考慮公眾的輿論。臣認為,此事應交給吏部核查,如果王仁琛符合資格,臣會優先為他安排官職。
問題是,王仁琛要是符合吏部的提拔條件,李隆基能走後門?面對強勢的宋璟,不僅王仁琛要認命,李隆基也得認命。
無獨有偶,宋王李成器也給李隆基上了奏摺,希望皇帝能看在他的面子上,用墨敕給自己的親信薛嗣先封個小官兒。
李隆基:「兄弟,沒問題,朕馬上給你下敕書!等等……朕還是給中書省和門下省下個手諭,讓他們來處理吧!」
很快,宋璟的奏摺就來了:「陛下,薛嗣先擔任過齋郎(隸屬太常寺,負責打掃太廟),不過業績不突出,應該沒資格升官。然而,薛嗣先是宋王的人,封個小官也不是什麼大事,可自從陛下登基以來,每次任命官員都會考察他的能力和品德,而且都會通過中書省和門下省,臣認為陛下是賢明之君。如今面對宋王的請求,您並未直接下敕書,而是將此事交給臣,臣認為由吏部考核即可!」
宋璟的太極拳打得爐火純青,此事交給吏部,肯定是沒下文的。
這件事,宋璟雖然抬高了李隆基的光輝形象,可畢竟駁了他的面子。至於宋王李成器,連提拔親信這點兒事都辦不成,可謂是威嚴掃地。
不得不說,宋璟執政時期,有些事確實是為朝廷著想,有些事純屬找同事的晦氣,比如讓李隆基擼掉姜皎的官職。當然,宋璟敢這麼幹,主要是因為直來直去的性格,個人品行確實無可挑剔,可以拿兩件事來說一下。
開元六年(718),廣州傳來消息,說當地的百姓很想念宋璟,因此建造了一塊「遺愛碑」,意思是宋璟將德政和仁愛留在了廣州。古往今來,能夠得到百姓認可的官員可謂是鳳毛麟角,一碑在手,對官員來說是無上的榮譽,對朝廷來說,也是皇帝用人有方,教化有度。
宋璟能獲得殊榮,心裡應該是挺滿足的,可滿足之後,他卻給李隆基上了一道措辭謙遜的奏摺:陛下啊,臣在廣州並沒有什麼功德,百姓給臣立碑,無非是因為臣的職位和陛下的寵幸罷了,這是對臣的阿諛奉承。陛下如果想要根除歪風邪氣,那就從臣的身上開始吧!
於是,剛剛被豎起來的「遺愛碑」,就在宋璟的謙讓中被推倒。
沒過多久,朝廷組織選官考試,一位叫宋元超的官員也參加了,可能是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他向主考官報了一個猛料:他是宰相宋璟的遠房叔叔!
有了這層身份,吏部官員對宋元超自然是禮敬有加。宋元超更是滿心歡喜,只等吏部結果出來,就可以走馬上任了。誰料想,這件事被捅到了宋璟的跟前,他找到吏部官員,一本正經地說道:「宋元超確實是我的遠房叔叔,不過我一直沒見過他的面,如果他沒透露這層身份,你們吏部按照規矩考核提拔也就是了,既然有了私人關係,就剝奪他的候補資格吧!」
歷史告訴我們,有靠山很重要,了解靠山的脾氣更重要。
據史料記載,宋璟做了四年宰相,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反而是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隨處可見。然而,任何一個盛世的到來,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宋璟用他的忠正耿直,慢慢扭轉了武則天以來昏暗的政治風氣,為開元盛世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這也是他為後人稱道的根本原因。